要不十全十美,要不一无所求

现在总喜欢讲中庸之道,就是不是力求更好,而只要求满足。这是什么道理,这是让所有人都提前衰老吗?只有那些衰老腐朽的生命才会追求所谓中庸,更年轻的则应该是最求卓越,而不是够用就好,这是一种状态。

要不十全十美要不一无所求,这是安兰德的在书中的一种愿景,对青年的愿景。

不过现在的我们总有许多的束缚,一种被称为责任的东西在拉扯着我们,导致我们自己无法绽放,我们总是瞻前顾后,我们已经用自己的外在得失代替了自己生命和灵魂的得失。我们很多时候最求的是现在的安逸,不愿去战斗,不愿去流血,不愿意接受痛苦。想着够了就好,想着中等就好,从不去思考着获得更多。

我们喜欢中庸之道,它能让我们获得更轻松,更加的安宁。这是一种安于现状,这是一种对此在的满足,一种不再年轻的现状。

中国社会总是致力于让所有人活得更轻松,从思想到道德。思想上的中庸之道,老庄的无为之治。道德上的君臣父子,儒家之仁。我们总是致力于寻找一种能使社会稳定的公理,使人们不再相互倾轧,竞争,制造一个固化的社会以此达到稳定。

而现在正是要我们解放的时刻,我们的个人,灵魂虽然依旧处于喧嚣中,各种思想在诱惑我们,但我们有一个优势,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自己依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我们的骰子还没有亮出来。未来还是未知的,可期的。

我们个人虽微不足道,生命的恒星却可以同样耀眼。不要听从别人给你说的美好生活,永远,永远都为自己,用自己的方式活着。做你自己,因为别人已经有人做了,自己才完美的,要不就灭亡吧,一无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