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現在變化真的很大----最近去過上饒的人,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觸。街道越來越潔淨、綠地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井然有序;市容環境在不斷提升,背街小巷也變得乾淨整潔,生活在這裡的市民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直線飆升……
亮麗改變的背後
是這座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工作的前行闊步
我們鷹潭也在創國家衛生城市
那麼上饒的做法
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鑑呢?
經驗一
上饒市把創國家衛生城,與創新城市管理制度結合起來,先後出臺了《上饒市城市管理條例》、《上饒市養犬暫行規定》、《上饒市“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方法(試行)》等行之有效的制度,為堅持依法行政和落實創衛任務提供了重要依據。
為了讓制度落地,上饒市做到責任層層分解,層層壓實。如:廣信區將全區劃分為5大片區;由區領導和部門負責人擔任177個路(街、巷)長,在小區中選出了1309個樓長,有效形成創衛工作合力,這1300多個樓長,其實就是城市裡最小的單元責任人,能夠確保各項創衛指標落到實處。
在制度創新的同時,創衛的手段也在創新。通過採用天網、人臉識別等新技術執法,配置先進的垃圾桶清洗、道路機掃設備,破解了很多過去難以解決的城市管理難題。上饒市信州區目前安裝了75臺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市民只要將垃圾投進去,並綁定手機,即可通過微信提取返還現金,這就大大激發了市民養成分類投放垃圾的好習慣,現在小區幾乎看不到亂扔垃圾的現象。
經驗二
上饒市民對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積極性高、參與性強。在創衛過程中,一些老舊的無物業小區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時,小區居民每戶要繳納1200元的維修基金,用於小區環境改造。但是居民們都很自覺,不少居民都說:雖然我條件不是很好,但是肯定會出這個錢,因為我們住在這裡,改造好了之後,享受的是我們這裡的老百姓。
可以說,上饒市各行各業群眾關注創衛、支持創衛,使創國衛成為每個市民的自覺行動。象電動車上安裝頂棚,過去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現在大家都拆了。過去的違章搭建,也能配合政府部門拆除。不少市民還自發的凝聚到一起,組成各種志願者隊伍。他們或走家串戶宣傳創衛知識,或上街入巷清掃衛生,或協助民警指揮交通,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傾注了自己的一份心血。
群眾的自覺性與政府的引領也是分不開的。廣大黨員幹部堅持幹在前、走在先,用創國衛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以實際行動感召群眾參與創國衛,充分調動了群眾的主觀能動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饒還有很多經驗做法,值得同樣也在開展“雙創”工作的我們鷹潭市學習,希望我們鷹潭也能通過努力,做得像上饒一樣好,甚至更好。 鷹潭人,加油!
閱讀更多 天天鷹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