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上文說到土地爺屬於原始自然神靈,這一原始,就原始到古代先民從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逐漸轉向農業生產這一時期。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人們開始種地了,總比狩獵有一頓沒一頓強,但也不是那麼保險,時不時趕上個洪澇災害或者久旱無雨,難免還要餓肚子。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怎麼辦呢,想來想去也沒法子,那隻能是有個什麼神靈掌管著這一切,那就求求神靈吧。於是人們就在地上撮一攏土,插上一根棍兒,跪拜祈求,祈求掌管土地的神靈能保佑一年的糧食豐收。如果正好趕上風調雨順,糧食有正常收成了,人們覺得土地神很靈驗,自然要在收穫的季節向土地再次神獻上祭祀之禮,這回是報恩,這樣春天祈求,秋天報恩,這套儀式逐漸完善,慢慢就固定下來了。

這就是土地神的原始自然神屬性。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糧食總是豐收,一部分人就先富起來了,先富起來的這批人又擁有了更多的土地,然後他們就成了統治階級,統治階級更需要神靈保佑,於是土地神也被分出了等級,擁有最高權力的統治者,獨享祭祀土地總神的特權,這一總神就是 “社神”或“后土神”,“社神”或“后土神”掌管天下所有的土地,其它等級的土地神,依土地擁有者的等級,享受對應的祭祀,據《禮記·祭法》載:“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日‘國社’,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各個等級決不能越權祭祀,也不能越界祭祀。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什麼叫“社”?

“社”就是土地神!

《說文》: 社,地主也。

《荀子 禮論》中說:“故社,祭社也”。

所以,“土地神”既“社神”。

為什麼叫“社”呢?

在漢字裡面,所有帶示字旁的文字都跟祭祀有關,比如:禮、祭、祀、祥、禪、祖、祝、禍、神、視、祠、祿、福、祈、禱等等。因為這個“示”本身就是祭祀的意思,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示”字的一橫代表供案的案臺,下面三筆是供案的案腿,上面一點代表擺放的貢品,這是在向神靈敬獻貢品的示意字,向哪位神靈敬獻呢?社的右邊是個“土”字,自然是敬獻給土地神的。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先民祭祀土地神的集會,稱作“社日”或者“社會”,這一天其實也是大家集體娛樂的節日,平時大家都沒什麼業餘活動,總感到很孤獨,但到了這一天,身心就徹底解放了,除了各種熱鬧的集體活動,還有就是青年男女打情罵俏甚至進行一些兒童不宜的活動。直到現在,很多地方的保留下來的傳統社火和廟會,仍然是娛樂放鬆的節日,只是文明瞭不少。

這讓我們更容易理解現在人類聚集生活的形態為什麼叫做“社會”,難道不形象嗎?

“社會”這個詞實際上近一百年才賦予了我們所理解的現代含義,這一詞來自於日本學者對西方“society”一詞的翻譯,但無疑使用了漢文化中對土地神祭祀的集會名稱“社會”二字,其意貼切而又傳神。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前文提到最高統治者擁有對土地的最高神靈“社神”的獨家祭祀權,具體體現就是皇家建築的的“左祖右社”形制。

位於北京紫禁城右側的社稷壇,是“社壇”和“稷壇”的合祀,明代之前其實是分祀的,社稷壇的祭祀權屬於皇權。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作為原始自然神,皇權祭祀的社神直到民間祭祀的土地神,有著相同的內在基因,可以說,社神是民間土地神這一系列中的原始自然總神。這麼說是為了區別土地神還有在道教中的宗教身份。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地祇系列(二)土地神為什麼又叫社神

至於說的“后土神”,本來也是土地最高總神的另一個稱呼,後來演變成了宗教神,這個後文在談。

上一篇:地祇系列(一)民間土地爺除了管土地還管什麼(請關注磚家侃侃瀏覽其它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