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生的福報全在這三句話

國學文化精讀——倡導詩意生活態度


《心相篇》是北宋、五代時人陳希夷所著的一篇奇文。陳希夷也就是傳說中的“陳摶老祖”,是一位著名的道教宗師,他的《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對於世事人情有著深刻的洞見,在民間流傳甚廣。

《心相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生的福報全在這三句話

國學文化精讀

《心相篇》中名言警句很多,其中有三句話直指人心,道破了人生榮辱的關鍵,我們一起來體悟一下。

一、給世界多一點寬容,給別人留一點餘地

原文: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

量窄不能容物,不但會害了自己,還會遺害子孫。給別人留有餘地,才能福祿雙全,並且心寬體健。

這句話講的是做人不要太刻薄,以善良之心對待這個世界。給別人留幾分餘地,就等於給了自己更大的發展空間。

《心相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生的福報全在這三句話

國學文化精讀

二、遇事心平氣和,謹守中庸之道

原文: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

一個修養高的人,給人的印象總是心平氣和,這份平和所營造的氣場,很容易被他人感知,從而在自己身邊創造一個正能量的環境。反之,性格固執、恃才傲物的人,要麼大禍當頭,要麼困窘一生。

這句話重在個人修養,尤其對於有才情的人是一種警示。有才情是好事,但是不能因為才情而輕視他人,須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對他人懷有一份尊重,對人生懷有一份敬畏,這樣的人生才能順風順水。

《心相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生的福報全在這三句話

國學文化精讀

三、比能力更重要的,是胸懷

原文: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功歸人而過歸己,儘堪救患扶災。

一味嚴格要求別人,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這種人是不能和舟共濟的。有功勞歸給別人,有過錯自己承擔,這樣的人才足以擔當救患扶災的重任。

這句話講的是自律和擔當,一個能讓別人心服口服的人,依靠的絕不僅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種人格魅力,而這種魅力的建立,靠的是寬廣的胸懷。寬於待人,嚴於律己,才是一個人所能擁有的最可貴的品質。

《心相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生的福報全在這三句話

國學文化精讀

以上這三句話,涵蓋了個人修養、心態以及處事方法,古往今來,那些成就大事業的人,以及那些長盛不衰的家族,無不把這些規則當作圭臬。雖然時代已經變化了,但是一些基本的為人處世之道是古今皆同的。對此您怎麼看?

——END——

國學文化精讀,分享經典國學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