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跌對於一家上市公司意味著什麼?

融經紀人


上市公司的股東理論上很有錢,但他們的資產都是股權,而非現金,為了獲得現金流,他們會將股權抵押給證券公司,這就是股權質押。目前,幾乎每一支股票的股東都參與了股權質押。

股價是在不斷波動的,所以給股權定價的時候必然會打折,比如以你手中的股權累計市值1億,抵押之後證券公司最多借給你5000萬,假如股價跌幅超過50%,證券公司依然會面臨較大風險,所以,證券公司會在借款成本之上設置平倉線和預警線。

例如某股東在股價為5元的時候質押了2000萬股獲得5000萬現金,質押率為50%,成本線就是2.5元。當股價從5元跌到4元時,會先觸碰預警線,券商為了降低風險,會要求抵押人增加保證金。

如果不補倉,股價繼續下跌到3元,就會觸及平倉線,此時跌幅為40%,證券公司會立即賣出這些股票用來抵債,可能從始至終股價都沒有觸碰你的成本線。

股市中最可怕的是連續跌停,這對大股東絕對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上面那個案例中,假如觸碰預警線之後達到第一個跌停收盤於3.6元,你會收到一個電話。

證券公司:尊敬的股東同志,您質押的2000萬股股權已觸及預警線,請於兩日之類補充資本金=預警線市值-當前市值+利息=4×2000萬-3.6×2000萬+利息≈810萬本金,否則將被面臨強制平倉風險。第二天繼續跌停?證券公司:請兩日內補充4×2000萬-3.24×2000萬+利息≈1500萬元,如不補充,將面臨平倉風險。第三天還在跌停?請補充保證金約2000萬,以此類推,就問你慌不慌。券商一般只給兩天時間,普通股東很難短期獲得如此高額的現金,如果再形成高利貸,離破產也就不遠了。

一般來說,股價下跌20%就會觸及預警線需要增加保證金,下跌40%就會被強制平倉。

在2018年,兩市累計有2910支個股跌幅超過20%,有1637支個股跌幅超過40%,也就是說,超過80%的控股股東每天都會接到證券公司的電話,要求追加保證金,超過40%的個股瀕臨爆倉,隨時可能被證券公司強制平倉。

股權質押的主要參與者是公司的實際控股人,他們通常也是公司的董事長,他們是企業的核心,如果上市公司連控股股東都保不住,還有錢還債券嗎?還有錢正常經營嗎?

下圖,我統計了一下A股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分佈圖,圖中可以看到,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達到100%的已經有108支股票,這108個控股股東已經沒有保證金可加,如果再次下跌,必然爆倉!

市場中股權質押佔比超過90%的股東最多,有1128個控股股東質押佔比超過50%,而這些還僅僅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前十大股東,中小股東以及市場大戶。

這是一場連環效應,A股下跌時,那些毫無補倉能力的大散戶首先爆倉,質押股被證券公司清倉,清倉行為致使股價進一步下跌;補倉能力稍弱的小股東爆倉,股價進一步下跌。

現在風險已經蔓延至前十大流通股東甚至控股股東,假設A股再跌10%,誰來拯救這一場蝴蝶效應?而這些,都是近在眼前的事兒。

目前,A股的股權質押總額達到了4.3萬億,我看到很多專家說目前A股的流通市值達到35萬億,股權質押額僅佔總市值的10%左右,總體風險可控,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說法。

市值不是現金,只是一種估值,沒有人真的願意拿出35萬億買下所有上市公司,而當有4萬億股權拿到市場賣出時,就會出現買入不足、股票單邊下跌的情況,4.3萬億的賣盤可以把上證指數砸到1000點,畢竟現在A股一個月的成交量也僅僅只有4.9萬億。而且引爆A股的不是個股質押率,而是股東質押率,兩者抵押狀況相距千里。

所以,股票大跌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是,股東可能會破產,也可能會失去股權,經營層就更容易破產了。對於大環境來說,股權質押可能造成系統性的金融危機。


價值投資之道


股票大跌,對一家上市公司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其實,把企業當成一個人(企業也是法人),股票大跌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和個人差不多,不外乎“權、利、名”三個方面。

一是關乎權。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大跌,市值大幅度縮水,收購兼併就容易,股權容易旁落。迄今為止,A股最大的股權之爭,就是“萬科寶能”之爭了。這裡就不多說了,萬科的第一大股東差點就是姚老闆的了,因為姚老闆從市場購入萬科的份額越來越多。如果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一家上市企業的總市值跌得成1000元了,那大家都會紛捅而上,取得這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了。

二是關乎利。如果是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前,股票價格大跌,大股東不太在意的。因為大股東持有的股票不能上市流通,不能從二級市場減持。現在不一樣了,大股東極低成本的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減持,股票大跌,直接關係到大股東減持套現的多少。即使目前股價跌成這樣,還是有一些企業的大股東照樣減持。另外,如果企業股票大跌,也影響到企業的再融資。如果增發配股的股票,總是跌破增發配股價格,以後還怎麼從市場融資呀?沒有人給你錢買你的股票了。

三是關乎名。股票價格的高低,是一個企業價值的外在體現,說白了,股價就是“身價”。如果股票價格大幅度下跌,市值大幅度縮水,有損市場形象,會讓人覺得這個企業不怎麼樣,進而覺得產品也不怎麼樣。要不,看看茅臺股價,就知道為啥那麼高了。

看看上圖,美股第一高價股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是295265美元。為啥這麼高?因為有巴菲特呀。

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一張圖一張圖畫出來,也不容易,請給個贊!有需要可以關注後私信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投資悟道


本週股市連續下跌,個股跌停家數也有好幾百家。面對股市跌迭不休,很多股民感到奇怪,股市大跌對於投資者傷害較大,那上市公司本身就不會受到影響了嗎?實際上,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如果出現大跌,時間不長,這無關緊要,但是如果上市公司股票下跌若成為趨勢,那上市公司也會受到重創。

首先,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大跌,市值大幅縮水,不幸淪為低價股,很容易被其他企業收購兼併,因為,你跌得這麼便宜了,我輕而易舉的就可以成為你的控股股東。之前,萬科A由於股價處於被低估狀態,引發了深圳寶能集團的收購,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寶萬之爭”。萬科的第一大股東差一點就是寶能姚振華的了。所以,股價跌得越低,越是跌出投資價值,就很容易被別人收購。

再者,股價大跌,不僅傷害到股民的利益,大股東的利益也會受損。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之前,大股東對股價波動不會太在意,因為他們手中持有的股票不能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現在則不同,上市公司大股東以極低成本獲得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並減持。而股票的大跌,直接關係到大股東減持後能套現的資金有多少。

此外,股票大跌,會影響到上市公司再融資,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價格是與二級市場股價“掛鉤”的,大跌情形下,上市公司再融資金額會受到影響,一般情形下表現為縮水。而在嚴重情況下,再融資只能叫停,這對上市公司發展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增發配股的股票,總是跌破增發配股價格,以後還怎麼從市場融資呀?沒有人再敢買你增發配股的股票了。

再次,上市公司股價下跌,可能直接引發股權質押爆倉。之前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東,為了方便融資,將自己手上的股份拿去質押,拿到融資,到期後只要歸還本金和利息即可。但是如果碰到2015年股災那種情況,大股東面對股價下跌,又不能提供新的質押股票,或者不能及時贖回股票,就會面臨著爆倉的風險。屆時,輕則大股東對上市公司控制力減弱,重則大股東出現變更。

最後,股票價格的高低,關乎到一個企業的形象,說白了,股價就是體現上市公司的價值。如果股票價格長期下跌,市值大幅度縮水,這樣會有損上市公司形象,這會讓人覺得這個上市公司肯定出了什麼狀況了吧,進而對其產品也不再信任。貴州茅臺股價為啥這麼高,其就是白馬股的代表。而為了避免股票價格的下跌,上市公司大股東往往會拿出現金回購自家股票力挺股價。

可能對普通小股民來說,手裡股票下跌只是財產蒙受損失。但是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來說,不僅僅是身價的縮水,而且還關乎控股權、大股東身價、上市公司的形象,以及股票質押會否出現問題。如果上市公司的股價是非理性的下跌,一些有實力的大股東就會拿出真金白銀來把股價托起來,這樣也可以給中小股東以信心,給自己的客戶吃上定心丸。


不執著財經


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如果出現大跌的話,如果只是1,2天如此還不要緊。但是如果持續連續大跌,那就非常麻煩了。雖然我們不是上市公司的老闆,不過從我個人炒股8年多的經驗來看,對股票大跌會對一家公司產生哪些影響總結如下:


股權質押可能爆倉

我們都知道上市公司的股東,會為了方便融資,將自己手上的股份進行質押,拿到融資,到期了後歸還本金加利息即可。假設一家公司的股票現價是10塊,大股東將自己的股份抵押給融資機構,談好了如果股票價格跌破6塊這些股份就歸融資機構所有了,而且你還要賠償利息。這個時候只要股票平穩運行,一般不存在有什麼影響。

假如碰到2015年股災那種情況,如果大股東不能提供新的質押股票,或者不能及時贖回股票,就會面臨著爆倉的風險。也就是融資機構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會將股票拋售出去,這個時候股票就可以連續跌停,而且公司大股東的控股權也會發生變化!


股票大跌會對公司信譽產生不利影響

如果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例如一些上市企業總市值幾千,上萬億的公司。一旦出現大跌,哪怕只是一天跌了7%,這都是非常恐怖的事情,要知道它們的總市值因為體量過於龐大,一旦下跌7%就代表著一夜之間幾百億不見了。

而如果這種公司出現大跌,首先慌了的是銀行。這些大型企業因為都會找銀行貸款,銀行也是看在它們股票市值的基礎上,進行評估能夠提供多少貸款。你突然來個大跌,是不是公司內部出現了什麼問題?銀行肯定會持續的跟進追問。而且這種大跌情況得不到改善,恐怕銀行都要天天堵著你家門了。這就是信譽受到了損失!


持續大跌公司控制人可能發生變化,導致散戶踐踏出逃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有些公司當初上市的時候,因為股權非常分散,但是公司的營業盈利情況又非常良好。如果突然出現連續大跌,這個時候如果有外來資金瘋狂收購你的流通股票,很有可能會造成公司最大股東變人了!自己辛辛苦苦創辦的企業結果成了別人的,那個大股東能受得了呢?

同時如果連續大跌的情況得不到改善,加上公司又沒有及時公告和安撫市場情緒,這就會造成散戶恐慌性的賣出股票,讓股票下跌趨勢更加嚴重!例如當初的萬科和寶能兩家為股權之爭打的是轟轟烈烈。如果不是最終雙方協調解決,恐怕萬科現在早就不是王石的了。


我是小雙財經 關注我瞭解和討論財經 金融相關知識問題。歡迎點贊和評論哦。如果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留言。

小雙財經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水平,好久沒看到這樣有意思的問題了。那筆者,就來講講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的漲跌,對企業的影響很大很大,尤其是一些高成長的公司。

市場認可,企業形象

一家股票連續上漲的公司,一定會吸引到投資者的關注。這裡不僅僅是普通投資者,更深遠一點比如戰略合作,資產重組等等。股價,就像是企業門面一樣,外表髒亂差,內心再美,也會打個對摺。看看 最近的蘋果下跌,就有很多人說他價值不行了,前面一路衝到萬億美元市值,那時候聲音可不是這個調調。

方便融資

最近,為什麼國家開閘放水,不就是為了降低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企業的發展,最離不開的就是錢,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沒錢怎麼談發展?怎麼抓機遇,?怎麼度難關?那企業沒錢怎麼辦,要不增發股票,要不就找人借嘍。誰借,可能只有銀行才有這個實力吧。而你去借錢,就得拿點什麼抵押吧,最好使的就是股權。但是股價一直下跌,股權的吸引力就不大了,畢竟沒誰能預料經營一定會出現好轉,一旦虧損,手中的股權還能來抵扣,但是股價要是跌幅過大了,那就折本了。具體可參考賈躍亭的樂視網,後來股權拍賣被流拍。

防止暴倉

這也是18年,股價下跌的推手之一。截止目前,兩市不超過10家公司,沒有股權被質押的情況。一旦股價大面積下折,那麼可能就會出現被強制平倉的情況,那對一家上市公司,無疑是致命的一環。所以,很多公司,出現員工持股,公司回購自家股票等等,無非就是為了減少風險。

上面講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還有很多因素,總之股價的下跌對投資的影響,最多是投資損失,而對企業的影響,遠遠比我們要大的多。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更多分享,關注筆者頭條-財迷直通車。瞭解股票,債券,基金的優化組合配置,找財迷就對了!!!


財迷直通車


股票下跌對上市公司肯定是有影響的,但是下跌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跟隨大盤的下跌,一種是逆大盤的下跌。後者顯然影響較大,從側面反映公司大概率遇到問題了。那麼股票下跌會對公司產生什麼影響呢?

首先,我們看到A股當中有很多個股的股東都會選擇質押股票,有的質押率甚至達到70%,稍低的也有30%。如果股票大跌的話,股東就要補充質押物,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個股的公告裡面說的股東補充質押的原因。如果疊加個股基本面有問題的話,甚至造成質押平倉的風險,這也是很多高質押股沒有大資金原因炒作的原因。

其次,我們看到很多個股都會向銀行貸款,而貸款的抵押物就是公司本身的資產。如果一直個股的股價不斷下跌, 市值嚴重縮水,造成資產減值。這個就會導致銀行要求收回貸款,從而使個股的資金流出現問題,而這種個股價格的下跌同樣伴隨著基本面問題。

最後,很多個股的股東會選擇做一個市值的維護,保證股價在合理區間。但是當股東資金緊張的時候,並伴隨著市場走弱,很多散戶資金離場的情況。股價就會承壓下跌,主力坐莊失敗,這也會導致公司出現問題,尤其是15年之後的幾年,坐莊失敗的資金不絕於耳,筆者所接觸的莊家基本十去六七。

綜合來說:股價逆勢大跌肯定不是好事,對上市公司和大股東都會形成壓力,同樣的逆勢下跌也說明了基本面問題凸顯,對於投資者來說像這樣的個股要謹慎參與!


我是盤手梁勇,沒有關注的,可以關注一下我!謝謝!


盤手梁勇



其一,上市公司投資者利益受損。股票大跌,上市公司總市值大幅縮水,相應地投資者持股市值也會大幅縮水。


其二,股權質押存在爆倉的風險。這在2018年的A股市場上比比皆是。如果質押股權爆倉,輕則大股東對上市公司控制人減弱,重則大股東出現變更。


其三,影響上市公司再融資。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價格是與二級市場股價“掛鉤”的,大跌情形下,上市公司再融資金額會受到影響,一般情形下表現為縮水。嚴重情形下,再融資只能叫停,對上市公司發展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限售股將無法在高價位減持,不利於其實現利益的最大化。股票大跌,限售股只能在低價位下減持,其持有人利益同樣會受到影響。


其五,股票大跌,對上市公司本身的聲譽也會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對那些發生股市黑天鵝的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曹中銘股市觀察


什麼樣的企業才能上市?市場中最為質優的公司才能成功上市。那麼,很多人會說,華為、哇哈哈、老乾媽都選擇不上市,就不代表他們不優質嗎?並不是。畢竟,上市公司經歷了層層考驗,不管是財務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是經歷了“洗禮”,並且上市的質優股,遠遠多多不上市的好公司。

那麼,有的讀者就偏“槓精”,上市公司中手機有誰做得過華為?飲料有誰做得過哇哈哈?辣醬又有誰做得過老乾媽?

世界上那麼多上市公司,就沒有人勝過?就算是國內的公司,雖然這些好的公司沒有上市,但能證明上市公司不優質?空調、白酒、汽車、房地產、家電等等,難道沒有上市的公司就比上市的公司好?

沒有上市的好企業,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會選擇上市。所以,不能總是“雞蛋裡挑骨頭”“針尖對麥芒”式的“槓精”。畢竟,如今兩市三板中有3700餘家上市公司,很多質優的公司都選擇了上市。

我們再回到問題:股票大跌,對一家上市公司意味著什麼?

一、股票價格下跌,意味著存在問題。

影響股市漲跌的因素有很多:國際形勢、經濟週期、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軍事、地域經濟、投資者情緒等。那麼,影響股票價格下跌的因素呢?除了影響股市漲跌的因素以外,還有行業風險、上市公司經營風險等。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出現了大幅下跌,不是因為市場整體風險、行業性風險就是個股風險。那麼,意味著什麼呢?

這就需要從幾個方面分析了:

1、如果出現的是市場風險。往往市場風險將至,對於市場整體的投資環境會有極大的影響,並且很有可能會是長期的。

2、如果是行業性風險,個股出現的大幅下跌。可能未來,個股會出現階段性下跌,比如2013年對白酒行業影響甚大的“塑化劑”風波。

3、如果是個股出現的大跌呢?這種情況的存在,對一家上市公司的意味就更多了。可能是財務問題、經營問題、人事問題、熱議問題等等。

股票價格的下跌,對於上市公司的融資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質押、再融資、抵押等等情況。並且,對於一家上市公司而言,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名譽影響,甚至反應到市場影響中去。

二、就普通投資者而言,堅定不移的選擇價值。

要說100%規避上市公司的下跌,個人認為是不可能的,僅僅只能通過一些辦法較好的規避上市上市公司的“爆雷”性下跌。而這種方法,個人認為最為合理的就是:價值投資。

何為價值投資?其實就是四個字的解釋:價,也就是價格;值,也就是值得;投,也就是正確的方式;4、資,這是價值投資中唯一帶有貝字旁的文字,指的是資金。連在一起解釋就是,使用正確的投資方式,投資值得投資的股票。

價值股具有很多的優勢,上市公司具有穩定的業績增長;股票價格具有明顯的趨勢向上性;股價就算是出現了階段下跌,未來上市公司主營只要不出現大問題,大概率能補漲回來;有較高的股息分紅。

總結:股價下跌的意味有很多,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也很大,不管是大股東的融資情況還是小股東的盈利水平都是影響,甚至對上市公司經營的產品都有影響。就普通投資者而言,投資,需要注重上市公司的價值性。


厚金說


我是老威財經,我來回答。

如果一個公司的股票大跌,在這裡我只討論實質性破位下跌30%以上的情況,因為很多時候股票雖然也大跌30%,甚至40%,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震盪整理之後又回到了原先的高點,這種情況的下跌說明不了什麼,一般解釋為市場波動。

所以,我只討論股票大跌30%以上,實質性地發生了破位,不能回到原先的高點,或者是經過了非常長時間的調整之後回到原先的高點(通常是3年以上的調整)。即便是股票實質性破位的大跌,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系統性風險下股票大跌,一種是在非系統性風險下的股票大跌。

系統性風險下的股票大跌

系統性風險,就是股市當中遇到指數大跌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說沒有股票不會跌,能不跌就是萬幸了,如果還能漲,那隻能說明這個公司的業績確實是非常好的哪種。

系統性風險,在A股來說,就是指數下跌30%以上的下跌,就是指數上的系統性風險。如08年大盤從6100多點跌到1664點,這個過程中能上漲的基本沒有,絕大多數都下跌,很多都跌倒了頂峰價格是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當年如果你在6000多點買股票,到了1664點的時候,如果你的股票知識被腰斬,都算你買到了特別好的股票。

所以在系統性風險下股票的大跌往往說明不了什麼,不能說這個公司經營的不好,或者是公司沒有發展前途了。

下面主要討論在沒有遇到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股票大跌意味著什麼。

說明資金不看好這個公司,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公司的基本面出了問題

股票大跌,必然是大資金出逃的結果,如果有大資金支撐這個公司,那麼股票不可能大跌。大資金為什麼要出逃呢?很明顯,顯然是不看好這家公司了,為什麼不看好這家公司了呢?肯定是基本面出了問題。

基本面出問題的地方很多,一是高管或者公司老闆出了大事,導致公司基本面出問題。如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新城控股老闆王振華。

二是公司財務報表出了問題,實際上是財務造假。如康美藥業、康得新。

這種財務造假就是說,就拿康美藥業來說,之前的財報非常好看,說明公司業績非常好,非常好的業績,是大資金願意持股的前提,畢竟業績好,每年的分紅就會多,長期持有確實能分到不少紅利,但是如果這個財務報表是造假出來的,就說明實際業績沒有這麼好。實際上如果仔細看這隻股票的走勢,在2018年5月到2018年10月間,其K線呈毛毛蟲的形態,這就很明顯是有主力在裡面做的痕跡,而根據後來的走勢,可以判斷當時主力是在出逃,因為大資金很多時候對消息比普通散戶更為靈通,他們應該是提前知道這個公司的業績造假,所以選擇了出逃,但是由於他們資金量很大,不可能一下子逃走,所以只能慢慢走,在K線上就出現了毛毛蟲的形態,當然,很可能主力出逃的時間不止5月到10月這半年,很可能至此之前就開始出逃了。

三是經營業績大跌,或者預期大跌。

比如之前的贛鋒鋰業,其主營業務就是經營鋰電池,而其主要產品,碳酸鋰的價格最高曾經到過18萬元一噸,如今一路下跌到了7-8萬元一噸,所以現在的業績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當然,在價格跌到現在這個價位之前,主力就已經判斷出碳酸鋰的價格會大跌,因此在高位選擇了出逃。

四是長期經營不善。

這種股票一般來說,很少有大資金願意介入,除非盤子非常小,大資金進去只是炒一波短線。如果是中長線的大資金,一般不會選擇這樣的股票。如000792的鹽湖股份,股價在08年最高曾經到過近70元一股,如今只剩下了8塊多,原因就在於這隻股票長期經營不善,雖然是大型國有企業,佔有者世界上最好的鹽湖資源,但是公司上馬了數百億的大型化工項目,已經搞了10來年,工程一直在不斷地建設,始終產能沒有正常生產,主要是因為經營管理不善。

五是莊股撐不住了。

這隻股票就是最為典型的主力莊家在裡面持有了大多數股票,但是股價是在支撐不住的情況。這是當年呂梁做的一隻莊股,股價在高位的時候因為沒人接盤,實際上是莊家自己天天來回倒騰,最後莊家自己的錢消耗完畢,股票就砸自己手裡了。

看到這種毛毛蟲的K線形態,不用想,一定是有莊家在裡面的情況。

六是業績超預期的差。

一般來說,在股票的業績報表出來之前,股價還能維持,因為這個時候市場對股價有一定的預期,認為股價可以維持現在的水平。如果業績報表出來之後比預期好則上漲,與預期差不多則基本不漲不跌,如果比預期差則下跌。

如002069的獐子島,人們根本想不到其飼養的扇貝竟然“跑了”,這也是我做股票多年遇到的奇葩了。

公司股價大跌帶來的後果

公司股價大跌,首先意味著公司再融資的能力會變得很弱。比如公司股價大跌之前,公司市值是100億,意思就是說,在當時的市場股價情況下,如果把公司的股票全部拋售能賣100億元。股價大跌之後,比如跌了一半,那麼公司就只有50億的市值,這就是說,如果把公司股票全部賣了,只能賣50億了。那麼對於公司來說,融資能力就會削弱很多。比如,公司在市場要再次發行股票,以前再發行10%的股票能融資到10億元,如今只能融到5億元了。或者是公司的大股東質押股票,很可能這個時候會出現質押物價值低於銀行質押的貸款額的情況,要麼追加質押物,要麼銀行強制平倉。

其次如果跌的太多會有退市的風險。在我國,如果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會被強行退市。

第三則意味著公司的聲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第四則意味著爆倉風險加大,甚至會直接爆倉,導致股價進一步的下跌。這點是對於我們散戶股民來說最為重要的,因為很多股票的大股東都把股票質押給了銀行,如果股價跌破了質押的安全線(股票總價值低於銀行貸款額的情況),那麼銀行就有權強制平倉,什麼意思呢?就是大股東質押的股票,銀行可以隨時拋售。大家可以想象,大量的股票隨時被拋售,這個行為以及這個行為造成的對股票心理上的壓力會非常大,這樣的股票至少短時間內基本無法起死回生。

如之前創業板的明星股樂視網,就遭遇過多次爆倉。

關於股票大跌對股票帶來的影響就說這麼多吧,主要也就這些。對於我們散戶來說,要如果要買一隻股票就要多關注下股票的基本面,隨時關注股票的走勢,多留心,多觀察,形成對股市的好的盤感,才能從根本上降低我們遭遇大跌的風險。


老威財經


很多人都認為股票大跌的時候只有散戶是虧損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股票大跌的時候所有的投資者都會虧損,而且持有股票越多的投資者虧得越多。對於公司的大股東來說,不管股價跌多少他們都得硬抗,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總不能讓資金辛辛苦苦的企業拱手讓人吧!對於一家公司來說股票大跌會有兩方面的影響。

1,質押的股權面臨爆倉。

36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一半左右的公司他們都有股權質押在銀行,而去有些公司的質押比例超過了50%,甚至80%的也有。股票大跌的時候股權質押比例越高的公司他們面臨的風險就會越大。比如你把1000塊錢質押給銀行,人家銀行是有最低的標準的,比如你的質押股票的只剩下500元的價值時那麼就有會被銀行強制平倉,因為銀行也是要止損的,不追加保證金等待這些公司的只能時被爆倉了。這也是為什麼15年股市大跌的時候為什麼那麼多的公司停牌,不敢開盤交易。所以股票大跌的時候上市公司的風險也是很大的。

2,資金更加緊缺。

上市公司的目的是為了籌錢,上市公司中有充足現金流的公司並不多,要不然也不會一直的增發,甚至質押股權。一個公司要運營,要擴大那麼資金問題首先要解決,沒有錢對於公司來說寸步難行。股票大跌的時候,公司市值在縮水,可用於抵押換來的資金也會不斷減少,資金鍊就容易出現斷裂,公司也會更加缺錢,甚至無法正常運營。因此股票大跌的時候只會讓本來就缺錢的公司更加捉襟見肘,公司的運營問題就更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