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覺得《白鹿原》超越《紅樓夢》

我在此不是想討論“為什麼有人覺得《白鹿原》超越《紅樓夢》”,而是借題發揮。

《白鹿原》被譽為史詩性鉅作,描寫時間跨度很大,從清末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而且某些人覺得《白鹿原》格局大,而像《紅樓夢》這種小說,每天都是才子佳人(雖然曹雪芹反感才子佳人)在那裡因為一點小矛盾,就吵吵鬧鬧的。至少表面看起來,遠不如《白鹿原》的意義更大。

所以,今天不管是文學愛好者,還是作家,一般都把那種“苦難”型的文學作品,奉為經典,對那些描寫生活的作品,不肖一顧,比如愛好文學的圈子裡,很多人就覺得《圍城》就是小資做派。很多人覺得“苦難”才是文學創作的內容,所以到了現在,有的人提問題,說80後90後沒有經歷過苦難,還有什麼可寫的?

為什麼有人覺得《白鹿原》超越《紅樓夢》

於是雙雪濤把目光放在了改革開放犧牲掉的工人身上(東北下崗潮)。今天的影視作品,也基本上把目標放在了底層人民身上,只要反映底層的,就是好作品——這是當下人們的認為。除了反映底層,就是揭露腐敗,等等。總之呢,題材要“大”。

反映底層人民生活的作品,固然是好,但是我們不能走極端。那些反映市民生活矛盾的小說,似乎也沒被文壇看重,也沒被群眾看重。

於是,校園欺凌成了一個“無所謂的小事兒”。校園欺凌發生了許多年,我想著,80後90後,總得有個作家反映了。然而還是沒有。當然,除了校園欺凌,還有其他很多事情。

因為人們的意識裡,覺得校園欺凌算不上苦難(和老一輩的苦難比,的確算不上什麼)。當然了,如果按照“苦難”的標準來看,以後的生活只能是越變越好,苦難也可能再也不存在了。苦難不存在了,所以我們的作品,也就很難偉大起來,因為只有苦難,才能讓我們反思。而當代人的苦難,頂多算“矯情”。

所以,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苦難不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偉大的標準,因為照這個標準看,《紅樓夢》實在太矯情了,因為大觀園即便落敗,大觀園的兒女們也是迴歸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中——老百姓不就是過著苦日子麼?一個富豪迴歸到了百姓生活中,那有什麼可苦難的?所以在某些人眼裡,《紅樓夢》的意義,遠不如《白鹿原》偉大。

其實,“苦難”在我看來,固然很偉大,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苦難”這種“正大光明”的痛苦,因為經歷的人多,所以大家也都互相理解。用個不恰當的說法,叫“不患寡而患不均”,當大家一起“苦難”的時候,這苦難也就不那麼“苦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