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父母雙亡,畢業後四處碰壁,妻子打工養家,回顧一生選擇自殺

在高考恢復後,中國有很多窮苦人家的孩子選擇通過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待到金榜題名就是飛黃騰達的時候。現在要是知道哪家孩子考上了清華北大,那就會認為這個孩子算是登上了人生一個新階層,以後都只會是平步青雲。在民國時期有一個天才詩人,在16歲那年順利考取清華,成為別人眼中的人生贏家,可人生最後卻是悲劇性的收尾。

1933年,一個名為朱湘的天才詩人,魯迅口中的“中國濟慈”選擇跳水自盡,如同他的詩一樣“就燒我成灰,投入氾濫的春江,與落花一同漂去無人知道的地方。”這場自盡的起因在外人看來十分不解,只是因為與妻子劉霓君大吵一架,朱湘情急之下就選擇了以自盡來結束人生。其實只要是仔細瞭解朱湘的一生就會明白,朱湘無非是在痛苦地掙扎於人世間。

童年父母雙亡,畢業後四處碰壁,妻子打工養家,回顧一生選擇自殺

1904年朱湘出生於湖南沅陵,童年時父母雙亡,無奈之下只能寄居於兄長家,想要改變人生只能靠發奮讀書,好在朱湘的努力是有回報的,16歲那年成功考取清華大學,被周圍曾經輕蔑他的人高看了一眼。

來到了大學的朱湘接觸了很多新思想,也許是童年的經歷讓朱湘變得有些孤僻,朱湘與人相處並不融洽。當他的兄長把自己從下定下娃娃親的未婚妻劉霓君帶到他的面前,他卻閉門不見。劉霓君只看到朱湘與他人高談闊論時的意氣風發便芳心暗許。

在朱湘結束學業後,選擇留校任教,可是因為古怪的脾氣被開除了。無奈之下只得去上海工作。這時的劉霓君因為父親過世,兄長霸佔財產,走投無路去上海打工養活自己。一次在街上偶遇朱湘,朱湘得知劉霓君的情況,相處之下選擇與劉霓君結婚,二人正式成為了夫妻。

童年父母雙亡,畢業後四處碰壁,妻子打工養家,回顧一生選擇自殺

婚後不久,劉霓君就懷孕生子,朱湘在1927年選擇去美國留學,劉霓君全力支持丈夫求學,自己一邊帶孩子,一邊打工掙錢寄給丈夫。後因為外國教授的歧視讓朱湘難以忍受,提前結束學業就回國了。

回國後被人引薦至安徽大學任教,可是這份工作也被朱湘的古怪脾氣給弄沒了。朱湘徹底失業,劉霓君看著家徒四壁,自己和孩子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朱湘竟然逞一時英雄,不為家人考慮,劉霓君忍受不了困苦的生活和朱湘的任性,將其痛罵一頓。

朱湘也在忍受著妻子的責罵下不斷輾轉各地找工作,只是最後的結果都是處處碰壁。在妻子的責罵以及失業的折磨之下,朱湘從親戚那借來錢買了一張從上海到南京的船票,用妻子打工掙得錢買了一瓶酒,在船上回望著自己從高處落下的人生,選擇投江自盡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童年父母雙亡,畢業後四處碰壁,妻子打工養家,回顧一生選擇自殺

劉霓君也是真心愛著朱湘,只是愛不能當飯吃,她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闊太太。在丈夫失業的情況下,她一直堅持打工掙錢維持家裡的生計。只是丈夫的任性讓這個堅強的女人無法忍受。假如可以在朱湘困苦的時候給予安慰,朱湘沒有過於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如果可以多為家人考慮,悲劇就不會上演。

參考文獻:

《關於朱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