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就讀於同濟大學,留學國外成為天才,卻放棄高薪選擇歸國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有條件留學國外。然而隨著出國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也有太多的人才一去不復返。尤其是一些頂級名校的留學生,更是人才流嚴重。雖然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選擇,但是每每看到祖國人才的流失,多少都會令人有一絲心痛。

她曾就讀於同濟大學,留學國外成為天才,卻放棄高薪選擇歸國

在過去,那些留學不歸的人才多是因為國內的科研能力不足。然而隨著祖國的發展,這一短板已得到了不小得不補足。可即便是這樣,卻還是有一些人留在了國外。不過,近些來也有一些人才拒絕了國外的高薪,選擇了歸國。就比如現任同濟大學的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莊曉瑩。

很多人在看到莊曉瑩第一眼的時候,很難認為穿著時尚、長相乖巧的她會是一名土木工程師。可是就是這樣的看似不可能,卻成就了現在的莊曉瑩。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正處於一個高速發展期,大量的高樓、大橋拔地而起,而這些深深地吸引到了還在讀高中的莊曉瑩。於是,她不顧家人反對選擇了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學院。

她曾就讀於同濟大學,留學國外成為天才,卻放棄高薪選擇歸國

眾所周知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在全國範圍內都是數一數二的的存在。因此,在這裡她不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她的碩士論文《岩石邊坡穩定性分析無網格法研究》更是開闢了她之後的研究道路。在同濟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莊曉瑩選擇了出國深造。

在英國全額獎學金的支持下,莊曉瑩留學的第一站是英國杜倫大學。英國的杜倫大學是當時全英綜合排名第六的大學,在這裡求學的人都是各個國家的青年才俊。不過,年輕的莊曉瑩在這裡卻更加出類拔萃。在杜倫大學,她不僅獲得了英國計算力學辛科維奇最佳博士學位論文獎(年度唯一)以及歐盟的優秀論文提名,而且還在2010年拿到了杜倫大學的博士學位。

她曾就讀於同濟大學,留學國外成為天才,卻放棄高薪選擇歸國

在拿到杜倫大學的博士學位後,莊曉瑩並沒有放棄學習的步伐,而是選擇了繼續深造。從2011年開始,莊曉瑩便在挪威進行博士後研究,研究的方向是計算力學、岩石力學領域,並在這些領域上,莊曉瑩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

提起莊曉瑩,那就不得不提一個科研界的超級大獎——索菲亞·科瓦雷夫斯卡亞獎。這個大獎的名字雖然有些拗口,但卻含金量十足,並且還有著極高的獎金。而莊曉瑩依靠在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在2015年摘得了該獎項。

拿到獎項後的莊曉瑩不僅獲得了鉅額的獎金,而且還開啟了她研究的綠色通道,獲得了在德國漢諾威大學的研究機會。由於莊曉瑩所研究的材料能運用到多個領域,因此她也備受德國重視。通過她所從事項目的研究,莊曉瑩已經可以直接在德國招收博士後和博士生加入研究團隊。而這樣的機會,如果是在國內,莊曉瑩還要等上幾年才會有資格。除了能夠獨立的帶研究團隊,莊曉瑩還受到了很多國外企業的高薪聘請。不過面對這些國外的誘惑,她卻做出了讓很多人認為不可思議的選擇,她選擇回到了她的母校同濟大學,放棄了所有的高薪,成為了一名大學的碩士生導師。

她曾就讀於同濟大學,留學國外成為天才,卻放棄高薪選擇歸國

那些出國不歸的人,有不少都是抵不住高薪的誘惑,然而莊曉瑩卻選擇歸國成為了老師。這樣的選擇一方面能夠稱得上偉大,一方面也會讓人不解。既然如此,那麼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在一次採訪中,她這樣說到,我們的國家已創造了很好的科研條件,同時也讓中國學者走向了世界。而她們做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要轉化為國家的核心科技競爭力,現在我們離科技強國還有著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崇洋媚外,赤子之心。兩種不同的選擇,雖然都是個人的選擇,但是我們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像莊曉瑩這樣的赤子之心。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