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近幾年,印度很多電影都因為它所反映出的現實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討論,

比如以教育制度問題為題材的《起跑線》,

比如以衛生問題為題材的《廁所英雄》....

在眾多社會問題中,最突出,也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女性權利的問題。

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很多印度人的心裡都是根深蒂固的,他們不覺得毆打、性侵女性是錯誤的,因為在他們的眼裡,女性的存在就是一種錯誤。

在印度可以說是,生而為女人,很抱歉。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2015年有一部電影叫做《炙熱》,不是什麼大熱片,豆瓣1萬多人看過,並且打出了8.4的高分。

這部電影通過三個女主角的人生,向我們描述了印度的女孩到底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15歲就結婚的拉尼,後來給17歲的兒子買了一個同樣是15歲的媳婦詹琪,冥冥之中,有種輪迴的味道。

好在最後她終於認識到,自己的悲劇似乎正在另一個女孩的身上上演,於是她讓詹琪離開,去追隨心愛之人。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可是現實並不是電影,詹琪的遭遇與其說是幸運,不如說是一種印度女性的願景。

因為對於很多印度女孩來說,命運偏頗方向,就是從童婚開始的。

蘇拉吉和嬪姬是印度拉賈斯坦邦的一對年輕小夫妻,有多年輕呢?蘇拉吉19歲,而嬪姬只有16歲。

但是對於嬪姬來說,這已經是她的第二段婚姻了。

早在4歲那年,嬪姬的父母就為她和妹妹舉辦過童婚,等到15歲準備完婚的時候,嬪姬發現她要嫁的這個男人不僅是個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還酗酒抽大麻,於是她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悔婚。

好在嬪姬的父母並沒有那麼迂腐,雙方父母協議之後,同意了悔婚。

不久之後,在姑姑的牽線下,嬪姬嫁給了蘇拉吉。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從年齡上來說,蘇拉吉和嬪姬都尚小,尤其是嬪姬,甚至還未成年,而他們的孩子很快就要出生了。

蘇拉吉除了打鼓沒有什麼其他技能,在各種宴會上演奏是他主要的收入來源,可是這並不是一份穩定的工作,如果當天沒有找到工作,他們就會找人借一兩百盧比(人民幣10元20元),隔天賺到錢了再還給他們。

因為嬪姬快要分娩,蘇拉吉很體貼的不讓她拿重的東西,不讓她乾重活,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支撐起這個家庭。

雖然貧困,但好歹他們兩人真心喜歡著彼此。

在其他國家,像蘇拉吉和嬪姬這樣的年輕人還在上學,而他們已經快要為人父母了。

種姓制度、教育程度不高、貧窮成為了制約印度人思想的三座大山。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其實早在1929年印度就通過了《禁止童婚法》,認定了童婚是不合法的,在1978年用進一步的限制了法定結婚年齡:男性21歲,女性18歲。

那麼到了現在,印度童婚率達到了多少呢?

47%。

在拉賈斯坦邦甚至達到了65%。

雖然知道童婚是違法的,但是代價很小,一般就是15天拘役和1000盧比(100元人民幣)的罰款。

所以在印度每年仍有上萬的兒童未到適婚年齡就出嫁。

而童婚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貧窮的家庭狀況。

在印度有這樣一種嫁妝制度,一個家庭有女兒出嫁,必須給新郎支付高額嫁妝。

但是女方的年齡越小,男方索取的嫁妝就越少,男方年齡越小,婚禮的開銷也越少。

童婚無論從男女雙方來看,似乎都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雖然1961年印度已經通過了《反嫁妝法》,但是不論是偏遠地區還是城市,嫁妝制度還是無法改變的。

這是他們的一種信仰,也是他們的一種習俗。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另外,在印度一些貧困地區,一個家庭每個月的收入只有1萬盧比(1000元人民幣),這1萬盧比要負責一家幾口甚至十幾口人的開支,舉辦一次婚禮通常需要10萬盧比,也就是相當於一個家庭整整10個月的收入。

而且在印度還有這麼一種說法,長輩逝世的第13天必須籌辦隆重的祭宴,以顯示財富與身份。

所以很多家庭會在葬禮之後接著就舉辦婚禮,白天祭宴,晚上結婚,省下了部分籌辦禮儀的費用,而他們也相信新婚會給家庭帶來好運。

並且為了節省開支,還會讓女孩集體出嫁,所以未成年的姐妹在同一天嫁人的情況是很常見的。

結了婚之後,她們的命運就由夫家決定。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一個叫珊迪的15歲女孩嫁給了對方家裡的老大,成為了8個弟弟妹妹的大嫂,她的日常就是操持家務,照顧弟弟妹妹,直到他們結了婚她才能喘一口氣。

15歲,正是一個女孩受教育的最好年紀,而她們卻被困在婚姻和家庭的桎梏中,失去了原本應該屬於自己的權利。

然而她們很少會反抗,因為在印度有這樣兩句常見的話:

“你不能質疑你的長輩,他們都是為了你好。”


“你不能質疑長輩,因為他們比你有更豐富的生活經驗。”


於是一代又一代的家庭系統,順理成章的將這個錯誤延續了下去,沒有人會覺得不對,因為所有人都這樣,所以我也要這樣。


但是很少會有人告訴這些女孩,童婚會帶來怎樣的危害,不僅僅是過早的性行為所帶來的身體損傷,更多的是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好在,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印度的知識分子開始意識到童婚是一種社會弊病,妨礙了社會的進步,民間組織也在各個城市應運而生,希望能在社會各界解救這些小女孩,改變她們的悲慘命運。

而改變命運的第一步,就是讓她們可以接受到教育。

一些非政府的民間組織會為住在鄉村的低種姓人士服務,宗旨在於幫助女性,為她們爭取上學的機會。

這些組織也會在學校和社區舉辦各種講座和活動,傳達婦女保健和福利的信息,以及教導一些生活技能。

女孩子接受了教育,轉變了思維方式,認識到了童婚對自己人生的迫害。

雖然有些女孩已經結了婚,但是在有這樣的思想之後,至少可以讓她們的孩子最大可能的免除童婚所帶來的傷害。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印度南部安德拉邦的一群婦女,接受了政府發起的緩和農村貧困的項目,通過學習和訓練成為了視頻記者。

因為她們本身就是兒童新娘,很多都是在初次月經來臨之後,就被父母匆忙嫁了人,所以她們拍攝視頻的第一期,主題就是童婚。

希望可以從自己身邊人的日常,來反對這些世俗的倫理。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當同村的童婚婦女被問到“你的婚姻幸福嗎?”時,很少很少會有人給出肯定的回答。

“不幸福,我這幾年的生活都被毀了。”

因為她們不僅要面對公公婆婆的虐待騷擾,還要承受她們丈夫的性侵犯。

對於這些視頻記者來說,夫家願意讓自己接受教育,願意讓自己走出家門去工作,已經是一種很大的進步了。

然而就算是她們,也免不了被喝醉酒的丈夫毆打、虐待。

在成為視頻記者之前,她們都只能在田間地裡幹活,一天的收入是40盧比(人民幣4元),在她們拿起攝像機之後,一天的收入提高到了250盧比(人民幣25元)。

教育不僅改變了她們的家庭收入,還改變了她們的思維方式,她們在逐漸覺醒,如果自己不做出改變,那麼自己的孩子也會重蹈覆轍。

於是,她們將攝像機作為對抗世俗的武器,哪怕只有一個人因為她們所拍攝的視頻改觀,那也是一種勝利。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在她們拍攝的童婚題材的紀錄片裡,有一支插曲,歌詞是這樣的:

我感覺很糟糕 因為我終止了你的童年 你太年輕 不該懷孕 也不該承受大肚之重 你承受不了大肚之重 你受了太多的苦

在村子裡放映紀錄片之後,有些人沒把片子當回事,也有些人希望她們可以繼續拍攝這些片子,甚至提出可以幫忙進行下一次的拍攝。

雖然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印度,尤其是印度偏遠農村的一些地區仍舊根深蒂固,但是不斷的有人在覺醒,在反抗。

就像是乾草中落入了一顆火苗,哪怕是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那些還未成年就被嫁掉的女孩

本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著所有,感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