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達地區看,教師待遇已經不低了,為什麼還有一些老師認為教師待遇還不高?

藍天白雲crc


有發達地區,就有欠發達地區。咱中國現在是發達地區多,還是欠發達地區多?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就算是在發達地區,教師待遇看起來已經不低,可橫向比較一番,恐怕也並不算高。

我國面臨的主要社會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老師認為教師待遇不高,就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真實寫照。

教師待遇存在很大的地區差異性,大部分地區的教師待遇確實不能算高。

今年深圳中學招聘新教師,北大清華甚至哈佛的研究生都趨之若鶩,一時間成了現象級事件。這些牛校碩博生為什麼甘於委身於一所中學?一言以蔽之:待遇好!好到什麼程度呢?年薪30w以上,還不包括其他福利津貼和住房補助。這待遇,令內地其他同行看了流口水啊……

但是大部分中西部地區的教師,別說年薪30w了,打卡工資能有3000元的,那都是熬了10年以上、有中級職稱的老師了。加上績效、目標考核、公積金,所有的所有,全部年收入加起來,估計也就7-8w元。而這些中西部的教師,才是整個教師隊伍的整體。所以說,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教師待遇一般,這是客觀事實。

與當地的房價、物價相比,教師的待遇只能算中等水平,即便是沿海大城市也是如此。

還是拿深圳來說吧,教師年薪30w,表面上看:哎呦不錯哦,年薪這麼高!實際上與深圳的房價相比呢?2019年8月深圳住房參考均價是55712元/m²,超過8-9w的樓盤也是比比皆是。

再高的年薪,在房價面前,都是:不值一提……深圳的老師,不吃不喝,一年買5m²,100m²的房子,要20年!到時候也差不多可以考慮退休了。

從房價上來看,其實各地都是差不多的:發達地區待遇高,房價相應也高;欠發達地區待遇低,房價相應也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許欠發達地區的老師,壓力還要小一些。

“不患寡而患不均”,與本地的公務員等機關事業單位比,教師也會有“待遇不如人”的看法。

一直以來,老師們都糾結於與公務員的比較,這是有法可依的:《教師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條明文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但是長期以來,政策打了個擦邊球,教師的收入水平(注意:不是工資水平)是低於當地公務員收入水平的。工資是差不多,可是相比於公務員,少了不少津補貼等隱性收入。比如公務員車補都拿了好幾年了,教師沒有;再比如目標考核獎,也是公務員拿了幾年後教師隊伍才享受得到的……這樣的情況多了,教師自然會埋怨“待遇不如人”咯。

與廣大教師的辛勤付出相比,教師的待遇,並不成正比。

毫無疑問,教師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早上很早就要到班看學生早讀,晚上往往處理學生事務到很晚才回家,如果有晚自習,估計一天下來連老婆的面都見不到一回。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出卷子、聽課、評課、寫各種計劃總結、安全教育、團隊教育、各種活動的組織安排,工作量確實挺大。而且關鍵的一點是,大多教師都會感覺到“心累”:“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紅線、學生安全的重壓、家長的不理解甚至投訴、學校的各種管理施壓,讓老師身心俱疲,心力交瘁。

教師的收入與付出,真不成比例。

教師是個龐大的群體,教師也喜歡較真,喜歡發點小牢騷,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不少老師埋怨自己待遇不高。話說回來,誰還嫌自己收入太多呢?作為我個人來說,我對當前教師的待遇還算滿足,既然選擇了教師職業,就別指望靠教書發財致富,能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不就挺好?
  • 關注教育熱點,關心教師發展。我是不才,歡迎關注!


章不才


待遇不光只工資,工作環境,工作強度,地位,順心不順心等等都影響好多人當老師。我在一個農村小學,磚木平房,夏天沒空調,熱的要死,冬天雖然有暖氣,但屋裡的溫度也就10度左右,而且夏天蠅子非常多!學校有幼兒園,小學從一到六年級,才十多個老師,每天備課,上課,判作業,寫教案,寫聽課記錄,讀書筆記,學習筆記,備課記錄,心得等,寫個人檔案盒裡的每個材料,忙得很,還要應付上級的各種檢查,各種活動,數不勝數,而我,不只要上很多課,還要整理安全檔案。。。。你們說,一個十多個老師的學校,累不累!當然,大一點的學校可能會輕鬆一些。。。。評職稱是無望了,幹一樣的活,但工資卻不一樣。。。。辭職是不可能的,幹一天是一天,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學生,無愧於心。。。


曾經心慟


我是江蘇蘇南地區的老師,應該算是發達地區的。作為一名女性,我這個工資在本地區來說還算可以了吧!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關鍵是我不需要把養家餬口的重任壓在我一個人身上,我老公工資比我高!但自從我們生了娃,再貸款買了首套房,那個壓力山大!幸好兩邊老人還能幫一點!如果是男教師,妻子工資又不高的話,家裡壓力就更大了!所以現在一大現象就是,男教師越來越少,優秀人才來應聘教師的越來越少!


fifi


主要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只和比教師高的行業職工相比,當然就覺得低。我是62年中專畢業,後來參軍,退伍後在工廠工作。我探親回老家,得知我的同學有幾個在家鄉當小學老師的同學,那時他們的工作確實低,他們非常羨慕我在昆明工作。後來教師納入事業單位,工資比企業高出許多。O1年我退休,當時退休金700多元。我再次回家探親,這次他們不再羨慕我在省城工作了。我有個親戚,原來是工廠子弟學校的老師,他的工資和工廠職工一樣,退休後,教師納入教師行列,現在退休6OOO多,比企業職工高一倍多。所以我說,這是這山望著那山高。


用戶8550910803885


發達地區老師的工資確實很不錯,像深圳和廣州這樣的城市,公立學校的老師收入都很不錯。

但是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和鄉鎮的老師收入還是比較低的。

據有瞭解的深圳公立學校的老師,大部分老師工資都能上萬,而像我同學回到了四線城市最好的高中教書,工資也才5000多,所以這樣的收入是不對等的。

可能有朋友會說,一線城市的消費高呀,但是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消費也不見得低,所以,還是要提升老師的工資待遇,特別是偏遠地方。

為什麼呢?只有提升工資待遇了,才有更多的老師願意到小城市去,到鄉村去,那麼才能把高水平的教學帶過去,才能讓那裡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綜上所述:提升教師的工資待遇,提升老師的福利,這樣就能提升一個地區的教學水平。


小謝大語文


人的慾望是無底洞,永遠不會滿足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和當地教師工資比,按照當地平均工資和教師收入比,按照當地人均gdp和教師工資比,中國的教師收入遠遠比發達國家教師要高好多~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農收入普遍低~單單把教師工資和美國日本德國比肯定不能比的~美國普通教師工資五萬多美元~美國最低級工人工資三萬左右~中級工人五萬多~水電工高的十幾萬美元~中國普通教師三四五千(大城市高的不算)教師三四千所在地的工人最低工資才一千多~上海工人最低工資二千四百多~上海教師六千+多了,普通教師比最低工人工資翻倍多了~~德國工人工資~德國工人工資四萬多歐元一年~汽車廠工人高的七八萬歐元一年~德國教師一年工資五萬多歐元~抵人民幣四十多萬~但德國教師比普通工人高一點點,不可能翻倍~比技術工人要低~所以單單按教師和工人收入之比~中國教師收入比普通工人翻倍多了~算特高之比了~貪婪人格的人太多~看看美國新入職外交人員最低一級才二萬多美元~最高級國務卿二十多萬美元,最低級外交官比美國超市售貨員都低~也沒聽美國人叫工資低~通過努力完全可慢慢升級上去收入也增加~反觀我們有本事升級上去的教師從來不會抱怨工資低~都是些混日子靠一本書本吃一輩子的人才整天抱怨工資低~在網上加囂的也是他們


我是上海秋天


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無論多高尚的職業,都需要穿衣吃飯。前不久,剛剛回答了一個悟空問答“一個教師的家人生了重病,但是他的工資遠遠不能支撐醫院的開支,怎麼辦?能補課嗎?”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教師的工資低、待遇不高是不爭的事實。

一、先看看發達地區的教師工資

1、看完中國前三名的教師工資,再想想中國的GDP,當地的人均收入,你還會認為教師的工資高,待遇好嗎?

2、近幾年,兩會不斷有代表建議要提高教師待遇。

3、最近,國務院發佈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要保障教師待遇。

二、欠發達地區,農村地區的教師待遇:

1、關於工資:教齡10多年,普遍3500元左右,班主任費小學一月12元,初中一月14元,冬季取暖費過去一年99元,現在一年初級職稱750元。高級職稱1250元。績效工資一月300元,鄉村教師補助平均300元左右,再無其他任何補助。


2、其他待遇:

(1)工資比當地公務員低許多,沒有什麼車補之類的,可能有些地方有。

(2)社會地位不高,無論學生有何問題,始終是教師的錯。

(3)教師資格准入門檻低,教師資格證是所有證裡面最好考的。

(4)近幾年,家長鬧學校,打教師,學生打老師現象太多太多了。

(5)職稱評定名額太少,鄉村教師很難受益。

(6)房價高,無法買起房,教師公用住房無保障。

如此多的聲音說教師待遇不高,也一定有內在的原因。但是不要抱怨,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印發。其中第四大項裡的第四點強調“依法保障教師權益和待遇。制定教師優待辦法,保障教師享有健康體檢、旅遊、住房、落戶等優待政策。堅持教育投入優先保障並不斷提高教師待遇。”所以,教師的待遇會逐步提高。


教育博覽


這問題問的有點白痴,發達地區,教師待遇已經不低了,很多老師認為教師待遇還不高,因為這“很多老師”不在發達地區。從地域分佈上來說,欠發達地區,不發達地區,貧困地區,是這三類地區的總和多,還是發達地區多了?這是顯而易見的!

發達的地區,教師待遇確實已經不低了,前期在網上看到,深圳中學聘請的教師,起步底薪年薪20萬,那是不是就憑這個說明教師待遇很高了呢?是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在深圳中學工作呢?這種說法實在太荒唐!

在中國的絕大部分地區,教師的工資待遇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教師法中明確規定,教師的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收入的平均水平,這就是教師待遇的標準。教師法已經頒佈30多年了,但是到今天為止,很多地方都沒有得到落實。法律規定的沒有落實,沒有落實,就是違法行為。但是,迄今為止,沒有誰因為這個原因而受到追究,承擔法律責任!這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令人困惑不解的。

教師的工資在社會上是個熱點問題,每當提到教師工資,很多人立拿教師跟農民工,環衛工相比,這種比較是不恰當的。工種不一樣,行業不一樣,進入的門檻也不一樣,從業人員資質也不一樣,不存在可比性。

只要這種聲音一直存在,尊師重教的氛圍就不可能形成,一個社會,一個民族,如果很多人把教師狠狠的往腳下踩,對教師無限苛求,這個社會是病態的社會,這個民族是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他們從事的工作,是一種複雜的勞動,跟其他簡單的勞動是不一樣的。他們是專業技術人員,但跟其他的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性質也是不同的。他們從事著培養人的活動,每一個青少年兒童,都是性格不同,各有個性的人,這就讓老師的勞動具有很複雜的特性。

尊師重教,應該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從政府做起,首先應該要落實教師的工資政策,違法的行為應該受到追究,這個社會才是良性發展的社會,才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才是真正的現代社會。


當代師說


發達地區的教師待遇確實不低,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發達地區教師的生存壓力也很大,如住房、子女教育、養老等。如果僅單純看工資收入,可能會認為確實不少,但就具體到教師家庭生活這塊,恐怕靠工資不可能太寬裕。

針對題主所講,很多發達地區教師認為教師待遇還不高,這種觀點並具有代表性,可能只是部分教師持這樣的觀點,而絕大多數教師還是滿足於待遇的現狀。因此說,個別人的觀點並不能代表一個行業整體。

有一句話說的好:人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對於教師群體也一樣,很多人總是拿同地區其他行業待遇來比較,而這種比較缺乏客觀性。因為每一個行業的從業者,都有其薪資待遇的規定,這也叫行規。總認為自己待遇不高的教師,往往忽略了其他行業還有遠不如自己待遇好的人群呢。

對於廣大教師來說,既然是你自己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必須要接受現實。如果你每天總是吃著碗裡,看著盆裡,想著鍋裡,你還有心思去投入到本職工作之中嗎?擺在我們眼前的現實,恰是有一部分教師整天放下筷子就罵娘,這類人永遠不佩做教師,而社會上對教師廣為垢病,恰是針對這部分人群。

我們常說,幹一行愛一行。對教師職業來說更應該如此,因為教師抽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更為特殊,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如果教師自己職業操守很差,你拿什麼來育學生?你給學生的都是負面的影響,這不是誤人子弟嗎?因此說,對於那些永遠不滿足於待遇現狀的教師,不妨你斗膽辭職算了,看看你的本事到其他行業能否闖出一片天來。

非常遺憾的是,整天喊著待遇不高的教師,辭職的並不多。如果不辭職,那就閉上嘴,好好教書育人吧。


寒石冷月


大家通常說待遇的時候,應該大部分指的是工資,教師這個行業,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標準,比如說,同樣在一個市,市區的工資要比下面的鄉鎮高非常多,所以不能籠統的去下老師的待遇不低了這樣的結論

我認識的一個同事,本科是河南信陽師範學院的,讀的是數學專業,研究生讀的是上海大學,畢業之後在河南的一個縣城裡教高中數學,工資還不到三千,試問,現在還有幾個崗位是工資不到三千的呢

我感覺說工資低的,應該是大部分來自於比較偏遠的地方,向江浙一帶的話工資應該是可以的,但是蘇北地區的公辦學校,到手工資普遍是4000左右,現在我感覺隨便找一個工作都不止4000吧

有人說老師的待遇低,可能有一部分指的是老師的社會地位在下降,現在的學生不敢管,多說兩句都來投訴老師,更不要說體罰這樣的事情,老師從先生徹底變成了waiters

以上是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