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進口電商深度解析2-詳細流程和政策

跨境進口電商深度解析2-詳細流程和政策

跨境進口電商深度解析2-保稅流程和政策

接上篇

從模式演變,到參與角色對跨境電商簡單介紹下。本文從保稅倉流程細節說起,再介紹下跨境政策和企業基本要求。最好說下稅費問題和跨境產品開發中需要注意的坑。

詳細流程

  • 採購入倉

平臺海外主體在海外選品,進入存放至國內保稅倉。 國內電商運營主體,國內申請各種手續完成跨境電商平臺註冊,同時需要在海外註冊實體。該實體用於採購海外商品放入國內保稅倉。等到海關清關通知,放貨。

這裡環節有2個要點

商品備案:所有銷售商品都需要在海關先備案,這是從監管和稅收出發,確保進口交易有數據跟蹤。國家可以在更高層面獲取信息,進行相關統計和調控。不備案商品無法合規合法銷售。

保稅倉建立:自建或者和現有保稅倉企業合作;除了大型企業,一般都和保稅倉企業合作。因為一般保稅倉企業都會和國內物流合作,作為清關服務商存在,可以協助處理物流報關單和出庫(發貨)流程。自建保稅倉成本很高,也比較麻煩。

  • 用戶下單

結合國內各平臺,PC,移動APP,小程序,H5等;依據企業實力,是否全面支持,或選擇其中某一渠道主打。獲取用戶,實現交易訂單。平臺生成交易單號和記錄。 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是否包稅的問題。有效商家會直接辦稅,你付的錢就是商品+稅費在一起;但是有的商品價格和稅費是分開的,平臺預計商品備案信息和稅收政策生成稅費,用戶在下單時需要同時支付價格和稅費金額。下單需要身份信息,政策要求,是否達到限制消費要求。

要點:

企業需要備案,依據跨境政策需要到海關去備案,拿到電子口岸系統。

  • 支付對接

這裡對接支付,不是為了實現外匯轉化,而是因為跨境交易需要報關。報關政策要求,支付企業必須和海關打通對應接口,有相應資質。只有和這樣的支付公司合作才能有效的完成,跨境支付交易。

這裡環節注意要點:

支付單可以重複報關,只要累計訂單額小於等於支付單額即可。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細節。

  • 物流對接

一般來說,都是有保稅倉完場處理,有的物流公司有自己運營的保稅倉。當保稅倉收單海關清關通過的通知後,即可依據訂單中物流信息,進行發貨操作,直接出庫配送至消費者手中。

清關-三單合一

跨境進口電商深度解析2-詳細流程和政策

上面說了這的三個環節就是報關需要的三單合一內容。

訂單: 電商平臺直接將系統中的訂單推送至海關(電子口岸),依據海關接口,推送訂單,商品,支付編號,企業編碼,倉庫編碼當至電子口岸系統。

支付單: 支付公司依據交易訂單生成支付單,同時負責推送至海關。但是支付公司必須直接為平臺提供收單服務,嚴禁二次收單行為。

物流單: 由清關服務商推送,如保稅倉運營方,物流公司等。清關之後,直接發貨走國內物流,用戶收貨完場交易。 國內跨境可以快速售後,退貨。

流程

電商平臺下單,支付,生成物流單號;三個方向同時報關至海關,或交由報關服務公司代為報關。 如圖:

跨境進口電商深度解析2-詳細流程和政策

海關係統驗證步驟

1. 三單合一,內容是否對應起來,是否有不符合的內容

2. 電商平臺、電商企業商品備案信息真實有效

3. 消費者的信息核實,姓名和身份證號匹配檢查一致

4. 消費者年度購買額度<=26000 (政策內容)

5. 單筆訂單金額實際支付<=5000 (政策內容)

6. 訂單商品價格、稅金、實際支付金額等計算正確,允許小額誤差

7. 訂單實際支付金額與支付單支付金額、支付人信息等相關信息一致性

8. 通知報關接口,清關通過

跨境監管政策

跨境進口電商深度解析2-詳細流程和政策

  • 跨境電商監管方式9610(進口)

全稱“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俗稱“集貨模式”,為了方便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企業通關,自2014年2月10日,海關總署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為“9610”,一種專為跨境電商服務監管模式。採用“清單核放、彙總申報”模式辦理通關手續的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

商家將多個已售出商品統一打包,通過國際物流運送至國內的保稅倉庫,電商企業拆大包按小包(單個訂單包裹)逐個申報,為每件商品辦理海關通關手續,經海關查驗放行後,再由國內快遞派送至消費者手中

  • 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1210”

全稱“保稅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簡稱“保稅電商”,俗稱備貨模式。“1210”監管方式用於進口時僅限經批准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口試點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 跨境電商網站可以將尚未銷售的貨物整批發至國內保稅物流中心,再進行網上的零售,賣一件,清關一件,沒賣掉的就不能出保稅中心,但也無需報關,賣不掉的還可直接退回國外

目前獲批跨境進口試點的城市共有15+22,37個 分別是:上海、杭州、寧波、鄭州、重慶、廣州、深圳、福州、平潭、天津、合肥、成都、蘇州、大連、青島。

新設的22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分別是:北京、呼和浩特、瀋陽、長春、哈爾濱、南京、南昌、武漢、長沙、南寧、海口、貴陽、昆明、西安、蘭州、廈門、唐山、無錫、威海、珠海、東莞、義烏

  • 還有1239-保稅電商A,適用於除了保稅37個城市以外的地區,跨境監管。

下篇說下稅費計算和產品開發注意事項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