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導彈項目不順利,研發新遠火取代?射程達到了1800千米

由於在高超音速導彈領域持續落後於中俄,"準備放棄治療"的美軍決定研發新型超遠程火炮系統來取代一定程度上高超音速導彈的位置。據悉,這款新大炮的射程將達到1800千米,發射的精確制導炮彈也在研發。

高超音速導彈項目不順利,研發新遠火取代?射程達到了1800千米

不具備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資格,實際上早已反映了美國工業能力開始退步的本質。自冷戰結束後,美國大量的軍企由於訂單大幅度流失,開始接連出現倒閉,改行。而為了保證戰爭潛力,美國不得不和盟國聯合保障工業化能力。

高超音速導彈項目不順利,研發新遠火取代?射程達到了1800千米

舉個簡單的例子,冷戰設計,冷戰後首飛的F-22戰機尚能憑藉一己之力進行研發和生產,但是隨著工業化產業鏈的崩潰,F-22戰機生產線早已經關閉,相關的工作室也已經解散。現如今,連升級F-22戰機的硬件都不具備了。

高超音速導彈項目不順利,研發新遠火取代?射程達到了1800千米

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還包括F-35戰機。實際上,當年美軍是想自己一個人完成研發和設計的,也是因為工業化產業鏈流失,不得不聯合盟友研發。也因為一款戰機要滿足3種型號和十多個國家的需求,所以才會出現諸多設計上的失敗。

高超音速導彈項目不順利,研發新遠火取代?射程達到了1800千米

現在,研發超遠程大炮取代一定程度上高超音速導彈的地位,射程也達到了1800千米,但實際上還是對現實的妥協。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連盟國的工業都不足以支撐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這才研發這樣的系統來滿足打擊需求。

高超音速導彈項目不順利,研發新遠火取代?射程達到了1800千米

那麼,這款超遠程火炮實戰價值能有多高呢?答案很簡單,基本上就是個浪費錢的項目。我們知道,再沒有采用新技術體制的前提下,炮彈和導彈的差距仍舊是客觀存在的。如果真正想要神話這一武器,那就只有一條路走。

高超音速導彈項目不順利,研發新遠火取代?射程達到了1800千米

這條路就是電磁軌道炮,由於是遠程打擊,必須是"四匣"起步。但是,這恰恰是美國並不擅長的領域,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