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對待清軍俘虜怎麼樣?

樣花兒


清軍對待太平天國的俘虜,手段是相當殘忍的,輕則斬首,重則凌遲!據說翼王石達開被割了一千多刀才死去!反正太平天國的人只要被清軍抓到,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殺。

太平天國又是怎麼對待清軍俘虜的呢?這要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剛起事時,太平天國很有紀律,以匡扶天下為己任,乃是正義之師!

抓到的俘虜如果是滿清人,那沒說的,不管你投不投降,直接處死,畢竟太平天國就是志在反清的,他們稱滿清人為“清妖”;

如果抓到的是漢族人,投降的要麼放你回鄉、要麼洗腦加入太平軍,不投降的那就是被“清妖”迷了心竅,殺之。

第二個階段:

在清廷的嚴厲打擊、以及自身的腐化之下,太平天國已成頹勢。此時就顯得很沒有章法了。

各大將領有些各行其道,心有退意或有心降清的,對俘虜比較優待;準備提著腦袋幹到底的,所有俘虜一律殺了!再不分什麼民族。

不過,不管是哪個階段,太平天國對俘虜最嚴重的就是乾乾脆脆的“殺”,可沒有太多花樣,畢竟論起折磨人的手段,泥腿子出身的太平軍怎麼比得上很有傳承的清廷?

在這說句題外話,我對清廷非常的沒有好感,但更不會可惜太平天國的失敗。因為,這不是個正常的起義軍。

洪秀全也不是個正常的起義頭領。同樣都是草根出身、同樣都是想要推翻當時異族的統治、同樣都是領導了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他和朱元璋比起來就是個渣渣!

不,他根本就沒有和朱元璋相提並論的資格!大家能想像嗎?他打到南京之後,就住進了專門建造的天王宮裡,從此直到清軍破城他都沒出過宮門一步!整整11年啊!他將“宅”之奧義發揚光大!

歷代皇帝們也都很宅,問題是,太平天國的江山還不穩啊!清廷雖然也衰敗了,但還沒死呢!還有能力派出大軍四處圍剿太平軍!

你怎麼就能一副天下已安的模樣宅在宮裡呢?

洪秀全的後宮是個迷,大家只知道他有很多女人,但宮裡和宮外是隔絕的,那就像一座孤城,後宮沒有任何信息傳出。

隔絕到什麼程度呢?清軍抓到了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卻不知道他母親是誰,降了清廷的將領們也不知道,還是他自己說“我88個母后,我是第二個賴氏所生。”

注意,賴氏其實是洪秀全的元配妻子,那為什麼又是第二個母后呢?因為洪秀全說他在天上還有個上帝給娶的老婆,那才是“正月宮娘娘”, 所以賴氏只能是“又正月宮娘娘”。

還要說明的一點是,洪秀全不是隻有88個女人,那88個是位份極高的皇后,沒錯,他的皇后不是唯一的,足有88個之多(人間87個,天上1個),其他妃嬪就更多了,加起來足有2300多個。。。。。。色中餓鬼都不能形容了。

發現沒?洪秀全的詞彙挺少的,連個好稱呼都想不出來。而他的文采更是“震古爍今”,和造反大業比起來,他似乎更重視對妃嬪的管教,親自做了400多首管理妃嬪的詩詞,我們來欣賞一二。

嫌棄妃嬪不夠大方,他是這樣說的:“耕田婆有耕田樣,天堂人物好威儀,爾們想做真月亮,到今還不曉提理!”

對於怎麼服侍他,有著硬性規定:“服事不虔誠一該打,硬頸不聽教二該打。起眼看丈夫三該打,問王不虔誠四該打。躁氣不純靜五該打,講話極大聲六該打。有喚不應聲七該打,面情不喜歡八該打。眼左望右望九該打,講話不悠然十該打。”

其中對於女性的物化和動輒打殺就不多說了,最主要的是,這些連順口溜都不算的東西,怎麼能稱為詩?他還沾沾自喜,專門刊印!

我猜他的後宮一定很和諧,因為娘娘們都不想爭寵,也不敢爭寵。

看了他的這些詩,大家就會知道他當年為什麼落第了!他要中舉,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們情何以堪!那才是真正的黑幕!

最可笑的是,當清軍打進來時,李秀成一再勸洪秀全逃跑,他竟然說“朕承上帝聖旨,做天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欲外去,欲在京,任由於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

李秀成當時肯定一口老血悶在心裡。

洗腦的最高境界大概是自我催眠,洪秀全催眠得以為自己真是上帝之子耶穌之弟了,直到最後吃野草中毒身亡也沒醒過來。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當年同李秀成在三河鎮決戰,期間曾國華中了李秀成的埋伏,最後戰死沙場,其手下的官兵全軍覆沒。

但是戰後,李秀成同曾國藩約定,他親自將曾國華的棺槨送還給曾國藩,以示對曾國華的忠勇的肯定。

從這一點來看,太平軍對待湘軍是有最起碼的尊重的,按照記載,太平軍對待清軍俘虜,是有幾個區分的標準的。

例如八旗子弟和滿人官員,那麼太平軍是一定要處死的,而對於漢人,一般是殺官不殺基層官兵。


因為當年的太平天國起義,幾乎裹挾了江南和湖廣所有普通百姓,這使得不少人為了生計而去當兵。

所以太平軍在攻克南京之後,為了彰顯其仁義的,特意頒佈了一條規矩,那就是放下層俘虜回家種地,只殺哪些走狗官員。

從這一點來看,太平天國中確實有人才,能夠意識到俘虜問題會影響雙方的戰鬥力。

簡而言之若是對待俘虜一律處死,那麼無疑只會加重對方的抵抗意志,這是不利於太平軍作戰的。



所以太平軍才會殺滿不殺漢,殺官不殺丁。給底下人一條活路,讓他們感恩戴德,又能彰顯和宣傳太平軍是仁義之軍。

可對於滿清官員來說,那太平軍就是洪水猛獸了,尤其是八旗子弟,真恨不得將太平軍生吞活剮。


而清軍對待太平軍的俘虜,則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他們往往是留下大官,其餘全殺掉。因為大官要送回京師問罪,且還可以招降。

但是即便是攻克南京,清軍也只抓到很少的俘虜,女俘虜更是沒有一個,因為太平軍的女兵,全部殉國,無一投降!


小司馬遷論史


太平天國將清朝兵將稱作“殘妖”,但“妖”和“妖”是不同的。

對八旗官兵處置相當嚴厲,1853年攻破南京、鎮江,駐防八旗基本上連同家屬都死亡殆盡(南京駐防八旗江寧將軍祥厚以下男女老幼兩萬人幾乎無一倖免,駐防城即明故宮付之一炬),清朝重建江寧駐防八旗不得不從乍浦、青州等地抽調人丁戶口。如果要赦免八旗官兵是非常嚴重的問題,1861年李秀成第二次攻杭州,先破外城,再圍滿城,杭州將軍瑞昌死守不退,李秀成為赦免滿城不得不讓快馬三日三夜往返,從天京洪秀全處求來赦書,因為有赦書,雖然瑞昌仍然抵抗至死,但滿城破後倖存的俘虜大多被釋放。

如果是漢人俘虜,則能不殺就不殺。《被擄紀略》說有道員功名的“朱大人”在陳玉成部充當醫生,而另一位清朝候補官員出身的“老先生”則充當書手,儘管經常對太平軍官員出言不遜也一直被寬容,其它資料則記載,被陳玉成俘虜的安徽巡撫李孟群也是關押很久後才因故被天京方面嚴旨處死。同樣,在湖州堅守、屢敗太平軍後被李秀成部踏冰俘虜的清朝道員趙景賢,被李秀成、譚紹光等關押一年多後,才因為表面敷衍、暗中勾結永昌徐氏試圖作清軍內應,被譚紹光親手用手槍打死。李秀成曾將被俘不投降的清軍副將李金暘、浙江提督米興朝、浙江布政使林福祥等釋放,這些人後來是被清方以“失汛地者死”的軍紀處死的。

上面說的是漢族官員,如果是基層官兵則一般是強迫收編,方法一是引誘,如干王洪仁玕就曾以清軍野營生活辛苦、和家屬分離,太平軍生活安逸且能“配妻\

陶短房


太平天國對待清軍俘虜得分兩個階段兩個部分。一個是攻陷南京以前跟攻陷南京以後,這兩個階段是完全不同的,攻陷南京以前太平天國是一支紀律嚴明優待臣民的部隊,他們所到之處秋毫不犯絕不擾民,這時候的太平軍對待俘虜的態度也是勸降優待,這也是太平軍越來越壯大的主因。不過攻陷南京後,洪秀全大肆分封諸侯王,總共分了兩千多個王,這時候太平天國就失去了進取的心了,這時候攻守雙方角色也改變了,開始由清軍進攻太平軍防守。這時候對待清軍俘虜可就不客氣了,他們會作為私人戰利品分給各個諸侯,變成諸侯王的奴隸及財產,這時候俘虜的待遇就慘了,雙方仇恨使得這些俘虜被販賣給西班牙人,或者被凌遲處死。

其次,與太平軍打仗的清軍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滿八旗兵,一部分是漢軍。太平天國對待滿人與漢人的態度完全不同,對待滿八旗軍一般就是處死或者販賣給西班牙人;對待漢軍則是招降或者關押。被招降的人也就加入太平軍,被關押的則用來跟清軍交換俘虜,比如跟曾國蕃交換戰俘。到了後期,由於軍費不繼則同樣是販賣給西班牙用來交換武器。


優己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最後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太平天國對清軍俘虜分兩種情況對待

一是清軍俘虜中的旗人官兵和滿族官兵。

洪秀全曾經立下規矩:被太平天國佔領的地方,凡滿族人一律殺盡。

所以被俘的清軍滿族官兵全被太平軍殺死,據記載就有超過20萬的旗人官兵被殺死。

對於通清的可疑份子等也是不加審問,直接處以極刑。

所以,清軍中的滿族官兵多是寧死也不投降太平天國。

二是清軍俘虜中的漢人官兵。

太平天國對待清軍俘虜中的漢人官兵是遵守“能不殺就不殺”的原則,並且將漢人士兵吸納進太平軍裡,為太平天國服務。

還有就是強迫漢人士兵加入太平軍,不加入的在他們臉上刺字,以迫使他們加入太平軍,壯大太平天國的隊伍。

而且太平天國對於漢人士兵都平等對待,有作為的可以不計前嫌做個小將領,而且還會幫助他們成家立室,拖家帶口跟隨太平軍。

所以,前期太平軍一路高歌猛進多是清軍漢人士兵投降不抵抗的原因。

太平天國所到之處均受到嚴重的破壞。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太平天國時期死亡人數高達7000萬人。

那清軍是怎麼對待太平天國俘虜呢?

清廷對待太平天國的將領軍官全都是除以極刑----凌遲處死。就算是連孩子也不放過。

在四川被捕的翼王石達開,足足被割了一千多刀才死去,級別大的將領會被押送到京城當眾凌遲處死。

而對於太平天國的士兵基本都是處死,集體屠殺,無一活口。

所以眾多太平天國士兵在失敗後為了不被清軍折磨,選擇自殺。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終究會公正對待。


閩東小村66666


太平天國運動是我國曆史上一次新式農民起義,它在我國曆史上留下了許多傳奇與故事。太平天國開創了我國農民起義的許多先例,雖然僅僅是歷時14年。
從一開始的洪秀全一人之力,到後來攻克南京建立政權。其影響涉及十八個省,從我國南方廣西出發席捲中國。對清朝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動搖了清朝的地位。並出現了首次中外合作鎮壓的現象。

儘管太平天國運動如此的轟轟烈烈,可最後還是失敗了。太平天國的軍隊實力是挺強的,連曾國潘帶領的如此強悍有戰鬥力的湘軍也甘拜下風。那麼在太平軍與清軍交戰的過程中,太平軍是怎麼對待抓獲的清軍俘虜的呢?

我們都知道,清軍在抓到了太平天國的士兵時,一定是處以極刑。因為本來造反的就是滅門的大罪不可饒恕。可如果只是砍頭到還好,清軍當時甚至有一種更殘忍的處罰。就是讓這些士兵排一排衝向太平天國陣營,要求必須殺一名以前的戰友,不然就被射殺。當時資本主義列強在中國橫行霸道,中國人卻在如此殘害同胞,實在令人痛心。

而太平天國對待清軍俘虜卻有不同,太平天國作為一個起義的部隊,需要是有人民有軍隊。所以一開始,太平天國的軍隊的紀律是非常嚴格的。整個軍隊所到之處,絕不擾民。對待抓到的清軍俘虜以勸降為主,讓他們為自己所用,這也是太平天國不斷壯大的原因。

像一些底層的清朝官兵,投降之後成為太平天國大將的人有很多,比如石達開部大將殿右四檢點劉遠達,原來只是湖北綠營的一名下級軍官。太平天國著名水師大將森王侯裕田,為太平天國的水軍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也是清軍俘虜。

但是在太平天國攻克南京之後。情況發生了改變,天王洪秀全沉迷與榮華富貴,並封了兩千多個王。這些領導階層開始爭奪權利,失去進去心了。太平天國也從開始的進攻變成了防守,這時他們對待清軍俘虜就不在那麼仁慈了。

他們會把這些俘虜作為戰利品分下去做奴隸,甚至把這些人做為自己的財產販賣給西班牙人。受傷嚴重誓死不從的人,都會被凌遲處死。這也是後來太平天國不斷瓦解,直至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

其次太平天國對待滿族人和漢人是完全不同的,儘管他們並未提出“驅除韃虜,振興中華”的口號,但他們在攻破城池之後,是滿人基本全部殺掉,而漢人才是採取“能招降就招降”的原則,招降的會被衝入太平軍,不降的也會被關押以後作為俘虜交換。

所以滿族官兵是絕對不降的,他們寧願戰死沙場。而且這些投降的漢人多是牆頭草,他們兩邊倒不會給太平軍帶來太多的戰鬥力。這也是太平天國運動後來失敗的原因之一。
太平天國對待俘虜大體分成了兩個階段和兩個部分。從中我們可明顯看到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重要衰敗點,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他們的民族意識的強烈,和人道主義的缺失。


史之策


太平軍對待戰俘還是不錯的

太平天國建立之初打著“驅除韃虜”的旗幟一路高歌北上,這期間對於投降的清軍一律是以招撫為主,很少大開殺戒的。

(太平軍形象)

不過對於旗人太平軍則是一概屠之。

太平軍從廣西到江南共計攻克了3個八旗駐地,分別是:南京、京口、杭州。這三個城市是清朝在江南地區的駐防八旗基地,裡面建有滿城,駐紮著大量的八旗官兵和家屬。

以南京為例,太平軍在攻克南京後就將城內的2萬多旗人全部屠殺。

注意這裡的旗人不單指滿人,裡面還有大量的漢軍旗人。在太平軍眼裡這些人跟漢奸沒啥區別,也是一律處死。

除此以外太平軍的軍紀還是可以的,但是也絕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太平軍在北伐途中也有過屠城的不良記錄,但是跟湘軍比起來,太平軍的表現就好太多了。

湘軍是湖南人曾國藩創立的,曾國藩這個人我感覺有些變態。他一面是滿口的仁義道德,另一面卻極度縱容手下將領搶掠屠殺。他的弟弟曾國荃不光殺降,還大肆屠城,殘暴異常。

湘軍在攻克太平天國首都天京之後縱兵搶掠,將整個南京變成一片人間地獄。

(曾國藩,人稱曾剃頭,殺人如麻)

而對於太平軍俘虜,清軍的手段也是十分殘酷。尤其是那些太平軍中的“老廣西”,清軍是逮住一個處決一個。

這些廣西老兵都是跟著天王一路出生入死的老夥計,對於太平天國的信仰十分堅定,戰鬥意志也非常頑強,殺傷清軍眾多,所以清軍對於這些人一般都是用特別殘忍的手段殺害。

當然清軍也招降了許多太平軍將領,如北洋水師提督丁如昌就是太平軍降兵。


千佛山車神


1851年,37歲的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自封為天王,號稱“太平天國”,短短的兩年時間就攻進南京,據歷史記載,太平天國與1853年進入南京,當時下達的命令非常殘忍,“凡是滿清官員,滿族人,文人、僧尼道士、商人、百姓,全部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殺頭。”

許多人為了不被太平軍凌辱,有的自殺,更甚者舉家自殺,一時間,整個南京城血流成河,文物古建築也被毀壞殆盡,單單是對待這些人都這樣,那麼太平軍抓到清軍俘虜又是如何對待的呢?

在此之前先了解下清軍還是如何對待太平軍的?

當時清軍為了鎮壓太平軍,派清廷大將僧格林沁率軍,將太平軍重重包圍,北伐軍因為孤軍奮進,最後又因糧草補給不足,導致全軍覆沒,太平軍將領林鳳祥和李開芳等人被清軍俘虜,他們被押送到北京,滿清為了震懾,殺雞儆猴,直接將其凌遲處死,並遊街示眾,不僅是他們二人幾乎在清軍眼裡,太平軍沒有一個好東西。

所以他們的下場全部是一樣的,無一例外的被凌遲,比如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另外還有捻軍的首領張洛行、賴文光等人,都是被清軍俘虜後遭到凌遲,這其中以石達開最為悲壯。石達開在內部矛盾之後,率軍西去,原本要渡過大渡河,然而因妾臨時臨產,生下一子,石達開大擺宴席三天,錯過了渡過大渡河的最佳時機,後來傾盆大雨來襲,加上清軍有及時前來圍剿,石達開不敵,又怕反抗讓將士們白白犧牲,於是下令投降,未曾想,清軍將投降的太平軍全部殺害,就連石達開和自己的兒子也被凌遲處死。

有了以上這事件,太平軍在俘虜清軍時,清軍將士的結局自然也是一樣的。

太平軍對於漢人組成的綠營兵還比較人道,當時太平軍一路北上,勢頭強勁,很多漢人清兵都有意投降,原本兩萬多人馬短短的時間內就有了4倍,翻了一倍。

除了這些,但凡是滿清士兵幾乎都被被殺死,當時清軍有個將領,在被太平軍俘虜之後,被他們活活打死總而言之,手段也不如清軍,而其中僧格林沁就是因為輕敵,在鎮壓捻軍的時候,反而被捻軍包圍,之後突圍,一路逃跑,不行摔落馬背,加上原本在突圍的時候就受了傷,最後躲進了麥草中。

當時捻軍有個小兵叫張皮綆,他在麥草中看見一清軍,看著裝肯定是大將,最後被張皮綆一刀殺死,其實太平軍和清軍不一樣,他們很少俘虜清軍,都是直接屠城或者殺盡當地人,這也是太平天國運動的殘忍之處,據統計,整個太平天國運動,死亡的人數比二戰的人數還要多,直接傷亡人數高達7000萬,而二戰時期有5000萬,由此可見,太平軍和清軍也算是五十步笑百步。


貓眼觀史


太平天國時期的清軍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八旗兵、漢人組成的綠營兵和曾國藩等漢族地主官僚組織的地方團練,也就是後來的湘軍、淮軍等。雖然他們都是太平天國的敵人,但太平軍對於這些人是區別對待的。

對八旗兵殺無赦

洪秀全是極度仇視滿清的,他把滿清稱為“清妖、閻羅”,而基本由滿人組成的八旗兵就成了太平軍最仇恨的敵人,他們只要碰到八旗兵都是殺無赦的,而且是拖家帶口一個不留。

為啥要帶上家屬呢?因為八旗兵是帶著家屬駐紮在各地的,而且他們都居住在封閉的滿城之中,和漢人老百姓是隔離的。太平軍攻破南京後,城內的八旗兵還據守滿城,最終2萬多人要麼戰死,要麼跳城牆、上吊、自刎,沒留一個活口。所以八旗兵是不會投降太平軍的,自殺尚且體面,投降只有被虐殺的份。

對綠營俘虜比較人性化

太平軍對漢人組成的綠營兵並沒有趕盡殺絕,他們對綠營進行招降,許多綠營兵曾投誠太平軍。

比如林鳳祥和李開芳北伐時只有2萬人,但打到天津的時候有4萬之眾,這多出來的就是沿路投降的綠營兵,太平軍對他們一視同仁,予以任用。還有叫侯裕田的人,在清軍只是個小兵,投降太平軍後得到重用,晉封森王,號六千歲。但是這些人多是牆頭草,在太平天國後期受清軍的誘降大規模投降清軍,坑苦了太平軍。

那麼清軍是如何對待太平軍戰俘的?

清軍的手段就比較殘忍了,以屠殺為多。曾國荃攻克九江、安慶、南京後,進行了大規模的屠城。蘇州城的太平軍投降李鴻章後,2萬多太平軍被李鴻章盡數斬殺。而對於太平軍的主要將領基本都是處以極刑,像石達開、李秀成和洪秀全之子洪天貴福。

但也有一些太平軍降將受到了重用,像程學啟和丁汝昌,最終為清朝殉國。


石頭說歷史


清朝末年的時候,南方爆發了太平軍起義,當時的太平軍一路北上直接打到了天津附近,但是最終因為寡不敵眾反而被清廷保衛了。這些被包圍的太平軍下場那是慘不忍睹,清朝將太平軍首領壓往京城,然後當眾將其凌遲示眾。

清朝對待太平軍俘虜一般採取了極端措施,例如駱秉章將石達開的部下全部殺掉,然後將石達開處以凌遲。而且還有李鴻章在蘇州的時候,當時的李鴻章假情假意的勸他們投降,然而他們投降之後李鴻章就將他們屠殺的乾乾淨淨。滿清朝廷對李鴻章的做法大為叫好,甚至當時的曾國藩都說殺得好。清朝對太平軍的俘虜是一向不客氣的,按理說太平軍也應該兵鋒相對,然而以外的是太平軍並沒有採取這種方法。

太平軍對待清軍俘虜卻不是這樣,太平軍對清軍俘虜一般採取的是招降政策,能用就用,不能用再另想對策。以北伐軍作為一個例子,當時的林鳳祥一共帶領了兩萬的廣西狼兵,一路北上到天津附近,此時的部隊非但沒少,反而翻了一倍成為了四萬人。按理說正常打仗士兵應該是損失的,而太平軍卻一反常態的增加。

其根源就是從清軍中勸降,當時的太平軍不斷的勸降清軍,慢慢的很多清軍就跟著太平軍一起造反。太平軍對待清廷人一般也有不同的方法,漢人降臣就採取任用的方式,滿人的話一般都是給個痛快,對於平民就是互不打攪,並且不斷的宣揚太平軍的文化,企圖讓平民也參加到軍隊來。

例如清軍的降將候裕田,在投降太平軍之後就一直兢兢業業的為太平天國做貢獻,也一路從一個降將走到了森王的位置,太平軍和清朝對待俘虜的方式是天壤之別,而其中影響這兩者方式的也正是因為太平軍尚且還是起義軍,兩者考慮方式不同。

清廷考慮的是如何將江山變得更穩,所以清廷就要對起義軍採取嚴刑的方式,以便可以震懾那些老百姓可以老老實實的做一個順民。太平軍考慮的是如何推翻清朝的統治,如果自己在戰爭的時候就大殺四方,那麼漢人和滿人也會聯合抵禦太平軍,這就跟古代皇帝打江山一個道理,過苦日子的時候一起,等江山坐穩了就開始卸磨殺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