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怎么样?

样花儿


清军对待太平天国的俘虏,手段是相当残忍的,轻则斩首,重则凌迟!据说翼王石达开被割了一千多刀才死去!反正太平天国的人只要被清军抓到,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杀。

太平天国又是怎么对待清军俘虏的呢?这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刚起事时,太平天国很有纪律,以匡扶天下为己任,乃是正义之师!

抓到的俘虏如果是满清人,那没说的,不管你投不投降,直接处死,毕竟太平天国就是志在反清的,他们称满清人为“清妖”;

如果抓到的是汉族人,投降的要么放你回乡、要么洗脑加入太平军,不投降的那就是被“清妖”迷了心窍,杀之。

第二个阶段:

在清廷的严厉打击、以及自身的腐化之下,太平天国已成颓势。此时就显得很没有章法了。

各大将领有些各行其道,心有退意或有心降清的,对俘虏比较优待;准备提着脑袋干到底的,所有俘虏一律杀了!再不分什么民族。

不过,不管是哪个阶段,太平天国对俘虏最严重的就是干干脆脆的“杀”,可没有太多花样,毕竟论起折磨人的手段,泥腿子出身的太平军怎么比得上很有传承的清廷?

在这说句题外话,我对清廷非常的没有好感,但更不会可惜太平天国的失败。因为,这不是个正常的起义军。

洪秀全也不是个正常的起义头领。同样都是草根出身、同样都是想要推翻当时异族的统治、同样都是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他和朱元璋比起来就是个渣渣!

不,他根本就没有和朱元璋相提并论的资格!大家能想像吗?他打到南京之后,就住进了专门建造的天王宫里,从此直到清军破城他都没出过宫门一步!整整11年啊!他将“宅”之奥义发扬光大!

历代皇帝们也都很宅,问题是,太平天国的江山还不稳啊!清廷虽然也衰败了,但还没死呢!还有能力派出大军四处围剿太平军!

你怎么就能一副天下已安的模样宅在宫里呢?

洪秀全的后宫是个迷,大家只知道他有很多女人,但宫里和宫外是隔绝的,那就像一座孤城,后宫没有任何信息传出。

隔绝到什么程度呢?清军抓到了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却不知道他母亲是谁,降了清廷的将领们也不知道,还是他自己说“我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

注意,赖氏其实是洪秀全的元配妻子,那为什么又是第二个母后呢?因为洪秀全说他在天上还有个上帝给娶的老婆,那才是“正月宫娘娘”, 所以赖氏只能是“又正月宫娘娘”。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洪秀全不是只有88个女人,那88个是位份极高的皇后,没错,他的皇后不是唯一的,足有88个之多(人间87个,天上1个),其他妃嫔就更多了,加起来足有2300多个。。。。。。色中饿鬼都不能形容了。

发现没?洪秀全的词汇挺少的,连个好称呼都想不出来。而他的文采更是“震古烁今”,和造反大业比起来,他似乎更重视对妃嫔的管教,亲自做了400多首管理妃嫔的诗词,我们来欣赏一二。

嫌弃妃嫔不够大方,他是这样说的:“耕田婆有耕田样,天堂人物好威仪,尔们想做真月亮,到今还不晓提理!”

对于怎么服侍他,有着硬性规定:“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其中对于女性的物化和动辄打杀就不多说了,最主要的是,这些连顺口溜都不算的东西,怎么能称为诗?他还沾沾自喜,专门刊印!

我猜他的后宫一定很和谐,因为娘娘们都不想争宠,也不敢争宠。

看了他的这些诗,大家就会知道他当年为什么落第了!他要中举,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情何以堪!那才是真正的黑幕!

最可笑的是,当清军打进来时,李秀成一再劝洪秀全逃跑,他竟然说“朕承上帝圣旨,做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

李秀成当时肯定一口老血闷在心里。

洗脑的最高境界大概是自我催眠,洪秀全催眠得以为自己真是上帝之子耶稣之弟了,直到最后吃野草中毒身亡也没醒过来。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当年同李秀成在三河镇决战,期间曾国华中了李秀成的埋伏,最后战死沙场,其手下的官兵全军覆没。

但是战后,李秀成同曾国藩约定,他亲自将曾国华的棺椁送还给曾国藩,以示对曾国华的忠勇的肯定。

从这一点来看,太平军对待湘军是有最起码的尊重的,按照记载,太平军对待清军俘虏,是有几个区分的标准的。

例如八旗子弟和满人官员,那么太平军是一定要处死的,而对于汉人,一般是杀官不杀基层官兵。


因为当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几乎裹挟了江南和湖广所有普通百姓,这使得不少人为了生计而去当兵。

所以太平军在攻克南京之后,为了彰显其仁义的,特意颁布了一条规矩,那就是放下层俘虏回家种地,只杀哪些走狗官员。

从这一点来看,太平天国中确实有人才,能够意识到俘虏问题会影响双方的战斗力。

简而言之若是对待俘虏一律处死,那么无疑只会加重对方的抵抗意志,这是不利于太平军作战的。



所以太平军才会杀满不杀汉,杀官不杀丁。给底下人一条活路,让他们感恩戴德,又能彰显和宣传太平军是仁义之军。

可对于满清官员来说,那太平军就是洪水猛兽了,尤其是八旗子弟,真恨不得将太平军生吞活剐。


而清军对待太平军的俘虏,则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们往往是留下大官,其余全杀掉。因为大官要送回京师问罪,且还可以招降。

但是即便是攻克南京,清军也只抓到很少的俘虏,女俘虏更是没有一个,因为太平军的女兵,全部殉国,无一投降!


小司马迁论史


太平天国将清朝兵将称作“残妖”,但“妖”和“妖”是不同的。

对八旗官兵处置相当严厉,1853年攻破南京、镇江,驻防八旗基本上连同家属都死亡殆尽(南京驻防八旗江宁将军祥厚以下男女老幼两万人几乎无一幸免,驻防城即明故宫付之一炬),清朝重建江宁驻防八旗不得不从乍浦、青州等地抽调人丁户口。如果要赦免八旗官兵是非常严重的问题,1861年李秀成第二次攻杭州,先破外城,再围满城,杭州将军瑞昌死守不退,李秀成为赦免满城不得不让快马三日三夜往返,从天京洪秀全处求来赦书,因为有赦书,虽然瑞昌仍然抵抗至死,但满城破后幸存的俘虏大多被释放。

如果是汉人俘虏,则能不杀就不杀。《被掳纪略》说有道员功名的“朱大人”在陈玉成部充当医生,而另一位清朝候补官员出身的“老先生”则充当书手,尽管经常对太平军官员出言不逊也一直被宽容,其它资料则记载,被陈玉成俘虏的安徽巡抚李孟群也是关押很久后才因故被天京方面严旨处死。同样,在湖州坚守、屡败太平军后被李秀成部踏冰俘虏的清朝道员赵景贤,被李秀成、谭绍光等关押一年多后,才因为表面敷衍、暗中勾结永昌徐氏试图作清军内应,被谭绍光亲手用手枪打死。李秀成曾将被俘不投降的清军副将李金暘、浙江提督米兴朝、浙江布政使林福祥等释放,这些人后来是被清方以“失汛地者死”的军纪处死的。

上面说的是汉族官员,如果是基层官兵则一般是强迫收编,方法一是引诱,如干王洪仁玕就曾以清军野营生活辛苦、和家属分离,太平军生活安逸且能“配妻\

陶短房


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得分两个阶段两个部分。一个是攻陷南京以前跟攻陷南京以后,这两个阶段是完全不同的,攻陷南京以前太平天国是一支纪律严明优待臣民的部队,他们所到之处秋毫不犯绝不扰民,这时候的太平军对待俘虏的态度也是劝降优待,这也是太平军越来越壮大的主因。不过攻陷南京后,洪秀全大肆分封诸侯王,总共分了两千多个王,这时候太平天国就失去了进取的心了,这时候攻守双方角色也改变了,开始由清军进攻太平军防守。这时候对待清军俘虏可就不客气了,他们会作为私人战利品分给各个诸侯,变成诸侯王的奴隶及财产,这时候俘虏的待遇就惨了,双方仇恨使得这些俘虏被贩卖给西班牙人,或者被凌迟处死。

其次,与太平军打仗的清军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满八旗兵,一部分是汉军。太平天国对待满人与汉人的态度完全不同,对待满八旗军一般就是处死或者贩卖给西班牙人;对待汉军则是招降或者关押。被招降的人也就加入太平军,被关押的则用来跟清军交换俘虏,比如跟曾国蕃交换战俘。到了后期,由于军费不继则同样是贩卖给西班牙用来交换武器。


优己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对清军俘虏分两种情况对待

一是清军俘虏中的旗人官兵和满族官兵。

洪秀全曾经立下规矩:被太平天国占领的地方,凡满族人一律杀尽。

所以被俘的清军满族官兵全被太平军杀死,据记载就有超过20万的旗人官兵被杀死。

对于通清的可疑份子等也是不加审问,直接处以极刑。

所以,清军中的满族官兵多是宁死也不投降太平天国。

二是清军俘虏中的汉人官兵。

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中的汉人官兵是遵守“能不杀就不杀”的原则,并且将汉人士兵吸纳进太平军里,为太平天国服务。

还有就是强迫汉人士兵加入太平军,不加入的在他们脸上刺字,以迫使他们加入太平军,壮大太平天国的队伍。

而且太平天国对于汉人士兵都平等对待,有作为的可以不计前嫌做个小将领,而且还会帮助他们成家立室,拖家带口跟随太平军。

所以,前期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多是清军汉人士兵投降不抵抗的原因。

太平天国所到之处均受到严重的破坏。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太平天国时期死亡人数高达7000万人。

那清军是怎么对待太平天国俘虏呢?

清廷对待太平天国的将领军官全都是除以极刑----凌迟处死。就算是连孩子也不放过。

在四川被捕的翼王石达开,足足被割了一千多刀才死去,级别大的将领会被押送到京城当众凌迟处死。

而对于太平天国的士兵基本都是处死,集体屠杀,无一活口。

所以众多太平天国士兵在失败后为了不被清军折磨,选择自杀。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终究会公正对待。


闽东小村66666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新式农民起义,它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传奇与故事。太平天国开创了我国农民起义的许多先例,虽然仅仅是历时14年。
从一开始的洪秀全一人之力,到后来攻克南京建立政权。其影响涉及十八个省,从我国南方广西出发席卷中国。对清朝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动摇了清朝的地位。并出现了首次中外合作镇压的现象。

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如此的轰轰烈烈,可最后还是失败了。太平天国的军队实力是挺强的,连曾国潘带领的如此强悍有战斗力的湘军也甘拜下风。那么在太平军与清军交战的过程中,太平军是怎么对待抓获的清军俘虏的呢?

我们都知道,清军在抓到了太平天国的士兵时,一定是处以极刑。因为本来造反的就是灭门的大罪不可饶恕。可如果只是砍头到还好,清军当时甚至有一种更残忍的处罚。就是让这些士兵排一排冲向太平天国阵营,要求必须杀一名以前的战友,不然就被射杀。当时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中国人却在如此残害同胞,实在令人痛心。

而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却有不同,太平天国作为一个起义的部队,需要是有人民有军队。所以一开始,太平天国的军队的纪律是非常严格的。整个军队所到之处,绝不扰民。对待抓到的清军俘虏以劝降为主,让他们为自己所用,这也是太平天国不断壮大的原因。

像一些底层的清朝官兵,投降之后成为太平天国大将的人有很多,比如石达开部大将殿右四检点刘远达,原来只是湖北绿营的一名下级军官。太平天国著名水师大将森王侯裕田,为太平天国的水军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也是清军俘虏。

但是在太平天国攻克南京之后。情况发生了改变,天王洪秀全沉迷与荣华富贵,并封了两千多个王。这些领导阶层开始争夺权利,失去进去心了。太平天国也从开始的进攻变成了防守,这时他们对待清军俘虏就不在那么仁慈了。

他们会把这些俘虏作为战利品分下去做奴隶,甚至把这些人做为自己的财产贩卖给西班牙人。受伤严重誓死不从的人,都会被凌迟处死。这也是后来太平天国不断瓦解,直至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其次太平天国对待满族人和汉人是完全不同的,尽管他们并未提出“驱除鞑虏,振兴中华”的口号,但他们在攻破城池之后,是满人基本全部杀掉,而汉人才是采取“能招降就招降”的原则,招降的会被冲入太平军,不降的也会被关押以后作为俘虏交换。

所以满族官兵是绝对不降的,他们宁愿战死沙场。而且这些投降的汉人多是墙头草,他们两边倒不会给太平军带来太多的战斗力。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来失败的原因之一。
太平天国对待俘虏大体分成了两个阶段和两个部分。从中我们可明显看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重要衰败点,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民族意识的强烈,和人道主义的缺失。


史之策


太平军对待战俘还是不错的

太平天国建立之初打着“驱除鞑虏”的旗帜一路高歌北上,这期间对于投降的清军一律是以招抚为主,很少大开杀戒的。

(太平军形象)

不过对于旗人太平军则是一概屠之。

太平军从广西到江南共计攻克了3个八旗驻地,分别是:南京、京口、杭州。这三个城市是清朝在江南地区的驻防八旗基地,里面建有满城,驻扎着大量的八旗官兵和家属。

以南京为例,太平军在攻克南京后就将城内的2万多旗人全部屠杀。

注意这里的旗人不单指满人,里面还有大量的汉军旗人。在太平军眼里这些人跟汉奸没啥区别,也是一律处死。

除此以外太平军的军纪还是可以的,但是也绝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太平军在北伐途中也有过屠城的不良记录,但是跟湘军比起来,太平军的表现就好太多了。

湘军是湖南人曾国藩创立的,曾国藩这个人我感觉有些变态。他一面是满口的仁义道德,另一面却极度纵容手下将领抢掠屠杀。他的弟弟曾国荃不光杀降,还大肆屠城,残暴异常。

湘军在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之后纵兵抢掠,将整个南京变成一片人间地狱。

(曾国藩,人称曾剃头,杀人如麻)

而对于太平军俘虏,清军的手段也是十分残酷。尤其是那些太平军中的“老广西”,清军是逮住一个处决一个。

这些广西老兵都是跟着天王一路出生入死的老伙计,对于太平天国的信仰十分坚定,战斗意志也非常顽强,杀伤清军众多,所以清军对于这些人一般都是用特别残忍的手段杀害。

当然清军也招降了许多太平军将领,如北洋水师提督丁如昌就是太平军降兵。


千佛山车神


1851年,37岁的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自封为天王,号称“太平天国”,短短的两年时间就攻进南京,据历史记载,太平天国与1853年进入南京,当时下达的命令非常残忍,“凡是满清官员,满族人,文人、僧尼道士、商人、百姓,全部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头。”

许多人为了不被太平军凌辱,有的自杀,更甚者举家自杀,一时间,整个南京城血流成河,文物古建筑也被毁坏殆尽,单单是对待这些人都这样,那么太平军抓到清军俘虏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在此之前先了解下清军还是如何对待太平军的?

当时清军为了镇压太平军,派清廷大将僧格林沁率军,将太平军重重包围,北伐军因为孤军奋进,最后又因粮草补给不足,导致全军覆没,太平军将领林凤祥和李开芳等人被清军俘虏,他们被押送到北京,满清为了震慑,杀鸡儆猴,直接将其凌迟处死,并游街示众,不仅是他们二人几乎在清军眼里,太平军没有一个好东西。

所以他们的下场全部是一样的,无一例外的被凌迟,比如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另外还有捻军的首领张洛行、赖文光等人,都是被清军俘虏后遭到凌迟,这其中以石达开最为悲壮。石达开在内部矛盾之后,率军西去,原本要渡过大渡河,然而因妾临时临产,生下一子,石达开大摆宴席三天,错过了渡过大渡河的最佳时机,后来倾盆大雨来袭,加上清军有及时前来围剿,石达开不敌,又怕反抗让将士们白白牺牲,于是下令投降,未曾想,清军将投降的太平军全部杀害,就连石达开和自己的儿子也被凌迟处死。

有了以上这事件,太平军在俘虏清军时,清军将士的结局自然也是一样的。

太平军对于汉人组成的绿营兵还比较人道,当时太平军一路北上,势头强劲,很多汉人清兵都有意投降,原本两万多人马短短的时间内就有了4倍,翻了一倍。

除了这些,但凡是满清士兵几乎都被被杀死,当时清军有个将领,在被太平军俘虏之后,被他们活活打死总而言之,手段也不如清军,而其中僧格林沁就是因为轻敌,在镇压捻军的时候,反而被捻军包围,之后突围,一路逃跑,不行摔落马背,加上原本在突围的时候就受了伤,最后躲进了麦草中。

当时捻军有个小兵叫张皮绠,他在麦草中看见一清军,看着装肯定是大将,最后被张皮绠一刀杀死,其实太平军和清军不一样,他们很少俘虏清军,都是直接屠城或者杀尽当地人,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残忍之处,据统计,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死亡的人数比二战的人数还要多,直接伤亡人数高达7000万,而二战时期有5000万,由此可见,太平军和清军也算是五十步笑百步。


猫眼观史


太平天国时期的清军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八旗兵、汉人组成的绿营兵和曾国藩等汉族地主官僚组织的地方团练,也就是后来的湘军、淮军等。虽然他们都是太平天国的敌人,但太平军对于这些人是区别对待的。

对八旗兵杀无赦

洪秀全是极度仇视满清的,他把满清称为“清妖、阎罗”,而基本由满人组成的八旗兵就成了太平军最仇恨的敌人,他们只要碰到八旗兵都是杀无赦的,而且是拖家带口一个不留。

为啥要带上家属呢?因为八旗兵是带着家属驻扎在各地的,而且他们都居住在封闭的满城之中,和汉人老百姓是隔离的。太平军攻破南京后,城内的八旗兵还据守满城,最终2万多人要么战死,要么跳城墙、上吊、自刎,没留一个活口。所以八旗兵是不会投降太平军的,自杀尚且体面,投降只有被虐杀的份。

对绿营俘虏比较人性化

太平军对汉人组成的绿营兵并没有赶尽杀绝,他们对绿营进行招降,许多绿营兵曾投诚太平军。

比如林凤祥和李开芳北伐时只有2万人,但打到天津的时候有4万之众,这多出来的就是沿路投降的绿营兵,太平军对他们一视同仁,予以任用。还有叫侯裕田的人,在清军只是个小兵,投降太平军后得到重用,晋封森王,号六千岁。但是这些人多是墙头草,在太平天国后期受清军的诱降大规模投降清军,坑苦了太平军。

那么清军是如何对待太平军战俘的?

清军的手段就比较残忍了,以屠杀为多。曾国荃攻克九江、安庆、南京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屠城。苏州城的太平军投降李鸿章后,2万多太平军被李鸿章尽数斩杀。而对于太平军的主要将领基本都是处以极刑,像石达开、李秀成和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

但也有一些太平军降将受到了重用,像程学启和丁汝昌,最终为清朝殉国。


石头说历史


清朝末年的时候,南方爆发了太平军起义,当时的太平军一路北上直接打到了天津附近,但是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反而被清廷保卫了。这些被包围的太平军下场那是惨不忍睹,清朝将太平军首领压往京城,然后当众将其凌迟示众。

清朝对待太平军俘虏一般采取了极端措施,例如骆秉章将石达开的部下全部杀掉,然后将石达开处以凌迟。而且还有李鸿章在苏州的时候,当时的李鸿章假情假意的劝他们投降,然而他们投降之后李鸿章就将他们屠杀的干干净净。满清朝廷对李鸿章的做法大为叫好,甚至当时的曾国藩都说杀得好。清朝对太平军的俘虏是一向不客气的,按理说太平军也应该兵锋相对,然而以外的是太平军并没有采取这种方法。

太平军对待清军俘虏却不是这样,太平军对清军俘虏一般采取的是招降政策,能用就用,不能用再另想对策。以北伐军作为一个例子,当时的林凤祥一共带领了两万的广西狼兵,一路北上到天津附近,此时的部队非但没少,反而翻了一倍成为了四万人。按理说正常打仗士兵应该是损失的,而太平军却一反常态的增加。

其根源就是从清军中劝降,当时的太平军不断的劝降清军,慢慢的很多清军就跟着太平军一起造反。太平军对待清廷人一般也有不同的方法,汉人降臣就采取任用的方式,满人的话一般都是给个痛快,对于平民就是互不打搅,并且不断的宣扬太平军的文化,企图让平民也参加到军队来。

例如清军的降将候裕田,在投降太平军之后就一直兢兢业业的为太平天国做贡献,也一路从一个降将走到了森王的位置,太平军和清朝对待俘虏的方式是天壤之别,而其中影响这两者方式的也正是因为太平军尚且还是起义军,两者考虑方式不同。

清廷考虑的是如何将江山变得更稳,所以清廷就要对起义军采取严刑的方式,以便可以震慑那些老百姓可以老老实实的做一个顺民。太平军考虑的是如何推翻清朝的统治,如果自己在战争的时候就大杀四方,那么汉人和满人也会联合抵御太平军,这就跟古代皇帝打江山一个道理,过苦日子的时候一起,等江山坐稳了就开始卸磨杀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