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漢宮春曉圖》

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作者仇英是“吳門畫派”

四傑之一

與沈周、文徵明、唐寅齊名

《漢宮春曉圖》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

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甚至成為當時仕女畫的時代典範

對後來的仕女畫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仇英

這副畫詳盡的記述了中國漢朝時期仕女漢宮景象

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畫中人們各司其職

一派和諧美好的模樣。

畫中人物的服飾

是典型的唐風

傢俱則有明代特色

因此畫中描繪的絕非漢代宮廷

而是漢人宮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在構圖上

《漢宮春曉圖》的佈局安排極富空間感

畫中最大特色即房子和院子把畫面一分為二

一排排的宮廷房屋從右向左貫穿於畫面

但是房屋的一半隻露於畫面上,沒有畫出房頂

院子和房屋各佔面積的一半

這種構圖使得畫面的橫向空間增大

畫面徐徐展開

在晨霧瀰漫的樹叢中

若隱若現著金色殿宇頂

隨風飄動的黃旗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視野移到畫面的入口

一扇半開半掩的大門

高高的院牆上裝飾著華麗的琉璃瓦

門前立有一塊太湖石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進入院內

首先是一片池塘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有兩個仕女和一個男童

正倚靠在池塘邊的護欄上

俯身望著池中點點的浮萍和低飛的白鷺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身後

兩隻孔雀在覓食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屋內

有兩位侍者執扇相背而立

一位婢女佇立在半開的門邊

若有所思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再往前走

是一處較為空曠的院落

有仕女在打理花草

攀枝折桂

三三兩兩

談笑有聲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放大看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漢宮春曉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明代仇英作,絹本重彩,縱30.6釐米,橫574.1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鉅製。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作品以春日晨曦中的漢代宮廷為題,描繪宮中繽妃生活和佳麗百態;全畫構景繁複,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除卻美女群像之外,復融入琴棋書畫、鑑古、蒔花等文人式的休閒活動,誠為仇英歷史故事畫中的精彩之作。

接下來,就隨小編細看古代宮廷美女們都在玩什麼?

【卷 首】

當畫面徐徐展開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卷首的二十四枚印章

其中九方白文印

十五方朱文印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乾隆御覽之寶”

“嘉慶御覽之寶”

“神品”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開卷

在晨霧瀰漫的樹叢中

若隱若現著金色殿宇頂

隨風飄動的黃旗

這是整幅圖卷的前奏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視野移到畫面的入口

一張半開半掩的大門

高高的院牆上裝飾著華麗的琉璃瓦

門前立有一塊太湖石

擋住了由外觀內的視線

進入院內

便是另一番天地

【第一幕】

看到了地面飄起的晨霧嗎?

按霧氣的聚攏程度

猜測在7點-8點之間

初春的北京城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古代的小姐姐們

早早地起床活動了

起床後該幹啥?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火盆能帶來些溫暖吧!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比廣場大媽還舞動人生!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起床後一定要打扮打扮!

當然也有些戶外活動

眼前便是一片池塘

有兩個仕女和一個男童

正倚靠在池塘邊的護欄上

俯身望著池中點點的浮萍和低飛的白鷺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賞魚觀鳥

身後的宮苑中有位仕女在給孔雀餵食

屋內兩個執扇的侍者正相背而立

一位衣著樸素的宮婢佇立在半開的門邊

眼神望向遠方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孔雀餵食

長期以來

帶有皇冠般的羽毛

裝飾性尾巴的孔雀

在亞洲與歐洲的藝術中

都是一種傳統的皇權象徵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澆花

再往前走是一處較為空曠的院落

有仕女在打理花草

攀枝折桂

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笑有聲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你摘我戴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撲蝶

【第二幕】

行至卷中

主要以三處宮苑為主要活動場景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喵星人

這一處宮苑

描繪了一群仕女舞蹈、奏樂等活動

樂器有琵琶、古琴、古箏、笛子等

與鬧騰的樂舞表演相對應的

便是那隻在房間睡覺的懶貓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大明女子樂坊

有人在演奏樂器

有人在跳舞

畫面的和諧感就這麼被強調出來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鬥草的遊戲從周代就有

這兩位小姐姐在安靜地閱讀

她們用手肘撐扶

斜臥閱讀

完美的鵝蛋形臉龐微微側著

她們或許代表了一種理想美的形式

眼眉清秀,嘴唇秀美

鼻子以側面表現

用一根線畫出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閒暇時翻翻書,彈彈琴,多麼悠閒自在

宮中嬪妃的消遣方式

顯示了她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

強調了她們的地位

有些人在下棋或學習書法

有些人在賞畫或奏樂

也傳達出她們對審美與知識追求的熱情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對弈(注意看她那條二郎腿~)

這是第二處宮苑

前景中

有兩位身著華麗的女子在弈棋

旁邊的小孩童正由一位婢女照應著

畫面中的僕人衣著樸素,裝飾簡單

與仕女之間有著較為清晰的等級之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其身後的場景中

一個孩童蹲在地上玩小狗

與宋代流行的嬰戲題材一脈相承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視線再往左移

可看到倦繡與搗練的場景

這兩個場景都借鑑了唐代繪畫風格

尤其是畫中搗練的場景

與唐代張萱的《搗練圖》十分相似

只是仕女稍微變動了一下位置

服裝與頭飾也都是明人的風格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刺繡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搗練

接著是第三處宮苑

這裡有人正在畫像

兩旁站著數十位宮婢侍從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元帝的其中一位嬪妃正在接受畫像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可惜沒有朋友圈

全卷中的男性形象

根據服飾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男官

頭戴繡有精緻花紋的官帽

身穿圓領袖袍

腰上系紅色革帶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第二類是侍衛

衣著樸素

頭戴巾角向上翹起的巾帽

手持衛棍

也身穿圓領袖袍

腰上系紅色革帶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第三類是宮廷畫師

身穿淺色對襟寬口袖長袍

頭戴官帽,蓄有鬍鬚

【卷 尾】

行至卷末

只兩個侍衛立於宮牆之外

全卷有開有閉

首尾呼應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卷尾

有仇英親筆寫的小楷題款“仇英實父堇制”

題款下方分別有“實父”和“仇英”兩枚印章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此外

卷末還有不同大小印章十九枚

從中可以清晰的辨識出

“項子京家珍藏”“項元汴印”“墨林”

等項元汴的印章

由此可推斷出

仇英《漢宮春曉圖》曾由項元汴收藏

後進入清朝內務府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獨領時代風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