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10大禁忌,家長鬚知

高考志願填報10大禁忌,家長鬚知

導讀

在高考階段,對考生來說志願填報的重要性甚至是等同於高考的,但是因為高三的高強度學習,大部分考生根本不瞭解志願填報,馬失前蹄的例子數不勝數。這就要求我們考生和家長提早了解高考政策、知曉目標院校信息、瞭解專業類別與詳情才能合理填報,分盡其用!

一忌:高考後準備

很多家長和考生認為,高考志願填報幾天就能搞定。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以本科為例,往年考生一般需要填報多個批次,每一批次要考慮多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備選學校,這樣就可能達到15-20所。實行新高改的浙江,更是多達80個志願選擇。

在這短短几天之內,考生及家長保證自己

  • 能夠讀完所有高校的招生簡章嗎?
  • 能夠弄懂高考志願填報中的平行志願、專業錄取、極差錄取等錄取規則嗎?……

高考志願要做到填得好、報得巧,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是拿不下來的。因此,希望家長和考生一定要重視高考志願填報,早作準備,不要等到考試完了以後再抓,那樣很可能就來不及了。

二忌:越俎代庖

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到底是家長為主,還是學生為主呢?相信很多家長知道,一切都該以孩子為中心。但在實際填報中,習慣幫孩子做決定的家長,往往不知不覺中又引導孩子遵從他們的意見,成為志願填報隱形的主宰者。


這種現象出現,很大原因在於: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經驗豐富,知道哪些學校實力好,哪些專業未來更吃香,所以,對於高考志願填報也當仁不讓。這裡,家長普遍忽略了:

  • 這個階段的考生大多十七八歲,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正在逐步形成,他們對社會,尤其是對自己想上什麼學校及專業,有一定的認識。
  • 高考志願填報的目的是上大學——讀書。而這個書是由考生去讀,如果他不認可、不感興趣,是不利於他學有所成的。

所以,在志願填報這個事關孩子理想與前途的事情上,應該以考生為主,家長只起參謀、輔助的作用,絕不能越位,更不可包辦代替。

那麼,家長如何做好參謀人的角色呢?

填報志願時,最緊張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長。說實話,大多數高三孩子對目前我國大學專業設置不是十分了解,對於想報考的專業既不瞭解其培養目標,也不知道相應課程,對就業方向和前景更不清楚。

要想詳實瞭解這些信息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正在緊張學習的高三考生難以有較多精力顧及,這時作為家長,不妨代做資料蒐集的功課,但又萬萬不能在孩子選擇專業方向上越俎代庖。

三忌:盲目隨從

在準備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家長和考生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網上查詢消息,諮詢身邊的親朋好,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會利用,好事就可能會變成壞事。

看人家孩子報什麼,也就跟著報什麼。孩子的成績不一樣,志趣不一樣,人家填報的學校、專業能被錄取,而盲目跟著人家走,不一定就能被錄取。

所以,2020屆家長在面對紛繁複雜的高考志願填報信息時,一定要好好研究、讀通、弄懂,切記聽風是風,聽雨是雨。

四忌:目光狹隘

高考志願填報中,有不少的家長犯了“目光狹隘”的禁忌,導致孩子錯失了很多機會。比如:

  • 多渠道升學機會。除了高考統考之外,我國還有自主招生、綜合素質評價、國家專項計劃等等多渠道的升學機會。
  • 省外也有好大學。不少地方,特別是直轄市和東部沿海一些城市的家長不願讓孩子到外地上學。

所以,2020屆家長可以主動把眼界放寬,多渠道多方面瞭解各類高考資訊,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來選擇其他的升學路徑或高校。

五忌:草率了事

家長平時工作忙,也沒有時間和精力靜下心為孩子好好規劃未來。所以,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直接拿著孩子的高考分數,網上查詢“我家孩子的分數,能夠上哪所大學和專業呀”。得到答案之後,就安排孩子填報該志願,草草了事。

對於這種“只為完成任務”的家長來說,你有想過孩子的分數真的適合報考這所學校嗎?孩子的性格適合報考這個專業嗎?孩子未來的職業規劃又是什麼呢?可以說,家長一問三不知,孩子也是迷迷茫茫。

不怪乎每年都有將近70%的畢業生後悔所選的專業,他們志願填報時,都是草率了事,更何談面對四年後的就業難題呢?所以,高考志願填報是個精細活,家長和考生不單單選一所大學、一個專業就能完事。它還涉及到考生的未來就業、職業規劃、職場發展等等因素。

六忌:冒險主義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願填報表上,只報了1所或者2所學校,這是高分考生和家長易犯的錯誤。《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然而,很多家長並不能真正掌握孩子自身的真實水平,盲目追高,結果導致志願失誤,影響了孩子的前程。

家長和考生詳盡掌握院校數據與信息,並將高考志願表填滿,不放過任何機會,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七忌:憑感覺走

考生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切不可跟著感覺走,而應該跟著招生章程走。因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佈有關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考生應該依據高校的招生章程來填報自己的高考志願。

浙江省有一位考生覺得自己的分數超過了西安交通大學近5分,肯定能考上,連招生章程都不看了,直接填報。等到錄取結果下來,才發現總分達到錄取要求,可英語單科成績沒有達到規定分數(招生章程有規定),最後被調劑到冷門專業了。

可見,感覺是會騙人的,只有理性才能為我們博得上學機會。最好是用高校的招生章程來指導自己的高考志願填報,即指導性填報,如達不到高標準也應做到低要求,即把關性填報。

八忌:忽視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高考志願填報需要抓住關鍵、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細節。有時候因為忽略了一些細節而導致全盤皆輸。

特別是浙江新高考政策情況下填報志願,必須瞭解清楚如何一個目標院校的詳情,曾經就有考生及因為院校名稱相近,六百多的高分卻填報了一個三本院校。導致高分低錄的結果。

這些細小的事情,對高考志願填報的影響都非常大,所以千萬不能忽視。

九忌:望名填報

不少家長易感性判斷,認為“信息化”就是學計算機,“新聞學”就是當記者等等。而一些高校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專業與“貿易”“信息”等聯繫起來,一些考生不掌握真實內情,紛紛報考,結果並未如願。

前幾年計算機專業大熱的時候,河南一家長的孩子高分考取了某高校“會計信息化”專業。這個家長認為信息化大概就是計算機類相關專業,“會計信息化”又是會計又是計算機,熱門專業大聯手,毅然決然地讓孩子報考了會計信息化。可是孩子到了學校後發現,原來的想法太傻了,會計信息化專業其實還是會計專業,只不過把計算機系統的應用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和會計應用的新平臺。孩子本來對計算機專業一往情深,原本想成為以計算機專業為主要方向的複合型人才,將來做個IT精英,無奈選錯了專業。

十忌全依興趣

很多家長放手孩子填報,殊不知孩子基本都會全依興趣來填報。比如:

《微微一笑很傾城》火爆中國,安徽的一位文科生迷戀上劇中的男女主,認為自己也非常喜歡計算機專業。在高考志願填報中,毅然填報這個專業。等到上學時,才發現自己專業所學的內容完全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樣神奇,很多知識聽不懂也不感興趣,最後糊里糊塗的上了四年,畢業時,才後悔什麼也沒有學到。

在填報高考志願中,興趣是很重要,但認識自我更重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認識自我,對自己有客觀清醒的認識才是填報志願的首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