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喜歡玩泥巴嗎?你用泥巴做過的最大東西是什麼?

如果,讓你用泥巴做一間能居住的、實用的房子,你會怎麼設計呢?

等等等等~

看看這些房子,是不是很像你曾經用泥巴捏的小房子?這些古色古香的小房子,就是彝族人民生活的家園。

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土掌房

這裡的大房子,用了很多很多泥巴:石頭做牆基,土坯砌牆;木板木條蓋頂,上面再用土泥鋪蓋,平平的房頂,還能用來晾曬糧食;土黃色的牆體,就是泥土材料的原色啦。

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這種房子,稱作土掌房。冬暖夏涼,防火性能好,是彝族的傳統民居。

為什麼彝族流行土掌房

1、材料好找

建築材料以泥土為主,添加適量的木板木頭。

山區泥土豐厚,石頭眾多,而且在土掌房分佈地區——滇中及滇東南一帶,土質細膩,乾溼適中,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材料。

2、實用

土掌房依山而建,在狹小的空間裡,平頂給人們爭取到了更大的活動場所。

實用,是土掌房為彝族人民帶來的便利。

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土掌房的標本:城子古村

“現在還有這樣的房子嗎?”有!紅河州瀘西縣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是看土掌房最好的地方。

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它們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鄰家的屋頂就是自家的曬場。

城子古村土掌房1000多間,層層疊疊,牆連牆,下一家的屋頂即為上一家的場院,層層而上,直達山頂。路過的人,沒有不被吸引的。

雲南民族村中依山而建的“土掌房”建築群,再現了彝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觀。

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民族村裡的土掌房

最原始的土掌房民居,沒有院落,也沒有窗子,房屋被泥土圍的嚴嚴實實。

在加入漢文化建造技術後,土掌房逐漸變成了“一顆印”樣式:

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一顆印


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有了天井的土掌房,藍天白雲也“住進來”。與傳統一顆印民居所不同的,是它的平臺房頂,還能當曬場。

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防雨遮陽、曬場、交流、玩耍,包在我身上!特色鮮明的土掌房被稱為民居建築的活化石,又因為與藏式石樓相似,城子古村被贊為瀘西的“布達拉宮”

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城子古村


雲南這個地方的泥巴房子,堪比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土掌房正在慢慢消失。

它能不能像布達拉宮一樣,得到更多人的保護和愛?

把它所記錄的彝族先民的歷史與生活,向世界各地人民講述?

把它所代表的雲南民族建築留住,我們能做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