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老了,就要這樣當婆婆

等我老了,就要這樣當婆婆


據說婆媳關係有三種:相敬如賓、相敬如冰、相敬如兵。

有些婆媳不是母女勝似母女,而有些婆媳更像是第二種,甚至是第三種。

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觀念差異,讓婆媳總會有些隔閡與矛盾。

兒媳抱怨婆婆刁難、不講理,婆婆也會指責兒媳婦矯情、不懂事。

可婆媳關係真的難相處嗎?也未必!

等我老了當了婆婆,一定會這麼做!

尊重年輕人的生育觀

都說多子多孫多福氣,老了就要享受兒孫繞膝,天倫之樂。

但生不生孩子,要不要二胎,還是年輕人自己決定就好。

畢竟生養孩子,先不說經濟壓力大,還要花費很多精力。

現在還聽到有人提什麼重男輕女,真是老思想!

還指望孫子養老嗎?別逗了。

是兒是女我都喜歡,只要孩子健健康康,才是最重要的。


能出錢就出錢

能出力就出力


都說月子是婚姻的照妖鏡,兒媳婦坐月子需要我照顧,我定當全力以赴。

這個女孩,嫁給我兒子前,沒吃過我家一口飯。

嫁過來後,就要冒著生命危險生孩子,照顧家庭,確實挺不容易。所以,再怎麼心疼她也不為過吧。

當然,如果她坐月子不需要我摻和,那請月嫂的錢,只要我有,我來出!

等我老了,就要這樣當婆婆

怎麼帶孩子

尊重年輕人意見

孩子吃什麼、穿什麼、吃多少、穿多少,該不該上早教興趣班,我會盡量和年輕人保持步調一致。

如果有分歧,咱給一點建議就行,不過分干預。

因為我們的養育觀,都是幾十年前的了。

孩子爸媽才是最有話語權的人,教育方式當然也是與時俱進的。

同樣都是為了孩子好,何必弄得一家人不愉快?

多督促兒子

一起帶娃做家務

都說現在的“媽寶男”特別多,如果過多依賴長輩,可能不利於家庭和諧。

在每個老母親眼裡,兒子都是特別優秀的。

一旦他成家,更要鼓勵他成為優秀的丈夫和爸爸才行。

提醒他多心疼心疼媳婦,做做家務、帶帶孩子,承擔起成家後該有的責任。

畢竟,男人的肩膀就是用來給老婆孩子依靠的。


等我老了,就要這樣當婆婆



不干涉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經常聽有些婆婆吐槽兒媳婦,只知道躺在沙發上玩手機,花錢大手大腳一天到晚收快遞。

但人家上班賺錢,給自己老公孩子買東西,又有什麼錯呢?

就當是解解壓,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女人不都是喜歡買買買麼?

所以不故意找茬,不在兒子面前裝委屈,應該也是身為婆婆的基本修養。


懂得放手 適當退出

聽到很多人說,兒子娶了媳婦就忘了娘,聽起來醋意滿滿。

但既然兒子結了婚,他就有了自己的家。

如果他需要我幫忙,我會及時搭手,但生活還是他們自己的。

我能做的就是,該放手時就放手。

有時間,和老伴去旅個遊,約上老閨蜜去跳個廣場舞,想想都美滋滋。

孩子們逢年過節回來看看就好,適當退出,給他們一點空間,他樂得自由,我也樂得輕鬆。


等我老了,就要這樣當婆婆


老話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可其實是先有好婆婆,才有好兒媳!

每一個婆婆都希望兒媳婦能聽話孝順,一家人和和美美。

但身為婆婆應該明白,只有你真心愛護媳婦,真心把媳婦當成一家人。

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才會讓媳婦心服口服,才會讓媳婦打從心底尊敬你!

同為女人,婆媳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將心比心,不求親如母女,但求相處和睦,相處融洽!

因為擁有一個好的兒媳婦,會幸福三代人!

她感受到了婆婆滿滿的關愛,自然會把這種愛反饋到長輩,以及丈夫、孩子身上。

所以,兒媳婦開心,全家開心!

希望所有的婆婆都能明白你有多好,兒媳婦就有多好。

兒媳婦有多好,一個家庭就有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