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极简生活:东西越少,内心越丰盛

真正的极简生活:东西越少,内心越丰盛

如果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击上方【关注】,我就是你的人了

​01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囤积东西的习惯?房间里塞满了箱子,堆满了杂物,上面布满灰尘,很多都用不上了,可就是舍不得清理、扔掉,一直囤在角落里,使得房间里的东西越堆越多。

我以前就有囤积东西的习惯,总觉得所有的东西都能派上用场,所以舍不得扔掉,哪怕变成废品,我还安慰自己:“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呢?”

这种习惯带来的后果是,我的房间变得很乱,角落里堆满箱子,不仅影响美观,让和房间显得更加逼仄,还使得心情都变得沉闷了。

真正的极简生活:东西越少,内心越丰盛

后来,我看了一本有关“断舍离”理念的书,认识了山下英子,深受启发,于是下定决心贯彻“断舍离”理念,整理出了三大箱废品,其中包括旧衣服、废旧的手机壳、数据线、过期刊物和各类生活用品,我将大部分不可回收的物品都丢掉了。

丢完那些东西,某个瞬间我是有些心疼和不舍的,但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生活慢慢发生了改变:房间变得更干净整洁了,我的心情也越发明朗了,撇去多余的废品,我的生活简单而又自在……

02

山下英子是日本“专业家庭杂物咨询师”,她提出了“断舍离”这个生活概念,从50岁起,她就一直帮助普通人丢弃家庭废物、优化收纳、反思和修复家庭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她本人的经历也相当丰富,她是在提出“断舍离”概念十年后,在她60岁时,才真正夺回了对家的主权,拥有让自己安心舒适的家。

山下英子的母亲是富家女,刚结婚时,过了一段苦日子,后来就开始对金钱有了很强的执念,舍不得扔掉家里的东西,于是家里的物品堆积如山。

真正的极简生活:东西越少,内心越丰盛

她的母亲脾气不太好,总是在埋怨爸爸,吵作一团,并且她还有一种非常传统的观念,觉得女人是没用的,没能力像男人一样赚钱。

年轻的山下英子,待在那样的家里,活得很压抑,只想要逃离这个家。

22岁那年,山下英子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通过相亲,早早地结了婚,她以为自己结婚之后就能建立自己的新家,没想到母亲的价值观依然如影随形。

她曾经扔掉母亲的许多东西,还声嘶力竭地和母亲大吵了一架,谁也没有赢。

她事后回忆时说:“那时候我已经快50岁了,我突然明白,自己和妈妈根本是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扔与不扔,其实是我们俩的一场夺权大战。也许最该断舍离的,是她一直以来对我的影响。”

真正的极简生活:东西越少,内心越丰盛

她也渐渐明白了母亲不幸福的根源:“和追求自我实现的男人不同,在家庭中,女人的价值来源于‘被别人需要’。她只有用价值观不断地操控,才能获得满足感。”

她领悟到这点后,便开始明白断舍离的意义。

03

在山下英子50岁前,给她带来很多苦恼的还有她的婆婆,结婚后她与婆婆一家住在一起,婆婆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这让压抑不堪。

她多次提出要和丈夫搬出去住,婆婆却冷嘲热讽,觉得她要拆散这个家,后来她还是坚持搬了出去。

但那段时间,她过得并不快乐。

她的姐姐发生了家庭悲剧:姐姐的女儿被诊断患有性别认同障碍,夫妻俩不愿接受现实,在心理重压下,姐姐患上癌症去世,女儿选择轻生,这让她在痛苦中明白:逃避没法解决问题,要勇敢面对才行。

真正的极简生活:东西越少,内心越丰盛

山下英子提出了断舍离的理念:断绝不需要、舍弃多余、脱离执念,认清现实,并与之和平相处。

后来,她决定在东京租间公寓,60年来第一次一个人生活,她践行着“断舍离”,感到自己终于有了家。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家意味着家人们生活中一起,热闹美满,但山下英子却觉得家不一定意味着集合体,归属感不一定是共处创造的。

一个人势必要经历一段独处的时光,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极简生活:东西越少,内心越丰盛

我很喜欢她的理念,断舍离不是单纯的扔东西,而是要扔掉自己对价值观的强求,扔掉矛盾。

“凡事让人感到痛苦的东西,都该被丢弃。”

无论是物品、感情还是一段关系,清空那些烦恼杂念,生活才会变得干净舒服。

有时候,少即是多,东西越少,内心越是丰盛,过自己喜欢的极简生活,使自己安心就好。

夏与至,百万爆文作者,写温暖的文字关注我,微博@夏与至V,公众号:夏与至,新书《吃得了苦扛得住压,世界才是你的》热卖中,期待相遇!每天更新,陪你成长!

今日话题:你在生活中能做到断舍离吗?

真正的极简生活:东西越少,内心越丰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