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一眨眼又快到“雙十一”,各位愛閱讀的家長又開始摩拳擦掌準備給家裡的娃屯書屯繪本。我表妹也不例外,一直跟我打聽我家4歲老二最近在讀什麼書。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我給她了幾個書名:

  • 《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 《晚安,猩猩》(Good night, Gorilla)
  • 《棕熊,棕熊,你看到了什麼》(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 《 嘰喀嘰喀碰碰》(Chicka Chicka Boom Boom)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說完之後,我表妹傻眼了:姐,你搞錯了吧,這些書是給你家2歲老三看的吧。

我笑了:是的,這幾本書的確老三也在看。經典繪本就是有“以一當十”的功能,孩子可以從牙牙學語期一直看到上小學。

我表妹更好奇了:可是怎麼我給娃讀完幾次,他就沒興趣了呢?

我:繪本選好了,親子共讀的方法也一樣重要。不同的年齡段讀書時候的關注點是不同的。一樣是和孩子一起讀書,其實也可以分成好幾種不同的形式。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於是我就挑了一本耳熟能詳的《好餓的毛毛蟲》,給她詳細講了講4種最常見的英語繪本親子共讀的方法:

  • Read Aloud:故事閱讀
  • Echo Read:回聲閱讀
  • Choral Read:和聲閱讀
  • Follow Me:關鍵詞閱讀

01.Read Aloud:故事閱讀

故事閱讀是親子共讀最基礎的一種形式,從孩子出生就可以開始進行。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讓孩子熟悉書本、對閱讀產生興趣。步驟如下:

  1. 從頭到尾把書翻一遍,只看圖不看字;
  2. 和孩子討論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小孩子可省略);
  3. 邊看圖,邊講解,不拘泥於書上的文字內容,關注孩子的興趣點;
  4. 給不同的角色採用不同的語音語調;
  5. 讀完後適當提問。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我們把卡爾老爺爺(Eric Carle)的《好餓的毛毛蟲》翻開,跟著步驟來看看:

好的繪本圖畫部分都很出色,比如著名的凱迪克得獎繪本,最重要的評獎標準就是”圖畫表現“,圖畫是否能完整呈現出繪本的故事、主題或概念。

所以當我們第一次給孩子講一本繪本的時候,不要著急念文字,記得給他們機會看一遍圖畫,在腦子裡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形成自己對故事的想法,再開始具體念文字講故事。

一般好的繪本,當我們帶著孩子過了一遍圖畫之後,他們都會對故事有一個自己的概念。比如當我給我家2歲老三翻完一遍《好餓的毛毛蟲》,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一個吃的故事;給4歲老二翻一遍,她知道這是一個毛毛蟲長大的故事。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興趣”比“完成”更重要。他可能直接從第1頁直接翻到了第5頁。或者你一句話還沒讀完,他已經走開了。這都很正常,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是不愛讀書,或者認為自己的孩子還沒有準備好讀書。年齡小的孩子,我們需要做的是讓他們喜歡上繪本,能把繪本當作玩具一樣對待,沒事翻一翻、啃一啃,不排斥愛擺弄,就已經足夠好了。

所以講解的時候不需要拘泥於文字。比如你翻到上面這一頁,可能孩子平時喜歡吃草莓,那麼他可能就會一直指著草莓的圖,讓你反覆念“草莓”,而對其它都視而不見。這個時候,家長只需要配合孩子,這個“草莓”就是他愛上這本書的理由,千萬要“珍惜”。

總的來說,故事閱讀最適用於以下兩種情況:

  • 第一次閱讀一本繪本
  • 孩子只有輸入、無法輸出的階段(一般2歲以下)

故事閱讀可以幫助孩子培養閱讀興趣、積累聽力詞彙,做到聽到單詞發音、能夠指認圖畫的功能。

02.Echo Read:回聲閱讀

回聲閱讀適合剛剛開始有英文輸出的孩子。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 如果是很久不讀的繪本,可以再過一次圖畫;
  2. 逐句閱讀,家長讀一句,孩子讀一句;
  3. 邊讀邊提問,確保孩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當孩子的聽力詞彙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他們自然會有輸出的慾望。比如當有人跟他說:Hi / Bye;他會自然回應:Hi / Bye。但平時說英語的機會其實還是很有限,這個時候“回聲閱讀”就可給孩子更多說英語的機會。

剛開始的時候,句子不要太長,可以只有2-5個詞,比如《好餓的毛毛蟲》的這一頁的一句話,我們可以分成以下6段讓孩子跟讀:

  • On Saturday,
  • he ate through one piece of chocolate cake
  • one ice cream cone
  • one pickle
  • one slice of Swiss cheese
  • one slice of salami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回聲閱讀並不是簡單的重複發音,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在這個階段,孩子雖然不需要識字,但是在聽和讀的時候,要能夠建立發音和圖畫的對應能力。

比如讀到chocolate cake,孩子應該能用手指出圖上的巧克力蛋糕;讀到one slice of Swiss cheese,能指認出圖中的芝士。當然個別單詞指認不了是正常的,可以通過閱讀慢慢習得,但如果這本繪本里有很多單詞都無法指認,我們就應該退一步,回到“故事閱讀”模式,繼續積累聽力單詞。

當然,繪本的難易程度層次不齊,孩子每本書的閱讀次數也不一樣。可能《好餓的毛毛蟲》孩子已經進入了“回聲閱讀”模式,而《Chicka Chicka Boom Boom》還只能“故事閱讀”,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回聲閱讀”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助孩子自然的開始輸出英文句子。在這個階段,如果家長對自己的發音不是特別有信心,也可以同時藉助點讀筆或者故事音頻,確保孩子聽力的最多輸入來自於“標準發音”。

03.Choral Read:和聲閱讀

和聲閱讀是回聲閱讀的加強版,當孩子的逐句跟讀已經比較熟練的時候,我們可以加大難度。從一句一句變成一頁一頁,最後變成不停頓的整本書順暢閱讀。具體步驟如下:

  1. 指讀每個句子;
  2. 和孩子同時開始讀,同時結束;
  3. 留意孩子讀不出的單詞,給與講解。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當孩子逐句跟讀比較熟練的時候,一般對於字母也已經開始形成概念。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引入“指讀”這個步驟。

也就是說,當你讀到哪個單詞,手指也指在對應的文字上。“指讀”對於孩子自主閱讀的培養意義重大,因為看圖讀建立的是圖畫和發音的概念,對識字沒有任何幫助,只積累聽力詞彙;而指讀可以幫助建立字體和發音的聯繫,幫助孩子把聽力詞彙轉化成閱讀詞彙。

另外指讀可以幫你觀察孩子的專注力,如果讀的時候孩子已經無法邊讀邊指了,說明他們累了,這個時候就該休息一下了。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最後一個小tip,就是“指讀”不一定用手指,可以用鉛筆,或者別的任何孩子喜歡的新鮮玩意兒。有一次我家4歲的老二拿了一個手電筒,一口氣指讀完了3本《牛津閱讀樹》裡的分級繪本。

“和聲閱讀”可以進一步提供孩子英語輸出的機會,同時也能增強孩子自主閱讀的自信心。

04.Follow Me:關鍵詞閱讀

關鍵詞閱讀適用於已經系統學完26個字母的孩子(尤其是小寫),適合孩子系統學習某一類的單詞。步驟如下:

  1. 指讀每一句
  2. 家長開始讀,在關鍵詞的前一個詞停下,讓孩子嘗試讀出關鍵詞

如果孩子最近在學習“一週七天”的單詞,我們可以這樣玩:

家長:On 停下

孩子:Monday

家長:he ate through one apple...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如果孩子在學“數字單詞”,我們可以這樣操作:

家長:On Monday, he ate through 停下

孩子:one

家長:apple,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這種遊戲小孩子都特別喜歡,如果有興趣還可以設置一些獎懲機制,比如家長該停下的地方沒有停,孩子該接上的地方忘記接,就變成了一個有趣的親子游戲。

關鍵詞閱讀可以系統的學習某一類單詞,包括數字、顏色、水果、反義詞等等,是一種有效有趣的重複手段,幫助孩子的短時間內擴大詞彙量,掌握的牢固程度比死記硬背有過之而無不及。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裡說過: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且時間軸永遠是現在。

親子共讀也一樣,它的主角不是繪本,而是家長和孩子,而且時間軸永遠是當下。親子共讀的意義在於家長和孩子都能在共讀中感受到快樂(知識的習得只是副產品),兩者的互動至關重要。 與其提前囤積大量的繪本書籍,不如將手中已有的書本效用最大化,用不同的方式將書讀好讀透。

4種英文繪本的共讀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1本《好餓的毛毛蟲》,說清4種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方法


我是Jessie,座標多倫多,家有三娃,10歲/4歲/1歲,長期堅持和娃一起學習。在此過程中,意外成為雅思8分老母,聽力閱讀雙滿分,口語8分。歡迎關注Jessie的頭條號,和娃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