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推車推出”中國最長公路橋,已使用40年扔是交通要道

“小推車推出”中國最長公路橋,已使用40年扔是交通要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曹傑 董楠 通訊員 莊廣文 文圖

核心提示 洛陽黃河公路大橋——這座20世紀七十年代初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建設,方圓兩百公里的村民自帶工具和乾糧,用鐵錘到山上敲下混凝土石料,然後再用小推車推到施工工地,被當地人戲稱為“小推車推出的大橋”。1977年,該橋建成通車後,不但結束了河南山西兩省僅靠鐵路往來的歷史,而且還成為了當年國內特大橋建設的技術標準。如今,這座已經投入使用40多年的黃河公路大橋,仍保持著每天約3.7萬輛通車量……

10月18日,記者來到洛陽黃河公路大橋採訪,看到該橋雙向兩車道,橋面上車輛以大貨車居多,一輛緊挨著一輛行駛,不僅有河南省車輛,還有山西、河北、陝西等地車輛。

“小推車推出”中國最長公路橋,已使用40年扔是交通要道

(小)“小推車推出”當年中國最長的公路橋

不論是工作方面,還是個人感情方面,吉利區公路局局長遊國慶對洛陽黃河公路大橋都有著很深的感情。

據遊國慶介紹,洛陽黃河公路大橋是20世紀七十年代初,經過周恩來總理批准建設的,1972年被交通部列入國防公路建設,屬於戰備公路大橋。該橋全長3429.23米,總投資4037萬元,共有67孔,68個橋墩,橋面寬度11米,行車道寬9米,於1974年正式開工建設。

“黃河兩岸村民聽說要建黃河橋都很高興。因為大橋建成通車前,兩岸村民往來必須靠坐船,而當時河南、山西兩省之間的往來,則是靠著焦柳鐵路線。”遊國慶說。

然而計劃建橋容易,實際施工卻很難。遊國慶告訴記者,由於洛陽黃河公路大橋設計的是50米跨度的特大橋,當時在國內根本沒有可參考的技術標準,圖紙是用手畫的,技術方案基本上是參考了國內公路的技術經驗制定出來的,“即使在現在,50米跨度T型梁特大橋也很少,大多數都是跨度20—30米,而超過50米跨度則又是另一種橋樑結構”。

此外,受限於當時的物料運輸條件,為保證大橋修建期間的石料供應充足,該橋方圓200公里以內的村民都是自帶工具和乾糧,到山上用鐵錘將大石塊敲碎後集中起來,再用小推車一車車推到施工現場的,“連混凝土使用的沙子,也是村民用籮筐一筐筐運送到施工現場”。所以這座橋也被當地人戲稱為“小推車推出來”的黃河公路大橋。

經過近3年的全力建設,該橋於1977年1月2日正式通車,也被稱為當年中國最長的公路橋樑。

當年還不到10歲的現任洛陽市吉利區公路局總工程師、洛陽黃河公路大橋橋樑工程師秦燁,跟隨父親一起親眼目睹了通車儀式現場盛況。“當時都震驚了,沒見過這麼長的橋,橋面上站的到處都是人”秦燁說,他第一次見到小轎車也是在通車儀式現場,當時3輛小轎車頭上掛著大紅花,並排通過洛陽黃河公路大橋。

據遊國慶說,通車當天大橋上空還有一駕直升飛機不停的盤旋,“由於是戰備橋,當天還有坦克在橋面上通行,不過每次僅允許1輛坦克通過,可能就是為了檢測橋樑質量”。

“小推車推出”中國最長公路橋,已使用40年扔是交通要道

(小)洛陽大廠的產品,通過這座橋運到黃河那頭

據遊國慶介紹,現在的洛陽石化公司,也是與洛陽黃河公路大橋同時期建設的,通過大橋可以將石化公司煉製的成品油及相關產品,順利的運送出去。當年該橋建成後,原本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把守在橋兩岸,後來換為武警把守,隨著國內黃河橋的增多,該橋逐步移交到地方,“可見當年這座橋的重要性”。

秦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多次說,洛陽黃河公路大橋不僅連起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來,更對洛陽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說,在新中國成立後,洛陽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基地,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洛陽軸承廠、礦山機械廠等一大批大型企業聲名遠揚,生產原料的進購和製造成品的運輸,都是通過洛陽黃河公路大橋來完成的。

洛陽騰飛石油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宗振說,洛陽黃河公路大橋的建設使用,可為公司成品油運輸節省時間和運輸成本。他說,公司前身是洛陽石化運輸車隊,改制後成立公司,目前有30餘量危化品運輸車,負責洛陽市及九縣六區每天所需成品油的運輸任務。

“公司每天負責運送800餘噸的成品油,而洛陽黃河公路大橋則是唯一道路,僅他們公司車輛一天都要經過洛陽黃河公路大橋100餘次。”劉宗振說,此外,三門峽、平頂山、鄭州部分地區成品油也需要到洛陽石化公司進購,如果沒有洛陽黃河公路大橋,來回不僅需要多繞行100多公里,最重要的是當天不一定能到目的地。

“小推車推出”中國最長公路橋,已使用40年扔是交通要道

“小推車推出”中國最長公路橋,已使用40年扔是交通要道

(小)服役40多年的大橋,至今仍每天通車3.7萬輛

從1977年竣工通車投入使用算起,洛陽黃河公路大橋至今已經服役了40多年。不過,秦燁告訴記者,大橋至今“還很健康”:今年6月份,由交通部組織專家對洛陽黃河公路大橋進行全面檢測後發現,該橋體內的鋼筋幾乎沒有被鏽蝕,混凝土的碳化也是非常輕微的。

正是這座40歲“高齡”的大橋,結束了黃河南北兩岸人民往來坐船的歷史,更結束了河南、山西之間往來互通僅靠焦柳鐵路線的歷史。

據秦燁說,由於孟津縣與吉利區僅一河之隔,可口音卻大不相同,主要原因是兩地人來往太麻煩,“建橋前兩地往來都需要坐船,遇到惡劣天氣或黃河漲水,渡船停運兩地人幾乎沒有聯繫”。

隨著洛陽黃河公路大橋的建成使用,不僅兩地人民溝通多了,就連當年將山西的煤炭資源運到河南,除了焦柳鐵路線外,又多了一條洛陽黃河公路大橋。

秦燁告訴記者,直到如今,這座橋每天各類車輛通行量仍達3.7萬輛之多。原來經過洛陽黃河公路大橋要收取通行費,小車每次收費10元,大車則根據載重機動收費。早在10年前,為了進一步支持兩岸交通運輸,政府部門取消了大橋的通行費,“如果按照現在的通行車輛來算,大橋一年的通行費就能為司機節省1.5億元”。

目前黃河兩岸已經架起多座橋,洛陽黃河公路大橋作用還有多大?秦燁對此解釋說,與該橋僅有1公里相隔的有座G55洛陽吉利黃河公路大橋,這座橋屬於高速路,按照要求,不允許危險品運輸車輛上高速;焦作市溫縣同樣有座黃河大橋,也不允許危險品運輸車輛通行。而吉利區洛陽石化公司1400餘輛危險品運輸車,往來通行,大部分都會選擇洛陽黃河公路大橋。“為了對洛陽黃河公路大橋進一步保護,經洛陽市公路局調研決定,將於近期在洛陽黃河公路大橋上設置限高限超裝置”。

“小推車推出”中國最長公路橋,已使用40年扔是交通要道

鏈接:洛陽轄區黃河公路大橋有這些:

1、洛陽黃河公路大橋:

北段:吉利區坡地村

南段:孟津縣會盟鎮

全長:3429.23米

車道:雙向2車道

2、S240三淅線(洛吉快速通道)黃河公路大橋:

北段:吉利區南陳村

南段:孟津縣白鶴鎮

全長:2400米

車道:雙向4車道

3、G55洛陽吉利黃河公路大橋

地處孟州、吉利交界處

全長:3000餘米

車道:雙向4車道

4、小浪底工程專用黃河公路大橋:

北段:濟源市蓼烏村

南端:孟津縣河清村

全長:1677米

車道:雙向4車道

5、G207孟州偃師黃河公路大橋(注:該橋將於2021年底建成通車)

北端:孟州南劉莊村

南段:偃師

長度:3007米

車道:雙向6車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