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慶陽丨觀潮(張智勇)

一點慶陽丨觀潮(張智勇)

一點慶陽丨觀潮(張智勇)

張智勇,筆名于思、文靜等,畢業於西北師大中文系和甘肅教育學院中文系。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甘肅省作協、法學、律師、雜文、黨史學會會員,慶陽市檔案學會理事,曾任慶陽市政協委員、市政協科教文委副主任。在全國60多家報刊、網絡、學術會發表交流各類文章百萬字以上,出版《慶陽地區司法志》《山水情》等7部書籍,獲中央黨史研究室、軍事科學院、國家檔案局、林業部及甘肅省委、省政府等級獎。事蹟入選《甘肅文學藝術家選編》《慶陽地區志編志人員名錄》。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觀 潮

張智勇

平素喜愛江河湖海,萬里長江行過船,黃河岸邊讀過書,洞庭湖邊登過樓,北海渤海度過夜。然而我生性更偏愛大海,海的遼闊,海的味道,海的聲韻,海的氣勢,不僅僅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還會讓我浮想聯翩,遐思萬端,夜不成寐。

早先初次在北戴河看海,凌晨三四點光景,我獨自頭頂星辰,踩著月色,去鴿子窩等待日出,一張太陽落在右手心的照片成了特景。我下了水,礁石割破了我的腳。兩個撈貝殼的旅人告訴我海水可使傷口不感染。夜暮降臨後,我又獨自去到黑燈瞎火的海邊,聽著海浪在黑暗中拍岸的咆哮,心裡頗生幾分懼怕,可我最後還是寫了題為《擁抱大海》的文章。然而,當我數年後重遊北戴河時心境卻大變:人生未必留痕,不留痕跡才是真正的高境界。舊地重遊,留下的不過是記憶,一切都成了往昔。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當我在煙臺排隊等候登臨八仙過海和秦始皇訪仙求藥、座落於丹崖山上的蓬萊仙島的蓬萊仙閣,在依山傍海,風光秀美的黃海渤海交匯之地,再次眺望著煙波浩渺的大海,眼前浮現出秦始皇命名芝罘的無奈,遠方顯現出的是八仙過海的海市蜃樓奇特景象。“嵯峨丹閣倚丹崖,俯瞰瀛洲仙子家。萬里夜看暘穀日,一簾晴卷海天霞。”

當我又一次近距離接觸大海時,我已身處解放軍渡海登陸海南島的白沙門海域的海水中了。海水飄渺,遊伴遨遊,遊客好奇發問,泳者戲答:晨泳始返,剛從遠海打了個來回。問者答者,皆笑而心照不宣。遊技拙劣的我,雖盡力於五十至百步之內的淺海沉浮,心中卻渴望著搏擊大海,逐波追浪,挺立潮頭,遠翔極目。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而讓我平生第一次真正親眼目睹海水的潮漲潮落,看完它一寸一尺一米地由遠及近,浪頭一尺二尺一米地由低到高,潮聲由輕柔遲緩到急切怒嘯,使從早到晩終日觀潮的我,由此想到人生前行如同大海漲潮,不要怕腳步慢只要始終往前走的道理時,卻是在聞名遐邇的鷺島廈門。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冬日清晨的9點多鐘,一大早我來到了觀音山海灘上,寂靜的海邊,幾乎見不到一個人。我脫去鞋襪,赤腳行走,時而在海灘踏沙,時而去灘塗踩水。當我面朝大海前行一二百米時,突然,我注意到了不遠處的初潮,在我的眼前,一點一點地從遠方向前蠕動,逐漸推進,在經過平緩的灘塗時,一寸一寸地向前。但見一波接一波的水,靜靜的,無聲的,卻又執著的,一點不間歇的,毫不停頓地,緩慢而又頑強地移動著,像蠶食桑葉一般“沙沙沙”地作響,像口吐信子的大蛇。

早潮向前延伸的路途,就是此前我走過的平坦開闊地。為了零距離接觸海水,我一直在灘塗邊的沙坡上,踩著晚潮留下的滲水小溪流往前行走,沙灘流水僅及腳底。當我面對大海一直走去,距離看起來深度僅達腳踝的水面只剩下幾步遠時,目睹著海水似長蛇蠕動式的全線推進,身高雖則只有幾寸,但卻只進不退的氣勢,頓時讓我心生驚懼:它會不會一步一步地突地吞食掉我?會不會變成巨大可怕的海嘯席捲了我?我極不情願但卻頗為理智地轉身返回,把貌似溫存遲緩的水線留在了身後。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我開始坐在岸上,時不時地盯著它,它始終就是這樣,以似乎是一成不變的固有姿勢,一下一下地爬呀爬,向前延伸、延續、延長,連續不斷,鍥而不捨,經過並不漫長的幾個小時緩慢前行後,終於達到了昨晚它退走的地方。從那裡離去又從那裡走了出來。

看慣了它一步一步顯露出的溫柔,踏堪看透了它爬行過的灘塗,我像老虎識破了黔驢的伎倆。恰在此時,一對身著泳裝的男女身背救生袋翩翩走來,一前一後相繼下了水。看著他們一遠一近遊了起來,幾年沒有下海的我心癢難耐,思考著怎麼下水,不同於以往的情況是,我今天親眼見過了海水的漫旅,瞭解到長達兩百米的水底平坦無坑無淤泥。我決定下水,但當我下了水,才發現離岸二十多米開外,水深已達胸前。水下也是涼浸浸的,失去了先前表面的溫熱。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下午三點以前,天氣依然晴朗,萬里無雲,微風不興,體感溫暖。一直處於漲潮狀態的海水,似乎有點脾氣暴躁起來,聲音響了,浪峰高了,力量大了,速度猛了,“嘭嘭”的響聲分貝的提升使它洶湧澎湃了起來,再也不是上午時光那柔順溫婉的秀女,而一下一下變身為狂暴野性的猛獸,逐漸達到了高潮。由起先幾分鐘五寸一尺地推進變成了一二十秒一米幾米地湧進,由四五寸高的浪頭變成了兩三尺高的浪頭,好像是把攢了半日的力氣都用來做最後的衝擊,如同馬拉松比賽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雖然它似乎每進一步都很艱難,但還是驚濤拍岸,氣勢逼人,進一退一,退一進一,屢退屢進,並不氣餒,頑強沖刷,奮力向前,毫不懈怠。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已經上岸穿好衣服的我,挽起褲腳,坐在一張閒置的椅子上,一直目視著潮水由遠及近,一米一米地緩緩來到。水進人退,蹲在水邊看手機的女孩,被靜無聲息的潮水追得倒退了;坐在水邊的觀海人,被水逼著一步一步地向後挪地了;不遠處海水養殖場的塑料泡沫浮標一個個地飄了起來;我的雙腳,開始被海水衝到了、舔舐了、淹沒了、超過了,終於淹到了我的小腿,把我扔在了水中……

廈門海潮,也是地球上大部分海水潮汐的普遍現象,每天都有兩次漲落,稱為半日潮。白居易詩言“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說的就是這種半日潮。半日潮的海水漲潮落潮均以農曆測算,初一到十五和初二到三十漲潮幅度、時間、規律都是一樣的,只是數據有所不同。高潮間隙每月從初一開始,半個月一個輪迴,今天比昨天類推遲後48分鐘,每天兩次漲落中間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維持一個多小時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的中間時間。白天海水漲落為潮,夜晚為汐。而潮汐與太陽月亮有關,“濤之起也,隨月升衰”(王衡),被譽為法國的牛頓和天體力學之父的數學物理學家拉普拉斯最後用數學方法證明潮汐是太陽、月亮而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今天,我從清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初升起,經過了正午時分的陽光直射,捱到太陽偏到西方,目睹了一日大海漲潮的全部過程,體悟出了一個人生哲理,那就是老百姓的口頭禪:不怕慢,單怕站。凡事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必急於求成,不要急功近利,只要一直不懈怠地向前走,終會到達目的地。人生本如潮汐,痛苦猶如波濤,有來即有往,有起便有落。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朗誦者

趙丹,畢業於長江師範學院傳媒學院,現就職於隴東報社。願用聲音,傳遞幸福。

今冬供暖11月1日開始!慶陽市委書記貟建民調研西峰城區供熱準備情況時這樣說…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播音/製作:趙丹

隴東報社新媒體部

新聞熱線:0934-8353311

0934-6660011

一点庆阳丨观潮(张智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