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 陝西貢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70%水量源自陝西

【70年 陝西貢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70%水量源自陝西

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從此千里之外的京津地區用上了源自陝西的涓涓清水。作為世界上工程規模最大、調水距離最長、受益人口最多、範圍最廣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量的70%來自我省陝南。

1 南水北調

【70年 陕西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70%水量源自陕西

南水北調的宏偉設想,始於1952年。為了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優化國家南北水網布局、促進北方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經過反覆論證,這項跨世紀的偉大工程,於2002年底開工建設。

南水北調

【70年 陕西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70%水量源自陕西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這一天,居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主體地位”的陝西,可以鄭重自豪地向國家彙報:陝西境內657公里長的漢江,水清如鏡,出境水質完全符合國家Ⅱ類標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起點丹江口水庫,橫跨湖北、河南兩省,但入庫水量的70%來自我省的丹江和漢江。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陝西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也見證了陝西廣大幹部群眾的默默付出。

為嚴防水源汙染,水源地陝南三市關、停、並、轉、遷了370多家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汙染嚴重的企業和礦產資源開發項目,全面實施汙染物總量控制和排汙許可證制度。同時,大力實施移民搬遷,減少人為對水源地生態破壞,建成運營市、縣(區)垃圾汙水處理項目54個。累計治理小流域470條,治理水土流失1.3萬平方公里,新修基本農田2.08萬公頃,營造水土保持林和經濟林27萬公頃,退耕還林超千萬畝。

【70年 陕西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70%水量源自陕西
【70年 陕西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70%水量源自陕西

安康市紫陽縣縣長陳蓮:“我們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樹立算大帳、算長遠帳和算綜合帳這樣的理念,始終把生態建設和我們的漢江水質保護作為生命線工程來抓,保證一江清水永續北上。”

【70年 陕西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70%水量源自陕西

如今,一江清水從丹江口水庫一路北上,源源不斷地潤澤著沿線20個大中城市及100多個縣(市),輸水乾線長達1432公里,年輸水量95億立方米。而陝西始終把“一江清水永續北上”作為重要使命,以漢、丹江流域水體汙染防治和水源涵養為重點,不斷推動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持續融合發展。

【70年 陕西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70%水量源自陕西

我省公佈2019年1-7月十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執法大練兵】 錘鍊全面型執法尖兵 鍛造擔當型環保鐵軍

太美了!帶你來看我省首屆青年無人機航拍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執法大練兵】立秋後的火熱,不來一場全方位的競賽比武怎麼行!

【陝環要聞】劍指侵害秦嶺黃河生態違法行為!陝西出臺兩部檢察《指導意見》

【70年 陕西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70%水量源自陕西

陝西生態環境

關注就是支持 轉發也是參與

【70年 陕西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70%水量源自陕西
【70年 陕西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70%水量源自陕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