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之王利弗莫爾說“不要弄丟本錢,隨時將獲利的半數鎖進保險箱”,這句話怎麼理解?

葉中樓


“不要弄丟本錢,隨時將獲利的一半鎖進保險櫃”。這句話是投機者的聖經。

作為一名投資者,作為一名全職投資人,其實我更想說在期貨和外匯市場我們都是投機者。可能很難有人能夠理解我所講的期貨跟外匯市場的風險;這兩年我在外匯跟期貨市場中都賺了錢。我現在考慮的是如何能夠長期穩定的盈利;更多考慮市場的風險;

我可以少賺;但是絕不能大虧。在投機金融市場你永遠無法知道意外在哪天到來?

就像2015年的瑞朗事件;這種風險事件沒有任何的徵兆;事件爆發之後死了很多人都很無辜,但這也就是金融市場的殘酷之處。

在這個市場中,不論你曾經多麼的叱吒風雲,但最終能夠安全上岸的人卻是少數。

利弗摩爾的交易生涯當中創造了很多誇張的盈利的奇蹟;但創造奇蹟的前提是他每次都按照重倉、風險敞口巨大的方式去交易。

激進的策略是他能夠獲得暴利的根本。但他曾經三度破產;導致他破產的原因也是他的重倉交易手法。在經歷了慘痛的破產生活之後,他終於意識到了風險控制的重要性。他給自己的家庭購買了基金;保證自己以後在投機生涯中,就算失敗,也能讓家庭過上正常的生活。

多市場,多回報流對沖風險。

我是從2012年開始做外匯交易;當外匯交易逐步穩定之後;尤其是2016年國家開始收緊第三方支付,導致很多外匯平臺出現狀況,我開始意識到外匯的侷限性跟外匯交易的風險;開始逐步將資金轉到期貨市場當中;並且從去年開始投資股市。在不同的市場,獲得不同的回報流對沖風險。

外匯市場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本金的風險;外匯在國內處於灰色地帶,一旦國家收緊外匯監管;可能導致很多外匯平臺的倒閉,屆時投入到外匯平臺的本金有非常大的風險。

說到底李福爾摩爾的這句話,本意就是示市場的風險;關於市場的風險,只有你在市場當中待得足夠久,見的足夠多,你才能真正意識到。


世界太蕪雜,唯有關注我不可辜負。


八位數花園


利弗莫爾說:“不要弄丟本錢,隨時將獲利的半數鎖進保險箱”利弗莫爾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有一次曾經把賺的錢一次就取出了一百萬元放到了銀行之中。這個舉動當時都讓人驚呆了。而且他特別喜歡購買黃金等物質來抵禦未來可能的風險。利弗莫爾的晚年雖然已經破產卻依然能夠生活無憂甚至出國旅遊,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他以前把賺到的錢的一部分買了份鉅額的資金。在他破產時,他前妻也有不少他以前的資產。

可以看出把獲利的一部分鎖定是最好的抗風險措施。是能夠保守投資果實的唯一最佳的策略。我建議每個做投機或投資的人都應當把獲利的一部分存進銀行或換成金條。有攻有守,有進有退。這樣的投資才是最完美的投資。

我認為利弗莫爾真正的意思總結起來就是不斷拿出利潤,以避免犯大錯無可挽回。而且股市會不斷誘惑人性的弱點,犯錯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給自己留一個改過的機會,同時拿出的利潤會抑制不斷被股市放大的貪婪和自大。

最後感謝頭條提供了這麼好的交流平臺,願期貨市場努力的你我都好!!


期貨領航員


投機之王,利弗莫爾說:“不要弄丟本錢,隨時將獲利的半數鎖進保險箱”。這句話,看起來像是在說資金管理。其實,這句話包含的不但是資金管理,更包含交易的出場。


利弗莫爾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之所以如此,除了跟他的交易手法有關之外,最主要的影響,其實來源於他的資金管理。

要知道,雖然利弗莫爾的交易生涯足夠長,但是,他之所以能夠創造出誇張的收益率,其關鍵一點一定在於,利弗莫爾敢於重倉下注。因為只有重倉,只有大敞口,才能夠創造出巨大的收益,才能夠讓他總有機會東山再起。否則,想象一下,假如利弗莫爾爆倉之後,開始一手一手交易,他如何才能夠挽回之前的損失,並且再次強勢崛起?

這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利弗莫爾的資金管理方式,其實一直都是激進的。他敢於重倉滿倉,甚至浮盈加倉,所以才能夠創造出各種各樣驚人的業績。然而,這種資金管理方式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利弗莫爾曾經多次破產,負債累累。

欲帶王冠,必承其重。

利弗莫爾第一次破產,讓第一任妻子去典當首飾助他東山再起,結果她不肯。這導致了他們的離婚。利弗莫爾第二次破產,第三次破產後的悲慘生活,讓他徹底意識到了自己的交易風格和資金管理背後的巨大風險。於是,利弗莫爾開始給自己和家庭購買不可動基金,以保證在以後投機生涯中遭遇挫敗後,依然可以擁有正常的生活。

同時,利弗莫爾也基於這些經歷,得出了一個重要的交易規則,也就是本題目的那句話:不要弄丟本錢,隨時將獲利的半數鎖進保險箱。

這句話中,至少有以下幾個要點:

1、保證本金的相對安全

保證本金安全,是資金管理規則,如果你連本金都保護不住,那麼你可能就要面臨破產這種難以翻身的經歷。然而,如何保證本金安全?需要及時止損。利弗莫爾雖然開倉很猛,但是止損也是毫不留情。只有在賬戶有收益的時候,利弗莫爾才會更加激進。

2、隨時將獲利的半數鎖進保險箱

這句話,其實更多說的是出場。這句話是如何出場的?至少保留50%的收益。什麼意思?比如,一筆單子實現了盈利100萬。這個時候,行情開始逆轉,我們開始虧損。在這種情況下,利弗莫爾建議,你最少要保護這部分利潤中的50%,不能一直拿著等到利潤全部消失。合理的落袋,非常重要。

當然,“半數”這個數值,是利弗莫爾的個人選擇。其實他主要還是想傳遞出一種交易理念:你必須承擔有限的風險,不能讓本金受到損失。同時,在有浮盈的時候,也要嘗試去保護好一部分你的收益。

否則,我們很有可能經歷利弗莫爾不願意再次經歷的那種,大起大落的人生。

各位覺得呢?


天啟量投


投機之王利弗莫爾說“不要弄丟本錢,隨時將獲利的半數鎖進保險箱”,這句話怎麼理解?

 不要相信這些人的話,你看看他是怎麼死的?最後還不是把本錢都虧得傾家蕩產,最後連自己的生命本錢都給搭上了。這個世界以結果為導向,人生永遠都有要有部分的資產不要去動用,如果你把所有的錢都拿去投資,拿去投機,那相當危險的。無論你賺多少錢,總有一天不小心會全軍覆沒,這種例子也是經常有的,比如橡膠大王,虧損後跳樓,還有最近幣圈中的比特易創始人自殺,就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高風險的東西,無論你技術多麼強大,經驗多麼豐富,都不可能戰勝得市場。我們就是做的,就是轉移資產,把高風險的投資賺錢的錢,放到低風險的投資中去,這樣人生才不會大起大落。  

比如,你有100萬本金,玩期貨,賺了500萬,這時你手上有600萬,也許有些人繼續想拿五百萬玩期貨,想賺一千萬,一個億,這種是風險很大的,也許你覺得我只要3成倉位,也就是150萬去玩就可以,但是有一天你虧到150萬了,你都會加倉,那是人性,一般人很難控制得了。明智的做法,就是拿250萬去繼續玩,還有250萬,拿來投資一些貨幣基金或股票價值投資,這部分的錢永遠都不要拿來投資期貨,就算你250萬虧完了,你也不要拿這250萬來玩期貨了,你還是繼續拿你原來本金的100萬來玩吧,慢慢玩。我覺得這樣做,你才永遠會不丟本錢,不然最後結果還是要丟本錢,也就是把盈利不僅鎖進保險箱,還要把這個保險箱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不要放在這些高風險的地方。最好把這些錢花吧,因為錢是拿來花的,不是拿來看著數據玩玩的。花掉才是自己的,只有花掉,才是最安全的。

若感覺有用,請點贊,評論,關注感謝大家 ,願期貨市場努力的你,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期貨指標特訓營


不要相信這些人的話,你看看他是怎麼死的?最後還不是把本錢都虧得傾家蕩產,最後連自己的生命本錢都給搭上了。這個世界以結果為導向,人生永遠都有要有部分的資產不要去動用,如果你把所有的錢都拿去投資,拿去投機,那相當危險的。無論你賺多少錢,總有一天不小心會全軍覆沒,這種例子也是經常有的,比如橡膠大王,虧損後跳樓,還有最近幣圈中的比特易創始人自殺,就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高風險的東西,無論你技術多麼強大,經驗多麼豐富,都不可能戰勝得市場。我們就是做的,就是轉移資產,把高風險的投資賺錢的錢,放到低風險的投資中去,這樣人生才不會大起大落。

比如,你有100萬本金,玩期貨,賺了500萬,這時你手上有600萬,也許有些人繼續想拿五百萬玩期貨,想賺一千萬,一個億,這種是風險很大的,也許你覺得我只要3成倉位,也就 是150萬去玩就可以,但是有一天你虧到150萬了,你都會加倉,那是人性,一般人很難控制得了。明智的做法,就是拿250萬去繼續玩,還有250萬,拿來投資一些貨幣基金或股票價值投資,這部分的錢永遠都不要拿來投資期貨,就算你250萬虧完了,你也不要拿這250萬來玩期貨了,你還是繼續拿你原來本金的100萬來玩吧,慢慢玩。我覺得這樣做,你才永遠會不丟本錢,不然最後結果還是要丟本錢,也就是把盈利不僅鎖進保險箱,還要把這個保險箱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不要放在這些高風險的地方。最好把 這些錢花吧,因為錢是拿來花的,不是拿來看著數據玩玩的。花掉才是自己的,只有花掉,才是最安全的。


雪之道理財


“不要弄丟本錢,隨時將獲利的半數鎖進保險箱”,我覺得利弗莫爾的這句話所說的內涵,是關於風險管理和資金管理方面的,利弗莫爾的很多關於期貨和股票市場交易的思想都是非常大價值的,這句也不例外。

所謂的“不要弄丟本錢”,當然是指帳戶的本金了,這裡很容易理解,交易的生命之本就是資金,資金沒有了,即使市場出現很好的行情,那也只能站在場外看了,那怕本身把握行情的能力超強也於事無補。因此在交易中要注意控制風險,任何危及帳戶生命的操作一律要砍掉,保證帳戶內的本金安全,留得住青山,後面才會有發展。想著達成這個目標,自然需要在止損、倉位、交易系統上下功夫,是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所謂的“隨時將獲利的半數鎖進保險箱”,是針對盈利後的資金管理的問題。這也是被很多交易大家推崇的一個做法。我覺得可以理解為獲利到一定的程度時出金一半,這個“一定的程度”,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比如有人操作完一個大的波動行情後,盈利不少,這時把獲利的一半轉出到銀行帳戶上,既讓盈利得以部分落袋為安,也讓賬戶有足夠的資金繼續交易。這樣可以避免過度使用資金而出現風險,畢竟市場風雲變幻,指不定會出現什麼風險把原先的盈利都蠶食了,同時也讓操作的心態更加輕鬆。

這些都是關於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的做法,在期貨股票這樣的交易市場,我覺得做好這些對於交易的持續性是很有幫助的。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作為交流的意見。


CA紅葉


當你認真瞭解完傑西·利弗莫爾的傳奇一生之後,並不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 傑西·利弗莫爾,聽到這個名字我沉默了,內心陣陣絞痛,靜靜的拿出一支哈瓦那雪茄抽了起來,默默的緬懷了三分鐘。

概要

  • 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1940),生於美國麻州,14歲開始闖蕩江湖,30歲已經是當時的百萬富翁,到了52歲時趕上了股市大崩盤還能獲得超過一億美元的投機天才,一個具有歷史性傳奇色彩的投資大師,很多投資者也許只是聽說,也有可能是虎頭蛇尾的道聽途說;雖然他的一生結束在自己手中的一顆子彈上,但是他的一生絕對不只是默默無聞,當時的紐約時報致哀悼:“他的去世為一個時代畫上了句號,他的功過任由後人評說”,他的一生是偉大的,是瘋狂的,他的一生並沒有因為自殺似煙花一樣成為過眼煙雲,而是在此後的半個多世紀股市中被當做是投資界的“神”一樣頂禮膜拜,他是一個獨攬了“華爾街巨熊”“百年美股第一人”“投機天才”於一身的頭號傳奇人物。

傳奇人生

  • 1877年7月26日傑西·利弗莫爾出生在美國東部的馬薩諸塞州的一個小鄉村,由於當時他家裡條件艱苦,他的父親要求他輟學回家務農,但是傑西·利弗莫爾不甘心這樣的命運,他選擇了離家出走。

  • 那一年他才14歲,口袋裡沒有什麼錢,他到了波士頓,選擇在一家證券公司寫黑板,每週能賺幾美元的生活費,他的工作就是當行情報價員,坐在營業大廳聽到有人報價,扯開嗓子喊的時候,利弗莫爾就趕緊把數字寫在最前面的大黑板上,練就了他超強的心算能力,對數字反應特別敏感,平時還認真做筆記,研究數字變化和股票形態之間的關係。

  • 利弗莫爾的人生第一筆交易就是在投機商號買了百靈頓這隻股票,在投資百靈頓之前他顯示查看了自己的筆記薄,然後又研究了這隻股票的形態,最後預測價格一定能上漲,在這隻股票上他利用5美元的本錢賺了3美元的利潤,當時的一美元相當於現在的33美元,按照匯率就相當於600元人民幣,隨後他就辭去了抄寫黑板的工作,開始了他的投資生涯。

  • 20歲之前他已經在空中交易行贏得了“少年天才”的美譽,成為了空中交易商中聞風喪膽的少年投機客,20歲那年,利弗莫爾就單槍匹馬闖入了華爾街,開始書寫他輝煌的證券戰績史。

  • 1897年他躊躇滿志的前往紐約,開始操作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很快他就發現華爾街和自己熟悉的空中號子完全不同,他全部的2500美元的本錢很快就虧光了,還向經紀公司借了500美元,這個時候他就總結出了一個教訓“如果性子比較急,再加上衝動,就很容易虧錢”,他沒有任何辦法,虧的兩手空空的他只能再回空中號子去交易,賺取本錢,賺到錢以後他又回到了紐約證券交易所操作,輸了又再回去了空中號子賺取本錢,就這樣來來回回,起起落落,他簡直就把空中號子當成了自己的提款機。

  • 1901年股市展開了強勁的多頭行情,利弗莫爾做多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很快就從一萬美金變成了5萬美金,接著他就建倉了兩個空頭,他預期股市要短期內回調,但是他賺到的5萬美金很快就還給了市場,此時此刻的利弗莫爾才明白“人只有通過白花花銀子的教訓,才能瞭解市場”,這時候他已經意識到,他這一生將靠這個市場來生活了。

  • 直到1906年華爾街投資者都知道利弗莫爾打了一個漂亮的仗,利弗莫爾在美國東海岸的一家交易廳,當時的股市都在上漲之中,無疑是一個看漲的行情,其中一家公司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就是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當時他的股價很高,而且利弗莫爾認為這隻股票漲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位,預測這隻股票到了一個非跌不可的時候,於是他馬上就賣出了3000股,當他賣出之後,這隻股票還在上漲,第二天他又做空了2000股,然後趕忙回到紐約交易所繼續做空,巧就巧在這時候的舊金山發生了地震,城市建設鐵路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和類似的股票大跳水,不到天黑,利弗莫爾也就成了百萬富翁。

  • 1907年10月股災,利弗莫爾早就做空了,一天之內他就獲得了300萬美元。

  • 1908年,利弗莫爾違反了“獨自操作,不輕信他人之言”的規則,在棉花市場被套牢了,損失了100多萬美金。

  • 1915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市場以上漲為主,然而已經沒有任何人相信輸的一乾二淨的利弗莫爾了,但是隻有一家經紀商願意借給他500股,不限金額,隨他挑選的股票。

  • 1915年春季,利弗莫爾已經看好了大發戰爭財富的伯利恆鋼鐵公司,穩穩當當的賺了5萬多美元。

  • 1917年利弗莫爾40歲,已經積攢了千萬身價,從華爾街到白宮他的影響都是舉足輕重的。

  • 1925年據說他的財富已經有了2500多萬美元,每年年底他都會把自己關在曼哈頓銀行的金庫裡反省三天,回顧這些年的每一筆交易,反思每筆交易的得失。

  • 到了1930年,利弗莫爾不知道怎麼回事,有點玩不轉了,1931年底,利弗莫爾一半的資產虧損殆盡,1933年底,剩下的另一半也虧光了,他後來的交易記錄我們目前無法查詢,但是他的虧損必然是違背了他之前自己遵守的原則,到了1934年利弗莫爾已經淪為了一個酒鬼。

  • 1940年11月27日,在曼哈頓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利弗莫爾自殺了,利弗莫爾雖然失敗了,可是在他縱橫華爾街的年代,當今價值投資的王者沃倫巴菲特還沒有出生。

晚年的利弗莫爾終日鬱郁不得志,悲慘而淒涼,有人問他:你有這麼豐富的經驗,怎麼讓自己幹這麼愚蠢的事呢?他坦然達到:“答案很簡單,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點”

我想利弗莫爾所謂的把利潤的半數鎖緊保險箱,大概的意思就是竟可能控制住人性的弱點

社長財經


這句話非常重要。它是能在市場上終生不敗的秘訣。

華爾街大操盤手維克多託的《專業投機原理》中也有這樣的操作方式推薦——把獲利的一部分鎖定,即一致性獲利法則。

維克多的這種交易原則其實是兼顧了風險與收益的平衡。是能夠長久在市場站穩定腳跟的交易模式。

投機之王利弗莫爾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有一次曾經把賺的錢一次就取出了一百萬元放到了銀行之中。這個舉動當時都讓人驚呆了。而且他特別喜歡購買黃金等物質來抵禦未來可能的風險。利弗莫爾的晚年雖然已經破產卻依然能夠生活無憂甚至出國旅遊,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他以前把賺到的錢的一部分買了份鉅額的資金。在他破產時,他前妻也有不少他以前的資產。

可以看出把獲利的一部分鎖定是最好的抗風險措施。是能夠保守投資果實的唯一最佳的策略。我建議每個做投機或投資的人都應當把獲利的一部分存進銀行或換成金條。有攻有守,有進有退。這樣的投資才是最完美的投資。


孟可的思想空間


利弗莫爾的這句話的確很有道理,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保住本金,“活下去”:

在投資市場,不在於你曾經賺過多少錢,而在於你能夠在這個市場存活多久,所以,我們時刻要提醒自己:保住本金、穩定盈利!投資市場時時刻刻都存在著機會,只要你的本金在,賺錢的機會總是有的,所以,我們要在確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去追逐能夠看得見的利潤,否則,你即便有再多盈利,也會成為一場空!

二、趨勢交易,學會休息:

資本市場的“白天和黑夜”就是“賺錢和虧錢”的兩面,白天做事,晚上休息,這既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一種投資之道,在資本市場,不懂休息的人是不會走的很遠,你見過誰能長夜不休?

當行情處在賺錢階段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儘量使利潤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隨時做好撤退的準備,尤其是在賺錢效應末端的時候,更是如此,而不是一味地“進攻、進攻、再進攻!”所以,我比較認同利弗莫爾說的“將利潤半數收起來”。

而當行情虧錢效應非常明顯的時候,我們就要會“冬眠”、遠離市場了!

三、要注意倉位控制:

當我們已經賺了50%的時候,很多人可能就想賺更多,不僅把盈利全部買入,甚至還加大本金投入,而事實上,當我們的盈利水平越來越高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倉位越來越小,而不是倉位越來越大,我們的盈利比例應該是跟倉位正好是相反的,所以,利弗莫爾說要將半數的利潤收起來,其實也是一種倉位控制和操作節奏的變化。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這話我是非常認可。

每個人做交易的人可能都對此有不同的理解,藉此機會我也說一下我的個人理解:

1.安全狀態、交易時機、交易紀律。

在安全的狀態下進行交易,不做自己沒有把握,不做自己看不懂的,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果你在交易中,連自己的本保住,還談何去賺錢,當你本錢了沒了的時候,即使你看到了自己能把我的絕佳的交易機會,你也沒有資本了。所以在交易中選擇合適的交易機會去操作,而不是隨著價格漲跌,頻繁做多。學會讓自己的交易變得自律。

2.市場狀態發生變化時,要學會利用大小週期進行減倉操作。保護正在盈利的單子,堅決不讓盈利單子變成虧損單子。

市場在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誰也不清楚,未來的行情走勢是無法預測的。然後我們以根據當前正在發生的趨勢的整體的狀態和局部的,讓自己安全的進行交易,大週期的趨勢形成和改變一定由小週期所引發,而小週期的趨勢要服從大週期的趨勢,所以在操作過程每一個趨勢都是不可被忽視。同時,你操作的單子進場後處於浮盈狀態時,要隨時注意設置半倉盈利保護,即使掃了觸發了止損,還是這筆單子還能是盈利,雖然這些情況有時候會導致錯過一些行情,但是積少成多也是不可被忽悠,如果你是經常把盈利的拿成最後虧損的單子,長期下來也是一筆很大金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