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在編教師,想辭職去市裡民辦學校,大家覺得值不值?

夏語霞晚linda


如果你年輕,精力充沛,專注教育,不拉關係,不走後門,不想當領導,而又想提高待遇,辭職去民辦學校,是正確的選擇,是明智的抉擇。

現在的民辦學校不同意以前的民辦學校。以前的民辦學校硬件設施差,師資力量薄弱,生存艱難,而現在的民辦學校就是貴族學校的代名詞,所謂貴族學校就是高收費,可儘管收費高,去民辦學校的學生還是很多。為什麼家長願意把錢往那裡送?歸納起來就是:校園環境好,實驗設施齊,藝術體育有特長;校風嚴,學風濃,養成教育做得好;師資強,師德好,教育學生成就高。所以學生在民辦學校,家長放心,情願多花錢。

教師招聘的都是名師,骨幹,有水平,有能力,都能獨當一面。老師薪資高,責任心強,學校制度嚴格,這些形成合力,所以民辦學校出來的學生,素質高,成績好。家長肯定就願意把孩子送來了。

現在好多學生都是留守生,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所以性格特別執拗,公辦學校老師由於種種原因,有些事不能管,比如說學生上課玩手機,老師就管不下來,不能說,更不能收,而民辦學校就能做到,家長很配合學校,因為交了那麼多錢,不配合行嗎?公辦民辦一樣的規章制度,民辦就能做到。

看到這兒,能定下來了嗎?


數學山人行


在編教師想辭職去民辦學校任教,到底值不值得?我們先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

李老師,我曾經的同事。多年以前,她和我在同一所小學任教,只不過她是一位民辦代課教師。在民辦代課教師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 沒有轉正的原因是中途辭職,跟丈夫外出經商,後來因為孩子和家裡的老人需要照顧,有回到了家鄉,在學校繼續任教,工齡年限從第二次進校開始計算,讓她與轉正公辦教師失之交臂。

她個人業務比較強,而且年年帶的學生成績比較好,受到學校和家長的好評。由於在2000年的時候,國家政策對民辦代課教師一刀切,全部辭職回家。李老師憑著個人精湛的業務能力,應聘到了,縣城生源質量比較好的私立小學,任語文老師兼班主任。

經過幾年的努力,先後擔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現在該校的教導主任。偶爾與李老師會見面聊天兒,她談到感觸最深的就應該是,早點兒出來。當年跟我在那所學校,讓她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只能埋頭苦幹,想著有一天轉正,當得知自己沒有轉正的機會之後,有點兒絕望。



來到了這所私立學校,讓她覺得其實還有另一番廣闊天地,可以大有作為。民辦學校為她提供了不錯的平臺,展示了個人才能,辦理了五險一金等等,待遇不錯。過年聚會的時候,她很自豪的告訴我,她也跟我們一樣,幹上三、五年可以退休了,領養老金了。

案例二:

劉老師,曾是一所偏僻農村的中學數學老師。後來因為工資低,快30了還沒有成家。 從那所中學出來辭職,應聘到了省城一所私立的學校,剛開始,工資待遇,工作氛圍很讓他還覺得挺滿意的。後來因為學校的股東發生了變化。一名負責人將自己的親屬,安排與李老師搭班。到了月底發工資的時候,李老師驚奇的發現,這位親屬的工資遠遠高於他。他去找校長理論,誰知道校長很明確的告訴他,學校是我的,我想給誰發多少就發多少。你覺得工資少,你可以辭職不幹。

一氣之下,李老師辭職離開了那一所私立學校,自己在外面一些輔導機構代課為生。後來在由於,自己的教學水平在家長之中有一定的口碑,應一些家長要求自己開始招生辦班,現在是一所培訓機構的法人,在省城有三家分校。



我認識 劉老師是陪孩子去上新概念英語,跟他閒聊時,他說出了他的經歷,讓我很欽佩。他這幾年,最大心願是很想回到公辦學校,也想有周末有假期,能陪陪家人。雖然當年離職是迫不得已,但現在覺得確實很辛苦很累,而且現在在外面打拼,輔導機構多如牛毛,競爭激烈,壓力也比較大。他更多的感受就是現在教師待遇比以前好多了,旱澇保收,而且他跟我開玩笑說,如果花上一、二十萬可以回去做公辦教師,他願意出這個錢回去。

辭掉編制值不值?

題主所說的想辭掉編制去私立學校到底值不值?我覺得答案不能直接肯定和直接否定,因為這個是因人而異的,人和人在能力上肯定有差異。當年很多同行從公辦辭掉編制去了民辦學校,很多人是迫於生活壓力,收入不高,想提高待遇,處於這樣的想法,去了一些私立學校。那麼現在也有很多同行想回到,公辦學校但是已經很難了。

提出這樣的想法,我首先覺得你應該考慮自己的年齡,如果說你是30出頭,不到40,而且教育教學能力比較突出,也有一定的職稱。更有自己出去想看看外面世界,想去闖一闖的慾望和激情。你可以辭掉現有編制去私立學校,幹出一番大事業。



公辦學校現有的體制,可能對一些教學能業務能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師來講,感覺幹工作有點兒壓抑,多多少少覺得收入跟自己的付出可能不成比例。當你雙腳邁出,公辦學校大門的時候等於把自己逼到了懸崖邊上,你再無退路,只能勇往直前。民辦學校,它的管理體制與公辦學校是,大不相同,大多數實行的是半企業化的管理,更突出對學生的升學率,教學成績的考核。老師之間的人際關係比較淡漠。

如果是剛畢業的師範類畢業生,或者已經快50歲的中老年教師,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我建議你最好不要辭職,因為公辦學校固然有各種弊端,但是它的穩定性是所有民辦學校不能比擬的。雖然教師這個職業,可能一輩子比較清貧,而且一日一週、一學期,一學年,你的工作可能重複,而且讓人很容易一眼看到自己退休的狀態。



我覺得這個社會人的發展是多元的。我有很多同行周內上班,週末或者課餘時間,有著其他的事情可做,讓自己的業餘時間不再空虛,不再感覺到很壓抑。比如說很多同行在今日頭條做的教育類專欄進行。知識輸出,也能變現收入也不錯,而且還是依據自己的專業。為別人提供相關的服務。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結束語:關於辭職與不辭職,我只能說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未必別人辭職了一切都發展的比較好,讓你非常羨慕,但是輪到自己未必會一帆風順,也許柳暗花明又一村。我覺得結合自身的條件考慮,應該慎重決定,不能盲目跟風。




匯智坊


前兩天我們這裡有個民辦學校招聘骨幹教師,省教學能手年薪30萬以上,市教學能手年薪20萬以上,工資是公辦教師的四五倍,不僅如此,還解決編制,解決孩子上學問題。

當時有同事說你去吧!我說我沒有那個勇氣,如果我在縣城高中工作,我就辭職去了!而事實上,民辦中學的很多老師都是從縣城招聘的骨幹教師。

其實,去不去,主要看性價比,如果性價比高,就去。反之,就不去。

去了有什麼好處?首先是收入高,這是肯定的,在公辦學校,完全按照職稱發工資,績效工資體現有限,各種補貼不敢發,基本上都是無償加班。而在私立學校,一切都以金錢來刺激和評價老師,能力強,幹活多的多發,其他的少發,但是普遍比當地公辦高中要高,否則怎麼吸引優秀老師?此外,私立學校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很多優惠條件。

其次就是為了孩子的上學和成長環境!這也是很多老師辭職去民辦的重要原因,一個層次的教育有一個層次的水平,縣城的教育無法和市區相比的。

最後就是提升生活品質!在市裡和縣城,生活品質是不一樣的,如果能有一份不錯的工資,生活品質能夠有不小的提升。

當然,辭職去民辦學校,弊端則很明顯!

最主要的就是編制問題!私立學校沒有編制,就沒有保障,當老師,編制很重要。這個時候一定要綜合評估這個學校的情況,看看是真正辦教育還是為了融資,如果學校倒閉了,老師就倒黴了。當然,如果民辦學校能解決編制問題,就再好不過了。

其次就是要考慮自己的身體和能力!私立學校的每一分錢都和績效掛鉤,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精力的下降,教學成績下降,收入也就會下降,身體如果不好,也不建議去。

最後就是家屬的工作問題,看看能不能給解決這個問題,有的老師雖然個人工資待遇高了,但是長期兩地分居或者犧牲家屬的事業,也是不值得。

所以,要綜合考慮,如果能解決編制,可以優先考慮,如果不能解決,就要綜合上述條件,謹慎選擇。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點擊關注!


贏在高三


民辦學校也像一座圍城,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來。

我是一位民辦學校老師,我的許多年輕同事都積極的報名考編(考公辦學校),哪怕是分到偏遠的鄉鎮也在所不惜。

現在民辦學校裡最頭疼得事就是如何留住老師。待遇留人,可是民辦學校現在的待遇已經和公辦學校差不多了,已經沒有優勢了;感情留人,可是民辦學校分數至上,排名評比就是一把鋒利的匕首,傷得人心都在流血啊;事業留人,這更像一句傳銷語錄,更多的人是把教師當作一個養家餬口的職業,事業只是老闆賺更多錢的藉口。

我在民辦學校裡工作了20年,考試前因為焦慮而常常失眠;考試得不好,便擔心失業的危機感更如蟲子一樣啃噬著內心,傷害我最深的就是2018年班級高考沒考好,我是徹夜未眠,有遺憾,有自責,更多的是一種無助的悲哀。

在民辦學校,無論你有多大能耐,你都得像狗一樣活著,尤其是面對學校那些大大小小股東的時候,他們雖然不至於因你一言而解聘你,也不會因為你一次成績不佳而炒了你,但是那種眼色、臉色,總使人感覺低人一等,矮人三分。

而回想起自己曾經在公辦學校時,那時走路帶風,坐擁書城,睥睨王侯,胸無顧忌,口無遮擋,對領導或敬而遠之,或親而暱之,那時才真正能感覺到“革命工作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的意味!

當年從公辦學出來,那是迫於生計,現在生計問題解決了,又無限懷念公辦學。我們私下裡曾經戲謔,如果現在即使交給公辦學校10萬元,公辦學校允許你回去,你願意嗎?

我們嘴上都沒有說什麼,但是心裡像明鏡似的,何去何從,早就沒有選擇餘地了,葉落歸根,尋得就是內心的踏實和安然。

<strong>我的這份心路歷程對於題主在下定決心來民辦學校或許有一點參考意義。望題主三思!


青衫李探花


公辦教師到民辦去,還是有成功的例子,我身邊的原來一位同志,辭職跑到一家培訓機構去,先是當老師,後來自己開了一家培訓機構,生意還非常好。首先你去民辦學校當老師嗎?其實民辦學校的老師在學校的收入也比公辦學校高不了多少,現在公辦學校的收入還是不錯的,我們這裡工作20年的老師,總體收入稅前為15萬,稅後11萬的樣子才畢業的老師,稅前收入10萬,稅後7萬的樣子,也不低了,如果去私立學校,也不會高到哪裡去,因為私企老闆給工資還是有考慮的,其實到私利學校去,工資工資只是多了一點,更多的收入還是要考慮從學生身上收取補課費的收入吧?你想到市裡去,要看市裡的私立學校的管理模式,有沒有補課的機會,有些地級市,本身地方小,公辦學校週末學校還要統一補課,學生根本沒有補課的時間。

如果你想去,要考慮以下問題:

1、你的年齡,你的家庭適不適合你脫編。

如果是2014年後取得的編制,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均正常納入社保體系,去民辦學校亦可正常轉移接續,對以後退休待遇無影響。如果是2014年前取得的編制,之前的工作年限,只是視同繳費,社保個人賬戶未並做實。辭職的話,這一部分的養老保險及職業年金如何計算,目前的政策尚未明確。年齡越大,辭職的沉沒成本越高。然後,年齡35歲以內,還有機會重新選擇。超過這個年齡,必須謹慎。

2、你的潛能能否激發出來。

你是否有比較高的職稱,你有多少個獎項,你在教學方面是不是真的專業?在公辦學校,這些東西是真的假的都不重要,直到到私立學校,必須拿真的能力出來,私立學校看重的是升學率,勞動強度和管理模式是非常嚴格的,你是否可以適應?這還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不會一直在私立學校呆下去吧,年齡大了,換種方式活,一定要樹立自己辦學的思想,你有能力嗎?我想更多的是做基層的老師,也沒啥前途,只是滿足一下目前的困境,我反而覺得在外的培訓機構還更讓人走上自己辦學的道路。

3、你對待遇的期望。

但在內地一些縣城,新入職的教師,月收入僅三千元左右。這點錢,養活自己都勉強,買房結婚,基本是奢望。還要算算其它的隱形收入是有多少,你的期望值又是多少?

總的來說,公辦學校穩定、壓力相對小、負擔相對輕,但收入較低;民辦學校有失業的隱憂、壓力大、負擔重,但收入較高。


陳海底魚


值不值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至少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

一、待遇問題。

這個是最重要的問題,民辦學校能開多少工資給你?承諾給你什麼職位以及相應待遇了嗎?還有該學校的發展前途如何,後面的待遇是否一直都能有這麼高?這些都是必須要事先問清楚的條件。我個人認為民辦學校開的待遇至少要達到同條件下的公辦學校的三倍以上才有辭職的誘惑力,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前幾年民辦學校發展突飛猛進,需要大量優秀老師加盟,給我們的公辦老師開出18萬、20多萬的年薪,雖然我們學校的老師一年收入大概七八萬吧,但是根本沒有老師敢公開辭職加入民辦學校,只有找縣裡的關係通過借調保留編制的方式進入民辦學校,而一旦縣裡清理編制,他們又都回來了。

二、年齡問題。

35歲是一道坎,國家機關及事業單位招考一般都限定35歲以下,所以35歲以下的年輕人我認為可以嘗試多元化發展,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失敗了大不了重頭再來。但如果是超過35歲了建議就不要辭職了,畢竟年齡擺在那裡,而且是已經成家立業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經不起折騰了。

三、家庭問題。

你是否單身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或者是已經成家,那麼調到市區是否離家更近,照顧家庭更加方便?這個問題也必須想清楚。


總之凡事有得必有失,到底值不值這個就需要你綜合各種因素,並加以權衡考慮了!


我是俠老師,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和我交流有關教育方面的話題,

請在下方留言!


俠老師


有三個參考維度:年齡、能力、待遇。

1、年齡。

如果是2014年後取得的編制,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均正常納入社保體系,去民辦學校亦可正常轉移接續,對以後退休待遇無影響。

如果是2014年前取得的編制,之前的工作年限,只是視同繳費,社保個人賬戶未並做實。辭職的話,這一部分的養老保險及職業年金如何計算,目前的政策尚未明確。年齡越大,辭職的沉沒成本越高。

這是社保方面。

然後,年齡35歲以內,還有機會重新選擇。超過這個年齡,必須謹慎。理由有三:

一是家庭影響,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重新擇業面臨未知風險,是否能承受失業給家庭帶來的衝擊?

二是體力和學習能力,都有明顯下降,能不能適應新環境及更大勞動強度,需要掂量。

三是年齡越大,職場優勢越小。民辦學校職業穩定性差,萬一失業,重新就業困難較大。

2、能力。

我把教師的能力分為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專業能力才是教師的核心能力,所謂“一招鮮吃遍天”,是指你有不可替代的能力,就永無失業之虞。

教學能力只是一種虛幻的能力,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取得驕人業績。一旦世易時移,結果可能迥然不同。如果以此為依憑,也許有一天會無立錐之地。

什麼是專業能力?比如語文老師,功底深厚、普通話好、善寫作,教學研究上小有建樹。這樣的老師,任何一所民辦學校都是歡迎的。數學老師精通奧數,解題能力強,能獨立編寫試卷,同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什麼是教學能力?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帶班成績突出,設計好的公開課能講出彩。這樣的能力,在公辦學校可以大放異彩,但亦可能只是曇花一現。不屬於個人核心能力,不能賦予教師個人安全感。

教學能力和專業能力都很強的老師,可以選擇辭職,去待遇更高的民辦學校。最好是去沿海發達城市的重點民辦學校。內地縣城與之相比,工資待遇有天壤之別。

如果沒有核心能力,那就需要多斟酌了。

3、待遇。

待遇是教師離職的主要原因。公辦學校縱有萬般不好,但只要工資不難看,一切都可以容忍。我在一個教師群,有蘇州的公辦學校老師,年收入二十萬以上,他們很少抱怨,更少有人辭職。因為民辦學校能給到二十萬以上的並不多。就算有個別學校能多一些,達到三十萬。但相比之下,公辦學校更穩定,壓力更小。

但在內地一些縣城,新入職的教師,月收入僅三千元左右。這點錢,養活自己都勉強,買房結婚,基本是奢望。如果辭職去民辦學校,工資可以翻三番,可以選擇辭職。

總的來說,公辦學校穩定、壓力相對小、負擔相對輕,但收入較低;民辦學校有失業的隱憂、壓力大、負擔重,但收入較高。到底如何選擇,結合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心中應該已經明瞭。


毫米


我個人建議,如果可以考的話,考去市裡面的公辦學校更好,通常35歲是節點,但是有高級職稱、市級骨幹教師或者省級骨幹教師之類的,年限會放寬的。如果待遇差距不是特別巨大的話,最好不去民辦學校。

一、同是在市裡,民辦學校的薪資待遇優勢並不大

一所市裡面好的頂級的民辦學校,也就是一兩所。像我們這邊開出的待遇年薪是10到20萬,像普通一點的民辦學校是6到12萬,但畢竟是企業性質,是保底工資再加上課時費。要月薪過萬,以語數外為例,通常都是三個班,並且五險一金是按最低檔次來交的。假期不上課還只有保底工資。

但是你在公立學校,通常也就滿課時了,五險一金正常的交著走,水漲船高,再加上績效工資,年終考核等。綜合算下來,其實也不差。

二、壓力大小不一樣

在公立學校,你只要不出大問題,成績的好壞影響的,是自己的名譽,但對工資的影響不大。

如果是在私立學校,一切以成績說話,成績是學校生存下去的根本,所以一切都會與成績掛鉤,包括流失率,招生任務,看管學生等,所以壓力非常大。

三、尊嚴不一樣

公立學校裡面,如果你不想往上爬,只教好自己的書就可以了,至於其他和領導關係之類的,不想過多接觸,就沒有必要阿諛奉承的去接觸,也不必非得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但在私立學校裡面,除非你的實力真的很雄厚,否則你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因為他是你的老闆,在公立學校裡只是領導。 相處的模式完全不一樣。

四、安全感不一樣

在公立學校裡面,只要不出大問題,可以穩定退休,但在私立學校裡面變數就很大,有的時候老闆還會換,對教師的態度也會不一樣,因為你是要為他創收的。如果不是大一點、時間長、有一定影響力的民辦學校,安全感就更低了。

結語:如果年輕不願意在一個地方呆一輩子,可以試一試;或者縣城的工資待遇和民辦學校的工資待遇差距實在是大,做好了應對一切風險的準備,可以試一試。但年紀稍微長一點的話還是走得穩當點比較好。

畢竟公立學校走出去容易,想要再回來,那就難了!


醉生一笑說教育


個人建議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個人情況最好不要。雖然有些民辦學校各方面的福利薪資確實比公立學校好,在民辦學校也有能讓自己去拼搏的藉口,工作也比較有激情,不會像在體制裡那樣一眼看到頭。但是民辦學校始終是一個定時炸彈,民辦學校裡的權力鬥爭是很大的。你會有辭去公職去民辦的想法,那現時來說你想去的那間學校應該很不錯,說明現在這所學校的校長是比較有能力的,能hold住各方面的中層幹部,還能讓董事會滿意,這兩三年應該是穩定的,但是民辦學校就是董事會說了算的,即使你有能力但是董事會不喜歡你,一句話這個校長馬上就會換走,這就是公立和民辦的區別。校長是決定一個學校好壞的決定因素,即使再換來一個能力也不差的校長也好,可是有動盪就會走下坡路,民辦學校的動盪因素太強了。所以如果你確實想去民辦學校試一試的,我建議你走點路子看能不能保留編制再去,不然真的得不償食。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酒桶歷史


縣城在編教師,想去市裡民辦學校,怎樣選擇呢?要自己認真思索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民辦學校壓力比公辦學校大,民辦學校工資高,這是公認的,你的教學能力、體力、和學生相處的能力是不是足夠,你做好思想準備了嗎?

2.離開公辦學校,再也不可能回去的,從思想上做好準備了沒有?

3.是否準備了最少可以應付半年沒有收入的生活費?如果在民辦學校不適應,試用期結束沒有能留下,你需要再重新找出路,總是得幾個月沒有收入。

說個我身邊的例子吧。

我們這的民辦初中、高中有幾個,公辦的也有幾個,民辦學校的老師要辛苦的多,每天早上6點多就在學校看學生學習、出操了,有時候還要帶著學生跑早操,晚上十點多才能離開學校,學校對老師也抓的很緊,各種考核,給的待遇也好,每年都有出去學習的機會。不過老師確實負責任,孩子們每年成績也挺好。

學校每年會考核老師,學生也要給老師考核打分,總會有考核不過被辭退的。被辭退的老師,有的去了別的民辦學校,有的開辦了託管班,有的開辦補習班,都是出路。

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只要願意拼,總會有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