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養老”風口來了,6萬億養老產業如何打造“網紅經濟”?

lixin02


據說成都有一個叫“網紅”的養老院,除了提出的“零負荷養老,輕型養老”理念,還提出“去養老化”。甚至還逆向提出“去醫療化、去養老化”,讓產品迴歸“家”的歸屬感,迴歸人性對“美好”的追求和感知。這完全不是在找客戶的角度,簡直是在找死的節奏!

筆者策劃都很多的養老項目,有普通的中低端政府補助型的養老院,也有在中高端小區邊上的中檔養老院,還有臺灣人投資的候鳥式項目在全國雲南、江浙、東北等多地佈局自由轉換的養老養生場所,更有新加坡投資的大型高端養生養老園區。這些要根據市場的細分、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進行了合理的定位和運作。

而且大型的養老養生場所一般都會選擇環境優美、交通相對便利,但位置卻是偏僻的地方開發項目。主要是養生養老項目是屬於政府扶持性項目,這種帶有一定的社會公共福利性質。也就意味著土地資源不可能像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那樣進行高價拍賣,而是基本上以達到或超過徵地費用加資源配套費用為基準。因此,也不可能把可以拍出高價的中心城市地段(大片土地)用以養老開發,而會去選擇相對偏僻且環境優美的地方。

這些地方距離城市有一段的距離,生活、娛樂和就醫都不是太方便,也就是在大型養老院規劃時引進一流醫院(最好三甲以上)是必須品,而成都這家叫網紅養老院的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卻要推出什麼去醫院化,這不是把那些準備養老的退休人群嚇破了膽,有多少老年人剛去一個沒有醫院配置的大型養老院呢?



唯一可以解釋的只有二種可能性。

其一,周邊的養老配置很齊全,而且完成可以做到在短時間內進行應急就醫,另外,還有跟這家大型醫院建立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可以完全讓老年人放心。

其二,就是這家養老院壓根兒就不是為了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客戶對象就不是這些需要經常就醫且需要應急處理的老人。或許是為了一些悠閒旅遊、中年人群,或者是無所事事的食利階層提供服務的。與其說是養老院,而其實就是一座養生院,只不過需要養老的門頭而已。

最後,我國6萬億養老產業是未來我們地產市場的又一塊大蛋糕,但切不可以把它變成了搖錢樹。那麼老人就根本住不起這些養老院,而只是一塊大家一哄而上的大蛋糕。

還有在前幾年就進行了研究,我國既學不來法國的福利養老方式,也不可能採用美國的市場化養老模式,最大的可能就是日本的養老模式。主要是以社區養老為主導的9073模式,90%的老年人在家養老,7%的人通過政府福利性養老院養老,而僅3%的老年人可以在社會性的中高端養老院養老。


鞅論財經


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網紅經濟”已經在年輕主力消費群體中成為主導產業,對於既傳統又沉穩的養老產業, “網紅養老”模式爭相浮現。那麼,如何打造“網紅養老”這一“網紅經濟”呢?我認為,應從住行、吃穿用、發揮餘熱這三方面入手。

一.住行。目前,“網紅養老”主要在最核心的養老院項目上,比如武漢的道觀河風景區漢子山村,改造閒置民宅,讓退休市民租房養老,過上田園生活,打造出“網紅養老村”,模式逐漸成熟,村民受益,老人開心。另外,有的地方開設了“夕陽紅”旅行專線也頗受老年人歡迎。

二.吃穿用。如中老年高鈣奶、老人軟底防滑鞋、老人代步車等。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有相似度,又有針對度,“網紅養老”產品的設計思維值得借鑑。

三.發揮餘熱。曾經還有一位退休幹部,因為無意中在路上寫了幾幅“書法”,在“養老產業”界成了一個紅人,後面他就持續在街上為行人書寫的“書法”被很多人關注、分享,他還是感到很快樂,硬是把退休時光過成了花樣年華。可見,老年也是一個熱愛分享的群體,他們有時間,也想發揮餘熱,也需要有機會體現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