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兩句傳世名言,悟透受用一生,福氣不請自來

《詩經》有言:“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世間萬物時刻都在變遷中,有時的一失足,可能真的便成為千古之恨,再回首已是百年之人。因此,在每個人短促的光陰中,須儘早找到存在的意義,及人生的真相,要過嘉行懿德般正能量的人生,倘若渾噩、放逸的度日,即是在為日後種下了惡因,到時處在痛苦煎熬中,終其原因還是咎由自取罷了。

正如古德所言:“人之不畏,夢夢無知,苟行檢之不修,即災殃立至。”很多人都欠缺對因果的敬畏之心,以無知而行敗壞良心之舉,若是沒有絲毫檢省之心,必有苦報降臨,神仙亦難救。人生中,有太多的事情,是絕不可染指的,譬如“邪淫、不孝、惡口”等折福行為,一旦碰了,福報立削,許多人間悲劇即會隨之而生。

《圍爐夜話》兩句傳世名言,悟透受用一生,福氣不請自來

在我們每個人所看不到的地方,其實都潛藏著因果這根命運之線,有善行自會得善報,而若是行惡舉,便是在自招禍害,許多事情的衍生,看似是雜亂無章,沒有規律可循,其實只是著眼處不同而已,要知道,在善惡因果之下,從來只有必然之事,何來偶然之說。

若是不能及早醒悟,肆意的放縱和奢華,最後都是要自己親手買單。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有著太多自私之心,使得智慧淺薄,走了不少彎路。而如何增長福慧,有更幸福安樂的人生?《圍爐夜話》中言:“多記先聖格言,胸中方有主宰。”即是在閒處,要多研讀古聖先賢的典籍,並在日常中有所行持,如此才能得大利益,遠諸苦惱及禍殃。

如下即是我自修身奇書《圍爐夜話》中,所摘錄的兩句傳世名言,若能悟透,必是可受用無窮,福報多多。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圍爐夜話》兩句傳世名言,悟透受用一生,福氣不請自來

一、人之足傳,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釋義:人的名聲足以被人流傳贊美,在於有良好的品德,不在於有多高的權位。世人相信一個人,主要看他的行動如何,並不看他是否會說。

《弟子規》中言:“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做人立身處世,唯德昭彰,有深厚的德行,方是得人稱道、美名遠揚的關鍵。倘若捨本逐末,一味地尋求錢財名利,而輕視自身德行的培養,並不會使人信服的,其所得亦難以長久。

《圍爐夜話》兩句傳世名言,悟透受用一生,福氣不請自來

古時的賢人君子,並不見得有多豐裕的財利地位,譬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身處陋室”,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居處山間茅棚”,他們能夠聞名後世,靠的即是自身的道德修為,而反觀歷史中,那些醉心名利的人,往往都是臭名昭著、難有善終的。

《道德經》有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即是講多言容易惹事端,不如少言語,多在行動中實踐。有些人非常能說道,可謂是口若懸河、滿腔悲壯,但真正在行動中,卻是個門外漢、畏縮不前。真正有本事、值得信賴的人,皆是有著卓絕的才幹,執行力極為強的,而如若僅靠嘴上的功夫,是辦不成事的。

《圍爐夜話》兩句傳世名言,悟透受用一生,福氣不請自來

二、富家慣習驕奢,最難教子;寒士欲謀生活,還是讀書。

釋義:富貴人家習慣於奢侈豪華,最難教育子弟;貧寒的人要謀得生路,還是應該走讀書這條途徑。

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人若想有番非凡成就,必要的坎坷磨難,是定然要經受的,而對於富家子弟,倘若其父母不教誡其勤儉、習勞,而只醉情於事業謀財,很容易讓孩子因此染指惡習,變得驕奢淫逸,如此這般是萬難成才的。古語云:“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過教子”,一個家庭的家風,及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格外重要的,千萬不可有所倦怠。

《圍爐夜話》兩句傳世名言,悟透受用一生,福氣不請自來

貧寒之人,是少有富足的物質可享受的,唯有靠自身的勤勉,方才能有一番出路。而正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窮則思變,對於出身貧寒的人,最快捷的改命之法,莫過於是讀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