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收益這麼高為什麼還買銀行理財產品?

戴利TomDaley


信託的收益確實是比銀行理財高,但現實中,很多人認識偏愛銀行理財,卻不瞭解信託,這是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信託的購買門檻高

信託購買起點是100萬起,面對的是高淨值人士,而銀行理財購買起點是1萬起,普通民眾都可以購買,因而銀行理財的受眾度、熟知度更高。

二是風險程度不一樣

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信託的投資風險肯定有的,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銀行理財同樣有風險,但相對比較穩健。

三是發行渠道不一樣

全國只有68家信託公司,產品要通過信託公司或代銷機構才能購買。銀行網點眾多,購買渠道很方便,在網點或手機銀行可以直接購買。

四是期限不同

銀行理財的期限由幾天、幾十天、6個月、一年、兩年等。而信託產品通常是2年為主,1年期限都相對比較少,不得中途贖回,因而在期限選擇,信託不夠銀行靈活。

五是投資配置的多樣性

高淨值人士通常會選擇高收益的信託產品,同時也會選擇相對低收益銀行理財,分散風險,分散投資。


多瞭解信託和銀行理財的區別,這樣在投資上更加遊刃有餘。


財思思


信託的門檻高,要100萬起步,很多產品300萬才能買到份額;而銀行理財基本上5萬,10萬起步,適合中小投資者投資,然後銀行把集合的資金購買於國債,貨幣基金和單一信託等。另外,有些人迷信銀行金融機構,對其他金融機構不信任,所以就選擇了銀行理財,孰不知這是間接的投資於信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