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孤獨是一種映照,穿透次元,反映我們共有的現實。

作為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陌生。2016年《你的名字》更是讓新海誠在中國名聲大作。新海誠是近年來日本動畫人中被譽為“宮崎駿接班人”的創作者,他之前的作品可能大家還不太瞭解。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我們今天要帶大家來看的正是一部新海誠非常經典的作品《言葉之庭》 短短46 分鐘的時間裡講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與成長,畫面之精美,情節之簡潔,更是襯托出這個故事給我們帶來的情感的爆發。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作為一部風格明顯的動畫短片,相當程度上代表了新海誠的一貫的風格,真實細膩的畫風、簡單緩慢的情節、大量的人物內心獨白。我們先了解一下新海誠這個人物,走進他後才更明白他的動畫風格和主題。

青年男女的代言人:新海誠

新海誠出生於日本長野縣一個山間小鎮,家裡還算富裕,父親是當地一家百年企業建築的社長。他從少年開始就有條件接觸電腦繪畫製作。

新海誠自 2002 年起以獨立製片人的身份製作動畫,以一部《她和她的貓》進入動畫領域。後來,《星之聲》《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每三年新海誠出一部作品。他的動畫結合了2D和3D兩種不同類型的畫面技術,畫面做到了自然又真實。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秒速五釐米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新海誠也逐漸在日本動畫界佔有重要地位。

其實,每隔一代日本總會出現一位動畫大師:19世紀20年代出世的手冢治虫,他的代表作品是《鐵臂阿童木》,40年代出生的宮崎駿,50年代的大友克洋,代表作是《童夢》。

新海誠是70年代出生,如今他的動畫對當代青年人的影響可見一斑。宮崎駿是更適合全家男女老少一起觀看,新海誠的作品則更適合青年人觀看。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你的名字

新海誠的作品主題每部都是在描寫青年男女的情感與成長,去刻畫他們在這個複雜紛亂的世界中,個人內心的獨白,有吶喊、孤獨、惶恐、渴望愛以及對自我的反思與成長。

《你的名字》2016年全球範圍內獲得票房好評後,使得許多動畫愛好者對他的期待更深了。我對他很有信心,因為有那麼優秀的早期作品,創作於2013年的《言葉之庭》

在這部影片中,許多場景來自於現實生活,成畫之後甚至可與高清拍攝照片的畫質媲美。《言葉之庭》達到了幾乎每秒鐘百餘幅的作畫的程度。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之前看過網上一個《言葉之庭》動畫與現實場景日本新宿御苑公園、東京市街道的實景對比圖,其相似度達到百分之九十。

例如,在《言葉之庭》影片一開始,雨滴與綠葉在水塘的倒影,泛起一圈圈漣漪,畫面十分逼。新海誠在製作影片時可見是多麼的認真和細膩,他的其製作團隊的技術非常優秀。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那麼美的畫面,是要表達什麼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02 孝雄和雪野:孤獨背後各有故事

新海誠通過《言葉之庭》跟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高中生孝雄,在一個下著雨的早上,從學校逃課出來,在一個庭院裡畫著鞋的草圖,他的目標就是做一名“鞋匠”。

在這個美麗的庭院,他與神秘的年長女性雪野相遇了。似曾相識的二人,每到落雨之日,便從世俗中逃離世俗,相約於這座鋼筋水泥城市中的碧綠叢林,享受這一天幽靜。

下雨的日子裡,兩位年輕人的心漸漸向彼此靠攏。孝雄下決心以雪野為模特做一雙鞋。

雨過天晴,豔陽高照,庭園中久久不見孝雄和雪野的身影,相會無期亦有期。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這是一段姐弟戀。為什麼會是姐弟戀?先來看看二人的身世。

男主孝雄是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與母親和哥哥相依為命。可是母親卻另嫁他人,很少關心他和哥哥。孝雄的哥哥離家出走,孝“”雄十分孤獨。任性的媽媽,獨立的哥哥,讓男主在專心學業的過程中,不得不為了生計打工賺錢。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劇中男主母親的戲份並不多,但是幾句臺詞表達得性格很鮮明:不做家務,不算成熟,可以為了小自己十二歲的男朋友,離開兩個孩子。

在這樣環境下,孝雄喜歡的女性類型應該是成熟溫柔、體貼自己的年長女性。

其實,男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失年長女性關懷,長大後總會喜歡年長女性。愛情心理學認為,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擇偶偏好,在這樣男性的心中,“穩定感”與“歸屬感”是最為主要的心理需求,他們渴望的是一種關懷。

就比如,近期熱播劇《在遠方》中的高暢,從小生活在福利院,沒有父母,17歲第一次見到霍梅,一個陽光的小姐姐,他深深地愛著小梅姐。這種對年長女性愛的需求,是源於他的成長經歷。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女主雪野百香,是一位學校老師,她也十分孤獨。雪野老師之前的男友是她的學生,為這段師生戀被學校的人百般詬病,受到學生的排擠,連工作都快要失去了,她也是孤獨的。。動畫中對她的刻畫也尤為動人。

每天清晨,她揹著包,擠在擁擠的人群中,面對流言蜚語,她是那麼地怯懦,“我,走不下去了啊”。

記得張藝謀導演曾經說過一句話:“其實每人都有孤獨感,喧囂中的人,內心可能是孤獨的,這種孤獨是與生俱來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內心都渴望被安撫理解。”

我們中國的年輕男女,何嘗不是如同孝雄和雪野一般需要被讀懂內心的孤獨。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電影37分鐘:雪野衝出去的剎那,是最美的勇氣

如果沒有遇見你,會覺得孤獨著也很不錯,不喜不悲,如此平淡過一生。可是遇見了你,才知道原來世上有著這樣一個你,真好。

劇中最重要的線索是鞋子,對男主角而言,鞋子首先意味著夢想。他並不喜歡讀書,唯一愛好是製鞋。

對於雪野老師鞋子也代表著束縛。只有在庭院,她才可以輕鬆地喝著啤酒吃著巧克力,卸下所有防備,蕩著中跟皮鞋,蕩著露出了美麗的腳裸。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劇中一處寫道:“我”的 夢想是製鞋,我想做一雙女鞋,但是沒有人給我當模特。”可見,對於孝雄而言,鞋子也代表著愛情。

二人漸漸熟悉後,雪野老師換上了坡跟鞋,腳部露出得更多。而當女主角表示願意做他的模特的時候,兩人的關係變得微妙了起來。

慢慢地,這種不期而遇變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彼此的心理慰藉,慰藉又變成了感情。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終於在影片的 37 分鐘雪野老師情感的突然爆發,這一段演繹極為精彩。

雪野老師赤腳從公寓衝出來,跑過長長的階梯追到站在樓梯拐角處的孝雄,孝雄激動地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二人緊緊相擁,一直壓抑的情感終於釋放出來。

雪野赤腳跑出去追孝雄這段,鞋子成為了雪野老師從自我約束到釋放心靈的象徵。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在《秒速 5 釐米》之前,新海誠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線大多是受距離的干涉而中斷,男女主還未在一起就故事收尾了。可在《言葉之庭》中,男女主終於有了“聯繫”。再到《你的名字》,那一段在山頂上白天和黑夜交際之時,男女主的相互尋找更是讓人為之震撼。

這就是《言葉之庭》的主題,兩個心底沉默的青年男女,開始努力地慢慢靠近。

電影結尾是開放式結尾,但無論二人最後有沒有走在一起,但是他們已經擁有了來自對方的溫暖,這溫暖幫助他們成長,使他們能繼續勇敢前行。

走進新海誠,解讀其經典作品《言葉之庭》的青春美學

結語:

新海誠作為日本最受矚目的動畫導演之一,他的作品注重細節、音樂純淨、畫風細膩,相信在《言葉之庭》、《你的名字》之後還會有更出色的作品問世。

而如果你喜歡我所講述的內容,也請花時間親自去看看這部動畫吧,願你也在其中找到愛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