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古箏泰斗李汴,50年彈箏經驗,最後歸為這幾句話

一代古箏泰斗李汴,50年彈箏經驗,最後歸為這幾句話

李汴,著名箏演奏家、教育家,出生於古箏世家,其父為曹東扶先生(一代民族音樂大師、教育家、中國“曹派箏”創始人),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箏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古箏專家委員會委員,當代河南箏派傑出代表

一代古箏泰斗李汴,50年彈箏經驗,最後歸為這幾句話

李汴老師在沒有網絡的年代,就已經通過電視機為廣大箏友所熟知,她的教學視頻與所編寫的古箏教材至今深受喜愛,某種程度上,她是王中山老師和袁莎老師的前輩與領路人。

一代古箏泰斗李汴,50年彈箏經驗,最後歸為這幾句話

下面我們來給大家整理並分享一下李汴老師關於古箏演奏過程中技術要領與心得,全是乾貨,鞭辟入裡,箏友們讀完一定會有收穫的!

關於託

大指提彈時,義甲片不要觸弦太深,彈奏方向朝前,不要過於向下壓弦或者從下往上摳弦。虎口要放鬆,彈弦時要有一種爆發力,其餘四個手指仍保持松握拳姿勢,不要跟著一塊使勁。注意不要用手腕與胳膊的力量。初練時速度可慢一點,每個音彈完,手指徹底放鬆後再彈第二次,身體要隨著手彈弦位置的變動前後移動,不要直闆闆地僵在那裡。

練習時,每彈完一個音後,幾個手指一定要松馳一下,不要等連續彈完幾個音後才想到松馳手指,練習手指觸弦的爆發力,是要到彈奏時手指再快速觸弦,不要提前將假指甲捱到弦上,提速後要注意克服雜音。

一代古箏泰斗李汴,50年彈箏經驗,最後歸為這幾句話

彈奏四分音符,將一拍音的時值彈夠,連續在同一根弦上演奏時,注意彈奏時手指的爆發力,不要提前用義甲去碰弦,交換手指時不要互相把音堵住。奏到四分音符可作為一個呼吸或停頓,在連續八分音符彈奏時要注意不要隨意停頓,注意音與音之間的距離要均等,也就是說節奏要穩,不要某兩音接得很緊,某兩音又離得很開。

連續的十六分音符,彈奏時格外注意手指的爆發力與放鬆。慢速彈奏不等於彈奏的手指觸弦也慢騰騰的,手指觸弦仍要有一定的果斷性及爆發力,手指第一關節不要軟。

一代古箏泰斗李汴,50年彈箏經驗,最後歸為這幾句話

一定要注意克服雜音,練習相距比較遠的音時,彈完前面的音後,手不要遲疑與停頓,應迅速向下個音方向移動,否則不容易找準音,另外節奏上也容易拖拍子。拖拍時手腕可帶動胳膊緩緩向上抬起,使手與臂都松馳下來。

關於勾託或託勾的組合

中指和大指的觸弦點應儘量與嶽山保持相同距離,快奏時要求中指和大指同步運動,即彈“勾”時,大指也要向身體方向同時張開;彈“託”時,中指同時也要向外伸動,這樣快奏彈奏時使得“勾”、“託”都有一個提前準備的時間,速度才能上得去。

關於彈奏練習曲和歌曲

彈奏歌曲、樂曲時,與彈奏練習曲要求不完全一樣。練習曲主要是練手指的力度、速度以及手指的靈活性,屬於基本功訓練;彈奏歌曲和樂曲時,除要注意節奏、音準、音色外,還要注意樂句的劃分,注意樂句間的呼吸和樂曲的強弱起伏,這樣彈出的曲調才好聽。

彈時,要注意句與句的銜接要自然、要有呼吸,不要拖節奏。句與句之間應讓人感到有明顯的劃分,但這並不是說每彈完一句要在節拍上真正停頓,而是一種感覺,在心中一定要有句子的感覺。

一代古箏泰斗李汴,50年彈箏經驗,最後歸為這幾句話

練習時可先打著拍子唱唱曲譜,每唱完一句可換口氣,這就是樂句的呼吸,唱順後彈奏到每句句末的音時,可抬一下手與小臂,給人一個明顯的呼吸的感覺。

在彈奏歌曲時,除了要學會分清句子、學會句尾的呼吸,還要知道哪裡該輕奏、哪裡該強奏,也就是在力度上要有變化、有對比,在高音區彈奏時力度要加大些;在低音區彈奏時力度則要適當減小點,要注意:即使強奏時也不要用力過度,這樣就成了噪音,不是“樂音”了;弱奏時也不要手指在那裡蹭弦,發出一點點小聲,指尖還要用力,只不過用力小點就是了。

關於顫音

顫音顫動時,左手不能只象徵性地顫動幾下,一定要不停地顫到下拍音彈奏前,左手再停止顫動。

關於抹託組合

需要注意的是彈奏時兩個音的力度要相同,音與音之間距離要相等,不要一會兒緊一會兒松,“抹託”交替時注意小臂不要前後移動,也不要上下跳動,其它三個手指呈松握拳狀

例:“13 21”,注意彈完第一拍後半拍的“3”音,接著彈第二拍前半拍的“2”音與“3”音是相鄰音,彈奏時手指動作不要太大,要把音彈準確。第二拍的“21”,因“1”在“2”的下方,彈奏時注意彈完前半拍的“2”後,手腕及小臂要立即向前送,使大指能保持正確姿勢,順利彈好“託”指。反之,如果只靠大指去夠,彈起來彆扭,同時也不易把音彈準確。

右手勾、託、抹、託組合(四音)

注意大指、食指力度要統一,中指可略加大力度;節奏要準確,音與音之間要均勻,不要有的接得快、有的接得慢,注意手背應平衡一些,不要上下跳動。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四個音中除第一個音由中指勾奏,後三個音按託、抹、託順序在距中指上方八度音上交替彈奏,那麼中指彈完後應迅速向大指方向收攏,手的重心應時常保持在大指一方。

一代古箏泰斗李汴,50年彈箏經驗,最後歸為這幾句話

關於大撮

注意大指、中指出音要整齊,兩音要對齊如同發出一聲,力度要相同,不要一前一後發出兩聲,不要亂碰相鄰的音,彈後手指立即放鬆,回到原位,彈前先注意手型,仍呈松握拳狀,使大指、中指同時懸在要彈的音與分別前後相鄰的兩音之間,大指、中指不要離弦太高,也不要插入兩弦之間很深,彈前義甲不要事先貼在弦上,到彈的一瞬間兩指再快速觸弦,還要時常注意大指、中指大撮時是否跟嶽山同樣距離

關於小撮

注意大指、食指出音要整齊,兩音要對齊,如同發出一聲。要求大指、食指觸弦要淺點,要果斷,使奏出的音清脆、明亮、短促、跳躍。

八分音符連續演奏時力度需統一,要均勻、平衡。不同節奏之間的連接應該自然連貫。

左手大、小撮相結合

左手在高音區和中音區時,彈弦位置一般約在右嶽山與箏碼二分之一處;在低音區時一般在右嶽山與箏碼二分之一略微靠右處為好。

注意克服左手的雜音,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撮彈時要有爆發力,不要拖泥帶水,尤其是在同樣的音上再彈第二次時,指甲切忌提前挨弦,一定要在彈時再去快速觸弦,將雜音儘量控制在最小程度。彈奏時左手不要上下跳動和前後移動,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在樂曲中則要注意旋律與伴奏力度上的合理運用,不要左手伴奏聲部比右手旋律聲部還強。


一代古箏泰斗李汴,50年彈箏經驗,最後歸為這幾句話


關於按音

左手將弦按到一定的音高,右手再彈弦。例如:

34:右手彈,左手按,按下去後,左手要保持穩定。彈完“3”音後,左手不要急著按弦,要等到後半拍右手彈音的同時把“3”果斷地按到“4”。

43:右手彈,左手放,左手要放得果斷、乾脆。

左、右手幾乎同時進行,按弦放弦均要果斷乾脆。

一代古箏泰斗李汴,50年彈箏經驗,最後歸為這幾句話

關於滑音

上滑音:右手撥絃後,左手進行按弦,在按弦的過程中使音產生滑動,滑到一定的高度而停止,保持音高。按上滑音時左手要用力向下壓弦,這時注意食指、中指、無名指三個施力的手指最好第二關節不要伸直;小指不要彎曲得太厲害支出外面或蜷在手心,大指不要勾在手心。

節奏上是彈音佔前半拍,在後半拍時左手按上滑音。

下滑音:左手先按弦,按到一定程度後保持住,然後右手撥絃,隨即左手抬起向上滑動,將弦松回原位或松回到一定的音高。


將來我們好會繼續分享李汴老師的更多關於彈奏古箏技巧的乾貨,包括:連託連抹、劈指、刮奏、搖指與泛音等,我們下次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