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給了他不凡的面貌,驚人的才華,他卻活成了人們厭惡的樣子

在《紅樓夢》中,有這麼一個男人,曹雪芹曾不吝言辭地描繪他的外貌,“

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方腮”,雖然只有短短10多字,但已是極為難得。

要知道在書中,除了賈寶玉,曹雪芹很少會如此細緻地描寫一個男子的外貌。

這個得天獨厚的男人便是林黛玉的老師——賈雨村

賈雨村是書中最早出現的人物之一,他本是寄居在葫蘆廟的落魄書生。

但因其面目不凡,又兼才華橫溢,因此得了當地鄉宦甄士隱的青眼,時常看顧他一些。

關於賈雨村的才華和抱負,有詩為證,“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頭”“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而他後來在甄士隱的資助下,上京趕考,一舉中第,選入外班,升了縣太爺,也足見其才華。

曹雪芹給了他不凡的面貌,驚人的才華,他卻活成了人們厭惡的樣子

之後他因為貪汙腐敗、恃才侮上,而被革去了官職。

其實吧,“水至清則無魚”,古代真正的清官鳳毛麟角,所以即使賈雨村有貪酷之舉,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當時我看到這裡,還是有些欽佩他的,因為書中是這樣寫他被革職後的反應,“那雨村雖十分慚恨,面上卻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擔風袖月,遊覽天下勝蹟”

這樣的瀟灑自若不是誰都能有的。

後來他遊覽至揚州,囊中羞澀,又趕上林如海為黛玉延請老師,便託了好友,謀了進去,成了黛玉的老師。

雖然他只教了黛玉一年多,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老師”之名是跑不掉的。

而後他跟著黛玉進京,重新踏上了仕途之路。

可以說在這之前的賈雨村,雖然有缺點,但卻不至令人厭惡。

那麼本是黛玉之師的他,為何最後被萬人唾罵呢?

曹雪芹給了他不凡的面貌,驚人的才華,他卻活成了人們厭惡的樣子

他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他赴任應天府後所判的第一樁案子,即“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

這樁案子是這樣的:一個柺子將一女孩賣與小鄉宦之子,原本約好三天後交人,可是這柺子貪心,想賺兩份錢,又將這女孩賣給城中一富豪惡霸。他本想捲了兩家的錢跑路,卻被兩家人抓到,打了個半死。

這兩家人都不要錢,只要這女孩,而惡霸仗著家世,便將那鄉宦之子打死,奪了女孩,留下家僕料理後事,自己倒走了個沒影兒。

這被兩家爭奪的女孩便是前文我們所說的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也是後來的“香菱”

她在五歲的時候被拐賣,如今已是十二三歲的大姑娘了。

而這惡霸也不是別人,正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呆霸王”薛蟠

曹雪芹給了他不凡的面貌,驚人的才華,他卻活成了人們厭惡的樣子

原本賈雨村剛聽到這案件的時候,也曾大怒:“豈有這樣放屁的事!”

可是後來在堂下門子的指點下,他一下子又轉了畫風。

原來這門子曾是葫蘆廟的小沙彌,對於這樁案子最清楚不過了。

就是英蓮的身份也是他告訴賈雨村的。

他給賈雨村看了一下本省的護官符“賈不賈,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這說的便是賈王史薛四大家族。

賈雨村和這門子商議了後,對外只道“薛蟠得了重病已死”,便胡亂判了此案。

曹雪芹給了他不凡的面貌,驚人的才華,他卻活成了人們厭惡的樣子

我們也知道,賈雨村的職位全靠賈家,而薛家賈家又是姻親,賈雨村此舉算是投桃報李。

但是先不論正義,就說女主人公英蓮的身份,她可是賈雨村恩人之女啊!

當年若不是甄士隱資助了他五十兩白銀,他哪有進京趕考的盤纏?

而他若是一介白身,也根本不可能當上應天府的知府。

賈府會為了兒孫捐官,但肯定不會花錢替外人買官。

所以說沒有甄士隱,就沒有賈雨村的今天,可是他在這個案子中,明知英蓮的身份還是胡亂判案,如此忘恩負義,他對得起甄士隱嗎?

原本那鄉宦之子曾言“除了英蓮,終身不再娶”,英蓮若是跟了他,不說大富大貴,至少衣食無憂,夫妻恩愛。

賈雨村亂判葫蘆案,是報了賈家的提攜之恩,卻是對不起他最大的恩人甄士隱,這樣無情無義的賈雨村怎不令人厭惡?

曹雪芹給了他不凡的面貌,驚人的才華,他卻活成了人們厭惡的樣子

而且還不止如此,原本門子對他也算是有提點之恩,可是賈雨村卻過河拆橋,在案件瞭解後,便遠遠的打發了他。

翻臉如此之快,當真令人咂舌。

而後就很少有關於賈雨村的正面描寫了,例如他拜訪賈家,補了司馬之類的不過都是一筆帶過。

而到了四十八回,在平兒口中,他又成了個“草菅人命”的昏官惡霸。

曹雪芹給了他不凡的面貌,驚人的才華,他卻活成了人們厭惡的樣子

那時賈赦看上了一個名為“石呆子”的幾把扇子,挖空心思想將這些扇子弄來。

不料這石呆子雖然窮,卻是個有骨氣的,怎麼也不肯賣。

賈雨村知道了後,便想了個辦法,訛他拖欠官銀,將他的家產全抄了,說是用來抵債。

如此這般,扇子便落入他的手中,他就以此來討好賈赦。

為了一把扇子,就害得人傾家蕩產,不知死活,足見其心狠手辣。

當時平兒是這樣說他的“都是那賈雨村什麼風村,半路途中那裡來的餓不死的野雜種!認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來!”

可見這樣的事情賈雨村定然是沒少幹。

曹雪芹給了他不凡的面貌,驚人的才華,他卻活成了人們厭惡的樣子

忘恩負義、過河拆橋、心狠手辣、草菅人命,這樣的賈雨村怎不令人心生厭惡。

原本曹雪芹給了他不凡的面貌,驚人的才華,他卻活成了人們厭惡的樣子,也是自作孽。

關於賈雨村的結局,書中沒有明示,不過很多人根據“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推測他最後應該是被革職流放了,甚至有人說他病死異鄉。

當然都只是猜測罷了,但是赫赫揚揚的賈府最後都倒了,賈雨村這個依附賈府生存的小人,結局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