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蘇軾這句經典的詩詞,精煉地描繪出一舟一人一江水的畫面,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正是如此。

詩人以畫入詩,畫家則以詩入畫,一舟一人一江水,把文人墨客的人生態度,以及高遠的精神境界抒發得淋漓盡致。

陳少梅(1909~1954) 作品欣賞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其實,不管是詩人還是畫家,對小舟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因為在他們眼裡,小舟是心靈自由的象徵。

當生活被困苦束縛時,他們便居於舟,臨於水,釣於魚,遁世隱逸,耽樂於山水之間,作逍遙優遊。

如此一舟一人一江水,看起來隱逸避世,但留給人的不是孤獨,而是愜意。

張大千(1899—1983) 作品欣賞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所以,關於小舟的詩詞多得數不勝數,只要翻開唐詩宋詞,那些蘊涵豐富的小舟意象就會撲面而來。

而在山水畫裡,只要有水,就會有小舟,作為點景之用,不僅可以起到和諧畫面的作用,更能提升作品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

溥心畬 (1896~1963)作品欣賞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畫中一舟一人一江水,以平遠為構圖,追求深遠的感受,一葉孤舟遊走在浩渺無痕的江水中,而江水又奔流在蒼茫無邊的天際之下。

如此虛實對比之下,更顯得人的渺小。所以畫人物往往採取簡筆畫法,幾筆勾勒,線條流暢。如此蕭散簡遠,妙在筆畫之外。

陳少梅(1909~1954) 作品欣賞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畫面筆墨簡約,氣韻自然,意趣恬淡又虛空,並以大量的留白,以示深邃遼遠,不但強化了意境的空曠、寧靜,而且也增強了藝術想象力,給觀者以不盡的思考與無垠的想象。

只留下漫不經心的幾筆勾勒,筆墨疏淡,但筆簡形具。達到一種超脫出世、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

黃君璧 (1898~1991)作品欣賞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茫茫江上,一人一舟,悠然自得,無關風月,不念浮塵,此時此刻彷彿化身於自然中的一物,融於這山水景色之間。

而畫外之人,觀畫中空白的江面,一種無盡的浩渺之感油然而生,頓覺心胸開闊,愜意無比。

這就是中國畫中的留白的魅力所在。讓人們的心靈在觀看畫作的同時得到淨化,讓人們煩躁的心得以安靜,也讓人們禁錮的思維得以發散。

黃君璧 (1898~1991)作品欣賞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國畫名家筆下的“一舟一人一江水”——沒有孤寂,只有愜意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雖然是蘇軾不切實際的浪漫主義的遐想,但確實畫家筆下一舟一人一江水,筆筆可見真實情境,也是大多數人渴望的理想生活,更是一個至高的人生境界。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世間種種皆從容放下,相忘於江海。歸隱於心,才能換取真正的清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