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陝北人到石家莊建了個國

郭峰(書房記特約作者)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卻呆不住了。為什麼?

一方面秦國打得立不定,另一方面晉國採取懷柔政策,拉攏欺騙。晉國人採用什麼欺騙手段呢?

晉國給白狄酋長許以珠寶貨物,換取他們的土地,讓他們離開陝北,遷移太行山區。陝北人老實,好糊弄啊,就糊里糊塗地上了當,千里迢迢,整氏族遷到太行山兩側。這個時間點大約是公元前601年到前550年,遷了50年,整整一代人,才完成遷徙,遷到山西盂縣、昔陽縣和河北石家莊一帶了。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果真是這樣嗎?

也很難說。因為同期遷徙的不僅有白狄,還有赤狄、長狄,遠在甘肅敦煌的允姓戎也遷到河南西部的殽山附近。看來是某種複雜原因,造成整個狄民族大遷徙,比如說氣候。

地球進入冰期,氣候乾燥,降雨不足,牧草長勢不好,遊牧民族就南遷。比如後世的匈奴、“五胡亂華”,重要原因就是地球進入冰期,牲畜大量死亡,牧民在大漠飢餓難耐,被迫南下劫掠。

白狄為什麼不像鬼方一樣向北遷呢?此時,北方已有匈奴盤踞,那是一個典型的遊牧民族,驍勇好戰,擋著去路。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白狄人從山西柳林孟門渡河,跨過呂梁山,來到太原汾河谷地,然後翻越系舟山到了忻定盆地,沿著滹沱河向東,翻過太行山,來到距西柏坡不遠的正定,在這裡安營紮寨,修整疲憊的身體。

如果你對中國革命史感興趣的話,你會發現,同樣選擇以陝北為根據地的政權,東進之時,選擇的通道和2500年前的白狄沒什麼不同。

白狄人東遷之路。

參加遷徙的白狄有鮮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4大家族。“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陝北人怎能離開黃土高原的大山?來到太行山兩側,就離開了革命的根據地,到處是石頭山,挖個窯洞都很難,真正是“虎落平陽”,被狡猾的晉國各個消滅。沒幾年工夫,肥氏、鼓氏、仇由氏3大家族就被晉國滅了,只剩鮮虞了。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出門低三輩。”離開陝北,挖個窯洞都這麼難。這是狄人在北京延慶挖的石窟。

鮮虞氏“姬”姓,是正宗黃帝子孫,根正苗紅。

《世本》:“鮮虞,姬姓,白狄也。”

杜預《春秋釋例》說:“鮮虞中山,白狄,姬姓。”

《春秋穀梁傳集解》的作者範寧與杜預同屬東晉人,他也說,“鮮虞,姬姓,白狄也。”

鮮虞是黃帝的後代,沒什麼大問題。老郭在前文說到,“軒轅”與“鮮虞”發音相近,不能不讓人展開聯想。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夏前有個“虞”朝,虞前還有個“唐”朝,合稱“唐堯舜虞”。

“虞朝”很自然讓人與“鮮虞”產生某種聯想,又與“獯鬻”產生類似聯想,因為“獯鬻”音“xūn yù”,音若“燻育”。“軒轅”“獫狁”“獯鬻”“鮮虞”是否一脈相承?

很有可能。

革命的後代鮮虞,收拾三大家族剩餘殘部,沿著滹沱河,衝出太行山,來到冀北平原。公元前506年,在河北唐縣建立“中山國”。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中山國出土文物。

華北平原、華夏腹地,突然冒出一個鮮虞夷狄建的國家,齊、趙、魏、燕等所謂“華夏”國家如芒刺在背,魚鯁在喉,多次聯合起來攻打中山國,不除不快,並於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

後來中山桓公復國,國力鼎盛,有戰車九千乘。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

中山國是打不死的小強,雖然方圓僅500裡,但越打越強,充分發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退到太行山區,積蓄力量,勵精圖治,發奮圖強。滅國20多年後,於公元前380年再次復國,定都靈壽,直到公元前296年,被趙二次所滅。此時,距趙被秦滅只剩68年。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中山國”的位置

中山國被滅後,鮮虞人思念遙遠的家鄉,他們結伴而行,翻越太行、呂梁兩座大山,跨過黃河,返回了魂牽夢繞的陝北。

返回陝北的鮮虞(音yú)人在榆陽區魚河建立“膚施城”,而“膚施”那時的發音正是“鮮虞”。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中山王陵區示意圖

“魚河”,位於無定河與榆溪河交匯處。

魚河為什麼叫“魚河”,是否“鮮虞(音yú)人”生活的河?

魚河是陝北的魚米之鄉,地勢寬闊,關鍵是有水,還能種水稻,是塞上江南。這一點陝北人都知道。很多人不解,這麼好一塊地,為什麼沒設個縣城,比如橫山、米脂,把縣城設在這裡比現在的位置好。

陝北的縣城都是軍事重鎮,設在軍事要塞上。比如榆林北6縣,全部沿長城而設,都在長城腳下,這是守護長城的需要。

明朝在榆林共設39堡,其中33堡沿長城而設,每隔四五十里、六七十里設一堡,北6縣的縣城都是沿長城而設的堡。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建安堡

魚河是39堡之一,沒在長城腳下,在腹地。

秦在陝北設上郡,治所在雕陰(綏德),後遷到魚河(橫山黨岔上古城),仍稱“膚施”。

位於橫山黨岔的古城遺址,歷史很久遠了。

隋朝,這裡是儒林縣治所。

唐朝為銀州刺使所在地,下古城為唐銀州治所。

宋朝在陝北設有綏、銀、夏、靜、宥5州,這裡是銀州治所,橫山黨岔有“古銀州”遺址。這個銀州就是米脂銀州的前身,後遷往米脂寨。

白狄人在陝北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河北建立“中山國”?

一部魚河史,含概了大半部陝北史。

延伸閱讀:老郭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