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01

读林徽因先生《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的感觉,就仿佛春天雨后的泥土气息,被微风吹拂着沁入心脾,别有一种清晰和雅致。

谁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诗中选取众多意象:

  • “云烟、星子、细雨”,像梦境一般的飘渺、轻盈;
  • “月圆、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在梁间呢喃”象征团聚、美满;
  • “新鲜初放芽的绿、白莲”蕴含对未来的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结构安排,有一种音乐般的韵律感,

  • 首句“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结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让整首诗浑然一体。不知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似乎是恋人间的一呼一应

谁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细细品味这首诗,有一种纯洁和神圣的庄严感,而所选的意象又如此平易近人,贴近生活,因此清新却没有高冷,亲切却又克制、拿捏着感情。

这种分寸感直到最后方才稍稍有所松动,“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实写真情实感,收拢中心的同时,又将涌出的感情升华成为一种温暖,怎能不让人动情呢?

一时间,心生好奇,林徽因先生的这首诗会是写给谁的呢

02

在百度百科上搜索了一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创作背景,查到的信息中有一条为“1934年4月发表,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二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又查询到:

  •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飞机,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的演讲会。飞机遇难。”
  •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先生于1932年出生。
谁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从时间上来看,无论是诗中的“你”是指已去世的徐志摩,还是当时尚为年幼的儿子,都是可能的。一前一后,前者为曾经的爱情,后者为新生的亲情,

我个人倾向认为是后者

03

我们先来看这爱情的可能性。

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认识的,林徽因的美貌与才情打动了徐志摩的心,林徽因亦是欣赏徐志摩的。可惜,对于徐志摩来说,命运并不遵从个人意愿而展开,当徐志摩与妻子张幼仪结束了婚姻关系后,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

谁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徐志摩于1928年11月6日发表了著名的《再别康桥》,诗中流露出对康桥生活的眷恋与依依惜别,除了在康桥的留学经历的回忆,想必其中也含有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的种种思绪,感伤于离别,才有了

  • 开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尾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相似的感情克制,相似的首尾呼应样式。

不知林徽因在写这首诗时,是否有意在回应《再别康桥》。

04

若依此认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是为了记念徐志摩而作,恐怕还不敢下此结论。

但可以确定的是,

林徽因很佩服徐志摩的才情。在看过林徽因的《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我有了这样的想法。

文中,林徽因说上一年曾坐火车经过徐志摩的家乡,忽地想起徐志摩“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过山,过水,过……”的诗句,彼时“眼泪不自主地溢出睫外”。

想起徐志摩,首先会想起他的诗,故人随已长辞,但那些句子却未曾忘却。林徽因对徐志摩的离去充满着哀伤,由此段描述可感受这悲痛的切实。

谁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很看重诗的价值,她说:

“我认为我们写诗的动机既如前边所说那么简单愚诚,因在某一时,或某一刻敏锐地接触到生活上的锋芒,或偶然地触遇到理想峰巅上云彩星霞,不由得不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去追求实际的真美。”—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这是我见过的,对诗最为最打动人心的理解。

05

诗即为媒介,在某种程度上,林徽因对徐志摩的诗的看法,可以看出代表了她对徐志摩的态度。

那么林徽因如何看待徐志摩的诗呢?

林徽因在文中说徐志摩为“新月诗”开创一片新天地的勇气与激情,说他“一向不止在那里倔强地尝试用功,还会用尽所有活泼的热心鼓励别人尝试,鼓励‘时代’起来尝试”。

谁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从中可以看出林徽因对徐志摩在诗歌方面所做贡献的钦佩之情,“人生贵知己”,林徽因理解徐志摩,懂得他对诗歌寄予的巨大热情。

虽故人已逝,但正如林徽因知己说的那样:

“你的诗据我所知道的,它们仍旧在这里浮沉流落,你的影子也就浓淡参差地系在那些诗句中,另一端印在许多不相识人的心里。”—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人已去,诗尤在,林徽因在怀念徐志摩的文章中,更多地表达了对徐志摩竭力推广“新月诗”的钦佩之情。

林徽因此篇怀念之文章写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之后一年,行文落落大方,字里行间可见其真性情。

读之,我所觉察到的不是对往昔爱情的絮语,而是发人醒悟的对诗歌的真知灼见。徐志摩的过往,都留在了他的诗歌之中,我想这些诗歌背后的创新尝试与人文情怀是林徽因想要坚持的

我认为林徽因在1934年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她对徐志摩的感情基调大体与1935年写纪念他的文章时是一致的,这种纪念的友情,钦佩的敬意,与“四月天”中所表达的温暖与希望是不相符合的。

06

如果不是对徐志摩的追忆,那一定就是写给幼年的儿子的吧。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虽然林徽因先生从未亲自证实过梁从诫先生的说法,但也使得我对自己的判断多了一份信心。

我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理解为是林徽因先生送给儿子的一份礼物,当然,也是送给她自己的。

诗中所吐露的是母亲对幼儿的爱:

  • 其清新之感,好似婴儿的天真和稚嫩。
  • 所取绿芽之意,正含孩童是将来希望之意。
  • 直抒“你是爱,是暖”,难到不是母亲看着睡熟的婴儿时,心中的一股暖意吗?
谁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写在最后

时光流逝,如风拂微尘,原本清晰的印记终将消失在时间的远方。当人物与故事都已退场之后,只留下这一首爱的赞颂,凭借着文字的隽永与韵律,轻扣我们的心灵,好像落在湖中的一片叶子,荡起微微涟漪,你是否会不自觉地问自己:谁会是你的爱,你的暖,你的希望和人间的四月天呢?

(我是闲时翻书君,此为一家之言,期待你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