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打假人已成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毒瘤

中國汽車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可謂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

近兩年的汽車銷售數字並不樂觀。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出現近28年來首次負增長後,2019年全年中國新車將繼續負增長,2019年前9個月,汽車產銷量累計分別完成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1.4%和10.3%。專家預計,2019全年銷售量將減少7%左右。

汽車行業出現的負增長,也意味著國內汽車行業的傳統增長動能日益萎縮,市場亟待新的增長引擎。

新的市場在哪裡,業內的普遍看法是:年輕人與下沉市場。

職業打假人已成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毒瘤

【汽車消費,下沉市場仍是藍海】

最近兩年,在互聯網企業中,微博、電商(拼多多)在下沉市場打開一道缺口,獲得了強勁的增長點,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過去幾年,微博三四線用戶一度暴漲,拼多多也在五環之外的市場,開始對京東和淘寶的包圍,意圖實現電商圈子裡“農村包圍城市”的逆襲。甚至,短視頻網站開始在下沉市場掘金,他們鼓勵農村用戶拍攝短視頻,分享地頭田間的鄉下生活,也確實收穫不少新用戶。

在我看來,汽車行業同樣需要探索下沉市場。

事實上,很多看似高逼格的場景,都是從“下沉市場”開始的。十年前,3G、4G還沒開始在北上廣深流行,運營商和最早涉足無線互聯網的企業們做市場調查。他們發現最早嚐鮮3G、4G無線網絡的,既不是城市白領,也不是程序員,而是去廣東深圳東部沿海城市打工的農民工。

職業打假人已成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毒瘤

這份報告讓很多早期從事無線互聯網的老闆們驚掉了下巴,卻又不得不承認“下沉市場”存在的事實。白領和程序員都在使用電腦上網,包月的帶寬速度飛快、價格便宜,這些人群成為移動互聯網重度用戶的可能性很小;反倒是背井離鄉的農民工,沒有電腦、電視,手機上網就成為獲取外部信息的最重要途徑,而他們才是真正的無線互聯網的重度用戶。

“下沉市場”並不代表著低端,也不代表缺乏需求;反而,他們可能是最有消費意願的潛在用戶。三四線城市人群,不一定有高工資,卻往往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們可能存款不足,卻有穩定的收入或者事業。他們很少使用信用卡,也很少網絡購物,所以在銀行也沒有積累多少線上、線下的信用值,更甭提貸款買車了。對於這些人,只要降低首付門檻,讓手續更為簡便,就會爆發巨大的消費潛力。

【汽車融資租賃,一箭三雕的多贏生意】

艾瑞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約為15265億元,預計未來三年的複合增速為15%左右;2018年我國汽車融資租賃的市場規模約為2255億元,預計未來三年的複合增速為20%左右。這說明,雖然整體汽車市場低迷,但汽車金融市場卻蘊藏不少潛力和機會。

艾瑞給出了類似的結論: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下沉市場)汽車保有量處於較低水平且增速較快,未來有望成為拉動汽車銷量增長的新動力。而融資租賃可以滿足次級信貸人群的購車需求,預計未來將成為年輕人和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的重要汽車金融形式。

對於許多人來講,汽車融資租賃是個新名詞,但這種模式在國外並不陌生。在汽車消費成熟的美國,新車銷售有30%是通過融資租賃模式完成的。而在國內市場這一數字只有3%-4%。相比之下,我國汽車融資租賃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職業打假人已成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毒瘤

目前,“融資租賃”是銀行信貸之外第二大金融工具,也成為汽車電商平臺普遍提供的購車方式。一般而言,汽車融資租賃可以支持10%以下的首付,有時甚至支持零首付;而貸款買車一般要20-50%的首付比例;融資租賃的可選模式很多,還贈送上牌、保險等服務,只憑身份證、駕駛證、戶口本和信用卡,通過支付寶進行徵信審核時間最快只需要5分鐘。而貸款審核和操作流程則繁瑣冗長,有時甚至需要財產證明和各種收入證明,耗時兩週才能獲批。

所以,汽車融資租賃是一舉三得的好生意。對於消費者,首付低,門檻低,簡化了購車流程,提前與家人享受到有車的便利;對於融資租賃公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打開新的潛在市場;;對於汽車廠家而言,渠道下沉意味著拓展了汽車銷售渠道的廣度和深度,普惠金融促進了汽車銷量的增長。

【汽車融資租賃面臨探索期的尷尬】

職業打假人已成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毒瘤

和所有舶來品一樣,汽車融資租賃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的新事物和新營銷模式,進入中國市場時,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看上去設計相當完美的模式,卻在中國遭遇了“本土不服”的尷尬。

職業打假人已成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毒瘤

根據上海地區近十年的汽車融資租賃訴訟案件數據,人們發現1061起案件的時間分佈,在2017年達到高峰,隨後逐漸回落。案件中90%以上是因承租人支付了首期租金及部分租金後,未繼續向出租人即融資租賃公司支付租金,最終發生大量訴訟案件。

在所有案件中,騙貸是對汽車租賃公司威脅最大的風險。騙貸分子使用造假材料,進行合同欺詐,支付了首期款後,將汽車處理或者賣掉,然後逃之夭夭。此時,汽車金融租賃公司要承擔與車輛成本相當的損失。

用戶與融資租賃公司的誤會,追溯到模式設計之初,就已經埋下了誤會的種子。

西方消費者,對於購車需求更多是一種體驗而非佔用,“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中國消費者更在乎責任,希望汽車成為家庭擁有的資產,而非“只有使用權”。融資租賃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的玩法很靈活,在國內市場還需要進行用戶教育。

國內融資租賃訴訟發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新用戶市場在三四五線城市,這些新消費群體恰恰是對於金融知識欠缺的群體,對汽車融資租賃缺乏基本認知,習慣於將融資租賃和他們已知的租車概念關聯在一起。而且,這部分人群的契約精神有待提升,有些人在拿到車鑰匙後惡意拖延不按期支付費用。

此外,一些職業打假人通過汽車融資租賃方式獲得車輛後,以交易手續瑕疵、服務流程過錯等,向汽車融資租賃公司索取高額賠償。當個人訴求沒有得到滿足時,這些職業打假人又會糾集其他有用戶通過拉橫幅、圍堵公司辦公地、串聯起來到市場監督部門上訪等方式,以及向媒體投訴等,尋求向汽車融資租賃公司施加壓力,目的還是為了尋求高額的不當賠償。他們已經成為汽車融資行業以及當前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毒瘤。

【結束語】

這裡有一個融資租賃行業惡意纏鬥的案例:一位車主通過汽車融資租賃方式,繳納2萬多元的首付就添置一臺售價20多萬元的汽車,兩三個月後,他看到汽車行駛證上的名字不是自己,以為遭遇“套路貸”,就不再支付租金,而且向多家媒體打電話投訴這家汽車融資租賃公司,走上了所謂的“維權”之路。為何不通過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他說,打電話更簡單直接,而且維權群裡大家都說,這種方式能拿到更多的賠償。

對於汽車融資租賃公司而言,買家只花費2萬多元就開走一輛價值20多萬元的新車,而且對方也僅僅支付幾個月的租金就不再還錢,折算起來,公司價值20萬元的資產處於不可控狀態。“遇到用戶逾期的情況,我們會先通過系統短信、手機短信、電話等方式進行溝通,就是希望對方能按時還錢。如果對方不理會,就只能想辦法收車,把公司的車輛收回來。”雖然在租賃期內,汽車所有權屬於汽車融資租賃公司,但是很多用戶還是將這種“收車”行為描述為“偷車”,想當然地認定車輛的所有權屬於自己。

“為何不能在收車時提前通知對方,然後再面對面交接呢?”一位汽車融資租賃公司的員工回覆稱,當聽說公司馬上要收車時,很多人會將車輛藏起來,或者鎖在大院子裡,旁邊拴上狗,工作人員根本無法接近車輛。

不得不承認,融資租賃市場初期渾水摸魚者大有人在。其中不乏懂法的用戶,追著租賃企業打官司,企業長期官司纏身不但影響正常運營,還會給整個汽車製造業帶來相當負面的影響;也有用戶明知不佔理,訴訟會輸官司,就聚在一起惡意維權——拉橫幅、圍堵、反覆向政府投訴、施壓,更是嚴重影響了企業運營。

由於誤會引發的糾紛和案件,會伴隨市場的成熟而逐漸消退,這是市場培育過程必經之路;但如果消費者持續無理纏鬥,則會對市場、企業和行業帶來難以修復的傷害。職業打假人惡意投訴,為了獲取非法利益而糾纏汽車融資租賃企業的行為,無疑是市場的一個隱患。

王冠雄,新經濟觀察家、意見領袖,首個豎屏科技脫口秀雄辯·科技show主講人、十大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藍港等著名互聯網公司負責相關營銷工作,參與4次IPO,橫跨行業主要領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熱點快評,發佈於微信、微博、頭條、百度,各大門戶及科技博客、媒體社群、短視頻等30+全部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FT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