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應該多鍛鍊,還是少運動?
隨著社會老齡化加速,骨關節炎成為漸受關注的焦點問題。
骨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骨關節病,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65 歲以上人群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達50%以上,75 歲以上人群可達約80%。
有人認為,得了骨關節炎後應當儘量少運動少走路,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骨關節炎急性期,關節腫脹的患者需要限制活動,而一般患者則應積極鍛鍊。
適當運動可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縮、延緩關節退變進度。但關節炎患者的運動方式因人而異,否則適得其反。
關節活動範圍鍛鍊
每天進行關節在各個方向上的活動鍛鍊,努力使關節儘量撐開,活動到最大極限。
在進行關節活動鍛鍊時,應以不致關節明顯疼痛為準。
如有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要在疼痛能夠忍受的範圍內輕柔運動。
耐力鍛鍊
走路是骨關節炎患者理想的鍛鍊方式,沒有嚴重的髖、膝、踝關節疾病或關節不穩的患者,應當儘量多走路;水中鍛鍊如游泳或泡溫泉對僵硬、疼痛的關節有好處,因為水的浮力可以減少關節承受的重力,溫水還能放鬆肌肉,減少疼痛;健身房內騎自行車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法,不會給下肢的關節帶來過大壓力。
肌肉鍛鍊
保持或增加關節最大活動度的運動,應由病人主動進行、循序漸進。 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靜力鍛鍊為增強肌力的簡便有效運動,如在沒有阻力情況下做肌肉收縮動作。 在這,重點推薦兩種鍛鍊方法:一勾腳抬腿鍛鍊
1.勾腳尖;蹬腳後跟,儘量將膝關節繃直;
2.抬起下肢(臥位時腳後跟距離床面約10~20 釐米即可,坐位時大腿稍離開座椅即可);
3.堅持5~10秒鐘;收腿放鬆。
4.一般5~20個動作為一組,每天視具體情況可完成5~10組。
步行
步行是醫生向骨關節炎患者重點推薦的運動方式。
不僅有助於維持關節軟骨細胞的營養供應,鍛鍊關節肌肉力量和協調性,防止骨質疏鬆,而且對於心肺系統及緩解精神心理壓力也有益處。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有個度,運動鍛鍊也是一樣的道理,鍛鍊時間過短起不到效果,鍛鍊時間過長可能會適得其反,保證每天鍛鍊30分鐘以上就很好。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遠離關節炎的困擾。
閱讀更多 蓉憶健康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