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沒口就打窩,這樣真的解決不了問題,正確方法應該是這樣

相信很多釣友都有這樣一種心理,每次出門釣魚時心裡總想著今天會不會連桿上魚,怎樣爆護的事情,但很有意思的是爆護的時候很少,完全一條魚也釣不到魚的時候也很少。大多數時候都是有魚吃餌,但是魚口很少,也很慢,魚護裡能裝幾條魚,但是數量卻很難讓人滿意。遇到這種情況,釣友們可以說是愁懷了,卻不知道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下意識地打窩,希望能有所改善。但路人甲想說,事情有這麼簡單,那豈不是每天都能爆護了?

不要一沒口就打窩,這樣真的解決不了問題,正確方法應該是這樣

首先,我們要知道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如果找不到原因那肯定是沒辦法解決的。就好像生病了去醫院,醫生會給你做各種檢查,以便確定是什麼病,以及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才好對症下藥。釣魚雖然容易一些,但原理是一樣的。魚口為啥好呢?路人甲覺得可以把問題分開來看,要麼是窩子裡沒魚,要麼是有魚但是卻不吃。

在自然水域,水廣魚稀太正常不過了,不可能隨便找個釣位就能連桿上魚,所以正常情況來講,窩子裡沒魚是主要原因。之所以半天才來一個口,釣的全都是過路魚。運氣好了一群魚有十幾條,運氣不好一群魚三五條。如果是這個原因造成的魚口少,魚口慢,我們在選釣位的時候就要格外注意。

不要一沒口就打窩,這樣真的解決不了問題,正確方法應該是這樣

但有時候窩子裡有魚卻不吃,這個問題就比前面那個問題要複雜一些。有可能是天氣原因,比如說這幾天放假,在白天釣魚的時候到了晚上魚口就慢很多,弱很多。這多半就是水溫發生了變化導致魚口發生了變化。比如說在夏天的時候,早上釣得好好的,但是到了上午十來點就停口了,可能是魚到更深的水域或者其他更舒適的地方去了。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比如說窩料和餌料的味型魚兒不是特別感興趣,又或者說餌料的狀態不給力等等,以上這些原因並不是打窩就能解決的。

不要一沒口就打窩,這樣真的解決不了問題,正確方法應該是這樣

那麼該怎麼辦呢?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窩子裡沒魚,要麼是換釣位,要麼選個合適的時候來釣。魚兒的棲息地和覓食地點是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老釣友們才把“一日三遷”這句話掛在嘴邊。比如說把釣位換到一個水溫更適合的地方,什麼深淺交界處之類的位置。也可以選個合適的時間段來作釣,比如說下午4-5點這個覓食的高峰期。如果遇到大幅度的降溫,升溫,大風大浪等極端天氣,趕緊收拾東西回家。

不要一沒口就打窩,這樣真的解決不了問題,正確方法應該是這樣

順便咱們也要想辦法把周圍的魚給誘進來,並且留住它。這時候我們可以開一份霧化比較好的餌料,保持較快的頻率抽竿,讓水面從上到下都形成一個立體霧化帶。這些粉末狀的物質會隨著水流飄得到處都是,會將周圍的魚和過路的魚吸引進窩。魚兒進窩後就可以慢慢釣了。然後根據你的窩量來決定補窩的頻率,比如說魚口突然變慢了,這時候就要適當的搓兩個餌團來續窩了。這時候的抓口也已實口為主,儘量避免錨魚驚窩,上魚速度可以慢一些,利用窩裡的魚兒將周邊的魚兒吸引進窩。

不要一沒口就打窩,這樣真的解決不了問題,正確方法應該是這樣

​如果是有魚卻不吃餌,那還是要從餌料的味型,狀態,浮漂的調釣,水底情況,線組等方面來調整了。比如說我們首先可以調整一下浮漂的調釣,比如說原來是釣鈍的,試著往靈敏的方向調,如果是釣靈的,試著往鈍的方向調。如果沒有用,就看看周圍的人釣得怎樣,可以借鑑釣得好的釣友的餌料的味型和狀態。如果沒有改善,就可以換個更小的線組試試,在釣法上可以主動進行逗魚,刺激魚兒覓食的慾望。

不要一沒口就打窩,這樣真的解決不了問題,正確方法應該是這樣

最後:釣魚的時候不管發生什麼異常,總歸是有原因的,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最好是先把原因弄清楚。如果總是遇到沒口就打窩,有時候有效果,有時候就不一定有效果了。就好像前面舉的例子一樣,你生病了醫生肯定不會隨便就給你開個藥,而是仔細的替你檢查發病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