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最近,我被一則微博熱搜震驚了

#3億中國人面臨隱性飢餓#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當時我就不樂意了

這是怎麼回事

這不是對我們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工作成果的汙衊麼

當我仔細又把這個標題

看了一遍的時候

才發現它說的是隱性飢餓

是一種因為營養不平衡

或者缺乏某種維生素、礦物質

從而產生隱蔽性營養需求的飢餓症狀

這種症狀

和吃的“飽不飽”沒什麼關係

吃的“好不好”、“對不對”才是關鍵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關於吃這種事情

全世界人民都很上心

比如在幾千年前的中國

就有“以形補形”的說法

而在國外

也有一些諸如“醬油吃多了會禿頭”

“漿果可以預防記憶衰退”的言論

但事實上

這些觀點或多或少

都缺乏一些科學依據

所以在2009年

BBC聯合數十所大學的數百名科研人員

召集了500名志願者

拍攝了一部紀錄片

《揭秘食物真相》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一上線

就吸引了超過三百萬英國網友的觀看

因為它是一部

從頭到尾都在講“吃”的紀錄片

科研人員根據觀測實驗者

吃下某種食物後的數據

來記錄這種食物對於人體的作用

第一個實驗就很

清(sang)新(xin)脫(bing)俗(kuang)

所有的實驗者

每天都必須要吃類人猿的食物

也就是說

所有的東西都是生的

是牛排不好吃麼

還是漢堡不太香

還是肥宅水不快樂了

怎麼會有人參加這種實驗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實際上,還真的有

欄目組找來的9位實驗者

一直都在吃缺乏營養的食物

導致他們普遍血壓偏高

膽固醇偏高

甚至都到了影響壽命的程度

所以他們都來參加了這個

“類人猿食物是否能降低膽固醇”的實驗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為了避免實驗者偷吃食物

從而使數據出現誤差

節目組特意“貼心”地

把他們關在

英國相當出名的佩恩頓動物園

甚至還在動物園裡的餐廳裡

張貼了他們的大幅照片

禁止餐廳員工賣吃的給實驗者


而這些實驗者要做的

就是在接下來的12天裡

和猩猩、狒狒、老虎

獅子等動物生活在一起

以及吃營養師蓮妮格頓

為他們精心搭配的營養餐

每天5公斤

全部生吃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在最一開始的時候

幾位實驗者還是蠻開心的

因為放在最上邊的

是一盒草莓

再到下邊

香蕉2根、西紅柿4個、胡蘿蔔7根

好像沒什麼難度嘛

都可以接受

直到

青椒、西藍花、蘑菇的出現

為了滿足每日身體所需

節目組還會提供

一顆浸過鹽水的橄欖

除此之外

沒有任何調味品、沒有油、也沒有肉

到了第二天

這份菜單裡甚至還加入了

生椰菜花、生洋蔥以及生豌豆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這對於平時基本不怎麼吃蔬菜的實驗者來說

實在是一份巨大的挑戰

在最開始的幾天裡

他們基本要從早上吃到傍晚

才能把5公斤的餐食全部吃完

為了強迫自己吃完

有人把葡萄、藍莓、各種果仁

通通拌在一起

心裡安慰自己這是沙拉

然後把它們全部嚥下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到了第7天,營養師收到舉報

實驗者中有人私藏巧克力餅乾

糖和脂肪的攝入

都會影響實驗數據的檢測

但在營養師查看之後

原來是一位實驗者藏了一袋糖

不過沒有開封

只有在實在饞的不行的情況下

才拿出來聞聞味兒

從實驗的第7天開始

陸陸續續有人說

感受到自己瘦了

但不知道是否是心理作用

一切的答案

要在五天後揭曉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在第12天的晚上

營養師特意為實驗者準備了燒烤慶祝

但他們其中的大部分人

還是選擇了營養餐

當然,他們的“草”沒有白吃

在短短12天內

9名實驗者的血壓全部恢復正常

膽固醇

也分別下降了22%、17%、19%……

全部恢復正常

吃類人猿食物

這一餐譜是行之有效的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如果說第一個實驗還比較正常

那第二個實驗就有些重口了

它要驗證的是

纖維是否能改善便秘狀況

東尼和胡根是兩個長途貨車司機

他們駕駛貨車在歐洲各個國家穿梭

由於條件不允許

每天只能吃罐頭裝的食物

久而久之

腸道堵塞,成為最困擾他們的問題

科學家稱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為

食物的“滯留時間”

時間越長

就意味著腸胃蠕動越慢

也就更容易出現便秘

在接受實驗之前

東尼的滯留時間為22小時35分

而胡根的滯留時間

居然高達42小時30分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呢

科學家讓兩人分別吃下一顆藥丸

藥丸裡包有發射器

它會隨著食物移動

隨時發出信號

東尼和胡根只需要在每次上完廁所後

用手提接收器感應

藥丸是否還在體內

當然,讓貨車司機生吃蔬果是不現實的

所以這一次

科學家選擇了全麥麵包、全麥燕麥條

搭配帶皮的水果

來驗證這些富含纖維的食物

在吃一週後

能否縮短東尼和胡根的“滯留時間”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為了更好的檢測他們的消化時間

節目組特意請來了一位腸道專家

坐直升機來的那種

這位拉風的專家也帶來一款“神器”

一個有燈光、有鏡頭

可以連線現場直播腸內情況的膠囊

在吃過一週的高纖維套餐之後

他們的滯留時間變成了

10小時58分和12小時30分

食物中含有的纖維

有效的改善了他們腸胃堵塞的問題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除了這些

BBC還做了一些普通人群關注度很高的實驗

比如讓我們羨慕嫉妒恨的

那些狂吃不胖的人

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個問題

也困擾了蛋蛋姐好久

有一種說法是

這些人的新陳代謝更快

這樣能使他們更快的吸收食物

更快的消耗熱量

但BBC經過研究後發現

這個觀點是假的

碧琪和喬是好閨蜜

兩個人年齡相仿

生活方式也基本相同

但她們的體型

卻差了好幾個size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據瘦子碧琪說

她從不運動

每天吃巧克力、零食、蛋糕

就連吃飯都比喬吃的多

但她,就是不胖

在實驗開始之前

科研人員先讓她們喝了一杯雙標記水

它含有非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能追蹤人體攝入的所有熱量

這樣

喬和碧琪吃了什麼東西

科學家全部都能知曉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接著,科學家測試了兩人的新陳代謝率

得出的數據完全相同

也就是說

造成喬和碧琪體重差距的

並不是所謂的新陳代謝

而喬比碧琪胖的

真相只有一個

那就是,碧琪吃的根本沒有喬多

所以她才沒有喬那麼胖

事實上

喬比碧琪多吃50%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所以

吃,才是胖的第一生產力

那麼,如何才能少吃呢?

BBC從報名的志願者裡

選取了一對夫妻

作為實驗對象

丈夫262磅(118kg)

妻子302磅(136kg)

他們極其討厭運動

也反感節食減肥

對於食物的狀態是

根本停不下來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他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延長飽腹感

為此

科學家測試了高蛋白餐、高脂肪餐

以及高碳水化合物餐

三種食物

哪種更容易讓人有飽的感覺

他們把三位實驗者

關進密閉的房間

讓他們分別吃熱量相同

但種類並不相同的食物

最終的結果是

高蛋白餐

更容易讓人有飽腹感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同樣高蛋白的乳品

往往是減肥人士的“大敵”

他們認為乳品

會讓之前的努力前功盡棄

但事實

真的是這樣的麼

BBC找來一群人做了實驗


在第一週

他們吃高鈣乳品餐

大量的牛奶、乳酪和酸乳酪

在第二週

他們吃低鈣餐

兩款餐種的熱量都經過計算

完全相同

脂肪量也完全相同

唯一的區別

只有含鈣量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除了吃東西

他們還有另一項任務

收集糞便交給科研人員

這些糞便的分析

要耗時整整三個月

它們先是被冷藏,再被捲起

然後被打散,製成糞粒

再拿去烤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這麼做的原因

是為了檢測糞便中的脂肪含量

分析結果表明

吃高鈣餐比吃低鈣餐多排出100%的脂肪

也就是說

在餐單中加入一些高鈣乳品

反而有利於減肥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除卻這些

BBC的其他實驗還得出了

“餐前喝水,並不能增加你的飽腹感”

“包裝分量越大,人吃的就越多”的結論

在這些結論的影響下

這對夫妻把之前的餐具

換成了普通大小

也不會和之前一樣

特意多做一些留著吃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在沒有節食的情況下

減肥的第14周

丈夫瘦了16斤,妻子瘦了23斤

褲腰小了一圈

在他們減肥的第18周

丈夫瘦了24斤,妻子瘦了32斤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除了嚴謹的數據之外

這部紀錄片的風格其實相當“沙雕”

它會研究

在吃同樣食物的情況下

男人放屁多還是女人放屁多

亦或者

能不能根據約會時女性進餐情況

判斷約會是否成功

再或者

傳說中催情的食物

是否真的有效

想要得出這些結論

首先要有相對應的食譜

而我們想要改善自身狀況

首先也要去搭配這些食品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但實際上

我們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考慮這些

在剛剛結束的國慶70週年閱兵儀式上

那麼多先進的武器

蛋蛋姐一個都不認識

弄得我很沒面子

直到幾個騎著電動車的小哥出現

我趕緊給家人解釋

“藍的是餓了麼,黃的是美團”

更是有網友把這個方隊

稱為“救命恩人方隊”

每天生吃5公斤類人猿食物?這是我看過最沙雕的BBC高分紀錄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