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竟然把親叔叔活活烹死,這裡面究竟有怎麼樣的帝王恩怨?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長孫,所以明宣宗和朱高煦的關係是叔侄關係。雖說帝王家權力至上、親情淡泊,可也不至於下如此狠手吧。可是你要是知道了這位“叔叔”有多作死,你就不會怪明宣宗下如此狠手了。

明宣宗竟然把親叔叔活活烹死,這裡面究竟有怎麼樣的帝王恩怨?

事情要從朱高煦和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的父親)爭奪太子一事開始。

朱高熾,身材臃腫有足疾,走路需要人攙扶,但性格溫和、為人敦厚。朱高煦,能征善戰、英勇魁梧,頗有朱棣當年的大將風範。這樣一對比你就知道了,朱棣心中肯定會偏愛那個跟自己很像的兒子。在靖難之役中(朱棣搶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高煦跟隨朱棣拼命作戰,在攻打帝都南京的關鍵戰役中有著突出的貢獻。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十分動情,拍著朱高煦的肩膀說:“你多多努力,等我拿下了皇位,就立你為太子。”

朱高煦一聽這話,當然很是高興,這相當於自己半隻腳邁進太子東宮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朱棣的承諾只是一句鼓勵、一張空頭支票,都後來始終沒有兌現。後來朱棣成功篡位,奪得皇位,同時也給天下人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原來不是嫡長子也可以通過發動政變奪取皇位。在“榜樣”的影響下,朱棣的次子朱高煦開始了野心奪位之路。朱棣在立太子這件事上一直都比較猶豫,朱高煦最像自己,在靖難之役中顯赫的軍功有目共睹,贏得了眾多“靖難派”老臣武將的青睞。朱高熾呢,雖然形象不佳,但是他儒風甚重,敦厚溫和,很有政治才能,朝廷中的文官集團一致擁護朱高熾。最重要的是皇位繼承一直是立長不立幼原則,自己的父親朱元璋又一直很喜歡朱高熾,是朱元璋親自為朱棣選擇的燕世子。立儲這件事一直讓朱棣很為難,左右搖擺不定。

最後,朱棣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不光是因為明朝的內閣制度和立長不立幼的原則制約著皇帝,最重要的是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聰慧機敏,深得朱棣喜愛。編纂《永樂大典》的大學生解縉曾以“好聖孫”來說服朱棣,朱棣大悅。1401年立朱高熾為太子。

明宣宗竟然把親叔叔活活烹死,這裡面究竟有怎麼樣的帝王恩怨?

爭強好勝的朱高煦並沒有就此放棄,一場好戲就此展開。朱高熾監國期間,賴在京城不走的朱高煦開始天天給朱棣打小報告。生性多疑的朱棣開始對朱高熾很不滿意,經常敲打朱高熾,搞得朱高熾很是鬱悶,不知該怎麼做才好。最嚴重的一次是以朱高熾接駕來遲為由,幾乎把太子黨一掃而空,巨大的打擊讓東宮位置處於風雨飄搖中。這時候最高興的朱高煦就開始了作死節奏,逢人就問:“我這麼英明神武,像不像秦王李世民?”這話傳到朱棣那裡,點燃了朱棣的怒火。你朱高煦是不是秦王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可不想像李淵一樣,當了皇帝還要被迫讓位給兒子。朱棣嚴令朱高煦去樂安州就藩,不要留在京城惹是非。朱高煦不願意也沒辦了,只好奉命去樂安。這一舉措基本是告訴朱高煦別想打太子的主意了,因為離開了京城再想通過和平手段奪取爭取幾乎是不可能的了。知子莫若父,朱棣雖然喜歡朱高煦,可他並不想讓朱高煦跟自己一樣奪取政權,畢竟大明的江山越穩定越好。

1424年,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為避免朱高煦叛亂,一來秘不發喪,到了京城朱高熾讓兒子朱瞻基出門迎喪,政權平穩過度。二來朱高熾把朱高煦詔到京城,給他賞賜,這樣他就是想造反也沒有機會了。在第一輪的PK 中,朱高煦完敗。

朱高熾登基稱帝,以仁政治天下,深受天下愛戴。只可惜身體不好,沒過一年就過世了。這時候遠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需要趕赴北京奔喪繼位。朱高煦認為自己的機會終於要來了,就在南京通往北京的要道上設下埋伏,想一舉除掉朱瞻基。可是不知道是時間沒有算好,還是朱瞻基選了另外一條路,總之沒有等到朱瞻基,朱瞻基順利繼位。

1426年,也就是宣德元年,越想越鬱悶的朱高煦最後還是選擇在樂安州起兵造反。他派人到朝廷,列舉了他的不滿和造反的緣由,指責皇帝把貴族頭銜封給文官以及在選用官員時的判斷不當。明宣宗朱瞻基可不是軟弱的朱允炆,他親率大軍火速趕往樂安。

剛開始,征討前鋒到達樂安後,朱高煦下戰書,約定明晨開戰。朱瞻基讓大軍發射神機銃箭威懾叛軍。城內叛軍開始恐慌,紛紛想·抓朱高煦獻給皇帝。朱高煦得知後大驚失色,暗中派人告訴皇帝,自己明日投降。這一打算被王斌等人勸阻“寧一戰死,無為人擒”,面對這麼一群“忠肝義膽”的大臣,朱高煦竟然騙他們進入王府,然後自己偷偷從小路出城拜見宣宗乞降。

念在叔侄情誼,宣宗朱瞻基沒有殺朱高煦,把他囚禁在西安門內的逍遙城。走到了這一步,他要是誠心悔過,一生也就平平安安地度過了,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直接造成他被活活烹死的慘劇。

明宣宗竟然把親叔叔活活烹死,這裡面究竟有怎麼樣的帝王恩怨?

有一天,朱瞻基去探視他,也不知道朱高煦是怎麼想的,竟然趁皇帝不注意伸腳把皇帝絆倒。對於這一行為真的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你哪怕用利器刺殺皇帝呢,都能被常人理解,把人絆倒算什麼操作。後人不理解沒關係,重要的是徹底激怒了宣宗朱瞻基。朱瞻基命人把300斤重的銅缸把朱高煦扣住,本想制服他,誰知勇武有利的朱高煦竟然把大缸頂起來。朱瞻基忍無可忍,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親叔叔活活炙死在銅缸內。這位作死的王爺不光把自己的命給作沒了,還連累了自己11個兒子全部被處死。

朱高煦一生的前半段確實很像明成祖朱棣,長得英俊瀟灑,又擅長打仗。後半段人生就走向了“崎嶇怪路”,造反、投降、小兒科把戲。真的是前半段風光無限,後半段作死不成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