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別省了!細思極恐,這些事故都是“節儉”引得禍

希臘神話中,人面獅身的斯芬克斯出了一道謎語:什麼動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腿最多的時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體力最弱的時候。腿 最少的時候,是他最強壯的時候。

答案家喻戶曉,是人。幼兒手腳並用地爬行,老年人則要藉助柺杖。當一個人上了年紀,是需要一些輔助力量。

柺杖很普及,但也很“低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有太多手段可以幫到老年人。

老年人別省了!細思極恐,這些事故都是“節儉”引得禍

就在前幾天,日本慶應大學研發出了一款尾巴機器人。這是一件可穿戴設備,使用人造椎骨和氣動肌肉來移動。穿著者可以通過改變“椎骨”數量和調整內部重量塊來抵消體重,在快速移動或攜帶重物時保持平衡,防止摔倒。

老年人別省了!細思極恐,這些事故都是“節儉”引得禍

使用時,穿著者要在上半身佩戴分析裝置,通過重心位置的偏移,判斷身體是否平衡,發出相應的信號,指揮尾巴機器人進行調整,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如果人的身體前傾,尾部裝置就會翹起來;如果身體向左傾斜,尾部裝置就會向右傾斜。總之,就是確保穿著者不摔跤。

對於那些身體狀況欠佳的老年人,避免跌倒極為重要。老年人跌倒發生率高、後果嚴重,是老年人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據央視報道,全球每年約有30萬人死於跌倒摔傷,在中國, 60歲到69歲的老年人佔到了9.8%,70歲到79歲為12.5%,80歲以上為22.5%。

如果類似於尾巴機器人之類的高科技產品能夠進一步完善、量產,廣泛投入使用,無疑能為那些身體狀況欠佳的老年人帶來巨大幫助,不僅有助於他們的行動,更能呵護他們的安全。

既然在年老的時候要藉助第三條腿,為什麼不用高科技的力量,讓這條腿更靈活、更強壯呢?

現代科技完全可以做到。實際上,不需要有多高端,很多行動不那麼方便的老年人已經不同程度地藉助各種設備了。比如助力車、電動輪椅,幫助他們擴大了生活半徑;比如電子定位器、一鍵呼救系統等,幫助他們更好地保障自身安全。

老年人別省了!細思極恐,這些事故都是“節儉”引得禍

但還可以做的更好。設想一下,如果可以為老年人研發出一種類似於外骨骼系統的設備,是不是可以讓他們走的更穩,力量更大,更像年輕人?據報道,俄羅斯、美國等國的軍方都已經在嘗試為士兵配備此類裝備,以使他們更“強壯”,更能滿足戰場需求。民品的要求要低得多,將高科技手段應用於老年產品,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成本上,都完全沒有問題。

瓶頸在於社會對待老年人的態度,以及老年人對於追求幸福能動性的缺失。

尊老、敬老是傳統美德,可是放在商品社會中,其空間很容易被經濟效益所擠佔。這和老年人買衣服難是一回事,商家更願意將目光緊盯在女性、兒童身上,緊盯在中青年群體,老年人因為習慣於節儉、喜歡議價等歷史形成的原因,被最大限度忽視了。

老年人別省了!細思極恐,這些事故都是“節儉”引得禍

老年人自身能動性不足也是現實存在的問題。就整體而言,他們並非牴觸新生事物,更多是糾結於價格問題。但凡能講究,就不會要求更高,也正是這樣的心態,導致老年群體與商家之間陷入僵持狀態。

其實市面上也有不少針對老年群體的產品,能夠明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只是,因為市場開拓並不是很好,很多產品都不為老年人所熟知。

譬如,早在10年前,松下就開發出了多種型號的可穿戴助力機器人,能夠幫助體弱的老年人增加行動能力,甚至可以參加各種勞動。但在號稱“萬能”的淘寶上,到今天仍然見不到任何相關產品的蹤影。

老年人別省了!細思極恐,這些事故都是“節儉”引得禍

又譬如,具有上下樓梯功能的電動輪椅,能夠極大擴展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半徑。畢竟,在一些老舊的小區,還不能做到無障礙出行。可是,像這樣的輪椅,因為價格相對較高,網上銷量十分有限。

老年人別省了!細思極恐,這些事故都是“節儉”引得禍

價格是個繞不過去的坎兒。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消費觀念與80後截然不同,與90後、00後更像是生活在兩個世界。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正處於經濟困難時期,因此養成了極其節儉的習慣,很難改變。要他們為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進行相對高一些的消費,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不大容易接受。

這是一個必須從思想上進行改造的問題。老年人必須有這樣的認識:自己過的幸福,也是兒女之福。

在市場上,針對老年人的產品種類不夠多,也是個問題。以現在的科技水平,製造工藝,完全可以開發出很多物美價廉的好產品來。商家與老年群體之間,還需要有一個不斷碰撞、不斷磨合的過程。

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卻是大勢所趨。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將來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