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結婚48年的老年夫妻,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什麼這麼開放?

1950年前後,正是中國紅色浪潮最濃烈的時候,那個時候的中華大地上,充斥著在現在看來最純的集體主義精神,人們的思想也是最單純的時候,那個時候的生活,和現在是完全不同的,主要體現在思考子女問題的方式,還有就是對待感情的觀念。

他們的一生,是被烙上了印記的

老一輩的生活軌跡

就連他們自己也很難說清楚,那個時候的生活有多麼的簡單。

今天的風,似乎比往日更冷一些,筆者與同事依舊行走在大街上尋找採訪對象,並不是說這個是平日裡的日常工作必須去做,而是我們非常熱愛這種工作狀態,去挖掘那些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

這些緩慢而快速,幽默而憂傷,再一氣呵成的內心故事,實在是無需多餘的話來作為導語的。

下午時分,我們在東郊記憶的大門處,遇到了眼前的這對老年夫婦。

這實在是太有畫面感了,在這個本來就充滿歷史歲月痕跡的地方,他們就這樣安靜的坐著,歲月靜好,時光無聲,期間偶爾低聲說上幾句話,再無其他動作。

我們藉著機會上去問能否對他們進行一次簡短的採訪,老兩口很熱情的答應了。通過了解得知,爺爺姓顧,婆婆姓羅,二老年齡差不多大,都是70來歲,被子女接到成都來生活,就住附近。

這一路走來,從相識到結婚已經48個年頭有餘,這個年數和“金婚”相差無幾了。出於好奇,我們想了解下他們相識相知的過程,本以為老人家會避而不談,沒想到老爺子十分大方,告訴我們他和老伴不是自己認識的,當時在同一個生產隊掙工分,通過雙方的父母定下的這門親事,不像現在的年輕人提倡自由戀愛。爺爺說完這話,婆婆在一旁聽得入神,我也放佛進入了電影的黑白膠片中一樣,感嘆到,在那個社會大團結中激情燃燒的歲月裡,二人走過的,是怎樣的青春啊。

採訪結婚48年的老年夫妻,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什麼這麼開放?

很少面對鏡頭的老人,一開始顯得有些拘謹

採訪結婚48年的老年夫妻,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什麼這麼開放?

婆婆聽得入了神

這個畫面感讓我們更加好奇他們的故事,而兩位老人似乎也非常樂意告訴我們,這大概是平時也找不到人述說,既然有個回憶的機會,那就說過痛快。

我和她的生活其實每天都很簡單,就是這附近散散步,我不打牌,怕浪費錢,我也不會去跳舞,怕我老伴一個人行動不方便,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感覺一天過得特別漫長。”很顯然,爺爺對婆婆的感情特別深。

我有什麼不方便的,你自己說,你照顧我什麼了,還不是我反過來照顧你。”婆婆笑著說完這句話後,兩個老人連上我和同事笑成一團。

一個月1500塊的養老金,對於他們來說綽綽有餘,甚至還花不完,所以不會去問子女要贍養費,每當子女提起時,老人都拒絕了,不想多花子女的辛苦錢。其實,老人最大的財富,就是子女們了。

但該面對的問題,終究還是會來,子女們漸漸長大,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而這個,也是現在最具爭議的社會話題之一。兩個時代觀念的激烈碰撞。

戴在年輕一代頭上的金箍環(為了父母考慮,相親,逼婚,還是自由戀愛?

時間真的會改變某些東西。在談到子女婚姻的問題上,兩位老人的答案讓人意外。

採訪結婚48年的老年夫妻,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什麼這麼開放?

採訪過程中

“在當年,自由戀愛還是一件很新鮮的事”

當我們聽到答案時,覺得這兩位老人完全和很多對老年人固有的看法對不上號,因為他們覺得上一代有的脾氣和觀念,不應該保留至今,特別是對待婚姻的問題上。

“戀愛和婚姻是年輕人的事,在當年,自由戀愛還是個另類的存在。”老爺子肯定的對我們說,他說他有4個孩子,都是兒子,現在只有老三的另一半還沒著落,都30多歲了。我們問他難道不著急嗎?“著急有什麼用呢?他不喜歡還不就是不喜歡,他有自己的選擇方式,如果找到了,我們會尊重他的決定,結婚之後,也按他們自己的方式來生活。”

現在這個社會,太多太多的年輕人不得不面對相親或被逼婚的處境,大多數父母其實是出於好心的,也有部分父母是實在沒辦法了,不管對象自己子女喜歡與否,反正先結了婚再說。

而大多數的長輩,也是抱著想抱孫子,想讓小兩口盡孝的想法來安排婚姻的,這種年輕人是被代表和選擇的愛情觀念,長久以來,都和現代自由戀愛的觀念激烈碰撞著。不從,就是不盡孝道,從了,也許會是失敗的婚姻。

這就像頭上戴著金箍環,而孝道就像是咒語,讓當代年輕人頭疼不已。

採訪結婚48年的老年夫妻,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什麼這麼開放?

與老兩口親切交談

採訪結婚48年的老年夫妻,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什麼這麼開放?

老爺子說得很激動

兩位老人對待子女婚姻愛情的這種觀念,讓我們很佩服,也同時感覺到,雖然他們日常生活略顯枯燥,但這也是一種解脫,不受那些整天唸叨這類事情的大爺大媽們的影響。

他們是幸福的,我們能感覺到,而且對現狀非常滿足,對子女們也很滿意,所以,何必再節外生枝呢?讓年輕人自己去處理自己的事情,對他們來講何嘗不是一種肯定。

我們還是忍不住問老爺子真的這樣想嗎?沒想到他反而問我們,為什麼不呢?

感嘆萬千,陷入了沉默。

以前沒得選,現在年輕人該好好享受(不是妥協,而是不想被將就

婆婆和爺爺都望著前方,我猜剛剛的話,他們也一定早就想對子女們講。

“以前沒得選,現在的年輕人理應好好享受自由的生活,作為我們老一輩來講,是不需要他們來將就我們的。”

個年代的生活太苦了,且物質匱乏,很多時候也是逼不得已。

加上思想上的禁錮,自由戀愛放佛成了所有人的禁區。

也正是如此,他們深知那時的不易,現在已到垂暮之年,沒有必要再強加於年輕人頭上了,他們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也不需要來將就我們,重走當年的老路,這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老爺子講,他和老伴也不是將就著過,他們很幸福,這也是我們年輕人不懂的,48年的路,太漫長,幸好有你。

採訪結婚48年的老年夫妻,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什麼這麼開放?

婆婆也加入話題

採訪結婚48年的老年夫妻,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什麼這麼開放?

爺爺臉上始終掛著笑容

“只有不夠幸福的人才會覺得需要被將就”

老兩口看了看時間,不早了,還得回去給兒子做飯,想起身時留下了這句話,我們也見採訪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不再挽留,提出再合影一張。

這時的他們從容多了,靠得很緊,互相拉著手,我想這不只是為了照相,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行為。

採訪結婚48年的老年夫妻,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什麼這麼開放?

希望你們晚年身體健康,閤家幸福

採訪結婚48年的老年夫妻,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什麼這麼開放?

這一拉,恍若昨日,彈指48年

而這不也是我們該反思的嗎?在這個快餐的時代,相愛和分手太容易說出來,都說要將就他們,但老一輩的愛情,真的是將就過嗎?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