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收養個小乞丐,後人為朱家守江山260年,明亡後繼續抗清,這個人是?

司馬長史


朱元璋在開闢了明朝之後,讓這個王朝延續了二百餘年,在這兩百多年裡,帝王是一個接一個輪班上任,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龐大的家族一直駐守在雲南保家衛國,始終堅持捍衛大明疆域,這個家族就是赫赫有名的沐家軍,他們都是沐英的後代。而沐英原本只是一個街邊的乞丐,他因為被朱元璋收養而改變了一生,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效朱元璋的恩情,所以沐英一直都教育自己的子孫後代,要一直忠於大明王朝,因為有沐英的孜孜教誨,以及沐家軍始終不變的家訓,讓這個家族一直對大明忠心耿耿,後來明朝亡國還繼續對抗清朝。

其實沐英的成長經歷更加精彩,沐英的家境貧寒,因為年幼時父母雙亡,所以之後淪為街邊的乞丐,當時朱元璋看到了在街邊行乞的沐英,他突然想到了小時候的自己,於是就收養了沐英。其實朱元璋先後收養過二十多個養子,而這些養子中就屬沐英有成就,也做到了忠心耿耿,有始有終。朱元璋一直都傾心栽培沐英,不僅讓沐英有讀書識字的機會,還讓沐英在十多歲的時候就跟隨自己打仗,在沐英18歲這一年,他就已經具備了十分卓越的軍事才能,他所帶領的軍隊取得了很多勝利。

讓沐英的名聲大噪的就是平定雲南這一壯舉,當時沐英對於形勢的判斷十分準確,他讓軍隊做出渡江的假象,以此作為偽裝和敵軍作戰,當時元朝的餘孽一直負隅頑抗,但是對於朱元璋十分懼怕,當時他們看到有軍隊渡江已經軍心大亂,此時沐英看準了時機,讓手下趁勝追擊,將元朝的餘孽徹底剷除乾淨。可以說沐英這次功勞很大,為朱元璋解決了心腹大患,隨後他就被朱元璋安排在雲南為大明駐守邊疆,沐英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不僅自己盡職盡責,也讓自己的後代都對大明忠心不二。

沐英一直都將朱元璋的家人看做是自己的家人,所以在太子離世的時候,沐英聽聞消息後就悲痛欲絕,後來也因為傷心過度而過世。他的後人一直延續著沐英生前的志願,一直為大明盡忠,直到明朝亡國,沐家的後代還陪同明朝的皇帝朱由榔在緬甸身亡,而且即便到了清朝,沐家軍始終都在堅持反清復明,這樣的家族也是史上難尋。


歷史課課代表


這個人是命貴、忠誠的沐英。

沐英在八歲前,命運很悲慘。

他出生在安徽濠州定遠一戶窮苦人家,父親早死後,跟著母親艱難度日。至正十一年(1351年)農曆五月,江淮地區爆發紅巾軍起義,沐英跟隨母親四處逃難,不久,母親病死在逃難途中,沐英成了亂世孤兒,食不果腹的小乞丐。

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歲的小乞丐沐英流浪到濠州,沿街乞討時,討到了天運。

朱元璋看到了這個小乞丐。也許是小乞丐的樣子讓朱元璋回想起了自己早年當和尚、當乞丐的遭遇,也許是朱元璋在小乞丐身上看到了某種特質,總之,朱元璋對這個小乞丐是又同情,又喜歡。

當時,朱元璋跟馬皇后膝下還無子,於是便把小乞丐收為義子,並將他改成了朱姓。

打天下時,朱元璋收了不少義子,但後來收的那些義子均無法跟這個小乞丐比,小乞丐是生活在朱元璋夫婦身邊的第一個孩子,由馬皇后親手養大,因此他與馬皇后的感情極深,而馬皇后也極維護這個養子。

因為朱元璋夫婦對小乞丐完全是視如己出的概念,後來便有了一些野史說法,說沐英是朱元璋認識馬皇后之前的私生子,就像漢高祖劉邦生有私生子劉肥一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戶部尚書黃景昉在《國史惟疑》中所載:“沐英為高皇帝與外婦所生”。

自成為朱元璋夫婦的“首席養子”後,沐英與後來馬皇后生的朱標太子感情也是十分深厚,狀如親兄弟。這一點讓後世也是浮想聯翩,有一種說法,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神秘消失後,其實一直在沐英後人的庇護下,隱居在雲貴之地,有所謂的“天書”為證。

小小年紀討得天運後,沐英再也不是昔日的小乞丐了,而是成了“貨真價實”的官二代。朱元璋對栽培沐英十分用心,也十分偏心,簡而言之,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沐英的主要任務是邊歷練,邊摘桃子。

十八歲那年,沐英正式投入軍中,朱元璋將他任命成帳前都尉,守鎮江。後又升任指揮使,守廣信。不久,朱元璋贏得江南諸雄爭霸的勝利,並以摧枯拉朽之勢統一了全國,沐英乘著這股東風,隨大軍徵福建,取得了一些勝利,摘得了一些桃子。

見沐英有了一些成就,朱元璋令沐英改回原姓,這裡有給太子朱標讓道、日後不封異姓王的政治考慮,也有讓沐英光宗耀祖的人情考慮。

沐英改回原姓這一幕,在野史中同樣被演繹的繪聲繪色,有的說朱元璋要藉此好好考驗一下沐英的忠心,有的說沐英早已忘了自己的姓氏,還有的說這是父子間十分微妙的一齣戲。

不妨來看看《皇明世說新語》裡的記載:朱英取得功名後,朱元璋問他:“朱英呀朱英,你究竟是誰家的孩子啊?”朱英不肯說,只是回答說:“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與皇后的養育之恩!”

朱元璋聽後,不肯罷休,連續又問了幾次,朱英一邊磕頭,一邊重複同樣的回答。幾個回合過後,朱元璋笑了,很滿意地對他說:“你是朕的養子,現在即使不讓你恢復原本的姓氏,也不能讓你再隨朕姓朱了。既然你一直口唸深沐養育之恩,朕就賜你姓沐吧,讓你可以永沐皇恩。”於是,朱英便更名為沐英。

朱英雖然改叫了沐英,但朱元璋對他的栽培絲毫沒有減弱。大明立國後,沐英在馬皇后的支持下,升遷速度極快,先從福建調入軍事中樞大都督府,先任僉事,後又升任同知。那時,沐英是朝中少有的身穿便裝的軍事將領,只負責處理文案,不用帶兵打仗。

洪武九年,沐英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巡視西北,訪問民間疾苦,遇事有先糾錯再彙報的特權。很明顯,朱元璋此舉是讓沐英到地方上歷練,並藉此貼金。

隨後,朱元璋對沐英的栽培再升級,開始讓他以徵西副將軍之職跟隨衛國公鄧愈討伐吐蕃,以撈取更大的政治資本。

果然,此一戰事取得大勝後,朱元璋隨即對沐英來了一場開國功臣式的封賞——“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西平侯、食祿二千五百石,予世券。”

雖說朱元璋如此偏心,讓朝中很多人心中很是不滿,但隨後的沐英是真爭氣,真給朱元璋長臉。

鄧愈死後,沐英接過大旗獨當一面,洪武十一年,沐英任徵西主將,率都督藍玉、王弼征討西番。第二年正月,洮州十八族番叛,朱元璋命沐英移兵討伐,經過一年奮戰,沐英率西征大軍取得輝煌勝利。

平定吐蕃後,沐英又參與對蒙元的戰事,洪武十三年、十四年,他兩次出塞尋擊蒙元,均取得相當戰果。

至此,朱元璋對沐英的栽培錘鍊基本結束,沐英不負眾望,強勢崛起,成了朱元璋手裡的一張硬牌。

從一定程度上講,朱元璋在在洪武十四年最終決定對雲南用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看到了沐英的崛起,能用。

在朱元璋那裡,拿下雲南是一步棋,讓有能力、可信賴之人鎮守雲南,保朝廷無西南之憂是另一步棋,將這兩步棋走成一步棋,沐英是朱元璋心目中的不二人選。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征討雲南元梁王、大理段氏,朱元璋仍以老將傅友德掛帥,沐英做副帥。這一老一少都是有真本事的主,一年後,長期盤桓在雲南的元梁王、大理段氏被滅,雲南併入大明版圖。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命傅友德、藍玉班師回朝,沐英留守滇中。朱元璋此舉事實上就是將雲南賞賜給了沐英,讓他做鎮守西南的大明“梁王”。

這裡有絕對的私心,絕對的偏心,也有絕對的信任。

沐英在鎮守雲南期間,文治武功皆是一流。

洪武二十一年,麓川國主思倫發反叛,入侵摩沙勒寨,沐英派遣都督寧正率軍將其擊敗。次年,思倫發再次侵犯定邊,軍隊號稱三十萬。結果,沐英率軍大破對方百象陣,斬首四萬多,取得極具震懾力的大勝。

為此,朱元璋特意召回沐英,豪賞黃金二百兩、白金五千兩、鈔五百錠、彩帛百匹,並當著眾臣的面摸著沐英的背說:“使我高枕無南顧憂者,是你沐英!”

作為一代雄主,朱元璋的猜忌心極重,開國功臣四十三位,殺四十位,但唯獨對沐英,他不僅給予信任,而且這份信任底下還有一份用心良苦的保護,否則不會讓他去做雲南的“梁王”。

而沐英更是用沐氏十二代人的忠誠回報了朱元璋的恩情與信任。

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因義母馬皇后病逝,悲傷過度,咳血不止。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得知太子朱標去世,沐英悲痛欲絕,兩個月後病逝於雲南任所,年僅四十八歲。朱元璋聞之,倍感痛惜,命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賜諡“昭靖”,侑享太廟。

使人感慨的是,沐英死前留下了一條祖訓:“凡我子孫,務要盡忠報國,事上必勤慎小心,處同僚謙和為本,特諭,慎之戒之。”(沐英的第十世孫沐叡墓中曾出土一塊類似“長命鎖”一樣的金牌,金牌正面正中寫著“黔寧王遺記”五個空心大字,右邊刻“此牌須用”等字;背面即刻著沐英留下的祖訓。)

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奪取政權後,很是欽佩沐氏盡忠守土,不問皇權之爭的操守,不僅沒有興兵討伐本是朱標一系的沐氏一族,反而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沐英的第五個兒子沐昕,以示拉攏。

度過此次朝局動盪後,沐氏子孫一直忠誠地為大明鎮守雲南,甚至大明末代皇帝崇禎帝自縊身亡後,沐氏還在西南地區堅持了十多年多年的抗清事業,直到一六六一年,沐氏最後一代主人沐天波為保護南明流亡的永曆帝朱由榔進入緬甸,力戰之後以身殉國,才為沐氏的忠誠鎮守劃上一個悲壯的句號。

忠誠不負兩百六十載,滿門忠烈一十二代人,當初的那個小乞丐留下的是壯哉史詩!


黑句本





答:這個人是黔寧王沐英。

沐英是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定遠縣人,家境貧寒,父親早逝,跟隨母親漂泊度日。沐英七歲那年,在逃難的路上,母親病死了,他成了個小乞丐,朝不保夕。幸好,短短几個月之後,他在濠州城遇上了他的命中貴人——當時的農民起義軍將領朱元璋。

朱元璋騎著高頭大馬經過小沐英的身邊時,不經意間,看到了這個卑微的小身影。

朱元璋自己也做過小乞丐,飽嘗人間艱辛,在小沐英身上,他看到了往日的自己,心酸無比,唏噓不盡,當即跳下馬,將小沐英抱上戰馬,收養為義子。

朱元璋的夫人馬氏尚未生育,待沐英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教他識字讀書。

小沐英到了十二歲,就長得體魄健大,嚷著吵著要跟朱元璋領兵打仗。

這樣,在沙場征戰中,沐英的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十八歲時授帳前都尉,參與守鎮江,開始擔當軍事要任。

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以副帥之職隨鄧愈征討吐蕃,因軍功被封西平侯,賜丹書鐵券。

必須補充一下,沐英本姓並非沐,朱元璋收留他時,讓他隨自己姓,並給他命名“英”。

則在很長的時間裡,沐英都是以“朱英”之名行世。

而隨著他的功勞不斷積累,軍職不斷上升,朱元璋就想讓他恢復本姓。

沐英卻搖頭說:“我是陛下之子,深沐陛下和皇后養育之恩,不必再複本姓。”

朱元璋後來想了想,就說:“既然你一直口唸深沐養育之恩,就賜你姓沐吧,讓你可以永沐皇恩。”

這樣,沐英之名始見於史冊。

有演義小說不知,誤把沐英之名寫成了“朱沐英”,把他刻畫成明初四猛八大錘之一。

沐英的沐家事業奠基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那一年,他與傅友德、藍玉率兵三十萬徵雲南。當雲南平定,他留下鎮守,守滇治滇,大得民心。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病逝於雲南任所,被追封黔寧王,賜諡“昭靖”,侑享太廟。沐氏子孫則世襲黔國公,世鎮雲南。

關於雲南沐家的故事有很多,比如金庸先生的《鹿鼎記》有提到過雲南沐王府的小王爺沐劍聲及小郡主沐劍屏;朱貞木先生的《羅剎夫人》也有提到過雲南沐王府的沐天波和沐天瀾。

沐劍聲、沐劍屏、沐天瀾都是虛構人物。

沐天波卻是史有其人,《明史》中稱:“黔國公沐天波,黔寧昭靖王(沐)英十一世孫也。崇禎三年,父啟元薨,嗣立,掛徵南將軍印。”

清兵入關,南明弘光、隆武政權相繼覆滅,永曆政權由粵移桂,由桂入黔、滇。

沐天波忠心耿耿,全力扶明。

吳三桂後來率領的清軍攻入昆明,沐天波護著永曆帝朱由榔逃入緬甸,最後死於緬甸人反起的咒水之難中。

英國曆史學家哈威所著《緬甸史》對沐天波之死寫得非常詳細:沐天波死前奮起還擊,連殺九名緬兵,壯烈殉國。

《明史.沐天波傳》對沐天波之死評價極高,說他是“洪武勳舊同國終始者”。


覃仕勇說史


(沐英劇照)

朱元璋喜歡收義子,一生當中收的義子就有二十多個,大多都是無父無母之人。

有一個義子非常特別,因為父母雙亡,而在街頭流浪,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乞丐。就是這個小乞丐,為朱元璋的大明立下無數功勞,死去後,其後人為朱家守江山二百多年。

這個人名字叫沐英。

沐英的身世

沐英(1344-1392)出生在安徽濠州定遠縣的一個貧苦人家,父親早死,隨母親艱難度日。因為江淮地區爆發紅巾軍起義,戰事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相依為命的母子倆開始流浪。

流浪途中,嚐盡艱難困苦,看盡世態炎涼,讓小沐英感覺到了窮人的不容易。但,悲劇的是,本來還未成人,可是母親又死在了流浪途中,這讓8歲的孩子徹底沒有了任何依靠。

為了活命,小沐英到處乞討要飯,就這樣來到了濠州城。在這裡,小沐英碰到了他人生當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朱元璋夫婦。

彼時,朱元璋夫婦膝下還沒有子女,看到這個乞討的可憐孩子,朱元璋不僅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的討飯生涯,就這樣,朱元璋將其收為義子,並起名叫“朱英”。

在朱元璋夫婦這裡,朱英感受到了溫暖,吃飽穿暖不說,還受人尊重,朱英彷彿到了天堂,對朱元璋夫婦充滿著感激。

沐英的輝煌

為了培養朱英,在其12歲時,朱元璋就將其帶在自己身邊,做一個近身侍衛。當小朱英長到18歲時,朱元璋開始讓朱英擔當重任了。

第一個重要的工作,是鎮守鎮江,後來又提拔為江西重鎮廣信(今上饒)鎮守使,工作完成不錯,朱元璋看在眼裡很是高興。

公元1367年,朱元璋攻打福建,在戰爭過程中,朱英表現非常突出。戰後,除了對朱英的賞賜外,朱元璋夫婦把朱英叫到跟前說道:“現在你已經功成名就了,你可以恢復原來的姓了。”

朱英哭了,哭得很傷心,“你們就是我的父母,我願意一直姓朱。”朱元璋夫婦也很感動,扶起來說道:“你還得延續你們家族的煙火,就這樣吧!你還是我的義子,但繼續叫你以前的沐英吧!”

朱英恢復了原名“沐英”,但朱元璋的重視程度一點都沒有下降。

公元1370年,沐英被封為鎮國將軍,年輕的沐英成為了朱元璋最信任的人。

後來的日子裡,無論是隨鄧愈征戰吐蕃、西藏,還是同藍玉一起出徵西番,或是單獨攻打元朝殘餘勢力,沐英都是發揮極其出色,而且和各個將軍配合得很好。

公元1381年,37歲的沐英,和藍玉一起,作為傅友德的副將,一同前去平定雲南。雖然,初期並不是那麼順利,但幾人硬是在短時間內,把雲南大部分地區攻打了下來。

在當年農曆8月,雲南還未完全平定,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馬皇后死了,這對沐英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因為他把這個人當做母親一樣看待,他在馬皇后那裡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但,人死不能復生,可沐英的痛苦不能抑制,最後因為悲傷過度而導致了咳血。

農曆9月,沐英心態調整過來後,和大家配合打敗了叛軍,斬首六萬,攻克昆明,穩定了局勢。

之後,朱元璋命沐英鎮守雲南。沐英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不僅保持了穩定,而且發展了經濟,改善了民生,成為朱元璋最放心的邊疆地區。

沐英的隕落

沐英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他感謝朱元璋夫婦的知遇之恩,收養他的時候,朱元璋夫婦剛成家,還沒有孩子,沐英就成為了朱元璋夫婦非常疼愛和重視的養子。

1355年,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出生了,沐英彷彿真的有了一個親弟弟,非常高興,一個11歲的孩子,有了一個小弟弟,不開心才怪呢!在沐英的心裡,對朱標有著非常深的感情,他願意用生命去維護和幫助這個弟弟。

朱標當然用不著沐英去幫助,因為還有朱元璋這個大樹罩著。但是,1392年,朱標去世了,遠在雲南的沐英悲傷過度,日夜啼哭,因為那是他心裡最愛的“母親”馬皇后生的孩子,那是他最愛的弟弟,沒有之一。

(沐英最愛的三個人)

終於,在悲傷過度下,沐英追隨兄弟而去,離世時只有48歲。當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時,感慨不已。然後,命人把沐英的靈柩運抵京城應天府。靈柩到時,朱元璋親自迎接,並安排了高級官員處理後事,對沐英進行了厚葬,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此後沐氏子孫世代鎮守雲南,直到明朝末年。在明亡後,沐家後人心有不甘,各處活動,積極進行復明大業,雖然沒有成功,但其忠誠,確實很少有人能比。

沐英雖然是朱元璋夫婦的義子,但雙方都當對方是親人,這種感情值得尊敬。


藍風破曉


朱元璋收養的小乞丐史書記載叫沐英,一個小乞丐怎麼跟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攀上親了呢,提起這事話就長了,下面有書君為大家深扒一下,先從朱元璋說起:

一,朱元璋

朱元璋在沒做皇帝前叫朱重八,生於1328年,安徽鳳陽人,世代務農,家裡窮得很,小時候跟人家地主放牛。

後來有一年家鄉遇上大旱,又遇上蝗災。瘟疫。父親,母親都死了,他為了活命就去了寺廟裡做小沙彌。

到了十七歲呆的那個皇覺寺難以度日,朱重八就拿個缽出門要飯去了。

走南闖北後來為了一口飽飯吃進了郭子興的起義軍,驍勇善戰,很快就帶兵打仗了。東征西戰順應民心很快就推翻了元朝統治者。建立了大明王朝,建都南京。

朱元璋位三十一年,嚴懲貪官,移民屯田,興修水利,減免稅收。丈量土地,清查戶口,興辦教育,培養人才。是個好皇帝,於1398年71歲時病逝,廟號太祖,葬於明孝陵。

二,沐英

沐英是安徽定遠縣人,幼時父母雙亡,是個孤兒。

那年朱元璋在滁州打仗時,他的親侄子和外甥和這個沐英孤苦無助去找他。被朱元璋留在身邊做了義子。

那時,沐英剛剛八歲。跟著朱元璋姓了朱,十二歲時就跟隨義父打仗,到了十八歲就授帳前都尉了。

沐英小小年紀,己是有勇有謀,成為義父的左膀右臂。被義父委以重任。

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帶兵征討吐蕃立了大功,被義父朱元璋封為西平王。賜與丹書鐵券。

1381年率三十萬大軍出征雲南,平定雲南後留滇鎮守。十年間在雲南傳播中原文化,大興屯田,辦學校,親近愛民。經營了雲南的一方太平。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沐英捨身忘命為義父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成為明朝的開國功臣。身居高位未敢忘哺育之恩,對養父養母情深義重。

1382年,義母馬皇后病逝,沐英聞訊悲傷過度,咳血落下病根。十年後的1392年,太子朱標去世,沐英再次遭受打擊臥床不起,兩個月後病逝於雲南,年僅四十八歲。

年事已高的朱元璋十分傷心,運其靈柩返回南京,歸葬京師。賜葬於江寧縣觀音山上。追封黔寧王,諡號昭靖。

從此,“黔國公”的沐氏子弟子孫世代鎮守雲南,成為260年來整個雲南的最高統治者。直到最後一代第十一世孫沐天波壯烈而死結束。

三,沐天波

沐天波年僅十歲就世襲了黔國公爵,擔任了徵南將軍。

後來明朝在風雨飄搖中滅亡後,沐天波追隨朱家江山血脈朱由榔的永曆朝廷。寸步不離左右忠心護主。

及至後來朱由榔被清兵逼得流亡緬甸,沐天波仍一路追隨,和他的先祖沐英一樣忠心耿耿護主。

在異地他鄉,勢單力薄,錢財所剩無幾,和緬甸國王僅一江之隔,都不曾受待見。寄人籬下,受盡白眼和屈辱。

緬甸國王曾派人請黔國公過江去參加十五日的緬歷年節,沐天波帶著禮品過江後,緬甸君臣不准他穿戴明朝衣冠,強行給他穿上民族服裝,光著腳向緬王稱臣。

為了保全主子朱由榔,沐天波忍受奇恥大辱,這是明朝二百多年來沒有過的恥辱,黔國公代表明王朝,體統非常尊貴,從來都是高高在上接受別人的參拜的。

此國已非彼國,沐天波悲從中來,情難自制,嚎啕大哭。

公元1661年8月12日,緬甸一方聯手清軍想買了這個大勢已去的萬曆明朝。

誆計稍口信給朱由榔,讓他明日過河同飲咒水盟誓,以結友好。

朱由榔和沐天波等文武大臣心知凶多吉少,不敢不去。

8月13日晨,沐天波留下朱由榔和幾個官員在家留守,自己帶部分官員去渡河赴約,到目的地即被三千士兵團團包圍。

沐天波奪取士兵的刀作最後之爭,殺掉緬兵九人,其他官員也奮力頑抗,終因寡不敵眾,全部遇難。

萬曆皇帝朱由榔一眾家人官員悉數被殺。萬曆明朝滅亡。至此,沐英一族忠心護明朝260年悲壯結束。

大家熟知了這個沐英從乞丐到黔國公,並且世代護佑明朝直至最後一刻的歷史,有什麼感想呢?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這個人就是沐英。沐英小時候父母雙亡,被朱元璋和馬伕人收為養子,南征北戰,參與徵雲南,後賜姓沐,取義於“沐朱元璋和馬伕人之恩”。沐氏家族在明朝一直鎮守雲南,十一世沐天波為保護明末永曆帝在緬甸殉國。

1,沐英的身世和經歷

朱元璋有20多個養子,但功勞最大、才能最高的就是沐英。

沐英小時候父母雙亡,沿街乞討,被朱元璋和馬伕人收養,取名朱英。

沐英18歲時,就開始帶兵打仗,在打張士誠時,沐英鎮守鎮江。

後來沐英領5千兵徵福建,獲得大功。朱元璋覺的沐英如此能征善戰,叫朱英,萬一有爭皇位的情況可不妙,就讓他改叫沐英。

洪武十年開始,沐英跟隨衛國公鄧愈兩次攻打吐蕃。

洪武十三年,沐英領陝西兵北伐蒙古和林。

根據戰功,沐英封西平侯。

後來,沐英跟隨藍玉南征雲南,先擊敗元梁王,後敗大理段世,收復雲南。藍玉回師後,朱元璋獨留沐英鎮守雲南。

雲南民族矛盾複雜,沐英多次成功撲滅土司叛亂。

在這期間,沐英還將火炮槍銃分為三列射擊,輪番裝藥射擊,大敗數百象軍,創立了火器的先進戰術

朱元璋宣沐英入朝,賜黃金二百兩、白銀五千兩,撫著沐英的背說:使我高枕無南顧之憂的人,就是你沐英啊!

馬皇后四時,沐英哭得很傷心,以至於吐血。後來太子朱標死,沐英又哭得很傷心,就病死了,年四十八歲。

沐英的二子春、晟、昂都相繼鎮守雲南。

永樂帝朱棣派大軍南征越南,拜沐晟為徵夷左副將軍,後來論功封沐晟為黔國公。從此沐家有兩個爵位,一個是西平侯,一個是黔國公。

明仁宗朱高熾給沐晟鑄了一個徵南將軍印,從此沐家世世代代都保有徵南大將軍的大印,鎮守雲南。

2,朱元璋和朱棣非常信任沐英和他的後人

沐英雖然功勞很大,卻很謙虛,對朱元璋和馬皇后非常孝敬,如同親生父母一般,對朱標、朱棣之間關係融洽,情同手足。

再加上沐英早死,朱元璋還沒來得及對沐英生出二心。

但朱元璋對沐英也是有提防的,比如朱標長大後,就讓沐英改姓,就是提防沐英謀權篡位。沐英不姓朱了,也就沒坐天下的份了。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封第18自朱楩為岷王,封國陝西岷州衛。

洪武二十八年,沐英死後,朱元璋對沐英的兒子們還不太放心,就讓朱楩就藩雲南府,以監視沐英的後代。

總體來說,沐英的後代大都對明王朝忠心耿耿,也多有戰功。

朱元璋和朱棣沒有殺沐英後代的藉口。

3,雲南的局勢錯綜複雜,需要一個最信任的家族長期鎮守。

雲南有幾十個部族。元朝在征服南宋之前就先征服了雲南的大理,如梁王、大理段氏等家族關係盤根錯節。

雲南南部的緬甸、八百媳婦國、瀾滄王國、越南,時貢時叛,戰亂不斷。

雲南的各種土司叛亂層出不窮。

沐英鎮守雲南時,土司們幾乎無年不叛亂。

如果派一個任職三年的巡撫,根本無力治理雲南。

而沐英家族正好是朱元璋、朱棣最信任的家族。

4,朱元璋採用制度設計來制約雲南沐家的勢力

雲南沐家世代保有徵南將軍印,如果嗣子年幼時,一般會到京城由皇室教養,保證忠誠。

沐英曾孫沐琮年幼,到18歲才去雲南鎮守。

沐融、沐鞏年幼時,也曾送到京師。

雲南有宣佈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別掌管行政、司法、軍事,都由中央任命。

沐家一般不領都指揮使,只有沐英的兒子沐昂曾任雲南都指揮同知,領雲南都司,最高做到右軍都督。

沐家一般只有帶兵打仗的權力,平時的練兵和軍政不歸他們管。

所以沐家十幾世在明朝都沒有謀反叛亂。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朱元璋絕對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開國皇帝,他祖祖輩輩都是貧苦農民,靠著租種地主家的土地為生。運氣好的時候家人也只能勉強餬口,一旦遇上一點天災人禍便會破產乞討。



1343年,年僅16歲的朱元璋在半個月內父母雙亡,而且長兄也因病去世。整個家裡面就剩下了自己和二哥,兩個人也無力照顧對方,於是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1352年,25歲的朱元璋已經度過了人生最痛苦的一段時期,並且已經成為了紅巾軍的將領。有一天朱元璋和妻子馬氏在濠州城巡視,看到了一名小乞丐沿街乞討。此時的朱元璋佇立良久,他彷彿看到了幾年前的自己,小乞丐無助的眼神也勾起了朱元璋的惻隱之心,最終朱元璋把這名小乞丐帶回了軍營。



朱元璋經過詢問了解到,這名小乞丐年僅八歲,沒有姓名,幼年喪父,前些時母親也因為戰亂剛剛去世,於是自己便開始了乞討生活。朱元璋越看越像曾經的自己,於是便把這個孩子收為了義子,並且給這個孩子起名朱英,從此朱英便跟著朱元璋開始生活。

朱元璋和馬氏當時沒有孩子,所以對朱英視如己出,非常疼愛。朱元璋教導朱英帶兵打仗,馬氏教導朱英識文斷字,也因此朱英慢慢的成長為了一個獨當一面的將帥之才。

1368年,經過多年的戰爭,朱元璋在南京開國稱帝,此時朱元璋親自為二十一位開國功臣排定座次,徐達為功臣之首,常遇春次之,朱英赫然排在了第六位,以此可見朱英才乾和能力。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開始讓收養的義子改回原來的姓氏,一來可以讓他們光宗耀祖,二來也可以避免以國姓封王。但在改姓的過程中朱英卻犯了難,朱英父母雙亡時年齡幼小,根本不知道原來姓氏。

於是有一天朱元璋把朱英叫來詢問道:“你到底是誰的孩子呀?”朱英跪在地上說:“我是陛下的孩子,是沐浴陛下和皇后的恩典才長大成人的。”朱元璋一連問了幾遍,朱英都是這一個答案,最終朱元璋突然笑了笑說到:“你是朕的養子,現在不能讓你恢復原來的姓,但也不能再姓朱了,既然你說沐浴朕的養育之恩,那你就姓沐吧,從此永沐皇恩。”



朱英雖然改名沐英,但其對朱元璋依舊是忠心耿耿,在之後的歲月中沐英南征北戰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1381年,朱元璋以傅友德為徵南將軍,沐英和藍玉為副將征討元朝殘部,此戰之中,沐英也達到了人生的頂點。朱元璋命傅友德和藍玉班師回朝,而令沐英駐守雲南。此後沐英謹記朱元璋教誨,對明朝忠心耿耿,而且在雲南駐守期間也大力推廣中原文化、興修水利、開墾良田,也因此雲南地區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1382年,馬皇后去世,聞訊後的沐英悲痛欲絕,咳血數次。1392年,朱元璋長子朱標去世,這一次聽聞噩耗的沐英哭的十分傷心,最終因悲傷過度而去世,年僅48歲。朱元璋聽聞後下令將沐英靈柩運回京師,自己親自迎接,追封沐英為黔寧王,諡昭靖。從此之後沐家子孫世代鎮守雲南,直到明朝末年。



清軍入關後,沐英第十一世孫沐天波堅決擁護南明朝廷,並且在永曆帝敗亡後,選擇追隨其入緬,最終在咒水之難被殺。沐天波死後,沐府後人也加入了反清復明的勢力當中,積極的謀劃推翻清朝的統治者。


我是越關


朱元璋幼時貧窮,當過放牛娃,當過和尚,當過乞丐,嚐盡人間冷暖,這都是婦孺皆知的真實歷史,但很少有人知道,朱元璋還曾收養過一個小乞丐,並且把他養大成人,而這個小乞丐長大後對朱元璋忠心耿耿,為朱元璋世代鎮守雲南達275年,譜寫了一段佳話。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今安徽鳳陽)鍾離縣一個貧苦的佃農家庭。

公元1344年,沐英出生在濠州(今安徽鳳陽)定遠縣一戶窮苦人家,這一年朱元璋16歲,已經父母雙逝,家破人亡,就連在皇覺寺當和尚都混不下去,開始了流浪乞討的生涯。

沐英的命運也很悽慘,他父親早逝,值得跟隨母親度日,但在那個兵荒馬亂、天災頻仍的日子裡,母親根本無力撫養沐英,只能帶著他四處逃難,躲避戰亂。

就在逃難的路上,母親也死了,沐英成了一個舉目無親的孤兒,這一年他只有7歲,比15歲父母雙亡,尚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在世的朱元璋更悲慘。


我們7歲時在幹什麼呢?衣食無憂,讀書學習,在父母面前撒嬌。

但沐英比朱元璋更幸運,因為他遇到了朱元璋。

公元1352年,8歲的沐英無處可去,跟隨難民群流浪到了濠州城。

此時的朱元璋24歲,他已經結束流浪生活,在濠州郭子興帳下混的風生水起,還娶了郭子興的養女馬氏當老婆,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后,正過著衣食無憂的滋潤生活。

一個偶然的機會,朱元璋發現了難民群中這個可憐的小男孩,他的目光孤單但堅毅。


朱元璋一下子從沐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比自己還要小很多,就這樣孤苦伶仃,煢煢孑立,漫無目的地流浪,用不了多久,他可能就會失去自己年幼的生命。

朱元璋的眼睛溼潤了,剛剛新婚的他還沒有生育,和馬皇后一商量,決定收養這個孩子。沐英從此結束了流浪生活,改姓朱,大名朱文英,跟隨朱元璋夫婦生活。

由於朱元璋長期征戰,沐英一直伴隨身邊,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完全是在兵營、征途和戰爭中度過的,環境的耳濡目染和朱元璋的刻意培養,讓他很快就適應了戰爭環境。

公元1362年,18歲的沐英開始擔綱軍事重任,屢立戰功,特別是作為主帥之一率軍攻佔福建,軍功卓著,朱元璋便賜他姓沐,單名一個英字,表示“沐浴皇恩”之意。


此後,沐英繼續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和鄧愈、藍玉、徐達等名將搭檔,東伐西討,南征北戰,為朱元璋消滅元朝殘餘,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公元1381年,朱元璋決定征討雲南,以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

明朝軍力正值巔峰,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雲南,滅亡大理。

2年後,朱元璋讓傅友德、藍玉班師回朝,但云南地處偏遠,當地蠻族眾多,形勢複雜,必須有一名得力干將鎮守,否則很難穩固統治,朱元璋把這個艱鉅任務交給了沐英。

在漫長的軍事生涯中,朱元璋收養過20多個義子,除了姐姐的兒子李文忠外,沐英是與他關係最密切,也是最受他信任和器重的。

沐英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他用自己的忠誠和勇敢回報了朱元璋的恩情。

從公元1383年到1392年,沐英鎮守雲南9年,不但確保了雲南的軍事安全,還命令軍隊屯田,鼓勵墾荒,疏浚河道,興修水利,整飭交通,招商引資,興辦教育,有力促進了雲南的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文化事業,很大程度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

朱元璋對開國功臣一向猜疑,很多功臣死的不明不白,但他對天高皇帝遠的沐英卻始終十分信任,聽說沐英的治績,高興地說:“自從沐英鎮守在西南,朕就高枕無憂了。”


沐英在軍事有一個貢獻——對火器的使用。

根據《明史》記載,沐英在征討雲南叛亂的土著首領時,建立並使用了專門的火器部隊,用於對付對方的大象。為了提高火器的射擊效率,沐英改進了射擊方式,發明了“三段式”的射擊方式,這是世界上最早關於“三段式”射擊方式的記載。

公元1392年,積勞成疾的沐英在雲南病逝,終年48歲。

沐英的棺槨運回南京時,朱元璋親往迎接,追封他為黔寧王,配享太廟。

朱元璋沒有忘記沐英的貢獻,他下令讓沐英的子孫世襲黔國公,鎮守雲南。


從此以後,沐英的子孫牢記教誨,一直鎮守在雲南邊陲,堅持到明朝滅亡。

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軍進入昆明,沐英的十一世孫沐天波被迫逃離雲南,沐氏終於結束對雲南長達275年的鎮守,他們用12代人275年的堅守詮釋了忠誠的力量。直至如今,人們依然感念沐氏開發建設雲南的功勞。

需要說明的是,位於雲南麗江的木府跟沐英和沐氏家族並無關係,麗江木府是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朱元璋賜其姓木)的官府。


黔國公沐英及其後代的府邸位於昆明,後來曾被吳三桂鎮守雲南時闢為“平西王府”,因沐英死後封王,當地百姓稱之為沐王府。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在坐穩江山後,老朱對跟隨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開國元勳舉起了屠刀。老朱為什麼要殺功臣呢?

有人說老朱害怕這些人造反;害怕這些人威脅到子孫後代的江山。其實內情並不是這樣。

這些功臣都是泥腿子出身,從窮苦人變成權貴一時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說白了就是不知道吃幾碗乾飯了!比如藍玉、李善長等人,朱元璋把他們抬的高高的,反過來要和老朱爭高下,被殺也在情理之中。(腦補唐太宗處理尉遲恭拳打李道宗之事)我說的都是實情,這是人之通病。



▲朱元璋

但是,在開國之初,有一個人是例外,他不但沒有因功被殺,而且世代備受恩寵。子孫後代為朱家守江山260載,直到明亡時,其十一世孫為南明殉國而死,這個人就是朱元璋的養子沐英。

沐英(1344~1392年)安徽定遠縣人,他絕對是苦出身,12歲沿街乞討時,被當時25歲的紅巾軍首領朱元璋收留。老朱和馬大腳此時沒有孩子,於是就認他為義子。

沐英最早時沒有名姓,從小就沒見過爹媽,朱元璋夫婦為他起名叫朱英,後來老朱稱帝后,問他你是誰家的孩子呢?你姓什麼呢?朱英一個勁的磕頭,說,“我深沐陛下和皇后養育之恩,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我姓朱!”這話反覆說了多遍,老朱哈哈笑道:“你就姓沐吧,你也長大了,以後就叫沐英吧。

少年的沐英天資聰明,朱元璋成了他的軍事啟蒙老師,馬大腳成了他的文化老師,朱元璋教他行軍打仗和排兵佈陣,馬大腳教他識文斷字。要不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呢。



▲朱元璋和馬皇后

沐英到20歲時,儼然成了老朱的左膀右臂。朱元璋封他為帳前都尉。以後的戰鬥中,老朱注意培養他的獨立作戰能力,曾經撥給他3000人馬襲擊陳友諒的大營,結果凱旋而歸,老朱終於讓他開始單飛。

1367年,朱元璋稱帝前夜,朱元璋平定了方國珍後,決定馬上發兵討伐盤踞福建的陳友定。派沐英帶5000人馬自西向南進攻,沐英披荊斬棘,攻城拔寨,很快攻下了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分水關,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關口,沐英隨後一鼓作氣拿下了崇安,又破閔溪十八寨,俘虜了陳友定部將馮谷保,福建的三個重要的城市都被沐英佔領了,沐英隨之鎮守福建。

朱元璋消滅了陳友諒後,於1368年在南京稱帝,沐英因功被授鎮國將軍,大都督府同知(副知府)。同他一起加封的開國將領有36位,他是這些開國元勳中年齡最小的一位,這一年他25歲。



▲沐英

明朝之初,最讓老朱頭痛的就是北邊戰事,蒙元北逃,造成了邊境的動盪。此時吐蕃蠢蠢欲動,朱元璋於1376年委任沐英為徵西將軍,跟隨衛國公鄧愈出征吐蕃。

吐蕃一戰,以沐英、鄧愈完勝而結束,然而令人心痛的是衛國公鄧愈在回師半路得病去世。這次沐英因軍功再次被提升為榮祿大夫、西平侯。

有道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是殘酷的。沐英從乞丐到將軍,期間經歷的血雨腥風難以一一贅述。他從一個青澀的將領,逐漸磨練成了一個謀略雙全的統帥。他經歷了無數次的戰鬥,身上佈滿了累累傷痕,從青絲到霜染兩鬢,朱元璋望著養子的面容心痛不已。

有道是:“將軍百戰死,也不願安樂生”。馬革裹屍凱旋還,這是沐英人生追求。沐英秣馬厲兵又出發了,這次是他戎馬生涯中巔峰之戰——平定雲南。請記住,這一年沐英37歲。





▲沐英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在雲南元朝梁王殘餘勢力,決定派傅有德為徵南將軍,藍玉和沐英為副將軍,率三十萬人馬征討雲南。

明軍剛出發,梁王就得到了消息,他派雲南平章王達裡麻率二十萬大軍前去迎戰。 雙方就在雲南曲靖白石江兩岸擺開了戰場。

當時大將軍傅友德要強行渡江, 這時沐英說:“敵人嚴陣以待,我們此時渡江勢必造成很大傷亡。 傅友德說,依將軍之意難道要和敵人隔岸耗下去?“當然不是。”沐英堅決的說。

“ 我們不妨佯裝渡江,然後派一隊人馬,從下游悄悄潛過去,等這些人登陸後,吹起號角,大造聲勢,達裡麻軍隊必定軍心大亂,敵人站腳不穩,此時我們大部隊就可以渡過白石江”。 沐英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方案。

傅友德一聽拍手大笑:“真乃妙計”,就依沐將軍之言。




▲沐英

果然不出沐英所料,達裡麻軍隊在明軍強力攻勢下潰不成軍。 明軍一鼓作氣,盤踞雲南的梁王勢力被一舉殲滅。雲南從此走上了安定的局面。

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昭命傅友德和藍玉班師回朝,留下沐英鎮守雲南,從此沐英成了明朝第一個鎮守雲南的雲南王。

就在沐英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他的養母馬皇后因病去世,沐英得到消息後嚎啕大哭,“誰說皇家無真情,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沐英和繼母感情很深,傷心之餘他狂吐鮮血,由此可見母子情深,沐英身體從此很虛弱。

光陰荏苒,沐英在雲南不知不覺做了十年的雲南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六月,又一個噩耗傳來,他的好兄弟、朱元璋的長子朱標英年早逝,沐英獲知狂吐了幾口鮮血,幾度哭的昏厥過去。三天過後沐英就去世了,卒年48歲。



▲沐英

62歲的朱元璋一夜白了頭髮,白髮人送黑髮人,朱元璋昭命沐英之子沐春把父親歸葬京城,賜諡“昭靖”,追封黔寧王,配享太廟。

“父死子繼 ”,沐英未竟的事業有其子孫承擔了起來。此後沐氏子孫世代鎮守雲南。

沐英的長子沐春襲封西平侯鎮守雲南7年。36歲英年早逝。

沐英的次子沐晟、三子沐昂都為經營雲南嘔心瀝血,最後都死在了雲南任上。

沐英的第四子沐昕,在朱元璋死後,做了朱棣的駙馬都尉,娶了朱棣之女常寧公主為妻。 沐家世世代代在有明一代鎮守雲南。明朝滅亡後,沐英的第十一世孫沐天波追隨永曆朝廷,後隨朱由榔入緬,在咒水之難被緬兵挾持外出,最後奪刀抵抗至死。從此沐英的後代參加了反清復明的鬥爭中。

【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秉燭讀春秋


雲南沐王府由他建立,在明朝滅亡後沐王府的後人一直從事抗清運動。在公元1352年,朱元璋已經成為紅巾軍的一名將領,一天在路上遇到了一名乞討為生的小乞丐,看到他孤苦伶仃,朱元璋不由想起自己乞討的一段經歷,於是收留了這個小乞丐,並且幫他起了一個名字朱英。朱元璋一共收了二十多位義子,靠著這些義子們不辭辛苦的東征西討,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後來明朝一統中原朱元璋大封功臣,朱英在功臣中名列第六。朱元璋勸朱英改回自己的本姓,朱英卻不肯改最終被朱元璋賜姓為沐英,後來朱英和藍月平定雲南的前朝餘孽有功,藍玉班師回朝沐英負責鎮守雲南。

沐英在雲南大理推行漢化教育,興建各種基礎設施。朱英在48歲時聽聞非常要好的太子朱標去世傷心過度也隨他而去,朱元璋於是追封沐英為黔寧王,封他後代永鎮雲南。沐英的後代沐天波正是陪同南明永曆帝一起進入緬甸被殺害的那位,沐天波死後沐家子孫仍從事各種活動抗清,在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有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