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好方法,讓小孩晚上睡好覺?

男兒列傳


孩子半夜三更不睡覺,白天睡覺也很少,有什麼好辦法?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是這樣的,白天一覺最多十五分鐘,晚上經常三更半夜玩的不睡,但是在學習一些育兒知識之後,改善很多。

培養孩子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

合理的營養和充足的睡眠是對孩子生長髮育同等重要的事情,兩者對孩子大腦的發育都至關重要。

張思萊《科學育兒全典》一書中談到,進入睡眠狀態是大腦皮層的一個瀰漫性抑制過程,它可以使大腦皮層得到休息,用以保證恢復大腦皮層的功能。對於大腦發育不成熟的嬰幼兒來說,優質的睡眠對大腦發育尤為重要。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睡眠特點。

  • 新生兒:外界的刺激很容易引起疲勞感,需要休息來恢復,每天的睡眠時間是17-20小時,且晝夜不分。

  • 2-3個月:每天睡15-18小時,白天睡3-4次,夜間每次睡眠的時間較短。

  • 3-6個月:開始建立睡眠—覺醒的規律,晝夜分明。睡眠週期40-45分鐘,每天睡眠時間為14-16小時,其中小睡2-3次,睡眠時間逐漸集中在晚上。

  • 6-12個月:每天睡眠時間14-15小時,其中小睡一般上午、下去各一次,中間清醒時間為3-6小時,多一半的孩子晚上可以連續睡6小時以上。

  • 1-3歲,每天睡眠時間12-14小時,白天1-2次小睡,一歲半以後每天一次小睡,晚上可以連睡10個小時。

注意:每個孩子由於自身的先天氣質以及一些外在原因,睡眠時間有差異,以上時間僅供參考。

孩子常見的睡眠問題:

1 夜醒頻繁。

夜醒頻繁,總的來講可能有如下原因:

①抱睡、奶睡的習慣。

很多父母,晚上只要孩子一醒來,立馬抱哄,或者以為孩子是餓了,直接奶睡,但是實際上,很有可能只是孩子翻身睜了一下眼而已。

②長牙或者生病。

這樣的情況只是短暫幾天,如果沒有抱睡、奶睡的習慣,等孩子身體的不適感過去就會恢復。

2 睡眠倒退。

孩子4個月之後,由於孩子短期記憶能力增強,睡眠週期和模式會出現一些變化,這個時候,之前的一些不良睡眠習慣,比如抱睡、奶睡等,會在記憶裡慢慢固化起來,出現睡眠倒退。如果想要孩子順利度過,父母一定要守住底線,不要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手足無措選錯方法,無形中增長了睡眠倒退期。

3 早醒。

一般情況,早於6點起床的情況定義為早醒。

容易造成早醒的原因:

①有家人早起。

孩子對聲音非常敏感,如果家裡有人早起,聲音太大,很容忍驚醒淺睡中的孩子。這個時候可以試著接覺,拍拍他,讓孩子接著入睡。

②晚上睡得太晚,或者白天小睡太少,造成孩子過度疲勞。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白天睡的少一些,晚上就可以好好睡覺,或者與孩子睡前嬉戲,讓孩子過於興奮,實際上,孩子白天睡的太少,會讓孩子過度疲勞,睡前太興奮,也會造成入睡困難。晚上7-8點是較合理的入睡時間。

③夜奶頻繁造成腸胃負擔過重。

奶睡的孩子,因為之前已經吃了很多,所以在早晨,奶睡的安撫作用降低,頻繁的夜奶,也使孩子腸胃負擔過重,清晨腸胃開始活躍,造成孩子早醒並難以繼續入睡。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規律。

1 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溫度適中,20℃-25℃,相對溼度60%-70%,適量的棉織品衣服和被褥,小嬰兒可以用睡袋或者抱被包裹增強安全感。

6個月前和父母,同屋不同床,便於夜間護理,也防止因為媽媽睏倦而誤堵孩子口鼻或者形成奶睡習慣。

入睡前給孩子換上吸水性強的乾爽尿不溼,防止漏尿、更換尿不溼而被打擾到睡眠。

2 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生物鐘節奏睡眠。

注意觀察孩子就會發現孩子昏昏欲睡的時機,如果孩子在這個時候睡覺,睡眠質量會比其他時間段好很多,過度的興奮或者疲勞,都會讓孩子難以入睡,因此,什麼時候睡比睡了多久重要。睡覺的時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睡眠質量,好的睡眠質量能夠恢復孩子的機敏,保持孩子情緒的穩定。

孩子的晝夜節奏發育需要時間,給予他時間,讓這個過程慢慢發展。當睡眠時間到來時,讓孩子遠離大量刺激、造成他煩躁、入睡困難的情境。

3 共同參與睡前程序。

可以把爸爸發動起來,參與到孩子的睡前程序中,如果只有媽媽哄睡,孩子會把媽媽和他的哄睡聯繫在一起,逐漸演變成只要媽媽哄睡才能睡著。由爸爸媽媽輪流,或者家裡其他人參與,孩子就越不會將一個特定的情境或者人同入睡關聯在一起。

睡前程序可以在4-6個月的時候開始培養,比如講故事、洗個熱水澡、做撫觸、唱催眠曲等,這會幫助孩子把睡前例行程序和睡眠聯繫在一起,為好的睡眠習慣做準備。

4 當孩子偏離原有睡眠時間表時,重新調回。

有時候家裡突然來人、孩子換一個新環境或者孩子生病,都會影響到孩子原有的睡眠時間表,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有更多的耐心,幫助孩子重新調回。

最後,附上世界睡眠協會公佈的《6大金質睡眠法》和中國嬰幼兒睡眠健康指南中的“3+3”原則(2013)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喬治和媽咪


想讓寶寶睡好覺,可以嘗試做以下事情:

1、讓寶寶白天多做些運動,既長得快,又能晚上睡得好;

2、晚上睡覺前,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不驚悚的睡前故事;

3、給寶寶心理安全感,知道自己睡著後爸爸媽媽也會在身邊的;

4、室內溫度要適宜,不要過冷,更不要過熱;

5、室內可以鋪上厚一點的地毯,吸音效果更好,父母來回走動也不會驚擾到寶寶的睡眠(只要做好地地毯的清洗和消毒就好);

6、臥室燈光要適宜,溫暖、柔和,不要太亮;

7、給寶寶身旁放一個TA喜歡的玩偶,寶寶抱著或者靠著睡覺更踏實;

8、睡衣或者被褥要柔和,不要蓋過重的棉被。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所幫助!


我是【葫蘆爸爸談育兒】 ——葫蘆爸爸:家庭教育指導師,少兒情商訓練師,少兒心理諮詢師,從事教育二十年,兩個娃的爹地。歡迎添加關注,共同探討育兒、家庭教育相關話題。


葫蘆爸爸談育兒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充足的睡眠對於孩子正常運作和在最佳狀態下學習至關重要。

一般來說,一個一歲的孩子每天需要14個小時的睡眠,包括夜間睡眠和白天小睡。到18個月時,需要的時間會減少到13個小時,到孩子3歲時,需要的時間會減少到11或12個小時。確保孩子得到他需要的睡眠:

1.制定睡前計劃

遵循一套晚上的睡前習慣——洗澡、刷牙、看書——可以幫助孩子學會主動上床睡覺。

2.調整白天時間表

如果孩子睡覺時有困難,縮短他的午睡時間。如果他為了能多陪陪父母而熬夜,那就延長他的午睡時間。如果家長現在的工作安排讓自己晚上不能見孩子,考慮在和孩子相處一段時間後,把工作帶回家。也可以幫助孩子調整他的生物鐘以適應家裡的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天晚起一點,這樣他就能適應晚睡。每天晚上讓夜貓子早睡幾分鐘。

3.避免養成壞習慣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讓自己入睡而不是依靠家長很重要。如果是嬰兒,最好總是在他醒著的時候把他放進嬰兒床裡。在新生兒階段之後,不要對他們每一個嗚咽或哭泣立刻作出回應。如果知道寶寶不是餓著了,那麼在進入他的房間之前,給他一個機會讓自己平靜下來睡覺。走進他的房間,不要去抱他。把燈光調暗,輕輕撫摸他的背部,和他交談。提醒他該睡覺了,然後再離開房間。如果孩子繼續哭,等五分鐘再回到他身邊。繼續用柔和的語言安撫他,但不要讓他跟著去大人房間睡覺。下次等十分鐘,漸漸加長反應時間。最終,孩子會覺得整晚睡覺是他自己的事情,也不會那麼需要家長安撫。

不知道各位寶爸寶媽關於這個問題有什麼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進行留言哦~蜜桃姐姐等著你!ღ( ´・ᴗ・` )比心


蜜桃姐姐


睡得好對小孩來說非常重要,據有關專家研究如果小孩能睡得好,那麼他們的智力水平往往較高,而那些睡得不好的小孩智力水平表現就比較差。


怎樣才能讓小孩睡得好,那麼就要找出小孩睡得不好的原因。

第一點就是精力旺盛。大家都知道小孩精力是肯定很旺盛的,所以我們得消耗他的精力。有時候我們發現,大人陪著小孩玩玩積木,看看繪本,但是小孩子還是精力滿滿,大人卻已經累的不行了,為什麼呢?因為單純的室內環境不能太多消耗小孩子的精力,因為室內環境對孩子來說已經太熟悉了,所以我們要多帶寶寶去室外,讓室外這種豐富多彩環境來刺激寶寶大腦,這種刺激多了,大腦容易疲勞,因為要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家想想是不是每次帶小孩從外面玩回來,小孩就容易累,到家倒頭就睡。


精力如果沒被消耗,小孩子可能睡得不好,但是如果精力消耗過多,那也有可能導致睡得不好。這兩個突然聽起來好像是有點矛盾,其實不然。如果在寶寶累了想睡的時候你卻沒讓他睡,結果把這段睏意熬過去了之後,大腦重新又進入興奮期,再睡也睡不著了。這就是精力消耗過度也會睡不好。


第二點就是小孩白天睡得太多,很多小孩就是白天狂睡,晚上卻不睡,睡顛倒了。建議小孩白天睡眠時間不要超過3個小時,要慢慢調整過來,一定要讓小孩晚上多睡,因為主要的生長激素是在晚上分泌的,晚上多睡才能長得高。

第三點就是睡前過於興奮。小孩睡前半小時一定不能看電視,玩遊戲,做運動等,睡前要給小孩調暗燈光,聽聽輕音樂,或講講睡前故事。


以上三點是常常導致小孩睡不好的原因,家長們根據自己小孩的情況找出原因並慢慢改正,相信你家小孩也會睡得很好。


元元成長日記


保持房間舒適的溫度和溼度

想讓寶寶有一個好的睡眠,首先環境要舒適,太熱太冷、太乾太溼都不利於睡眠。通常來說,16-20℃之間是讓人感到舒適的溫度。冷的環境不利於寶寶睡眠,道理很容易理解了。溫度過高呢?也會感覺不舒適了,有可能引起捂熱綜合徵。

穿合適的衣服和睡袋

有些媽媽總是擔心寶寶睡覺蹬被子,就拼命的給孩子穿,殊不知這樣不僅達不到保暖的效果,還讓寶寶感到不舒服,因為換位思考一下,我們睡覺也不願意穿的太多,好像翻身都費勁。孩子也是一樣,穿的太多,也不行。所以,孩子晚上睡覺穿的跟我們成人差不多,裡面穿一層秋衣褲,如果是小寶寶,那種連體衣也很不錯,然後蓋上合適厚度的被子。被子也要儘量薄一些的,位置搭在寶寶的胸部就行,如果夜間冷了可以再加蓋一層,如果熱了就及時減少一層,總之,這樣可以隨著室內溫度變化隨時調整。

穿睡袋這件事兒成了睡前的一道程序,讓寶寶一看到睡袋就聯想到睡覺,也有利於良好睡眠習慣養成哦。

白天經常帶寶寶戶外玩玩,多走走,多看看。

準備幾本睡眠繪本每天晚上看一下。

給寶寶睡前按摩一下。


夏琳育兒生活


我孩子小時候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那時才出生沒幾個月,他分不清白天黑夜的。變成白天睡覺晚上玩,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個月。可把我們大人累壞了。後來,我們採用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才最終得以解決。方法是:白天多帶孩子去外面玩耍。不管是抱著還是手推車,小孩子到了外面都會啟動感官,看,聽,聞,摸等。這些事彷彿不費力,但是對於剛接觸媽媽肚子以外世界的小朋友來說,卻是異常消耗體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