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山之歌系列報道④│緬懷東縱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

大嶺山之歌系列報道④│緬懷東縱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

在大嶺山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無數的革命前輩曾經在這馳騁疆場,他們是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革命戰士。

為了領土的完整和民族的獨立,他們在大嶺山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用鮮血譜寫出東江縱隊的光榮歷史,唱響雄壯的大嶺山之歌。

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的光輝業績將永存史冊!在抗日民族解放戰爭中光榮獻身的烈士們將永垂不朽!

大嶺山抗日根據地的部分革命先輩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1910-1995)

曾生,原名曾振聲,廣東省惠陽縣坪山鄉人。1934年在中山大學就讀時參加中國共產黨外圍革命組織中國青年同盟,開始從事革命工作,193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10月,曾生、林平、梁鴻鈞、鄔強等率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挺進大嶺山地區,恢復東莞敵後抗日遊擊戰爭,開創大嶺山區抗日根據地。1942年,曾生任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副總隊長。1943年,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改稱東江縱隊,曾生任司令員,在上級黨組織領導下,積極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在大嶺山指揮過百花洞戰鬥等多場對日作戰,威震南粵。東江縱隊八年抗戰,殲敵9000餘人,部隊發展到11000人,曾生成為我黨在華南抗日戰場上的一面旗幟。

1945年8月15日,曾生被朱德總司令指定為華南抗日縱隊代表,接受在廣東的日軍投降。曾生為東江縱隊和華南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為發展華南敵後抗戰和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歷史性貢獻。

1947年3月任兩廣縱隊司令員。1955年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1957年6月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0年秋任廣東省副省長,1979年2月任國務院交通部長。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1983年11月,曾生等同志重訪大嶺山老區,和當年的堡壘戶親切握手交談。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1983年12月,在東莞縣大嶺山抗日根據地黃潭村會見當年抗日堡壘戶群眾。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曾生、王作堯等回到大王嶺,在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幹部會議室舊址,同老區群眾一起合照。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東江縱隊政治委——林平(1908-1984)

林平,原名尹林平,江西省興國縣松林鄉人。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193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11月,林平被中共廣東省派往東江,任東江特委書記。1940年7月,任中共東江前線特委書記,兼任東江遊擊總隊第三、第五大隊政治委員。他重視地方工作,大力開展抗日宣傳,深入發動群眾,取得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加緊部隊訓練,提高作戰能力,不斷與日寇周旋戰鬥,打掉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鬥志,使人民群眾增強了抗戰勝利的信心和決心,抗日遊擊隊得到空前壯大。

1943年12月2日,廣東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成立,曾生任司令員,林平任政治委員。東縱成立後,許多青年、學生、知識分子以及港澳同胞,積極投奔這支抗日部隊,部隊迅速壯大,在敵後廣泛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沉重地打擊了日寇。1945年7月任中共廣東省區黨委書記。

毛澤東同志1945年2月12日在關於廣東問題的電報批示中指出:林平“此人似很有辦法”。1949年1月任粵贛湘邊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廣東省副省長,1979年12月任廣東省政協主席。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東江縱隊政治部主任——楊康華(1915-1991)

楊康華,原名虞煥章,祖籍浙江省會稽縣。1935年在中山大學就讀時與進步同學秘密組織“馬列主義行動團”,投身抗日救亡活動,193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到東江抗日遊擊區,投身抗日武裝鬥爭。參加搶救被困在香港的文化人和民主人士的“秘密大營救”行動。

1942年2月任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東江軍政委員會委員。1943年秋,參與組織指揮粉碎日軍對大嶺山抗日根據地的萬人“掃蕩”。同年12月任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政治部主任。

1945年7月,在中共廣東省臨委幹部擴大會議(羅浮山會議)上被選為中共廣東區委委員。1946年6月底,與曾生等率東江縱隊主力北撤山東。1947年3月任兩廣縱隊政治部主任。五十年代先後任廣東省副省長、省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第一副主席,1979年復任廣東省副省長。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東江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作堯(1913-1990)

王作堯,廣東省東莞厚街鎮人。1935年10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外圍革命組織中國青年同盟,193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10月,王作堯任中共東莞中心縣委成立的一支抗日武裝—東莞縣抗日模範壯丁隊隊長(後稱第二大隊)大隊長,在東莞大嶺山地區和保安地區開展抗日遊擊戰爭。1940年9月,任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五大隊隊長,創建保安陽臺山抗日根據地。1942年2月,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總隊副總隊長兼參謀長,領導東(莞)、寶(安)、太(平)三角地區敵後工作委員會和部隊深入東(莞)寶(安)敵後打擊日寇,恢復和發展抗日根據地。1943年12月任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49年6月任兩廣縱隊副司令員兼第二師政治委員。1955年中央軍委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中央軍委先後授予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勳章,1979年12月當選為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週年的大會上,王作堯將軍曾賦詩一首: 砵孟山上憶當年,榴花塔畔虎門邊。 大嶺山頭烽火旺,南海波濤浪接天。 浴血揮戈經八載,紅旗飄展四十年。 孤鼠家奴皆已滅,江山似錦固如磐。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東縱戰將--鄔強(1911-1992)

鄔強,原名鄔泉玖,廣東英德人。193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8月,參加魚灣暴動,任英德縣蘇維埃政府秘書。1937年,七七事變後,曾參加臺兒莊戰役和徐州會戰。1939年8月,由中共廣東省委指派到曾生部隊。1940年3月,部隊東移海陸豐時,任東江軍事委員會副參謀長。1940年9月,任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副大隊長,與曾生大隊長等領導一起率領第三大隊挺進東莞,共同開闢大嶺山抗日根據地。1942年,先後任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參謀處處長、第三大隊大隊長。1945年,任東江縱隊北江支隊支隊長,率部開闢北江抗日根據地。

鄔強是東江縱隊赫赫有名的戰將,一生戎馬,在中國救亡圖存的軍事鬥爭史上留下了一抹傳奇色彩。1940年冬,鄔強回東莞後,經歷的第一仗便是“黃潭戰鬥”,鄔強作為副大隊長負責軍事指揮。這一仗斃傷敵人好幾十,在政治上影響很大。打完這仗後,地方黨組織動員許多人來參軍,部隊發展得很快。黃潭戰鬥被日本《讀賣新聞》稱為“首次遭遇真正對手”。而1年後鄔強領導參與的百花洞戰鬥更讓日軍哀嘆“這是進軍華南以來最丟臉的一仗”。此後,1943年粉碎敵軍“萬人大掃蕩”、1944年黃猄坑追擊戰等戰事中,都有鄔強英勇抗敵的傳說。

1945年,鄔強受命帶隊北上,組織北江支隊。建國後,鄔強任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和政協廣東省第四屆委員會委員、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57年6月,榮獲中央軍委授予的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8月,榮獲中央軍委授予的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張英(1919-2009)

張英(1919-2009),又名張傑雄,東莞新基人。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東莞中心支部派張英到大嶺山,以太公嶺村為中心,向四周的鄉村開展抗日救國宣傳工作,訓練壯丁,在各村組建抗日自衛隊,同時發展黨員,建立黨支部,訓練抗日青年。

同年11月在大嶺山參加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歷任東江縱隊東莞大隊大隊長、新生大隊政治委員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從事外交工作,曾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等職務。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王河(1920-2015)

王河(1920-2015),又名王思荷,東莞厚街人。

193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東莞中心縣委在太公嶺墩厚堂召開第一次婦女工作會議。會議由縣委婦女部長王河主持,趙學光、黎穎瑜、曾玲、謝堅、何歡、黃寶珍等婦女幹部參加。

曾擔任中共東莞中心縣委婦女部長、東寶惠邊人民抗日遊擊大隊政工隊中共支部書記、東莞水鄉區委書記等。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共東莞縣委婦女委員會書記、婦聯主任、計劃委員會主任、惠陽地區農業區域辦公室主任等。

部分在大嶺山抗日根據地犧牲的先烈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東江游擊隊之母——李淑桓(1894-1941)

1941年初,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根據革命發展的需要,在此設立地下交通站,安排地下黨員徐幽明到大塘小學,以教書為掩護,負責情報聯絡工作。

同年,一家七口都投入到抗日前線的中共地下黨員李淑桓,不顧丈夫剛病故留給她的痛苦,主動向組織提出上前線的要求,經組織批准1941年4月,李淑桓帶著僅有11歲的兒子郭顯隆投奔到東莞大嶺山游擊區,黨組織安排她到大塘小學,接替地下黨員徐幽明的工作,在這個敵我雙方爭奪的前沿陣地,以教書為掩護,繼續為游擊隊蒐集和傳遞情報。工作順利地開展,為了獲取情報,李淑桓利用小學教師身份主動參加鄉里召開的各種會議,又抽空去拜會大嶺山當地的上層人物;向學生家生作家訪。這樣一來,她不但瞭解了多里的社情,也從中得到了附近敵人的活動情況。

1941年農曆七月底,她從家訪中得知頑軍八月初要來大塘村收糧,立即寫成情報,交由秘密交通員黎玉堂(小學生)送往牛牯嶺的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的交通站,並轉交給曾生大隊長。游擊隊接到情報後在敵人的來路上設伏,一舉將敵人打得抱頭鼠竄1941年農曆八月十日上午,李淑桓在到學校上班的途中,被國民黨反動派抓獲。她寧死不屈,最後在金桔村國民黨軍隊駐地光榮就義。

李淑桓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她將七個子女送上抗日前線,最後四個子女為國捐軀。她光榮就義後,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在大會上譽她為“革命母親”光榮稱號。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2004年4月10日,郭際(前排左3)與三嫂李庚嫻(前排左2)、七弟郭厚智(前排右1)三家人在東莞市大嶺山鎮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為母親李淑桓烈士掃墓。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2005年9月17日,革命母親李淑桓的兒子郭際同志向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捐贈了指北針、子彈等文物,並在展廳其母親相前留影。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大嶺山第一批共產黨員——殷偶生

殷偶生,又名殷樂生、殷超,生於1908年,大沙村人。讀小學時,老師見他聰慧過人,寫得一手好字,便幫他改了個學名殷超。小學畢業後,當小學教師。

1926年底,殷偶生由張乾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大嶺山第一批共產黨員之一。1927年,在廣州起義槍聲打響後。他首先把大沙農民自衛隊武裝起來,積極支持張英發動群眾、訓練壯丁、宣傳抗日救國道理。他同時兼大沙自衛隊長,“葵衣隊痛打日本仔”是在他領導下打的一場戰鬥。 1947年3月、4月間,他們回到大嶺山,到太公嶺找到鄺枝、祈展參加了袁衛民領導的武工隊。

1948年夏、秋,殷偶生得到恢復黨組織關係,後再次被選為大沙鄉長。地下黨組織開展宣傳,組織廣大群眾反對國民黨的“三徵”(即徵糧、徵兵、徵稅),揭露其迫害逮捕殘殺抗日黨政軍民的罪惡,同時開展“三擴一援”運動(即擴軍壯大游擊隊伍、擴大鄉村政權、建立根據地;擴大徵糧收稅陣地,增加軍政費收入;支援南下解放軍的備戰工作)。

1948年10月的一天早上10時,殷偶生與鄺枝等人收稅路過梅林。被偽聯防隊發現追擊,他們分散向四周山坡突圍。殷偶生身材高大,年紀較大、穿著長大衣、大衣袋藏著幾百元稅款。當敵人追來時,他無法跑得快,敵人槍聲越來越密,鄺枝為了他安全,儘快地躲過敵人的追趕,便叫他將身上的大衣、稅款丟掉。可他還緊緊地抱著稅款跑。當他快要到新屋場田螺吐珠(地名)時,不幸中彈犧牲。時年四十歲。

1957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並頒發烈士證。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大眼仔”兒童團長——林樹連

林樹連,男,1928年出生在大嶺山甕窯村。1938年抗日戰爭初期,林樹連剛滿十週歲,進入村小學讀書。他身材高大、濃眉大眼,被人們稱之為“大眼仔”。 在校期間,林樹連深受中共黨員僑胞熊老師的影響,不但學到文化知識,還對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有深刻的認識,參加了本村的兒童團,還擔任甕窯兒童團團長。經常為部隊送信、送文件、送子彈,逐漸成為游擊隊的一名小通訊員。

1941年(農曆)5月初,甕窯村民兵隊長張七穩帶領下,與國民黨頑軍在附近的山頭展開戰鬥,13歲的林樹連獨自下山去為民兵運送子彈,支持民兵打擊敵人。1941年(農曆)8月15日,800多名國民黨頑軍向大嶺村進犯,林樹連跟隨民兵、部隊安全轉移到山上,後想起家裡還有一些文件和《前進報》沒來得及轉移,並擔心無法轉移父母和剛生下兩天的小妹妹。次日中午經領導批准獨自趕回村中,當他剛回到家裡時,不幸被敵人抓獲。

敵人對他時而用花言巧語哄騙,時而揮刀弄槍威嚇,追問游擊隊在哪裡,村裡的人到哪裡去了。林樹連毫不畏懼、從容對答。敵人毫無收穫,惱羞成怒,便抽出刺刀向林樹連的腿刺去,頓時他腿上鮮血直流。敵人又反覆對他“勸告”、“逼供”,得到的回答卻是“不知道”三個字。敵人無計可施,獸性大發,殺害了年僅13歲的兒童團長林樹連。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地下交通線的秘密交通員--李長娘(1902—1941)

李長娘,女,出生於大嶺油古嶺村一個貧農家庭。因是長女,被村民稱為長娘。

1940年秋,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隊挺進大嶺山區時,部隊一位領導黃業因傷後失血不能隨部隊行動,從連隊留下地方,住在大嶺村邊休養邊做群眾工作。這時李長孃的家便成了黃業在油古嶺一帶開展工作的主要據點。1941年3月,經黃業和丘霖的介紹李長娘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入黨以後,李長娘更積極地參加黨的工作。她帶領著姐妹會的婦女們,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出入松林、甘蔗地、烏欖園,給部隊和民兵送茶、送飯。

1947年的一天,當李長娘給掩蔽在山溝裡的部隊送飯後回村時與敵人相遇,來不及避開,就被敵人捉住。被捕後,經受嚴刑拷打,不吐真情而壯烈犧牲,時年46歲。1957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她為革命烈士,並頒發烈士證。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東江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東莞人民踴躍募捐,支持中國軍隊抗戰

重溫大嶺山抗日根據地撼人心魄的英雄事蹟,追懷東縱革命歷史,撫今思昔,可讓我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堅定理想信念。

在當前"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的建設中,大嶺山革命老區人民將牢記歷史,不忘初心,

不斷提振精氣神,奏響奮鬥最強音,凝聚奮進力量,創造新的輝煌。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來源 | 大嶺山文廣中心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大岭山之歌系列报道④│缅怀东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