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沉痛!汕頭牛田洋7.28颱風帶走了多少不朽的英魂

1969年的7月28日,讓汕頭人無法忘記的那一天。被汕頭人稱之為最恐怖的7.28強颱風。有誰聽說過嗎?有誰經歷過嗎?有誰能計算出那恐怖的人死亡數字嗎?

榕江和韓江是上天賜予粵東的瑰寶,得天獨厚的沖積平原讓潮汕大地豐饒而富足,而兩江入海口的汕頭更是其中的風水寶地。但這繁榮昌盛的天之驕子卻有她致命的缺陷,門朝大海、地勢低窪的她時時刻刻都要警惕來自海洋的潛在威脅。1922年8月初,太平洋颱風從巴士海峽長驅直入,一夜之間狂潮怒漲;數百個村莊夷為平地,餓殍遍野,十室九空;空前的災難給潮汕大地留下了無法抹平的傷疤。然而這一切在汕頭大臺風三十年的祭日卻顯得那麼無足輕重,這一年九月,榕江入海口原本是一片灘塗的牛田洋奇蹟般地在四個月裡圍成了13000畝的肥沃墾區,並在1965年創造了畝產1200斤的奇蹟,成為了六十年代征服自然的光輝典範。大海交出了良田,而1968年的6814號颱風也不免徒喚奈何。那年冬天,上山下鄉的熱潮帶來了2183名根正苗紅的大學生,他們和219師的1萬多名官兵一起把這裡當作了他們的家。隨著1969年夏天的來臨,早稻的豐收和熱火朝天的激情讓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歷史的沉痛!汕頭牛田洋7.28颱風帶走了多少不朽的英魂

汕頭牛田洋上山下山的大學生們

7月25日午後,“維奧娜”進入中央氣象臺的48小時警戒線並增強為四級颱風,NMC終於意識到西太平洋蓄謀已久的猛烈襲擊已經迫在眉睫,並且立刻給予了她75米每秒的評價。但文化大革命是一段特殊的歷史,它能如魔鬼般扭曲人的心靈,能夠歪曲一切,能夠掩蓋一切;颱風這個海洋上威力最大的天氣系統在病態的狂熱中顯得微不足道,儘管這時的“維奧娜”早已不是當初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的吳下阿蒙,儘管她已經完全具備了繼承三十七年前的她光榮衣缽的資格。

我們不能責怪中央氣象臺,它也確實盡力把颱風消息和颱風警報按時地發出。在生活物資十分匱乏的1969年,即便是相對富裕的廣東潮汕地區,電視仍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而擁有半導體收音機的人也不會在意他們經歷過無數次的颱風洗禮,何況當時天氣預報的地位是多麼低下。把船駛回港口,把莊稼快點收割,這些重複了無數次的防颱“心得”成了面對一次前所未有的強烈颱風的唯一舉措。

除了氣象臺的人,有人保持住了清醒的頭腦嗎?有一個。

他就是周恩來。就在中央氣象臺發出颱風消息的那天晚些時候,深感情況不對的總理親自把電話掛到了汕頭地區政府委員會的辦公室。日理萬機的總理也許並沒有考慮他不到一分鐘的講話激起的是怎樣一場軒然大波,但汕頭地區就此進入了緊急狀態。從市到縣,從縣到公社,從公社到大隊,人們毫不諱言自己的萬丈雄心:讓颱風在我們的眾志成城面前屈服吧!

歷史的沉痛!汕頭牛田洋7.28颱風帶走了多少不朽的英魂

牛田洋風光

但是有一個地方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它就是最危險的圍海墾區牛田洋。當7月26日下午潮陽縣委的電話把這個遲到的通知傳達到生產基地的值班室時,成千上萬的軍人和學生仍在忙於晚稻的插秧。是的,這就是那個年代的縮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愛國情結。幼兒園撤了,機關撤了,家屬撤了,而他們留下了。雖然這是命令,但他們深信在萬眾一心的團結下,在毛主席偉大精神的激勵下,沒有任何困難是不可克服,沒有任何障礙是不可逾越的。颱風再強,阻擋不了他們的生產和建設,阻擋不了他們保衛人民生命財產的決心。

就在當天上午,“維奧娜”加強為130KT的超級颱風,而顯示出巨大力量的她仍在抓緊進入海峽的最後時間繼續增強。當時間進入7月27日的凌晨時,“維奧娜”闖進了NMC的24小時警戒線,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正在這時測到了“維奧娜”一生中的最低氣壓897HPA;這很可能是建國以來從華南方向進入24小時警戒線的最強颱風。儘管經過一些波折,但西太平洋的崢嶸面目最終還是在60年代的最後一個年頭暴露無遺,“維奧娜”的臺母在清晨時分遍佈天空,而7月27日後半段的天空就已完全屬於滾滾的濃雲。當夜幕降臨時,汕頭異常地悶熱,颱風登陸前可怕的寧靜不祥地陪伴著人們進入了夢鄉。

歷史的沉痛!汕頭牛田洋7.28颱風帶走了多少不朽的英魂

熱火朝天的農作大學生們

農曆六月十五的凌晨到來了,沒有突然襲擊,沒有措手不及,“維奧娜”堂堂正正地開始了對粵東的正面衝擊。全副武裝的汕頭信心十足地等待著這場嚴峻的考驗,人與熱帶氣旋的較量拉開了序幕,而一切的焦點都集中在了榕江入海口的牛田洋。不是因為“維奧娜”多麼眷顧這個昔日的荒灘,——她的巨大環流對整個潮汕地區是一視同仁的。當黎明在風雨中到來時,英勇、無畏和悲壯已註定成為牛田洋7月28日的不變旋律。

破曉,颱風中心已經移動到了距離陸地不到100公里的洋麵上,但牛田洋此刻的風雨並不瘋狂。六點鐘,隨著熟悉的軍號響起,人們一如既往地開始了早操和插秧的工作。這在防風預案日趨完善的今天是不可思議的,然而他們真的不覺得自己的決定是多大的冒險。然而,該來的還是要來;不久以後,隨著“維奧娜”徹底撕去最後的面具,真正的考驗到來了。

歷史的沉痛!汕頭牛田洋7.28颱風帶走了多少不朽的英魂

汕頭牛田洋風光

颱風肆無忌憚的咆哮越來越響,牛田洋的每一間房子都不堪重負地瑟瑟發抖。由於節省起見,部隊的營房都是由茅草搭就,而在“維奧娜”12級以上的颶風中顯得那麼脆弱。屋頂一個個被掀翻,隨後飛得無影無蹤;牆破了,用木板擋住,用櫃子頂住,戰士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來保護他們的營房,然而12級的颶風卻不是人力所能抗拒。樹倒了,房塌了,電線杆攔腰折斷,狂風所到之處,無堅不摧,殘骸遍地。雪上加霜的是,天文大潮在這時發揮了它應該發揮的作用,隨著正午高潮時分的不斷接近,榕江和韓江的潮水迅速上漲,一浪高過一浪地向簡陋的海塘兇猛地撲來。崩岸、決口、潰堤,一切不堪設想的後果都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殘酷現實。怎麼辦?颱風的瘋狂能夠阻擋嗎

能!不惜一切代價堵住決口,保護大堤,這就是牛田洋人的選擇,這就是軍人的選擇!人在大堤在,這是一句傳誦了幾十年的熟悉口號,在三十多年後的今天看來,這句口號意味著難以想象的勇氣,也意味著不可避免的無謂犧牲,因為大自然的力量畢竟不可抗拒。雖然這是命令,但是那是火紅的1969年,在熱情高漲的部隊裡,當他們從內心體會到他們視作神聖的毛主席的感召時,任何人,不論是入伍的士兵還是插隊的學生,沒有人懷疑過命令的合理與否;既是因為服從命令的天職讓他們不加思索,更是因為人定勝天的潛意識已經在他們心中深深紮根。毛主席就是神,在神的領導之下,又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歷史的沉痛!汕頭牛田洋7.28颱風帶走了多少不朽的英魂

熱情高昂的大學生們

也許,他們並不是完全不知道颱風的力量。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他們中的多數人畢竟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對年復一年的颱風已司空見慣。可在當時,他們真的沒有感到害怕,他們真的相信,他們可以用大無畏的精神頂住狂潮的衝擊,讓牛田洋的財產得以保全。有人被颶風捲起重重地摔下,有人被倒塌的房子壓在其中,有人被飛來的異物砸得頭破血流,但他們依然在根本無法站直身子的情況下以驚人的毅力爬向岌岌可危的堤岸。狂濤就在他們眼前肆虐,決口處的海潮滾滾而來,他們手拉著手跳進齊腰深的水中,希望用人牆和沙包擋住排山倒海的潮水!一處崩岸化解了,又一處決口堵上了,但越發猛烈的颱風風暴潮接著就沖毀了更多的堤岸。此時的堤內堤外已經是一片汪洋,維奧娜是真的要讓這裡雞犬不留。

在不知嘗試了多少次才勉強架起無線電後,前方收到的卻是後方指揮部“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撤退”的命令。這道最經典的命令永遠是後人為之沉思的對象。正是類似的命令耽誤了撤離的時間,讓本來可以減少的傷亡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失敗,一個沒有任何人願意承認的現實,冷冰冰地擺在人們面前。是的,不論是戰士還是學生,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已經為命令,為理想,為信念戰鬥到了最後一刻。現在,他們要為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戰,他們要在一望無際的洪水中頑強地活下來。這,能做到嗎?


歷史的沉痛!汕頭牛田洋7.28颱風帶走了多少不朽的英魂

熱火朝天的激情讓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1969年7月28日11時,6903號颱風“維奧娜”在惠來沿海登陸。颱風中心登陸時的中心氣壓低達936HPA,風速53M/S,南澳、澄海、潮陽、汕頭、惠來等沿海縣市的風力在12級以上,海豐、陸豐、饒平、揭陽、普寧、揭西等縣的風力在10-11級,最大陣風52.1M/S,這一汕頭最高紀錄直到二十二年後才被9107號颱風所刷新;颱風又恰逢農曆六月十五的天文大潮漲潮期,汕頭、媽嶼、海門、東溪、赤灣等站突破歷史最高潮位,媽嶼出現最大增水3.14米。狂風、暴雨、怒潮併發,形成一股無堅不摧的駭人力量,讓汕頭彷彿回到了洪荒時代的世界末日。事後,沒有人能夠說清他看到多麼壯觀的景象,除了風聲潮聲,他聽不到任何聲音;除了天地茫茫,他看不見十米外的東西。他們用生命守護的堤岸現在反而成了他們在汪洋大海中的救命稻草,他們在這裡擁有的一切,農忙、軍營、學習和訓練,如今都已埋葬在滔滔洪水之下。在臺風面前,他們,失敗了。

他們仍然不知道的是,就當他們在小小的牛田洋殊死搏鬥時“維奧娜”巨大的風暴增水讓整個汕頭市海陸不分,市區平均進水2-3米,郊區甚至達到4米以上。惠來、潮陽和揭陽之間一片汪洋,幾十噸重的機帆船被潮水推著深入內陸十多公里,局部海潮入侵甚至超過30-40公里。風助水勢,僅汕頭地區,民房崩塌14萬1千多間,倉庫和工廠倒塌三千五百多間,堤圍崩決上百公里,超過140萬畝農田被大水淹沒,上千人死於非命。其實汕頭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是“維奧娜”的可怕完全出乎了潮汕人的預料。相對於颱風,他們顯得太過渺小,他們付出的代價已經太大太大。



歷史的沉痛!汕頭牛田洋7.28颱風帶走了多少不朽的英魂


颱風中犧牲多名官兵及大學生


牛田洋三米半高的大堤被狂潮削去了兩米,僅剩殘缺不全的廢墟,堤內盡成澤國。整整數天時間,在不知原是陸地還是大海的水面上,到處漂浮著原木、竹子、稻草,還有屍體。這次空前的災難中,駐軍第55軍犧牲指戰員470人,勞動鍛鍊的大學生犧牲83人;然而,他們的生命沒能換取牛田洋的平安,“維奧娜”依然做到了她原本該做的事情。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勇敢的人們最終在漂泊許久之後回到了久違的陸地,而生命也從來沒有像這個雨過天晴的日子這麼美麗;他們終於活著看到,在7月29日拂曉,久違的溫暖陽光正普照著大地。

登陸後的“維奧娜”繼續西行,直到7月31日才在雲南最終消散。西北太平洋處心積慮的重擊比任何時候對汕頭都要致命。媽嶼驗潮站刻下的潮水水位超過了1922大臺風22釐米,而汕頭市區也有不少地方至今還保留著1969年的潮水痕跡。多年以後,又一次恰逢天文大潮的UTOR刷新了六站的最高潮位,但汕頭再也沒有經歷過如此慘痛的回憶。6903,一個潮汕人永遠不會忘記的編號,“維奧娜”,一箇中國永遠不該忘記的名字,她是登陸我國最晚的初臺之一,也是災害最慘烈的初臺之一。



歷史的沉痛!汕頭牛田洋7.28颱風帶走了多少不朽的英魂


矗立在牛田洋的烈士豐碑


對於牛田洋來說,噩夢般的回憶反而昇華了他們融洽無間的情懷,他們親切地稱自己為“牛友”。事到如今,年近花甲的他們都很清楚,確實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斷送了他們500多位戰友的生命;但他們依然永遠把三十多年前刻骨銘心的一天當作自己心中永遠的豐碑,這座豐碑也同樣為國家,為汕頭市政府所承認。從當年的“北有珍寶島,南有牛田洋”到後來汕頭海邊巍峨的紀念碑,歷史沒有忘記他們和自然災害不屈的抗爭,每年的7月28日都有許多人,不論是不是當年的親歷者,來默默地在烈士的英靈前獻上鮮花。


歷史的沉痛!汕頭牛田洋7.28颱風帶走了多少不朽的英魂


牛田洋風景依舊,斯人已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