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人際關係,要縮小自己,勇於承擔,樂於配合。

增進人際關係,要縮小自己,勇於承擔,樂於配合。

有句話叫:社會經不起細看,人性經不起細究。一個內心充滿自卑的人往往才喜歡高傲,其實不完全對;於我而言,這個世界的複雜,其實只是人心複雜;這個世界醜陋,其實只是人心險惡;這個世界陰暗,其實只是人心狡詐。


不妨仔細觀察,有時真正差不多高傲的人嘛!一般是心理作用外加現實條件而使一個人有高傲的資本。他們因為高傲而認為自己比他人尊貴,而產生了看不起人的看法,其實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相信一個人而已, 他們的內心也是很脆弱的,他們有的時候心裡也是很自卑的,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表達!

還有一種高傲的人,通常都是俗話說,無中生有,挑撥離間,撒潑打滾,摩口膏舌,誣陷誹謗,父母的遺傳基因,兄弟姐妹有點得勢就自我感覺良好,比如任個一官半職,哪怕是一個局裡的普通工作人員,就高高在上不得了,慣用人性扭曲達到心裡滿足,用道德淪喪來抬高自己。無恥下作到極致是她們做人的宗旨。

其實就是面相高傲,在面相學上又有什麼特徵呢?就讓小編我來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長什麼樣子吧。

首先是下巴外凸的人,如果一個人的下巴看上去屬於外凸型的,那麼其實這個人的性格也是比較高傲的。這樣的人經常會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所以就覺得自己的能力是最好的,因此這樣的人自然也就很容易的會變得比較高傲,不僅高傲而且還容易錯誤評估自己的能力,變得自大。

然後是丹鳳眼的人,其實,雖然說到能力的話,丹鳳眼的人能力是比較好的,但是這樣的人卻也屬於高傲的類型。丹鳳眼的人之所以高傲,雖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但是很多時候還是因為性格方面的問題,因為其自尊心比較重。因此其雖然高傲,但不自大。

另外就是上翹的人,如果一個人的嘴巴比較上翹的話,其實這個人也是比較高傲的,這樣的人不僅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的高傲,而且還會對別人不屑一顧,看不上任何人。當然其對自己的能力,其實也是過度錯誤評估了的。這樣的人就屬於大家說的“本事不大口氣大”的類型。

還有眼角斜視,一個人的眼睛,如果看上去隱隱有一些斜視的話,其實這個人也是屬於比較高傲的類型的。因為這樣的人,在面相學上屬於目中無人之人。這樣的人不管與什麼人接觸,都會表現出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因此其自然屬於高傲自大的類型了。

最後是眼白過多的人,一個人的眼白如果過於多,其實也是屬於目中無人的類型。這樣的人不僅目中無人,而且還會很容易的就成為一個不屑於與人交流的人。這樣的人通常都是可以認識到自己能力不足的,但是正因為這一點導致了其變得更加的不想與人溝通,因此自然也是高傲自大的。

上面列舉了一些高傲自大的人的面相特徵,如果你看到身邊有這樣的人,那麼如果你還不瞭解對方的話最好就是保持一點距離,因為這樣的人比較目中無人。

對我來說;唯有對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獨特的價值有堅定、不可動搖之心的人才被稱之為驕傲,而其餘那些什麼也不做,內心只為自己驕傲的人根本配不上“驕傲”這兩個字。

驕傲這兩個字是送給英雄的,而你什麼也不是,根本配不上他們,所以不要再褻瀆這兩個字了。

驕傲的人,往往通過驕傲來掩飾自己的卑怯。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中毀滅了自己。一味地與超過自己的人去爭高下,結果往往是非常不堪的。

人要有自信,但不要自負,人要有自尊,但不要自大,人要自謙,但不要自卑。在讓自己做到這些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別人的長處,不要自命不凡,孤芳自賞,夜郎自大。

人從根本上最相信的是自己,所以每個人都有點自大狂。但人最不相信的也是自己,因為他們無法簡簡單單地和自己在一起。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傲氣與傲骨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常人很難做到收放自如、毫不越界。傲氣則是驕傲自大、盛氣凌人,一定要戒掉這個壞毛病。

驕傲的人是最令人討厭的,這種人認為全世界只有自己是對的。做事情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在乎自己的成就與名聲,這種人非常令人唾棄。

一身傲氣的活著反而讓世人更加反感你,遇見你這樣的人,別人都會繞道而行,因為你身上的那股氣質令人絕望。

要避免夜郎自大的毛病,就得擴大視野,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經驗。不要整日唯我獨尊,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你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還沒有到這麼厲害的地步。

做人不要太苛刻,更不能太自傲,更不能恃才傲物,要做一個低調謙虛的人,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青睞。

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迴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

如果想走出陰影,那就讓你的臉面向陽光;如果你想告別懦弱,那就讓心在歷練中慢慢堅強;如果你想保鮮愛情,那就在奮鬥中改變原先的模樣;如果你想擺脫平凡的生活,那就努力讓自己高傲的飛翔。

沒有哪件事,不動手就可以實現,這個世界雖然殘酷,但只要你願走,總會有路;如果退縮,就只能選擇感傷。

自我反省,如果自己理虧,哪怕面對手無寸鐵的布衣百姓,我能不害怕得心驚肉跳嗎?相反,如果自我反省之後能夠理直氣壯,無愧於良心道理,即使面前是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決不退縮!

雖千萬人吾往矣”,並不是在描繪一種任俠的霸氣,而是建立在理性和道義基礎上的大勇。這種勇氣,跟李敖先生那種特立獨行、百無禁忌,或者《天龍八部》裡獨闖聚賢莊的喬峰大俠那種快意恩仇、視死如歸,是有本質區別的。

所謂“有理不在聲高”,站在公理正義一邊的人,是道義上的強者,光明磊落,坦坦蕩蕩,所以能無所畏懼。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志,是氣的統帥;氣充塞在人體全身。志朝向哪裡,氣就跟隨到哪裡。所以說:“要做到不動心,一定要堅守這個志,同時不要讓氣走向偏狹極端!”

不加約束、意氣用事地只憑一身蠻力行事,只能是盲勇、小勇和血氣之勇,所以孟子告誡人們要“持志”而不能“暴氣”,“志”作為內在信念,應成為人們追求和固守的目標,對於“勇”這種“氣”不可任意獲取、操之過急或盲目助長,也不能目的性太強,而應當於立“志”、養“氣”中長期培養。

一個人如果自認為光明磊落而變得固執己見,偏激狹隘,那就是“暴氣”。大丈夫之氣是平和而堅韌,寬容而有原則的。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我長於修養我的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是生理作用與心理作用兼而有之的一種精神力量和情感態度,它極端剛強、宏大,如果以正義、直道來支持它、充實它,而且留心不去刻意地拔苗助長,那麼它就湧流不息,以至於如江河決堤無可阻擋,最終“上下與天地同流”,達到天人一體的境地。

“浩然之氣”是大丈夫人格力量的源泉,有了這股氣,就有了“匹夫不可奪志”的膽識,就有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就有了“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生命力,只要培養得法,一個人的精神生命就會變得偉大而剛強,從而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蕩蕩。

至大至剛的的浩然之氣是一種智慧之氣、修養之氣,孟子的浩然正氣應該成為我們的立身之根本,成功之動力,正如雨果所說:“人有了物質才能夠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夠生活。”

詖bì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偏頗的言論,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過激的言論,知道它陷入錯誤的地方;邪曲的言論,知道它背離正道的地方;閃爍其詞的言論,知道它理屈辭窮的地方。

孟子宣稱他的優點有兩個:一個是善養浩然之氣,另一個是知言。什麼是知言呢?在我們的生活中,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話語,其中四種話語言論要警惕,就是孟子說的“詖辭”、“淫辭”、“邪辭”、“遁辭”,不被這四種言論所誤,生活就不會出現偏差。

做一個光明正大的人,也就是一個明智的人,他能認識到生活的陰暗面,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蠱惑人心的謊言和欺騙,他能辨識這些謊言和欺騙。

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的,可以使人心悅誠服。

“德”沒有上下之分、主僕之分,有的只是以誠相待,以禮相待,因為只有在這種對等的人格基礎之上,才能使“德”真正發揮作用,也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持久有力,以力量和權勢壓服人是不能長久的。

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學習別人的優點來提高自己善良的品德,就是幫助別人行善。有道德的人最突出特徵就是幫助天下的人行善。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應該鼓動和大家一起為善。一個人光是自己正直善良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輔助或者凝聚眾人一起行善,這體現了一種利他精神。

沒有一個人是孤立的,誰都不是一座島嶼,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就像燈塔一樣,能招引更多的人奔向他,得人心者得天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受富貴誘惑,不為貧賤動搖,不為武力屈服,這才叫大丈夫。

大丈夫”就是那些具有獨立不依的精神和勇氣之人,這樣的人能夠自我決斷,可以自由地依據道義、良知行事,無論是面臨飢寒愁苦、聲色貨利還是威逼利誘、窮達生死等嚴峻考驗,他們都能夠堅持正義立場,保持人格獨立和氣節。

一怒而天下懼並非真正的大丈夫,蠻勇鬥狠、奸詐殘忍、蠅營狗苟、見利忘義之徒更難望大丈夫的項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意志堅定的人,是富有仁德、胸懷寬廣的人。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凡是行為有達不到預期效果的,都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歸向他。

一個光明磊落的人的親和力來自於自身的正直。在人際關係中遭到對方的無禮,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行為,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在自我反省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了錯誤,要及時改正。那些有錯不改,反而文過飾非的人就不是坦坦蕩蕩的人了,會被大家深惡痛絕。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要有個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關於“大信”與“小信”的問題,也就是“信”的通達權變問題,可以這麼說,一方面,“信”是儒學的核心觀念之一,最典型的就是孔子所說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固執於“信”而不知變通。比如說,難道對你的敵人也要講“信用”嗎?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而通權達變。通權達變的標準就是孟子這裡所說的“惟義所在”,這是最基本的不能放棄的東西,也是指導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掌握的原則。

大丈夫不是莽夫,不是一根筋,而是懂得適當變通,不一定非要說到做到,但是所作所為符合道義這個原則是不能變通的。

故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任務落到某個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惱他的心意,勞動他的筋骨,飢餓他的腸胃,窮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能如意,這樣,便可以震動他的心靈,堅韌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人的善性和志向往往是在極端困難的人生處境中得到培養和激勵的。孟子主張把一般人視為不幸命運的境遇視為上天對人的造就,應該以堅忍的意志力和大無畏的情感態度去迎接人生的挑戰,實現自我價值。

當我們發現人生是一項太沉重的工作,因此很累、很艱難時,孟軻的這句話將是我們找尋人生樂觀主義的依據。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一切我都具備了。我反躬自問,自己是忠誠踏實的,這就是最大的快樂。不懈地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達到仁德的道路沒有比這更直接的了。

與人交往和處事,只要推行恕道,嚴己寬人,就會取得成功,並且氣度和境界會越來越大,如同登高一呼,應者雲集,得社會全體和世界萬物之助,為自己謀福,路會越走越窄;為眾人謀福,路會越來越寬,自己的福利自然在其中了,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人瞭解你的時候,你安然無慾,悠然無所求;別人不瞭解你的時候,你也同樣安然無慾,悠然無所求。

一個光明磊落、問心無愧的人,不會在意外界的評價,對外部無所欲求,因為他的內心自足,不須外部的東西來填充。

當一個人對世界、對社會的領悟達到一定境界,他的追求就超乎眾人,非常人可以理解,即便同情瞭解,也不能全然領會。可是,如果這樣一個人,光明磊落地面對自己不被瞭解,甚至被誣陷誹謗的現狀,安然面對自己的苦難和困境,那就是一種很了不起的境界。

我們普通人達不到這種境界,也不妨多經營自己的內心世界,適當過濾外部的煩擾信息,就可獲得生活的安寧和幸福。

我想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孔孟到思孟,大學、中庸成為儒家學說精華中的精華,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修身思想成為主流。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儒家思想從此不再只是規範,而是有了更多哲學的味道。

今天我們談孔孟之道,如果還放在社會規範裡思考,就會問題多多——現代法制社會往哪裡擺?如果從人生哲學的意義來思考就會順暢得多。用王陽明的話說,用一個“誠”字,修好你的“心”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

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向位高顯貴的人說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的顯赫地位和權勢放在眼裡。

這裡的“藐之”不是恃才傲物,故意不把地位高的人放在眼裡,而是“以德抗位”,任何有德行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忘記自己的操守和信仰,不會因為對方的地位和權勢而放棄了自己的信念。

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修養品性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減少慾望。為人很少有慾望,即便善性有所失,也很少;為人慾望很多,即便善性有以保留,也很少。

所謂“無欲則剛”,一個人的私慾雜念越少,他的心態就越光明磊落,為人就越坦蕩灑脫。一個過著荒淫安逸生活的人,他的體質會每下愈況,他的精神會萎靡不振,是無論多少營養物質、補品和藥品都無法挽救的,因為慾望在不停地吞噬他的生命能量,而清心寡慾的人都會有一張恬淡平靜、健康紅潤的臉。

作者;青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