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賈寶玉不娶林黛玉而娶了薛寶釵呢?

nicole4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賈寶玉和林黛玉有著三生三世的情緣。

林黛玉的前世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而賈寶玉則是赤霞宮神瑛侍者。赤霞宮神瑛侍者因為天天以甘露灌溉絳珠仙草,時間久了,使得絳珠仙草幻化成人形,成了一位女子。

修煉成人形的絳珠仙草,每日以蜜青果為食,海水為湯得以生存,但是因為灌溉之恩無以能報,久而久之便鬱結於心。後來適逢神瑛侍者要下凡歷劫,絳珠仙草便請求警幻仙子允許她去報答灌溉恩情,並稱自己將用一生的眼淚還於他。

所以這一世黛玉是要來還眼淚的,她從一開始,就被曹雪芹設定了結局“玉帶林中掛”,註定無法和寶玉結為夫妻。

在曹雪芹八十回的《紅樓夢》中,早已有各種草蛇灰線,暗示八十回後不久,黛玉就會淚盡而逝。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雖然寶玉和寶釵後來結婚了,但絕對不是通過續書中所說的調包計。

寶釵是因為有王夫人和元春的支持,在黛玉死後,嫁給了寶玉。


夢裡水龍潛吟


不請自來。

那時候沒有自由戀愛這麼一說,娶誰不是由賈寶玉說了算的。對於賈家那樣的大家族來說,婚姻更是結交權貴維護家族利益的重要工具。賈寶玉的婚姻關係整個家族的興衰。

我認為賈寶玉最終娶了薛寶釵的原因有三:

一是林黛玉多病,天天病怏怏的,不利於賈家傳宗接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二是林妹妹性格天生敏感,不適合持家,不像寶釵性格開朗、落落大方;

還有一個元春娘娘支持“金玉良緣”,元春維繫著整個賈家的命運,賈寶玉的婚姻大事元春的態度最重要。


雷隱居漫談


寶玉之所以娶了寶釵有以下原因:客觀上,也就是表面上,是賈府上下知道寶玉愛黛玉,但是黛玉身體不好而且沒有寶釵“識大體、通融”。在加上皇宮內部元妃指親,所以大家在寶玉神志不清的情況下騙寶玉說新娘是黛玉,又讓黛玉的貼身丫鬟紫鵑陪著寶釵行禮。寶玉就誤以為蓋頭下面是黛玉,等解開蓋頭的時候發現是寶釵,痛苦萬分。然而,寶玉娶親之日正是黛玉逝去之時。當黛玉從丫鬟口中偷聽到讓自己嫁給寶玉只是一個計謀的時候,黛玉已經心死,寶玉又不在,更是難過,病情加重,就孤獨逝去。根本上,寶玉和黛玉兩個知己,之所以不能結為連理重要的是,當時的四大家族,賈王史薛利益相關,而林家沒有任何勢力,只有林黛玉孤零零一個人。這是賈薛聯姻的重要原因。此外,在當時那個時候,黛玉鮮明的個性,清高的作風是不被人接受的。相反,寶釵這種老好人,處事圓滑得到人們的喜愛。寶玉黛玉屬於新興的資產階級代表,突破傳統封建的束縛,自由相愛,是不可能敵得過封建強大世俗的力量的。


大鍋飯566


為什麼賈寶玉不娶林黛玉卻娶薛寶釵呢?非不願也,是難為也。客觀說,社會的矛盾,作者的矛盾,現實的矛盾決定了賈寶玉最終擺脫空幻的愛情,回到現實中來,決定了他無論怎樣不願、掙扎甚至及抗,最終仍然只能是棄黛玉而娶寶釵!

在空幻世界中,黛玉是三生石畔絳珠仙草,寶玉是赤霞宮神瑛侍者。神瑛每用仙露灌沃絳珠仙草,故黛玉感恩到人世間用淚水相還。這是一段情緣所起。

在現實世界中,寶玉與黛玉是表兄妹,寶玉與寶釵是姨兄妹。現實中的親戚關係也是一段情緣的現實基礎。那麼,貌似黛玉與寶玉關係更勝寶釵一籌,結局按中國文化當是大團圓以黛玉與寶玉結婚路子走,為什麼最終逆反成只娶寶釵呢?




首先,社會矛盾決定了大觀園主導勢力只能選寶釵而棄黛玉。大觀園決定政策的人是誰?是皇宮裡的元春,是賈母,是賈寶玉的父親賈政。這三者是封建社會的衛道士。在中國傳統婚姻中,門當戶對是婚姻的基礎,別說封建社會,就是現在,局長的千金嫁給縣長的兒子,縣長的兒子娶廳長的女兒也是司空見慣尋常事,這是權力的自我構建和保護的表現。在《紅樓夢》中,門當戶對權力圈子沒有林家份兒,只有賈史王薛可以通婚,這是因為: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這賈便是寶玉之賈家,這史便是賈母之史家,這王便是寶玉之母及表姐王熙鳳之王家,這薛便是薛寶釵之薛家。四大家族,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富可敵國,互相聯姻,豈有父母俱亡的林家在婚姻上分一杯羹的權利。這是門當戶對第一道關堵死了寶玉黛玉娶嫁之路!



第二關,是寶黛思想性情的叛逆性堵死了寶黛結婚之路!憑心而論,黛玉美麗博學,也曾是賈府權力人士考察對象,不失為寶玉婚娶的候選人之一。但考察的結果讓賈府權力者失望了。賈府選取媳婦的標準是三從四德具有女懿之德者。而林黛玉卻順和賈寶玉叛逆思想,賈寶玉不願白首窮經,不願與“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為伍,甚至兩人共讀被官方視為敗德之書《西廂記》,這種叛逆思想已經危及到封建王朝生存基礎。所以大觀園權力者決定娶堅持三從四德的寶釵而棄叛逆思想的黛玉,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其次,作者的矛盾也決定了人物的取向與故事情節的走向。

誠然,作者是傾向於寶黛愛情的: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但最終情節的力量現實主義力量堵死了作者浪漫主義大團圓幻想之路,最終選擇黛玉含悲而亡,寶玉被騙而婚這樣悲劇。因為社會力量現實力量構建了強大的圍城式氛圍,你不能違拗,如果你違拗社會常識,硬寫寶黛結合成功,那是矯情,是不現實的鬧劇。而鬧劇式小說是沒有藝術力量的。況且,作者在初始設計情節時,也根本沒排除寶黛愛情以悲劇而告終。試看“第五回 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一章,己埋下悲劇的種子: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這二首曲子透露了作者創作思路,就是:第一,無論是黛玉還是寶釵,都是寶玉婚姻首選人,無分彼此上下。第二,寶玉是深情愛著黛玉,但又覺得寶釵是美玉無暇,奇緣中也有寶釵一份兒。第三,結局當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薛寶釵),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林黛玉),這【終身誤】完全透露了作者決定賈寶玉舍黛玉而娶寶釵。

所以,情節的進程決定作者思想與決定:寶玉婚娶對象是寶釵而非黛玉。



第三,現實的矛盾也決定了寶玉只能選娶寶釵而非黛玉:

在性格上,寶釵溫婉不失大家閨秀風範,態度壅容,行為規範,有包容之心,有持家之力,這是封建社會女性的標誰!而黛玉性格孤傲,有時刻薄得會使小性兒。這兩相對比,更顯寶釵合群,結婚後能齊眉舉案,夫婦相敬如賓。說個笑話,改革初期社會有個調查:如果你選擇,選娶黛玉還是寶釵?結果80% 人選擇薛寶釵。說明性格的力量也是婚娶的重要因素!

在身體上,黛釵同樣驚豔美麗,但相比較,黛玉弱不經風,寶釵卻頗健美。不能不說,身體是否健美也是婚娶的重要因素!因為身體關係無法白頭偕老,對任何人來說,終是心理上陰影。

終上所述,寶玉選娶寶釵而非黛玉,是必然的!


東楚龍野虎


簡明扼要:

一、寶玉孝順,不忤父命。無力抗爭,只能聽命。

二、黛玉體弱,許不長壽。自命清高,刻薄寡言。

三、寶釵善言,籠絡人心。大家閏秀,才貌雙全。

四、黛玉孤苦,寄籬無助。身無餘資,皆靠賈府。

五、寶釵幸福,父母雙全。家產殷實,生活富足。

兩相對比,讓你選兒媳婦,你選誰?


劍挽蒼穹


寶玉是封建叛逆者,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於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寶玉的種種叛逆思想,被封建正統人物視為"草莽"、"不肖"。

黛玉是林如海與賈敏的獨生女,自幼體弱多病,因母親早逝,外祖母憐其孤獨,便接來榮國府撫養。她雖是寄人籬下,但生性孤傲,天真率直,這樣的個性在賈府是不被人接受的。

黛玉和寶玉同為封建叛逆者,蔑視功名利祿,從不勸寶玉走仕宦道路。他們倆有著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

寶釵是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不僅容貌美麗,舉止嫻雅,而且熱衷於"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談講談講仕途經濟。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會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一致誇讚。

在賈母,王夫人等人的安排下,寶玉被迫娶了寶釵。婚後由於雙方誌趣不同,性格迥異,加上寶玉又無法忘懷黛玉,不久便出家當和尚去了。寶釵也只落得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柳綴月


賈寶玉娶不娶林岱玉,不是由賈寶玉來決定的,而是由賈府中的權威者決定的。他們從家族的利益和權勢為出發點去考慮,林家已經式微,岱玉孤苦伶仃,體弱多病,又愛耍小性子。即便寶玉喜歡她,又能如何。寶釵就不同了,家族還算興旺,有錢有勢,寶釵不僅身體結實而目又會做人,說話辦事很受賈府的大人們喜歡。兩相比較,寶釵的得分大大高於岱玉,結果就出來了,寶玉只能娶寶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