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新型瀑布屏到底如何,能流行起來嗎?

婁本帥


布屏帶來的激進外觀,能不能抵消價格的上漲和實用性的降低,是我們質疑它的本因。

——UPTONIA

對於現在最火熱的概念“瀑布屏”,我的看法並不樂觀:

我不看好這種彎折90度、遮住中框、側邊沒有實體按鍵的屏幕設定。

3

肯定會有人說:每次有新技術誕生,你們總是質疑、牴觸,結果人家最後不是成為主流了嗎?OLED是這樣、4G是這樣、現在來了個瀑布屏,你們又開始噴了?

在考慮瀑布屏時,我也想到了上面這些。“我究竟是為了噴新技術而噴呢,還是因為瀑布屏真的有缺點才噴?”

我總結了自己使用曲面屏手機的體驗後,我認為,瀑布屏可能真的有點太激進了。

什麼是瀑布屏

瀑布屏是最近一段時間才誕生的新概念。它指的是手機曲面屏向下彎折90度,就像瀑布一樣懸掛在機身兩側:

這是vivo的瀑布屏,將它放在玻璃桌上,倒影與本體完美地融合成了一個環形。

這樣的屏幕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華為p30pro、三星s10曲面屏的激進版。瀑布屏在正常的曲面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將屏幕彎折的部分從微微彎曲變成完全垂直,使得機身側邊邊框被進一步壓縮,側邊按鍵也會因此取消。

比如這個示意圖中的曲面屏,就彎折了40度到50度。

而這樣彎折了90的屏幕,就是瀑布屏。

(以上均是橫截面)

這是來自OPPO的瀑布屏手機,可以看出屏幕的曲率極高。

目前已知的是:vivo、OPPO以及華為均有自己的瀑布屏機型,它們將會在今年後半年或者明年年初發布。

為什麼我不看好瀑布屏

1

從防誤觸角度出發

三星一直有一款名為“edge touch”的APP,它是三星官方出品的,但並不會預裝在手機上:

edge touch防誤觸的原理非常簡單:關閉一定寬度屏幕邊緣的觸摸層。

在前陣子用三星手機的時候,我有設置過edge touch,但我逐漸發現一個問題:

“既然edge touch為了防誤觸會關閉屏幕邊緣的觸摸,那三星給屏幕這部分做觸摸層幹嘛?你做了,又讓我關了,我真不知道這是在幹啥。”

於是我寧可自己換個方式捏手機,也不願再打開edge touch了。

因此,既然屏幕下方有觸摸層,就請一直讓我使用它;如果我為了更好的使用體驗(例如防誤觸)而不得不關閉這部分的觸摸層,那麼這是手機設計有問題。

(這應該也是三星不在手機上預裝防誤觸APP的原因。)

對於瀑布屏來說,如果彎折部分能夠觸摸,但為了正常握持手機我又不得不關閉它的觸摸,那真的,咱還是做點便宜又實用的東西(比如說微曲面)吧。

若瀑布屏手機彎折區域的屏幕沒有觸摸層,或者只有用於模擬按鍵的部分能夠觸摸——雖說看起來還是怪怪的,但這至少比上面“有觸摸,但為了正常用,我得關掉”強點。

我相信,接下來發布瀑布屏的手機廠家們,一定會給手機配上比三星edge touch更優秀的防誤觸軟件。如果外觀驚豔的瀑布屏能有毫不減分的操作體驗,那真的:

(可一想到三星蛋疼的edge touch……我還是無法看好軟件層面的防誤觸啊。)

2

從實用性角度出發

瀑布屏從一開始就有一個矛盾:

屏幕是用來看的——但用戶卻看不到屏幕彎了90度的部分。

如果把彎折角叫作A、屏幕彎曲部分寬度叫作L,那麼用戶從正面真正能看到的寬度D≈L·cosA。(只是約等於,不是真正的相等:因為曲面屏是帶有弧度的。)

當彎折角為0,也就是直面屏的時候,D=L;隨著A逐漸增大,cosA逐漸減小;當A達到90度時,cosA為0。

稍微想象一下,我們就能得出這個結論:曲面屏越彎,我們從正面看到的就越少;彎到90度時,從正面就徹底看不見那部分屏幕了。

這是來自OPPO副總裁的圖片,左側的findx胖胖的;右側的瀑布屏手機細長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壓根就看不到兩側的屏幕。

顯然,瀑布屏讓屏幕的很大一塊區域變得看不見、用不著。所以,從實用性的角度上講,瀑布屏只是個噱頭大於實用的東西。

看電影時,我們失去了視頻上下的部分。

(瀑布屏佔據了正常手機中框的位置。想象一下我們手中的手機,中框、開機鍵、音量鍵都變成了屏幕,看起來確實很驚豔很誇張,但,真的用不到啊。)

總結

我吐槽瀑布屏,最根本的原因是價格。

如果手機廠家能給我們瀑布屏,並且價格與正常手機一樣,我會欣然接受:沒多花錢,還摸到了這麼好看的新技術——即便這個新技術有點瑕疵,沒有人會不樂意;

但如果瀑布屏讓一部4000元的手機價格飆升到6000甚至8000,那我寧可少花點錢,買些更實用的東西。

所以,瀑布屏帶來的激進外觀,能不能抵消價格的上漲和實用性的降低,是我們質疑它的本因。

售價合適、體驗優良,同時又擁有無比吸睛外形的瀑布屏手機,誰會不愛呢?寫到這,我對華為mate30Pro、新OPPO findx和vivo NEX3的期待,真的越來越高了啊。


黑洞搞機


瀑布屏到底是什麼屏幕呢?難道也是顧名思義嗎?其實不然,瀑布屏最大的特色是彎折角度,讓屏幕的邊緣代替傳統的手機中框,如果把手機橫放著,還真有點像瀑布流下來的感覺。



瀑布屏是最近一兩年才流行起來的新形態的屏幕,這種屏幕到底有什麼優缺點呢?

從設計角度來分析,外觀上和三星旗艦機的曲面屏很類似,近幾年,三星的側面屏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其目的或許也是為了增加抗摔能力,降低損壞的概率,不過,筆者認為,即使厲害厲害的屏幕,也很難趕上中框的硬度啊,所以,以曲面屏代替中框,在防摔方面大大減弱了。

瀑布屏的設計,同樣也改變了原來設置在中框側邊的按鍵,sim卡槽等。所以,這些位置也需要重新調整,sim卡槽大多數會設計到手機的頂部或者下端。甚至還有的手機直接取消了音量按鍵,直接在屏幕上控制!



我們就拿vivoNEX3來說,這是第一款使用瀑布屏幕的手機,我們從肉眼可見的角度來說,不管是正面,還是中框我們所看的都是屏幕,而機身側面只有壓力按鍵的設計,這樣實用性更強了,保證了我們日常的使用習慣,而且達到了更好的屏佔比,99.6%的屏佔比讓我們對於手機外觀有了進一步的認知,關鍵是不管是曲面屏幕還是瀑布屏幕,確實都有誤觸的問題,這個就要看各個廠商的優化了,而從vivoNEX3來看,其實不管是從誤觸,還是從滑動的角度來看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關鍵的點,就是我們剛才說的瀑布屏幕的好處,就在於握持感更好,手機的按鍵更少,就像最近比較火的華為mate30pro只有一顆電源按鍵,另外就是更好的提升屏幕的屏佔比,相比現在的直面屏幕,以及曲面屏幕等等,屏佔比進一步提升。


仰望風信子的風向


瀑布屏從目前來看,除了好像好看一點,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要知道瀑布屏可以理解成是三星曲面屏的一個加強版,

早期的三星s6 edge 機身的曲面角度非常大,過度非常圓滑。

但到了S8的時候弧度已經經過了兩次減小,變得沒有那麼大。

按照我們的想法,不應該是慢慢的變成90度嗎?怎麼三星的曲面越來越小了呢?

因為至始至終有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誤觸。。。

有人說誤觸已經消除了,這款手機基本上不會發生誤觸。

就當信你一次。

那麼又該如何解決軟件適配的問題呢?

我們都知道一個正常的app都會將整個屏幕的顯示部分作為整體的顯示區域,這就必然會導致一部分按鈕可能在90度的彎折區域。

這個邊緣按鈕加上高級防誤觸算法,我實在是有點擔心。

好吧,就算你有算法,牛逼哄哄的算法,但是我還是沒有看到一個實際的用途。

難道是手機背面朝上也能看到屏幕亮光?

難道是用系統音樂播放器播放的時候周圍有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