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古寺拾遺


默默無聞的古寺

法隆寺


日本奈良的法隆寺東大殿,被譽為“現存最標準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實為中國盛唐建築的模仿。

“要看中國唐代的木結構建築,只能到日本的奈良。”

80多年前日本建築界學者驕傲和輕蔑的一句論斷,讓建築師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心裡很不好受。中國唐代的“大木作”建築,以木材為建築主體,雄壯宏偉,古雅沉靜,色彩質樸,實為東方智慧之結晶。奈良留存著為數眾多的唐代木構建築,而中華大地上卻“消失”了。

默默無聞的古寺

佛光寺東大殿轉角鋪作


之後他們歷盡艱辛來到山西五臺山,找到佛光寺,在泱泱大地上,偏僻深山中,首次在中國發現了歷史留存下來的唐代木結構建築。

因而這座唐代建築的出現,足堪收拾人心。1937年,既是中原八年抗戰的肇端,也是國民政府“黃金十年”的絕響。發現佛光寺既是中國全方位力量積蓄的自然結果,恰也搶在最後關頭,佔得先機,為民族的救亡和復興伏下吉讖。可以想象,梁先生和林先生的極度興奮不是沒有來由的。


默默無聞的古寺

1937年林徽因與佛殿主寧公遇塑像的經典合影

默默無聞的古寺

1937年林徽因在佛光寺測繪經幢


默默無聞的古寺

佛光寺東大殿立面圖


默默無聞的古寺

營造學社繪製東大殿剖面圖


或許,日本人那句刺耳的論斷今天依然是中國人難以直面的事實。而對自己建築和文脈的破壞,自梁林夫婦驚喜中發現佛光寺之後,竟又愈演愈烈了40多年。

默默無聞的古寺

南禪寺,堪稱國寶的“南禪寺”,

中國現存最早的唐代木結構建築。

南禪寺中最著名的文物,是大殿裡那幾尊唐代塑像。除了甘肅莫高窟外,這些都是內地現存最早的佛教塑像,非常珍貴。可惜近年發生了大規模的文物搶劫,據《中國文物報》報道,1999年11月24日晚7點左右,三名歹徒闖進南禪寺,將保管人員打傷捆綁起來,割斷電話線,砸開佛壇的鋼網門鎖。大殿裡的唐代佛像被當胸挖開,腹內寶物被偷走,文殊菩薩的後背也被掏開,其餘幾尊塑像同樣受到破壞。唐代特有的兩尊最美麗的“似宮娃”供養菩薩被鋸斷劫走,獅童塑像也從腳跟處被掰斷劫走。

默默無聞的古寺

法泉寺的很多建築依崖而建。

人們蜂擁前往耀眼的敦煌,人山人海,一票難求,像一種不明就裡的明星追捧。而一千公里外,同在甘肅省的靖遠縣,開鑿於1500年前北魏時期的法泉寺,更像一個寂寂無名的隱士。

默默無聞的古寺

一種蒼涼之中的建築美感

默默無聞的古寺

古寺面對蒼勁綿延的山脊,竟有一種“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孤寂。瑟瑟山風中,僅聞屋簷下的銅鈴聲,聲聲入耳。

默默無聞的古寺

開鑿於北魏時期,經隋、唐、五代及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的鑿修,逐漸形成洞窟連片,造像豐富,樓閣林立,古木參天的景象。因巖崖之下有泉水湧出,崖半山腰間又有“墨池”、“月牙”、“龍骨”三泓清泉,以“法門”和“清泉”立說,故名“法泉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法泉寺,又名“紅山石崖禪寺”,實與陝西法門寺、寧夏景雲寺同承一脈。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依崖而建

默默無聞的古寺

然而,那些關於恢弘建築的描述僅僅是過去式。法泉寺的建築群在幾十年前的浩劫中慘被破壞殆盡,而今看到的建築大部分均為近年來陸續重建。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玉佛樓,典型的“重簷三滴水,圓形攢尖頂”古建築型制,盛行於明清,然而極少出現在寺廟建築中,而一部分嵌于山崖之中的情況,應是獨一無二。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歷朝歷代法泉寺也引來了無數仰慕者。唐代開國功臣尉遲敬德監修法泉碑記,明代兵部尚書彭澤在此遊學,國畫大師張大千撰書楹聯……

默默無聞的古寺

較大的石窟

默默無聞的古寺

較小的石窟

法泉寺現殘留36個洞窟,保存有唐代以來雕塑佛像及壁畫等珍貴文物,具有重要的藝術欣賞和歷史研究價值。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中國古建築史上的很多建築類型,都在這裡找得到或新或舊的痕跡,儼然一個古建築博物館。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直至不遠前的1948年,歷經戰亂的法泉寺仍保存完好,當時還有僧眾449人,其中方丈11人。


默默無聞的古寺


默默無聞的古寺


著名景區的寺廟依舊香火不斷,甚至翻新擴建得奢華,而法泉寺,佛光寺,南禪寺等等這樣國之瑰寶的古寺,帶著自己的古樸與幽靜,隱藏於山野之中,等待著國人去探望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