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車型的養車費用比較低?

JIDIJI


總覽:地區;級別;車型;驅動形式

只想看結果,可以直接拉到文末

下面展開來探討一下每個分支


地區

城市道路與山路的行駛路況區別很大。如果是城市擁堵情況下,小排量更省油,在日常節能消耗就低些。而山間道路,由於跌宕起伏比較頻繁,對於汽車的低扭需求更大,大排量車型就佔據一定優勢,同等情況下小排量反而更費油,小馬拉大車的理論想必大家都懂。日久天長加大整車負荷,在後期養護維修的機率也相對越高。


級別

相信大家都知道汽車的級別,就是我們通常聽到的A/B/C/D級。車輛級別與車身尺寸和軸距相關,和價格並不是直接關係。越大的車,在整體車重等負載方面通常是比小車更高的,那麼能耗也就更高,顯然對於後期的消費在此就會較高。雖然剛才提到與價格並不是直接關係,但大部分更高級別的車,價位也是普遍更高的。以寶馬為例:D>C>B>A級別順序,分別為7系>5系>3系>1系。

當然這裡所說的是純內燃機車型,後面驅動形式會提到其它情況


車型

這個分類應該是題主最關心的問題。通常在人們印象中,日系車最省油,美系車最費油,對嗎?其實這個觀點如今已經稍顯過時了。這是曾經老一輩兒人留下的觀念,因為早期21世紀以前的八九十年代,常見的美系車通常比日系排量更大,美國人原本就不在意油耗,而身高馬大的身軀自然會希望整個車寬大舒適,所以美國車本身就比較大,那麼帶動大而重的車身當然需要大排量,在美國人當時的思想觀念中,幾乎不用考慮油耗的問題,因為他們的油太便宜了。

反之,日本人通常身材較小也就沒有尺寸需求,日本的國土面積和城市建設更適合小型車輛穿梭,那麼大型車顯然不適用。加上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匱乏,原油大多為外採進口,汽油價格在早年間就已經是人們養車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那麼日系車相對排量小的車型居多。

最後在進入我國後,人們對汽車都一知半解,對排量沒有太多概念,只知道哪個車費油哪個車省油的最直觀情況。時間長了,就給老司機們灌輸了這種“美國車都費油,日本車都省油”的思想觀念,延續至今。

當然,我不否認如今不少日系車依然很省油。但在同級別同排量車型中,其它國別車型也同樣存在不少省油車型。

最後,在油耗方面的節約費用,還要考慮是否真的需要一臺SUV。因為由於車身高度和自重因素,同級別車型SUV是比轎車能耗更高的

以上廢了半天話,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別再迷信某某國或某某品牌一定省油的傳言。

另外一個與養車費用息息相關的當然是維修養護成本。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出租車了,出租車的保有量非常高,並且出租車相比家用車的里程數會更多,保養也會更頻繁,易損件的損耗程度也會越快,這都好理解。最終衍生出來的情況,就是此類車型由於需求量極大,配件等消耗品產量也越大,最終使得整個市場中此類車型的配件越便宜。

相反保有量越小的車型,和一些比較個性化的車型(尤其是進口車),配件相對越貴。無論是事故維修,還是故障維修,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金錢。再有就是越豪華的品牌,在同價位車型中,通常配件費用也是越貴的。比如30萬的奔馳C某配件,通常會比30萬的豐田凱美瑞某配件貴得多

說到後期維修,當然是與問題中的養車費用息息相關,那麼儘管配件再便宜,不壞也比壞了修要省的多。那麼就要看什麼車的質量口碑更好,說白了就是我們常說的皮實耐用了。很無奈,這個問題又繞不開日系,豐田、本田兩大品牌的口碑都是眾人皆知的優秀。在本田機油門之前,幾乎沒有太大的負面聲音傳出。其中豐田的高端品牌雷克薩斯口碑,更是接連霸佔每年世界口碑排行榜榜首之位。那麼在此問題上,就需要去參考車型的真實使用口碑了。在某網站中的質量投訴榜,也可以進行篩選掉一些故障頻出的車型

再看保養,每個車型的“胃口”不同,有一些車型對機油和汽油很挑剔,稍有不慎,發動機報警燈就會嚇唬你。級別越高的機油,當然費用也越貴。例如優惠力度很大的沃爾沃,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而全新Drive-E發動機需要喝0W-20全合成機油,比我們常見的5W-30或10W-40之類的全合成機油,要貴三分之二的價格。那麼養護成本自然上去了。另外就是保養週期,或許你覺得剛才的舉例認為沃爾沃很貴了嗎?別被忽悠了,大眾也沒好到哪去,5000公里或7500公里的建議保養週期,雖然單次費用不高,但保養週期短而頻繁,最後算下來的總公里數,保養費用並不低。反之一些單次保養稍貴,但保養週期可以長達1萬甚至1.5萬公里,分攤到里程中的費用就更便宜了

自然吸氣與渦輪增壓車型中,通常同等排量情況下,前者養護更省錢,後者養護費用更高,油耗也一樣。千萬別再認為渦輪增壓車型比自然吸氣省油了,那是因為同等動力情況下排量小了省下的油,絕對不是渦輪的功勞!


驅動形式

這裡所說的並不是兩驅、四驅、前驅和後驅。而是電動、燃油機、混動等動力形式。看到這裡,別以為我要說混動省錢,只能說,混動車確實省油,但綜合費用不一定低。另外就是電動車,同樣並不一定能為你腰包省錢。

混動和電動車,通常都要比普通燃油車更貴,而貴出來的錢,你就需要核算是否值得付出。在日常使用情況,短期的幾年後就出售的話,或許省出來的燃油費並不能抵消曾經購車時多付出的那部分支出。事事無絕對,目前豐田的雷凌和卡羅拉雙擎,想必燃油版本並沒有高出太多,還是比較划算的。但並不是所有略高價位的混動車都值得推薦,這又要提到品控問題了,那就是混動技術的成熟度,以及整車質保和三大件質保

另外,在最終的賣車時,電動車的貶值率會讓你懷疑人生。那麼新能源車型,還是更長期的使用計劃,才值得購買。其中就又存在了一個矛盾點,就是電動車電池的衰減問題,要知道更換一塊電池,不比買一臺新車低多少。那麼綜述考慮一下,可以節省保養費用和燃油費的電動車還真的節省費用嗎?


總結

綜合來看,實際上根據不同價位需求,每個級別和不同車型,都有一些相對較低的開銷車型,因人而異,因需求而異。

最後例舉幾款

A0級 本田飛度。皮實耐用,被稱之為神車GK5。提速、空間、油耗,都是喜人的表現。保值率更是高的驚人。保養費用不高,吃“粗糧”即可

A級 現代悅動。出租車傳承車型,維修成本低,吃“粗糧”,保養便宜

B級 帕薩特、邁騰。保有量大,網約車數量劇增。保養費用不高,配件供應量足

C級 寶馬5系。保有量大,耐用性強。維修點多,配件供應量足

混合動力:本田雅閣;豐田卡羅拉/雷凌雙擎;雷克薩斯全系混動;BYD唐

(以上均為舉例,需求不同,因人而異)

在省錢階層,就不例舉更高級別車型了,基本超過50萬價值,省錢二字似乎變得並那麼重要,更多的是追求舒適與省心等層面



純手打,忘能有所參考和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